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去南京練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封丘,王樸行轅。
王樸疾步走進行轅,把手裏的塘報遞給孫傳庭道:“開封已經陷落了。”
“你説什麼?”孫傳庭聞言大吃一驚,失聲道“開封已經陷落?”
“沒錯。”王樸道“這是河南總兵陳永福在城池被攻陷前派人送出來的最後一份塘報,賊在開封城的西北角炸開了一道三十餘丈寬的缺口,十幾萬賊蜂擁而入,陳永福帶着官軍抵抗了兩天,最後還是被攻陷了。”
“唉。”孫傳庭長嘆一聲,一股跌坐回了椅子裏,半天沒有説話。
老實説,西路大軍的瓦解對孫傳庭的刺很大,緊接着賊又攻陷了河南首府開封,冷酷的事實正在不斷證明王樸的説法是正確的,現在賊氣候已成,官軍已經完全失去了主動進攻的能力,勉強進攻只能自取其辱。
“看來你是對的。”好半晌之後,孫傳庭才幽幽説道“賊的確已經成了氣候。”王樸道:“現在改變策略還來得及。”
“兒子,你跟我去關中。”孫傳庭抬起頭,目光灼灼地望着王樸,沉聲説道“咱們爺倆爭取在兩年之內練出一支兵,則大事仍有可為。”
“去關中沒有活路。”王樸搖頭道“關中太貧瘠了。孫傳庭皺眉道:“關中有八百里秦川。怎麼就貧瘠了?”王樸道:“要去你去,反正我是不去。”孫傳庭道:“你是鐵了心要去江南?”
“對,已經鐵了心了。”王樸道“不管你是否同意,不管朝廷是否許可,這江南我是去定了。”孫傳庭道:“你敢違抗聖旨?”王樸笑道:“我抗旨還少嗎?”孫傳庭道:“你就不怕萬歲爺派兵剿了你?”
“派兵剿我?”王樸冷笑道“建奴和賊就已經夠萬歲爺頭痛了,再説我又沒有扯旗造反,他憑什麼派兵剿我?”孫傳庭道:“你抗旨不遵,形同造反。”王樸道:“孫老頭。你搞清楚現在是亂世,再説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抗旨和造反是兩回事!”孫傳庭道:“身為大明朝地臣子。就應該忠君體國。”王樸針鋒相對道:“在我心裏保護百姓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忠君體國。”孫傳庭道:“忠君體國就是保護百姓。”
“兩回事。”王樸厲聲道“現在萬歲爺和朝堂上那些白痴奉行的是亡國之策。我若是聽了他們的,那就是大漢民族的罪人!孫老頭。你若是聽了他們的,就算你能博個忠君體國的頭銜,最後也是大明朝的罪人,更是大漢民族的罪人!”孫傳庭作道:“你説什麼?”王樸冷然説道:“孫老頭,爹!我跟你説這些,那是因為你是我乾爹,實話告訴你,不管你聽還是不聽,這曹我還就當定了!”孫傳庭怒道:“老子現在就宰了你!”
“哈哈哈。王樸仰天長笑三聲。朗聲道。
“孫老頭,別太高估了自己。能殺我王樸的人還沒出生呢。”孫傳庭強抑住中地怒火,問道:“那你倒是説説,江南究竟有哪裏好?為什麼非要去江南?”
