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44章三權分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王法心裏同樣在打鼓。不必諱言。這傢伙的確有當皇帝的野心。他一直認為大明之所以能有隆武中興。並非隆武帝有多英明。而完全是王樸的功勞。如果不是王樸。大明朝早不知道被建奴滅了多少年了!所以王法認為這個山河就該是王家的。這個皇帝的寶座就該由他們王家父子來坐。

王法還知道。天底下的百姓還有權貴絕大多數都是站在他們王家這邊的。只要王家登高一呼。替明另立王朝那就是順天意、應民心!讓王法想不通的是。王樸為什麼一直就不願意篡明立?

事實上。王樸不願意篡明立。原因很簡單。

王樸可以保證己不是昏君。可以知道王法不是個昏君。甚至可以知道王法的兒子、孫子也都不是無能之輩。可兒子的兒子。孫子的孫子呢?王樸能保證王家的子子孫孫一直賢明能幹下去嗎?

當然不能。

既然不能保證王家的子孫會一直賢明能幹下去。那麼王家的王朝最終也難免覆滅的命運。而到時候受苦的又將是帝國的百姓。遭受災難的又將是大漢民族。如果到時候有某個野蠻民族死灰復燃。誰又能保證蠻族入寇中原的歷史悲劇不會再次重演?

所以。為了子孫後代計。為了大漢民族計。王樸絕不會篡明立!王樸要的是從制度上。從本上對帝國的最高權力進行合理的分配。以保證大明帝國能夠長久繁榮。以保證大漢民族能夠長盛不衰!

“我老了…”王樸以落寞的語氣説道。

“這個世界是你們年輕人的。帝國的將來。大漢民族的未來就要依靠你們了。”

“老爺子。”王法趕緊説道。

“您身輕體健。最少還能再活三十年。”

“別打岔。”王樸擺了擺手。説道。

“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好人不長壽。禍害活千年。老夫生平殺人無數。滅國、滅族數以百計。也算是千以來罕見的禍害了。所以能活到八十九歲。已經值了…可老夫畢竟是老了。留給老夫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書房裏的氣氛有些詭異。有些凝重。沒有任何人敢出言打斷王樸。

“在老夫活着的時候。諒那些跳樑小醜也不敢出來鬧事。”王樸蒼老的臉龐上忽然湧起一股久已不見的豪情。不過這股豪情很快就又隱去。取而代之卻是無情的惆悵。

“可在老夫死後。就管不到他們了…老夫放心不下呀。在有些事情沒辦完之前。老夫就是死也不能瞑目呀。”

“爹。”王法急道。

“你這是怎麼了。好好説什麼死呀活的。”萬曆皇帝也勸道:“是呀老爺子。以您的威名。連陰曹的府的閻羅王見了都的繞道。天的人三界又有誰敢拘你的魂?”

“別説這些沒用的。”王樸擺了擺手。接着説道。

“眼下還有兩件事。要是這兩件事沒辦好。老夫是絕不會嚥氣的。這頭一件事就是歐洲列國!在老夫閉眼之前。一定要親眼看到中央軍征服歐洲!”

“老爺子放心!”李定西霍然起身。以莫名的語氣説道。

“鐵道部正打算修通西伯利亞的鐵路。總參謀部也已經擬定了詳細的對歐作戰計劃。最多三年。我大明中央軍就一定能征服整個歐洲!”

“唔。怎麼用兵那是你們的事。老夫只管結果。”王樸輕輕頷首。接着説道。

“這第二件事就是…老夫老了。力也不比你們年輕人了。中央軍的大小事務也該給你們這些年輕人了…”來了!終於説到正題了!

王法、萬曆皇帝的心同時懸了起來。便是李定西等軍官的眼神也忽然間變的熱切起來。包括呂如晦、孫安邦等人在內。他們都很想知道王樸究竟是打算如何分配手中的權力的?賦予王法最高軍政大權。還是把軍權還給萬曆皇帝?

