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他想與她成為伴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顧城亦抿着淡薄的瓣,目視着顧城風身後近百個新舊大臣,近一半以上是朝中的從自已手上提撥起來的新貴,尤其是去年恩科的武狀元,他還曾親在皇宮中設宴,暗許下若肯忠心事主,定有高官厚爵之路相伴。
想不到,這武狀元明裏對他恭恭敬敬,暗地裏早就被顧城風收於麾下,倒是他身後的這一羣舊臣,多數是肥腸大肚,單從面相看,就是個養尊處優的國之蛀蟲,因為震攝於申劍國的幾箱罪證,方不得已走到了他的身後。
顧城亦心頭雖有陰影,但依然蓋不住此時意氣風發,他從宮人手中拿過一盞九龍玲瓏琉璃燈,信步緩至顧城風的身前,抬首與那一雙桃花眸對視。
顧城亦其實不矮,但站在身形頎長撥的顧城風面前,還是足足低了半個頭。加上顧城風的容貌太過於
近顧奕琛,每一回與顧城風面對面直視時,他總有一種面對掛在御書房龍椅後的顧奕琛冷眼睨視的
覺!
那眼神,好象在提示着他顧城亦不過是個竊國者!
所以,登基後,他極不願與顧城風站得如此近,總覺得氣勢上被顧城風壓了下去。
可今不同,他彷彿
到此時的自已正踩在雲端之上,他深深一笑,眸光掃過顧城風晶涼如玉的肌膚“顧城風,你知道這一役你從哪裏開始輸了麼?”
“願聞其詳!”顧城風依然如故地冷漠,彷彿一蹲碑石,無論是面對祈願者還是面對誅心者,一如既往地以俯瞰眾生之態對之,他並沒有加重或減輕一絲的聲量。
“哈哈哈哈哈…”顧城亦仰天大笑,驀然轉身,鬢邊的零星的幾縷烏飛隨飛亂舞,他一手負於後,以盛氣凌人之姿勢直指戴向榮手上的牌匾“先帝丹書又能耐朕如何,時逾百年,誰主沉浮?是朕!這江山是朕手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挽月小築又豈能例外。”顧城亦此語一出,終於坐實了他違背先祖皇帝的遺訓,襲擊挽月小築之實。
顧城風身後的眾臣此刻卻皆默然以對,此時,誰都知道正處在風雲變化之端口,稍有不慎,就可被捲入其中,死無全屍。
而顧城亦一派的大臣臉顯得輕鬆多了,見帝王如此意氣風發,言辭直接挑釁先祖皇帝顧奕琛,而顧城風一派先皇正統此時卻無一人站出,個個臉上不
現出得意之
。
顧城亦臉上的笑意漸斂“朕派人襲擊挽月小築後,即刻派出林衞民執兵符去燕西調兵譴將,這一步,朕知道瞞不過你,因為你景王殿下的眼線和影衞早已遍佈燕京城外。就算林衞民能翅飛出燕京城,但燕西的先鋒騎軍幾萬人馬開撥燕京,也無法瞞過你景王殿下!”顧城亦説到此,語聲裏不
透出得意之
,在他明顯處於劣勢時,卻被他強行逆反,他自認,就是顧奕琛再世,也未必能步步籌謀至此,這天下就應該屬於他!
“所以,朕故意視而不見你派人去接皇后,更任由你的人離間朕與林衞民的君臣情誼。目的就是讓你們以為計劃得懲,錯信林衞民將會對朕倒戈相向,這樣,燕西的幾萬騎兵才能在你們的默許下,如此順利到達燕京城外,最後——兵臨城下!”顧城亦臉上彷彿含着最後的勝利光輝,手指緩緩遙指三面環山“燕西幾萬人馬就蜇伏在那,相信也逃不過你顧城風的眼睛!只是你顧城風不知道的是,林衞民至始自終不曾背叛於朕,從申時始,他已喬裝成黑衣人隱在了弓箭手之中!”提到弓箭手,顧城亦臉上的意氣更盛,在景王的眼皮底下,能佈下三千個弓箭手,這一局,足可用刀尖上命來形容。
他倏地再次眸光向顧城風,新仇舊恨灌上心頭,烈烈仇恨蔓延至眼睛,他狠狠地盯着這個年輕的男子,屢屢將他的帝王尊嚴踩在足底下,也因此,朝野內外無一不認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竅國者,可今
,真不同了!
