第六百三十七章説好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晚上六點半,各種吵雜的噪音漸漸的小了下來,除了當班的工人要負責一些清洗和善後以外,剩下的工人都進入更衣間沐浴換衣去了。
吃飽喝足的老李掐着時間,匆匆而來,衝進質檢室就問:“怎麼樣了?最後產了多少?”寧明苦笑着上去,道:“這不是才結束,還沒算出來呢,最後一批結晶都沒形成呢。”
“你們就不知道早點算,這個東西,要第一時間報告嘛,你在西聯廠的時候,老周就沒教給你們?”老李一臉的不,聲音又大又
,唾沫星子幾乎要噴到人了。
要是放在30年後的新工人時代,廠長這樣子搞,工人早就一臉唾沫噴回去,轉身辭職走人了。
但在84年,工廠的氣氛就是這樣,別説老李這樣資格老履歷後的,就是普通的車間主任,也是又狠又兇的,寧明這樣的小年輕,早就習慣了,而且也在繼續學習中。
“廠長,寧明進廠的時候,老周已經去三廠了。”王元勝小聲幫他説了個話。
老李“恩”的一聲,問:“我記錯了?”
“不算記錯,寧明是81年進廠的,老周剛調走不久,混了也不奇怪。”王元勝心裏加了一句:也就調走兩年吧。
“我就説,哎,老周練新人還是有一套的。”老李嘆了一口氣,開始回憶往昔道:“做事還是要我們革命時的一幫老夥計,看看你們現在,尤其是這些60年以後出生的小年輕,怕苦怕累,開口這個新技術,閉口那個新技術,真到做事的時候,一個個的掉鏈子,新技術新技術的,新技術還不是要人來做?”
“您説的是,年輕人還不懂事,過幾年就明白了。”王元勝笑呵呵的給老李笑。
寧明聽着兩人的話,啼笑皆非,心裏嘆一口氣:“李廠長是真的老了…”
“李廠長,神着呢。”楊鋭旁邊打了聲招呼。他話剛説出口,王元勝就是心中一凜,老李亦是炸了
:“
神什麼?我還沒退休呢!”
神”這樣的問候語,在河東地方,是領導幹部過年時問老幹部的專用語。老幹部的身體都好不到哪裏去,只能用
神頭來讚許了。
老李自從年紀大了以後,最是聽不得説他老的話,誰説就要和誰生氣,別人誰都拉不住。
王元勝緊張的四處張望,指望着有誰能來救駕。
老李虎視眈眈的看向後方。
楊鋭面帶純真笑容,帥氣的打了個招呼:“李廠長是真的神,中氣十足啊,我看您還能再幹三十年。”老李歪着臉打量着楊鋭,就在王元勝捏緊褲
帶想要上去拉架的時候,老李忽的笑了出來:“楊鋭啊,和你比起來,我是真的老了,你大舅入廠的時候,我一次上兩個台階,蹭蹭蹭的能爬四五層樓,都不帶
氣的,現在不行嘍,我聽説南方都有電梯了,趕明兒,我也想整一個。”
“您老真新。”楊鋭看着李廠長斑駁的髮
,自然而然的加了個“老”字。
王元勝心裏又是一緊。
李廠長在西堡鎮稱王稱霸慣了,他不喜歡“老”字,耳邊就真的很少這樣的聲音,乍聽起來,也是愣了愣神。
“小楊太會説話了。”李廠長再次發出高亢的笑聲:“咱們這裏人,以前都説洋氣,新更好聽,比洋氣説起來洋氣,咦,這個有意思,哈哈…”李廠長的笑聲震動了房梁,嫋嫋的餘音像是樹枝在空中揮舞的聲音。
“多虧了楊鋭你呀,產量不僅沒降低,還有可能增加了,不愧是北大的學生。”李廠長可了勁的誇獎楊鋭,都不讓別人口。
楊鋭被誇的有點不好意思了,道:“我也就是學了個皮,沒有給母校丟臉就不錯了,具體到產量增長,能增長多少,還是靠工人師傅們努力。”
“工人們的努力值得肯定,你的付出,我們也都記在心裏。”李廠長用悉的官方語言説了兩句,又覺得説的不實在,但説點實在的,又不知從哪開始。
楊鋭本不是西堡
聯廠的人呢。
“小寧,產量數字出來了沒?”李廠長再次問到了自己悉的話題。
“出來了,出來了。”寧民趕緊給回了一句,回頭將剛遞過來的報表給李廠長道:“還沒核對呢。”
“先看個大概。”李廠長説着就直接翻後面,口中道:“楊鋭,你説你咋不早點讓香港公司這一套招數?啊?我們給英國公司打工,可是給累慘嘍。”
“捷利康不應該卡國醫外貿的分紅的,不過,等人家把分紅給還了,咱們這邊也得撤了,這是沒辦法的招數。”楊鋭隨口笑笑,問:“今天的產量是多少?”
“我看看…7629克,這是…”
“七點六公斤,要十五斤了。”楊鋭迅速算出了數字,臉上也是留着笑,按照西捷廠往6公斤多點的產能,這個催化劑的效果達到了20%了。
説實話,在用催化劑之前,他也不知道催化劑的最終效果如何,畢竟,西捷工廠用的工藝細節和工藝設備與文獻中的並不完全相同,催化劑是否達到了最大效果,或者説,催化劑是否與某些原料不匹配,都屬於難以確定的問題。
現在看來是確定了。
李廠長默算着價格,低聲道:“今天一天的產值,就有15萬美元了?”
“這要看國醫外貿最後出售的價格了。”楊鋭的目光看向海處長的侄子海國輝。
海國輝一個靈,道:“三五天就知道消息了,我現在也説不上來。”
“我們在前線賣力,國醫外貿要是在後方掉鏈子,我可不答應。”老李為了自己的小金庫,極其認真的盯着海國輝看。
海國輝一臉傻笑。
老李繼續盯着他看。
海國輝繼續一臉傻笑。
老李忍不住,用手捏了捏海國輝的臉,笑道:“裝的還像的,我們以前抓舌頭,遇到這樣子的,都是一刀捅在大腿上…”海國輝笑不出來了,他突然回憶起自己看的歷史書“質子”
覺好像和“侄子”的音調很像似的。
“李廠長,説到產量,我還有一個想法。”楊鋭小小的挽救了一下海國輝。
“產量”是目前最刺李廠長的話題,他馬上放過了海國輝,道:“你説,你説。”楊鋭整理了一下思路,道:“西捷工廠的設備保養的不錯,要是再多找幾個人,一天三班倒的話,產量肯定還能增加,唯一的問題在於…”
“説的對啊,我們每年忙的時候也要三班倒殺豬的,你看看我,忙的都忘了這一茬了。”李廠長一拍大腿,人都神起來。
“三班倒的話,我們是有一個問題的。”
“缺人就從西聯廠裏找,咱們別的沒有,就是人多。”
“人要的不多,增加幾個人手就行了,我説的問題是咱們缺少原料,製茄尼醇的產量還是太少,西捷工廠能拿到的就是這麼多了。”李廠長這下子意識到了情況,問:“
製茄尼醇要多少?從哪裏
?”
“產煙地方都有機會,李廠長,您要是能來多三分之一的茄尼醇,咱們的產值起碼增加三分之一!”楊鋭熱情的鼓勵着李廠長,沒兩句就讓李廠長下定了決心。
“咱們可要説好了。”李廠長友廣泛,轉轉腦筋就能想到兩個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