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大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博心不在焉的坐在辦公桌前,手底下忙碌着,心思卻不在這裏。
窗外的陽光明媚,也不知樹上的小鳥熱是不熱。
知了的叫聲令人煩悶,怎麼就沒有熊孩子來把他們抓走?
“小王,想選題呢?”主編的聲音充滿了關心。
王博一個靈,坐直了,道:“是,有些想不明白。”
“不用多想,就寫楊鋭。要是沒東西寫,就出去轉轉,要不然,就找楊鋭聊聊去。”總編和顏悦的説着話,順便提起王博桌邊的茶壺,幫他的杯子裏蓄滿了水。
王博“哎呦”一聲:“別別別,我自己倒就行了。”《京華早報》的編輯部是個小單位,大家同在一個單位十幾二十年,以後説不定還要再幹幾十年,因此,上下級的關係並不很分明。儘管如此,也沒有總編給小編輯倒水的理由。再怎麼説,人家還年長你二十好幾歲呢。
總編以前還是很注意保持自己的威嚴的,當然,現在也是很注意,因此,他倒了一杯水,就順手將壺放在了桌面上,同時笑道:“誰倒不是倒,行了,你忙你的,我今天就是個大閒人。對了,我叫老吳給你留四分之三個版面,能填滿不?”王博眼角跳了跳,問:“配圖不?”
“你要配圖,就給你一個版面。”不僅王博的眼皮子跳了,其他的記者和編輯的眼皮子也跳了起來。
《京華早報》是個地方的小報,要論起來,比那種國企和大單位自己的報紙要大一點,加上在北京的緣故,也比一些地方
的小報要有影響力,但再怎麼有影響力,它歸
結底,就只有四個版面。
四個版面的報紙,就是一張新聞紙,摺疊對開,中縫兩邊是兩個版面,反過來又是兩個版面。
換句話説,現在的小報,就是一張紙,兩面印刷,最後再對摺一下完事。
像是後世動輒幾十個版面,甚至有上百個版面的報紙,在85年的中國基本是不存在的。首先沒有那麼多的內容刊登,最重要的,是沒那麼多紙張費,你賣的貴了,一般人也不願意多花那五分錢。
對於小報的編輯和記者們來説,他們通常用來競爭的版面單位,就是四分之一個版面,再小就屬於豆腐塊了,通常屬於沒什麼內涵的東西。
王博以前常寫豆腐塊,所以在報社和外頭,都沒有什麼影響力,更不用説聲望了。
整版的文章,王博是一次都沒登過。
“您真給我一個版面?”王博的聲音都有點小動了。
這就等於説,下一期的報紙,有整整四分之一,是讓他來寫的。
此等待遇,不算新鮮,許多老記者都得到過,但王博沒得到過啊。
對他來説,這可是一次事業的躍升。
以後再走出去,別人都得高看兩眼,最起碼,有資格單獨去企業拿個紅包什麼的吧。
王大記者——雖然有這種稱呼的記者多了去了,但想想還是帶
的。
哎,姓嫖就好了,姓這個的人少。
總編則是不以為意的道:“你寫好文章給我看,要是還有之前的水平,我就給你一個版面,而且配圖。”王博咬牙切齒的道:“您放心吧,我一定寫出來。”
“得是言之有物。”總編叮囑一聲。
“肯定。”王博有點心虛,報紙一版能上四五千字,配圖也不可能配太大,四千字總是少不了的。
四千字要寫的言之有物,可是不容易的。
總編呵呵的笑兩聲,道:“整版的寫作手法什麼的,我就不和你説了,圖我建議你重新拍一張,把楊鋭拍的再好看一點,就他那張臉,我看都能增加銷量。”總編説着哈哈的笑了起來。
王博聽明白了,連忙站起身,拿起包,道:“我現在就去拍。”
“去道具室,把那個萊卡的相機拿上。”總編遞了一張條子給王博。他們報社也沒有專職的攝像師,記者出門自帶相機是慣例,當然,新買的照相機一向是要放舊了才允許用的,只有極少數的時間,才會被當寶一樣的祭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