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59章念天地之悠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漢帝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派遣使團出使北?

原因其實很簡單,大家心裏非常清楚。漢帝的目的,就是要拉攏南匈奴單于呼廚泉。

説起呼廚泉,也許很多人不悉。

他原本是南匈奴單于於夫羅的兄弟。興平二年,於夫羅病故,呼廚泉繼任成為南匈奴單于。不過別誤會,這裏面並沒有什麼陰謀詭計的成分。呼廚泉之所以繼任單于,是因為匈奴人習俗使然。按照匈奴的習俗,兄死底承,而後才是兒子。

當然了,也有例外。

比如西漢初年匈奴單于冒頓,殺了自己的老父和叔父,登上了單于之位。

但並不是所有匈奴人,都能似冒頓那般狠辣果決,手段高明。至少在南匈奴於夫羅在世的時候,沒有出現冒頓這樣的人物。於夫羅的兒子名叫劉豹,當時還不足二十歲。年紀太小,加之於夫羅死得突然,劉豹本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和資歷,與呼廚泉爭奪單于之位。所以,呼廚泉輕而易舉,便登上單于寶座。

建安元年,漢獻帝東歸。

李傕郭汜當然不可能坐視漢帝逃離,於是派兵追擊。

呼廚泉命右賢王去卑領兵護駕,與李傕戰阻擊。漢帝遷都許縣之後,去卑返回南匈奴。

在很多人看來,呼廚泉對漢室非常尊重,否則也不可能千里迢迢前去護駕。

只是當時漢帝驚魂未定…或者説,本無心理睬呼廚泉,並未給予任何封賞。總體而言,自有漢以來,漢代帝王大都是一方面視胡人如虎狼,心存恐懼,又對胡人心存輕視,視之蠻夷。一邊打擊,一邊又拉攏。這一點,從漢帝將昔秦國大將蒙恬擊胡三千里而得的河南地給南匈奴休養生息,便能看出端倪。

對於這一點,曹朋一直不太明白。

也許,他一輩子都不可能想的通,明明仇恨四海,為何又要做出一副施捨模樣,把水土肥沃的河南地,給南匈奴呢?這顯然又是一個農夫和蛇的故事!匈奴人虛弱時,俯首稱臣,坐擁河南地,休養生息;當他們強橫時,便出兵襲擾,寇邊犯境,掠奪人口,是北血成河…歷史一次次的證明,胡人是一羣養不的狼…可是皇帝們卻似乎沉浸於天朝上國的臆想中,始終不肯接受教訓。

一衣帶水嗎?

後世天朝上國,總是用這個名詞來形容兩國關係親密。

可事實上,若仔細研究這一衣帶水的出處,便可以明白這並不是什麼褒義詞句。

《南史-陳紀下》:隋文帝謂僕高穎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一衣帶水的意思,就是説像一條一待那麼寬的河

隋將伐陳,而陳在江之南。隋文帝的意思是説,就那麼一條小河,我隨時都可以打過去,拯救天下百姓。也就是指徵伐之時,江河湖海不足以為阻礙…

匈奴人,和漢朝的關係,似乎也是如此。

曹朋隱隱約約猜出劉光之所以出現在使團中的藴意。

隨着袁紹病死,曹統一北方的勢態,已無人可以阻止。但漢帝又豈能甘心當一輩子的傀儡?官渡之戰以後,曹聲望隆。朝堂上,甚至出現了請曹為丞相,總領朝政的聲音。不管這聲音是自發,還是曹在暗地裏推波助瀾,但它的出現,證明了曹在朝堂的控制力,越來越強…令漢帝隱隱到擔憂。

衣帶詔盟友,如今只剩馬騰和劉備。

馬騰踞西涼,勢力很強。可問題是,漢帝對涼州兵,始終懷有一絲絲恐懼,不敢輕易信任馬騰。昔年董卓的涼州兵,給漢室帶來了何等災難?漢帝至今仍記憶猶新。焉知馬騰不是第二個董卓?焉知此西涼兵,就不是當年之西涼兵嗎?

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大致如此。

漢帝對馬騰的態度很曖昧,也很複雜。

即寄希望於馬騰,同時又防患着馬騰…

這也是馬騰至今仍只有一個安狄將軍的封號,卻始終沒有正式升遷的主要原因。

反倒是在建安六年時,曹任馬騰為徵南將軍,是正經的將軍封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