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九百三十三章採訪中的採訪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離子通道顧名思義,就是供離子進出細胞膜的通道。

而細胞膜,就等於是細胞的保護層了。

能夠進出細胞膜的物質,就是最有能力作用於細胞的物質。

正因為如此,離子通道作為‮物藥‬的作用靶點,是新藥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環。

從60年代開始,離子通道就是醫藥公司研究的重點,也是少數他們會做研究的基礎科學。從靶點到新藥的過程是很繁瑣的,至少還有兩三個大的步驟,耗時起碼十年,但醫藥公司依舊會花錢在這裏,也是因為離子通道的研究實在是太過於重要。

任何想要比競爭對手更早推出明星‮物藥‬的醫藥公司,都得對離子通道相關的研究付出大量的心血。而著名的心臟病藥β受體阻滯劑,就是離子通道研究的翹楚。由此誕生的重磅炸彈數不勝數,僅用於心臟病的,就有噻嗎洛爾、吲哚洛爾、普拉洛爾、氧烯洛爾、美託洛爾、阿替洛爾、艾司洛爾、卡維地洛、比索洛爾…

因此,做離子通道的學者,也是生理學專家。

諾貝爾生物獎的全名是生物學與生理學獎,亦是同樣的原因。

無論是學術還是常識中,都很難將生物學和生理學,或者醫學區分開來的。

只有早期的博物學家,也就是達爾文時代的生物學家的名頭,才略有不同,但到了現代,認識動植物多隻是一種基本功而已,不管是動物學家還是植物學家,又或者微生物學家,歸結底,最終還是要研究到細胞乃至於基因層面,因為這是更容易研究的一種方法,是理解和分析生物的更快捷的途徑。

楊鋭坐擁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要説他不懂醫學,觀眾可能不覺得怎麼樣,學術界首先要笑起來了。

許文石本來是想和楊鋭爭辯一下他的個人能力的,畢竟,楊鋭才是剛過20歲的樣子,就算是有能力跨界,也不應該跨多遠。

他沒想到,楊鋭一下子就把北大的銜給舉了起來。

要説這種行為,其實是有些不好看的,奈何楊鋭的年齡和北大的名頭之間的差距,卻只讓人覺到了光環加身。

許文石至今還沒有資格擁有獨立的實驗室呢,對此也只能羨慕嫉妒恨的圓場道:“醫藥界的主觀點是贊同抗心律理論的,我説的話的意思是,就因為你不瞭解醫藥界,所以,你才會抗拒目前的主觀點…”

“主觀點並不代表正確觀點。”楊鋭挑挑眉,道:“學術難道也要搞個投票制嗎?誰投的票多,誰就是真理?那我們還搞什麼研究?”

“主學者的研究是有價值的,你不能在沒有了解之前,就譁眾取寵的説別人是錯的。”

“哪位主學者的研究?”

“什麼?”

“你可以説三位主學者的名字,看我瞭解不瞭解他們的研究,這樣是否能證明我沒有譁眾取寵?”楊鋭是有絕對的自信的,若是談冷門理論,他還可能不知道,但各時期的主觀點,他滿腦子都是。

國內老師和學生經常用來騙影響因子的綜述,其標準寫法就是歷史上的研究如何如何,目前的研究如何如何,主的觀點如何如何,我們的看法如何如何…

在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要寫這樣的一篇綜述,實在不是太困難的事,因為資料太好查了,做的快一點,三天時間就能搞定一篇綜述,其中大部分時間還是用於英文寫作了。

許文石卻有些不適應楊鋭這樣的説話方法,這是要在電視裏播的辯論啊,怎麼像是中學生吵架一樣。

不過,許文石還是決定抓住這個機會。

他稍微想了一下,道:“yaaguhi。”楊鋭隨口道:”tp-te間期與抗心律失常‮物藥‬的安全評價,藥源的廠qt綜合徵的病人研究。”

“shah…”楊鋭不用他説完,就道:“triad概念?提出,強調動作電位形態三角花作用,‮物藥‬的反作用依賴,電不穩定和離散在預測西女了市場方面的作用。”1提出三個名字,瞬間用掉了兩個。

許文石的臉再次變成了醬

“saint。”王老院士咳嗽一聲,代替許文石喊出了第三個名字。

楊鋭的眼睛眯了一下,笑道:“細胞內鈉鈣換,引起的細胞內鈣超載,出發的心律失常,以及人和犬的心力衰竭模型…您這是送分題啊。”幾個人在緊張的氣氛中一愣,都笑了出來。

王老院士也微微笑,道:“您做的鉀離子通道的工作,比這些問題複雜的多的多,問三個問題沒有用,問三十個也不一定有用。”主持人周想就差用星星眼看楊鋭了,裝模作樣的看向王老院士,道:“這麼説,剛才的辯論,楊鋭贏了?”王老院士看向許文石,笑道:“辯論嘛,要對手承認才算。”被一名學部委員盯着,許文石只好乖乖的道:“的確是我輸了。”

“恭喜楊鋭委員,先下一城。”周想立即拍手稱讚,看的蔣同化直翻白眼。

楊鋭只是微微一笑,就開口道:“接下來誰上?”蔣同化與狄河頌互相看看,都有些不太樂意。

楊鋭氣勢正濃,若是和許文石一樣丟了臉,可就難看了。

別看京城電視台的覆蓋面不廣,可是北京一地就佔了中國學術界七八成的菁華,更不要説政治人物眾多,學者好名的目的不就是為了爭取經費,獲取權力嗎?

蔣同化和狄河頌,都不想成為壞事傳千里的註腳。

這個時候,蔣同化突然有些後悔了,楊鋭年輕帥氣,站在幾個人裏面,就像是鶴立雞羣一樣,連主持人都覺偏向他,另一方面,即使蔣同化等人辯論贏了楊鋭,又能怎麼樣?

楊鋭才20歲,辯論不過四名中老年學者有什麼了不起的?

在不見面的情況下,想法是一回事,但見了面,站到一起,覺就不同了。

“狄研究員,您先請?”蔣同化裝作謙讓的樣子,將狄河頌推上前台。

狄河頌也謙讓,道:“蔣所長先吧,您説完了,我再查遺補缺。”

“還是您來吧。”

“您來好了。”楊鋭看着他們倆人謙讓來謙讓去的,卻是一副並不在意的樣子。

他的確是不怎麼在意,他的目的,就是説明自己的論點,阻止京西製藥總廠的生產,至少,讓受害人數減少一些。

除此以外,事態與最初不會有太多的變化。

反而是導演,看不得兩人的謙讓,咳嗽一聲,站起來道:“狄研究員,您是二號嘉賓,要不然,您先説吧。”攝像機的紅燈滅了一下,狄河頌莫名的覺得輕鬆一些,也就點頭説好了。

“砰砰”演播間的門,此時卻被敲了敲。

“看看是誰。”導演有些皺眉。

孫璇連忙跑去開門,卻是一長串人走了進來。

“都在啊。”門外打頭的是外聯部的主任,他呵呵的笑兩聲,道:“我看你們暫停了,就趕緊敲門,這裏有兩位國外的記者,想旁聽一下咱們搞的這個辯論,台長已經同意了,多一部攝像機不影響吧。”導演心想,台長都同意了,影響我能怎麼樣。

他煩悶的點點頭,道:“擺三號機位吧,不出聲就行。”

“好,沒問題了。”外聯部的主任連忙招呼身後的老外過來架攝像機。

只見兩組共四名老外,一組架起攝像機,一組架起管的照相機,然後興致的問翻譯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