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荊南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而蔡陽呢,則出了
的笑容,朝着蔣琬偷偷拱手,以示
謝。
“蔡縣長不必驚慌,某奉命都督荊南,編縣並非我治下。
此劉太守的事情,某怎可能越權處置呢?倒是蔡縣長對公琰的關照,某萬分。他
若有機會,你我不妨共謀一醉…夫人離開的時候,還派人與我説,請我多多關照蔡氏族人。”呼!蔡陽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他見曹朋説話雖然客套,但卻頗有疏遠之意,心知曹朋是有事情找蔣琬。
心裏面不有些羨慕,但蔡陽還是拱手告辭,離開了蔣琬家中。
“公琰,歸鄉乎?”
“啊,正是。”
“呵呵,襄陽居大不易,歸鄉倒也不錯。
只是公琰一身才學,就打算這麼埋沒,亦或者是別有打算?”蔣琬猶豫了一下,片刻後抬頭苦笑道:“不瞞公子,我有一好友,名費禕,乃江夏郡人氏。早年間他雖伯父費觀前往西川,得劉益州所重。琬自知才疏學淺,又得罪了權貴,後怕也難有作為。所以準備歸鄉休息些時
,便前往成都投奔費禕…不想公子卻突然駕臨寒舍。”這就對了!
記得蔣琬歷史上原來是劉璋的人,後來劉備入蜀,才歸降的劉備。
費禕,好像也是出師表裏面的人物吧…
蔣琬倒是個至誠君子,沒有用謊話來進行敷衍。這説明,他內心裏還是有些期盼,至少在見到曹朋之後,又多了些希望。西川雖好,終究偏於一隅。若能在中原有所作為,蔣琬當然不願前往西川。曹朋來到,明顯是來找他。蔣琬心裏面很清楚,這也許是他的一個機會。
兩人在庭院中坐下,曹朋開門見山道:“我此次奉命,都督荊南。
公琰乃湘鄉人,荊南也是公琰故鄉。故而我專程前來,希望公琰能助我,還荊南一方平靜。”蔣琬一聽,頓時笑了。
“敢不從命?”而今的蔣琬,並非歷史上那個蜀漢的重臣。
他一無名,二無錢,三無權,四無資歷,想要出人頭地,並非一樁易事。
而在歷史上,蔣琬成名也是在蜀漢中後期。想要一下子起來,也不可能。而曹朋呢,則是朝中大臣,二十六歲,已官拜橫野將軍,前途無量。若能跟隨,對蔣琬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況且蔣琬的老家在零陵,也是荊南治下。
雖説曹朋是駐守武陵,與零陵有一郡之隔。但相較而言,也不算遠,也算得上是衣錦還鄉。
曹朋準備了好多的説辭,想要讓蔣琬跟隨自己。
可沒想到,他幾乎未費什麼口舌,蔣琬就答應下來,卻讓他不知道,該如何往下説了。愣了一下之後,曹朋突然哈哈大笑,站起身來拉着蔣琬的手“既然如此,請公琰隨我一同啓程。”蔣琬二話不説,立刻回屋取了行囊,便隨着曹朋,離開了編縣。
離去之前,曹朋又讓人通知了那位蔡陽縣長,好生勉力一番,讓他莫有什麼顧慮。蔡陽萬分,領着編縣的縉紳們,一直把曹朋等人送出城外,目送一行人踏着落
餘暉,漸行漸遠。
“公琰此去,必飛黃騰達。
所以説,這翁失馬,焉知非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爾等
後,還要謹記於心才是。”蔡陽發出了一聲
慨,立刻引得眾人連連讚賞。
曹朋等人的身影,已消失於地平線。
蔡陽在城門口又駐足片刻,這才略顯失落的領着眾人,返回縣城!