王樸渾濁的眼神緩緩掃過眾人臉上。以蒼老的聲音説道:“從今兒開始。皇帝陛下就是大明帝國一切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王樸話音未落。王法的臉已經變的十分難看。萬曆皇帝卻是心中竊喜。不過臉上卻絕不敢表出來。其餘呂如晦、孫安邦、李定西等人也是有些意外。他們還真沒想到王樸會把兵權還給萬曆皇帝。

王樸語氣一頓。突然説道:“不過…”萬曆皇帝剛剛放下的心馬上又懸了起來。而王法心裏則又重新浮起了一絲希望。

王樸接着説道:“不過。皇帝陛下調動軍隊的調令。的經過內閣、國會兩院的核準才能生效。無論是內閣反對。還是國會兩院中的上議院或者下議院反對。皇帝陛下的調令就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參謀長聯席會議就不的執行。”絕了!

王樸這一招當真是絕了!

這樣一來。放眼整個帝國。只有最高統帥萬曆皇帝有權調動帝國的武裝力量。可他也不能隨便調動武裝力量替己辦事。比如説強行解散議會或者內閣。這就不行。因為皇帝的調令必須的經過內閣和國會兩院的核準。

當然。這個權力分配模式並非無懈可擊。

有那麼一種可能。那就是皇帝陛下控制了參謀長聯席會議中的所有成員。直接掌握了整支武裝力量。那就可以繞開內閣和國會兩院為所為了。不過在大明帝國的政治架構內。這種可能微乎其微。

因為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成員都是從中央軍的各級軍官中推舉出來的。而這個名單則是要經過內閣批准的。所以説。其中有一兩個聯席會議成員上演無間道還有可能。如果所有的成員都被皇帝陛下收買。那可能就非常小了。畢竟內閣的人也不是吃乾飯的。不可能連己的人被皇帝收買了都不知道。

還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掌握實際行政權的內閣首輔通過參謀長聯席會議的名單審核權控制了聯席會議的所有成員。這樣一來。內閣首輔雖然在名義上無權調動帝國的武裝力量可實際上。內閣首輔就是帝國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參謀長聯席會議的所有成員都忠於內閣動軍事政變直接篡位。或者成立軍政府。

這才是個嚴重的問題。不過王樸早已經想好了應對之法。那就是。內閣只具備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名單的最終審核權。卻不具備名單的選送權。這個選送權是屬於國會兩院的。換句話説。國會兩院會從中央軍中資歷相符的現役軍官中挑選出十到十五人的名單。然後上給內閣。由內閣選定其中的五至七人。組建新一屆的參謀長聯席會議。

這樣一來。內閣首輔要想完全控制參謀長聯席會議是基本不上不可能了。因為王樸實際上是把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的任免權分散給了人數眾多的國會兩院。這人一多心就不齊。心不劉就會有爭執。就會有派系。有人贊成就會有人反對。最後內閣和國會博弈來博弈去。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誰也奈何不了誰。大家互相妥協。

當然。也可能會出現另外一種荒唐的可能。那就是皇帝拒絕行使武裝力量的調譴權。

比如説將來帝國受到了異族入侵、殖民的叛亂等武裝威脅。需要中央軍出兵鎮壓時。皇帝陛下卻拒絕下令調動軍隊。這時候就需要另一套辦法來彌補了。那就是國會兩院的諫議權。當帝國、大漢民族受到威脅的時候。國會兩院如果能以多數通過決議。並上報內閣批准。就可以直接向參謀長聯席會議下達派譴武裝力量的命令。

王樸的這個權力分配有些詭異。其實就是變相的三權分立。

西方通常意義上的三權分立一般是指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可這套體系在大明帝國是絕對行不通的。因為在大明帝國。軍權是凌駕於一切權力之上的。誰要是掌握了軍權誰就是大爺。行政、立法、司法都的靠邊站。

所以。王樸的這個三權分立。其實就是把手中的軍權給分割了:軍隊的調動權歸帝國皇帝。高級軍官的任命權歸國會。武裝力量調動。高級軍官任命的監督權則歸屬內閣。並以此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互相制衡的體系。避免了皇帝或者內閣首輔直接控制武裝力量。並威脅到大明帝國現行的政治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