“這不是明擺着的嗎?”王樸道“江南有絲綢、鹽、冶鐵、茶葉、瓷器等豐富的戰略物資,還有海運之便利,可以與東倭,西夷通商互市,江南還擁有龐大地豪強商賈羣體,大明朝七成地税賦都來自江南,只有背靠江南富庶之地,才有足夠的財力編練新軍,才有足夠的財力剿滅賊,征討建奴啊。”孫傳庭道:“那我們完全可以在山東練兵,照樣可以得到江南財力地支持。”王樸苦笑搖頭道:“劉澤清的山東兵為什麼譁變?他們得到江南財力地支持了嗎?”孫傳庭語道:“這…”王樸正了正臉,肅然道:“爹,這麼跟你説吧,如果不能把整個江南置於你的鐵腕統治之下強行推行新政,江南富庶的財力是不可能為你所用的,就像現在,絕大部份財富已經被豪強商賈所瓜分,而朝廷卻只能分到一點點好處。”孫傳庭不説話了,他的心思已經有些鬆動了。
王樸説的都是事實,這些年大明朝的税賦年復一年一直在減少,可支出卻一年比一年繁重,誰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裏,可誰都不願意去改變,説白了,就是不願意改變,因為朝中那些官員都從中撈到了好處,他們不願意做出犧牲。
王樸接着説道:“萬歲爺不是聖人,他不可能事事都對,身為臣子不管對錯只知道一味盲從,最後也許能博個忠君體國的清名,可事實上呢?事實上這樣的臣子是很自私地,他們只想着自己博個清名,卻沒想過這樣做會連累天下百姓。”孫傳庭霍然回頭,死死地盯着王樸,這句話給他地觸動很大。
王樸上孫傳庭的眼神,坦然道:“先有東晉後有南宋,華夏曾兩次亡於蠻夷之手,這兩次亡國難道只是皇帝和姦臣地錯嗎?難道那些忠臣就一點責任都沒有嗎?不,那些忠臣其實也是有責任的,他們只知道嘴上唱高調,卻不懂得運用策略,他們個人是博得了忠臣孝子的萬世清名,可天下的百姓卻遭了殃,當了亡國奴…孫傳庭地眉頭開始皺緊。王樸的論調很怪異,可仔細一想卻似乎也有些道理。
“爹。”王樸望着孫傳庭,真誠地問道“文天祥是萬世傳頌的忠臣,可他最終卻只能在零丁洋上嘆零丁,無數的漢人當了亡國奴,成了蒙古人的奴隸!曹是萬世唾棄的權臣,可他最終卻統一了黃河以北的地區,他北擊烏桓,分化匈奴。保住了漢族的元氣,留住了華夏的英魂。”
“胡説八道。”孫傳庭道“曹豈能和文天祥相提並論?”王樸道:“依我看。是文天祥無法和曹相提並論!爹。你是想像文天祥一樣當個萬世傳頌卻無力救國的忠臣,還是像曹一樣當個萬世唾棄卻能保住漢族元氣地權臣?你自己想清楚。”孫傳庭道:“老夫絕不當曹。”王樸火道:“那你就等着在零丁洋上嘆零丁吧!”
“不過老夫也不當文天祥。”孫傳庭話鋒一轉,接着説道。
“明天老夫就上奏朝廷,自請督師浙直。”
“這就對了。”王樸擊節道。
“孫老頭你終於還是開竅了。”
“去。”孫傳庭罵道“老夫堅決不當曹,你小子更別想當曹丕。”紫城,乾清宮。崇禎帝正耐着子跟周皇后解釋:“皇后,先是建奴寇邊,接着又是賊鬧事,王樸一直就在帶兵作戰,他現在還回不了京師。”周皇后急道:“萬歲爺,王樸究竟什麼時候能回京師?他和茹兒的婚事一直這樣拖着終究不是個辦法呀?”
“再過一段時間吧。”崇禎帝無奈道。
“再過段時間朕就下旨讓王樸回京。與茹兒完婚。”周皇后見再問也問不出什麼了,只好怏怏不樂地走了。周皇后前腳剛走,王承恩就一溜小跑進了大殿,低聲道:“萬歲爺,孫傳庭六百里加急密奏。”
“哦?”崇禎帝道“呈上來。”王承恩趨前兩步把孫傳庭的密奏遞到了崇禎帝手上。
崇禎帝匆匆閲罷不由臉大變,站起身來在大殿裏開始來回踱步,半晌沒有説一句話,一邊地王承恩看得心驚跳,連大氣也不敢一下。
崇禎帝忽然頓住腳步,回頭問王承恩道:“承恩哪,你猜孫傳庭在密奏裏都説了些什麼?”王承恩道:“奴婢猜不出來。”崇禎帝道:“孫傳庭在密奏裏説,開封已經被賊攻陷,河南全省已經淪入賊手,左良玉、賀人龍、猛如虎地關中兵因為缺乏糧餉拒絕進剿賊,劉澤清的山東兵也因為缺乏糧餉已經譁變了,孫傳庭還説以我大明目前的兵力、國力已經不足以剿滅河南地賊了,他要朕轉攻為守!”
“轉攻為守?”王承恩不解道“怎麼個守法?”崇禎帝道:“孫傳庭在密奏裏保舉汪喬年當陝西三邊總督,率賀人龍、猛如虎、姜鑲共守陝西,周遇吉守山西,曹變蛟守山東,左良玉守湖廣。”王承恩道:“那孫傳庭自個呢?”崇禎帝道:“孫傳庭自請督師浙直,他要利用浙直兩省的財力在兩年之內訓練出一支兵,然後再與河南地賊決一死戰。”王承恩道:“萬歲爺,孫傳庭的這個守法是不是有些一廂情願了?”崇禎帝道:“説説你的看法。”王承恩道:“賊既然已經攻佔了河南全省,下一步自然就會轉攻周邊各省,他們不可能在河南乾等兩年,讓孫傳庭練好了兵再去和他們決戰呀?再説孫傳庭督師浙直,截了浙直兩省的賦税,讓朝廷怎麼辦?浙直兩省可佔了朝廷七成的税賦來源“這個倒是不用擔心。”崇禎帝道“孫傳庭在密奏裏説了,要是準他去當浙直總督,他就絕不截留兩省税賦,他還保證在兩年之內讓兩省的税賦收入翻倍!”