++++++++++++++++++++++++++++++++++++++++++++++++++++++++++++都督荊南,自然少不得要掌控軍權。
當曹朋抵達江陵的時候,已經大致上瞭解了他手中的力量。
曹共調撥了八校人馬,聽候曹朋差遣。
其中,武陵太守賴恭執掌一校人馬,約三千人,駐守武陵郡治臨沅縣;軍師祭酒,尚書令,監荊南軍事荀彧,執掌一校,四千人,駐守作唐。同時荀彧擔負庭水軍的防務,防禦泊羅淵江東兵馬。而且,他還掌控着輜重糧草的調撥,從江陵調撥而來的輜重,先經荀彧之手,而後分派各地。
這兩校人馬,基本上是死得,曹朋調撥起來並不容易。
除二人外,夷陵王威一校、夷道文聘一校,保護曹朋側翼,無需為西面之敵而擔心。同時,這兩校人馬,同時又擔負着護衞南郡,監視五溪蠻的責任。雖聽命曹朋,卻也不可輕動。
也就是説,曹朋手中只剩下四校人馬。
曹朋自己手裏有六千兵馬,可為一校。另外三校,曹確實費了不少心思。他將龐德自烏林,魏延從章山調至荊南。此二人各領一校,共兵馬一萬人;剩下一校,則有曹朋自行委任。
曹朋在考慮了一下之後,便命黃忠獨領一校。
由於荊南地形的限制,重裝騎兵難以發揮作用。所以曹朋在抵達作唐之後,又和荀彧商議了一番。由荀彧出面,向曹提出請求,將豹騎調至臨沅,由黃忠統領。黃忠本就是虎豹騎副都督,雖説之前統領的是虎騎,可是對豹騎的戰法,也不算陌生,更不需要去進行磨合。
而這四千豹騎,也是荊南唯一一支騎軍。
荀彧一開始,顯得有些猶豫。
但在曹朋勸説之下,他最終同意下來。別看他之前對曹朋不滿,但那只是一些小恩怨,算不得大問題。荀諶之死,説穿了和曹朋並無關係。雖説那殺荀諶的八牛弩,是曹朋所創,可當時曹朋不在舞陰,如何能怪罪曹朋。準確的説,這是荀諶的命!如果他不是要輔佐劉備,如果他不是要攻取舞陰,也就不可能死在舞陰城下。荀彧之前,也只是小小的為難曹朋而已。
就本心而言,荀彧依舊重視曹朋,依舊非常賞識…
荀彧和鄧稷關係很好,得曹朋的關照,潁川福紙樓裏,也有他的股份,每年收益頗多。他本就是個清廉的人,從不收取賄賂。子又豪
,花錢頗為大方…家中以詩書而著稱,雖有家產,卻要顧及整個家族,也不可能給他太多的月例。如此一來,荀彧手頭也時常緊張。
他又好買書,特別是看到那些孤本,絕本,珍本,可謂不惜代價。
家中人口又多,還養着食客。如此一來,若沒點額外的收入,荀彧過的子還真就緊巴。
所以,為難過了,荀彧對曹朋一如從前。
曹朋也就放下心來,向荀彧打聽到:“但不知,其他兵馬,何時抵達?”
“文長和令明已經接到了通知,想必現在已經自駐地開拔。
估摸着,用不了多久,他二人就會抵達…不過,丞相已調走了公明,接替令明駐防烏林。
而今咱們與劉備沅水相峙,不知你如何打算?”曹朋想了想,沉聲道:“我擬命文長駐守零陽,而令明則接掌沅南。”
“那你要把都督府,設於何處?”
“這個…”曹朋詫異的看了荀彧一眼,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既然都督荊南,我自然應該把都督府,設在武陵郡的郡治臨沅,難道還有問題?
荀彧笑道:“伯謙此人,不是個心寬廣的…丞相任他為武陵太守,更多是希望借他的名望,安撫武陵民心。阿福你若設都督府於臨沅,萬一被他誤會是監視,豈不是有許多麻煩?
反正,你又不指望他手中那一校兵馬。
以我之見,倒不如派一人前往軍中,而後另擇一地,設立都督府。”
“派誰?”曹朋先是一怔,旋即腦海中浮現出一人,連忙道:“軍師,我倒是有一個人選,正好適合監軍。”
“誰?”
“我記得,賴伯謙是零陵人…此次我在來的路上,招攬了一位賢士,正好也是零陵人,與賴恭同鄉。不如我讓此人為軍中長史,賴恭想來也不會有太大的意見。只是擇何地開府?”既然曹朋有了主意,荀彧也就不再多問。
他微微一笑,沉聲道:“漢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