“顧城風呀顧城風,你聰明一世,卻不知道,敗在了最不該敗的地方!”顧城亦見顧城風沒有開口詢問的意思,他似乎對此沒有什麼好奇心,可他不想就此止住話題,這樣的計中之計,就算是百年後載入史冊,後人也要對他豎起一讚賞的拇指!
他轉首看向不遠處的韓士棋,緩緩道“蒼月國第一美人韓昭卿,朕相信,對此等窈窕淑女,除非是垂垂老矣,否則焉不想求之,朕——是求之不得,而景王顧城風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對此等才雙全的蒼月仕家女子視而不見,卻懷抱大魏女子,千里
回!此舉,如何不涼了晉安國公之心?”顧城亦臉不紅心不跳地當眾表示對韓昭卿的愛美之心,其實只有他自已明白,美人於他是什麼,不過是杯中酒,心情好時飲一杯怡怡情,而他,恰恰是個不貪杯之人。
女人,於他只有兩種,有用和無用!
在他所有歡好過的女子中,慶安應是最聰明、最大膽的一個,可惜他是姚氏叛逆一族的後人,雖然慶安屢次在他面前聲稱,姚氏已沒落,但顧城亦總是相信,爛船還有三千釘,他不願去觸姚氏一族的底線。
而林皇后,應是最能忍的女子,她能在最關健的時候,沒有道出賀錦鈺的身世,反而忍了下來,委屈求全皈依來換得太子之位的保全。
至於張晴嫵,最蠢卻是他最放心與她同牀共枕之人,因為,無需防備。
晉安國公重重一嘆,在眾人鄙夷的視線中,朝着帝王跪下,謹聲“皇上,是臣的女兒有負皇上的厚愛,臣請皇上恕罪!”顧城亦淡淡一笑,眼中不帶一絲綣綺之情,説出來的話卻是深情並茂“愛卿此言錯矣,舍府韓小姐,數次拒絕朕真心以後宮一品皇妃賜贈,直言此生非景王顧城風莫屬,她不貪圖皇權高位,此等女子實在是令朕佩服!朕此生能遇此女子,亦是朕的福份!”張晴嫵氣息驟急,臉上浮上一層薄暈,分明是氣的,今她的兄長立下了如此大的功勳,帝王反而在眾臣面前如此抬高韓昭卿,這不等於削薄了她的顏面?
還直言曾暗許韓昭卿皇貴妃之位,那她之前幾次在蒼月貴婦面前數落韓昭卿休想攀龍附鳳,豈不是被韓昭卿暗自鄙夷?
晉安國公伏地大慟,又連嗑了三個首,聲淚俱下“皇上待微臣女兒之心,真乃是微臣之女昭卿三世修來之福!臣代小女多謝皇上龍恩!”儘管顧城亦此言有抬高韓昭卿之意,但卻讓晉安國公挽回了幾分顏面。他是先帝舊臣,受先帝之託,曾也是隨一眾老臣聯名上秦要求顧城亦還位於先帝正統的大臣之一,卻在今關健的時候背信棄義,自然被朝中元老所唾棄。
而顧城亦的話適時地挽回了他幾分面子,讓眾人知道,他不過是個父親,希望女兒幸福罷了!
顧城亦親手扶起晉安國公,聲中透着無比自信“但是朕,相信一句古語,只要有心,鐵
都可磨成針,所以,朕與韓家父子打了一個賭。賭顧城風心中
本無意於韓美人,如果朕贏,那韓家父子必需對朕服首稱臣,如果朕輸,那燕京之變,就算是朕笑到最後,朕仍然給韓家一條生路!”眾人心中對韓家父子鄙夷更甚,這一賭局,於韓家算是左右縫源,若是韓家賭勝,説明景王對佳人有意,一旦景王登基,以韓美人的容貌和家世封妃甚至封后都不在話下!
如果這一局韓家賭輸了,那於韓家就有兩條路可選,一是依然堅持地擁護景王,如果景王勝出,那韓家依舊一門風光。如果是顧城亦勝,那依着顧城亦的曾諾,不會清算韓家,這可謂是一舉兩得。
以晉安國公向來是個求穩的人,這個選擇應是最完美的。
可韓家又怎麼會滿意這些?
他們在得到答案,顧城風確實無意於韓昭卿後,便果斷地選擇了顧城亦的陣營,因為顧城亦承諾了韓昭卿皇貴妃的尊榮。
屆時,顧城風已成刀下之鬼,韓昭卿同不同意都得入宮,韓家的一門榮耀方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