“哦?”王承恩訝然道“這話要是從別人嘴裏説出來,奴婢是斷然不敢相信的,可孫傳庭卻不是個信口開河地人。莫非他準備在浙直兩省推行新政?要不然他怎麼敢誇口在兩年之內讓税賦翻倍?”崇禎帝沉道:“孫傳庭這個人朕還是信得過的,他對大明朝,對朕還是忠心地,可對王樸朕卻是信不過哪。”
“駙馬爺?”王承恩道“這事怎麼又牽扯到駙馬爺了?”崇禎帝道:“孫傳庭在密奏裏保舉王樸為南京提督兼練兵使,還説只有王樸才能練好新“這…”王承恩不敢多説什麼了,他雖然收了王樸十萬兩銀子,可他已經替王樸在崇禎帝面前説了不少好話了,已經足夠償還十萬兩銀子地人情了。
“承恩你説…”崇禎帝問道“要不要準孫傳庭的奏?”王承恩低眉應道:“這奴婢可不敢亂説。”崇禎帝皺眉不悦道:“你只管説。不管對錯朕都不怪你。”
“萬歲爺。”王承恩苦着臉道“奴婢真説呀?”崇禎帝道:“説!”王承恩無奈,只好斟字酌句地説道:“要奴婢説呀。現在滿朝文武也就孫傳庭一個人可堪一用。假如連孫傳庭也自認對付不了賊,換別人去那就更不行了,所以奴婢想。不妨照着孫傳庭地法子試試,還有駙馬爺當南京提督的事崇禎帝道:“怎樣?”王承恩道:“萬歲爺不妨答應下來。先把駙馬爺穩住再説,南京可不比大同,南京城裏不但有六部九卿和科道衙門,還有諸多皇親勳戚,更有孫傳庭鎮着他,駙馬爺在南京就跟在京師差不多,他再橫也翻不了天去。”崇禎帝幽幽説道:“可王樸要真把南京的天給翻過來了呢?”王承恩嚇了一跳,趕緊跪地求饒道:“奴婢該死,奴婢掌嘴。萬歲爺就當奴婢什麼都沒説過…”
“行了。起來吧。”崇禎帝嘆了口氣,頗有些無奈地説道。
“王樸能不能翻過南京的天朕不知道,可朕知道要是不讓他當這個南京提督,他絕對會鬧事,叛投賊甚至是扯旗造反也不是沒有可能。”王承恩媚聲附和道:“萬歲爺明鑑。”
“所以…”崇禎帝點了點頭,説道“有句話你説對了,當務之急是要先穩住他,別他狗急跳牆,不過朕得往他身邊安幾個人,朕得知道他在南京幹些什麼,更不能事事順着他的意思來,必要地時候,哼哼。”説到最後一句話時,崇禎帝眸子裏已經殺機。
王承恩泠泠地打了個冷顫,媚聲應道:“萬歲爺深謀遠慮,奴婢佩服。崇禎帝想了想,説道:“為了消除王樸的戒心,明面上也得安幾個人,張子安這個奴婢對朕還算忠心,在大同和王樸相處得也好,就調他去南京當鎮守太監吧,還有那個大同知府魏大本,也一併調去應天府當府尹吧。”
“奴婢遵旨。”王承恩恭聲應道“奴婢這就回司禮監去擬旨。”
“等等。”崇禎帝道“這畢竟不是小事,還是要等明天早朝與百官議定了之後再由吏部下發公文。”王承恩會意道:“萬歲爺,要不奴婢先把周閣老請進宮來?”
“進宮就不必了。”崇禎帝道“你出宮去一趟閣老府吧,把朕的意思跟閣老説説。”曹州,孫傳庭行轅。
早在賊攻陷開封地次,孫傳庭就隨同王樸地大軍撤離了封丘,向曹州轉進。
封丘距離開封實在是太近了,隨時都可能遭受賊的大舉進攻,王樸本就不打算在河南與賊拼命,最明智的選擇當然是避其鋒芒。
王樸大步進了行轅,問孫傳庭道:“爹,有消息了?”
“有消息了。”孫傳庭揚了揚手裏地公文,説道“吏部已經正式下發公文,任命老夫為浙直總督,同時任命你為南京提督兼領練兵使,嗯,還有兩個你的人,大同鎮守太監張子安已經調任南京鎮守太監,大同知府魏大本也遷升應天府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