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緣奇遇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就要看書網,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枕邊枕邊好温存,被已温,釵已橫。愛也愛也,聲不穩,尤自殷勤。惟有窗前,明月新痕。近照怕及花憔悴,花損也,比前番,消幾分?”(《江城梅花引》)自是早出晚入,極盡繾綣。舉家皆知。所未知者,廉夫婦也。光陰迅倏,又及試期。生辭廉夫婦及秀、貞赴科。貞私贈甚厚,不可悉記,惟錄一詞,名曰《陽關引》:“才綰同心結,又為功名別。一聲去也,愁千結,也如割。
願月中丹桂,早被郎攀折。莫學前科,誤盡了良時節。---記取枕邊情,衾上血。定成秦晉同偕老,歡如昔。最苦徵鞍發,從此相思急。安得魂隨去,處處伴郎歇。”生途中惟以貞為念,至旅邸,鬱郁不寧,寢食皆廢,作樂府一首,名曰:《長相思》:“長相思,心不絕,思到相思心裂。羅幃素月清不寐,淚如懸河積成血。
---山可崩,海可竭,人生不可轉離別。別時容易見時難,長嘆?回一嗚咽。”時有同赴科者,名章台,寄居花柳間,生因訪之。章喜生至,拉一,名玉紅,伴生。生雖同枕,若無情者。
明,又換一
曹媚兒,生亦如之。又明
,換一
喬綵鳳,生亦如之。至於名
馬文蓮、蘇晚翠、趙燕寵、陳秋雲、姚月仙,
易一人,輪奉枕蓆,生皆不以介意,惟以麗貞是念。然章台與生同席舍,
利生之筆,必求一可生意者。
至一院,眾方聚戲,內一
張逸鴻笑曰:“昨晚妹子夢新解元是故人祁姓者。”生驚異,揖而問曰:“令妹為誰?”曰:“桂紅。”生求見,
曰:“適一赴舉相公請去,今晚不回矣。”生乃就宿逸鴻以待之。
明,桂紅歸,即玉勝婢也。因紅與生私,怒而出之,媒利厚謝,私賣與
家。至得,得與生會,悽慘不勝。既而,賀曰:“昨夢君為榜首。”生喜而謝之,是夕,與桂紅寢,幸得故人,少舒憂鬱,乃浩然
一首雲:棲鶴樓中採
紅,百花叢裏又相逢。姻緣想是前生定,故遣功名入夢中。章台見生與紅款厚,以為生溺於紅,捐金百兩,娶紅以贈生。生知其意在代筆,遂拜而受之。三場後揭榜,生果第一,章亦在百名內。
時笙歌集門,賓客填坐,忽一家童秀郎者,忙奔報曰:“廉參軍事發,閤家解京,危在旦夕,窘中有書持奉。”生為之驚倒,急開緘視書,曰:“即殿元子車酋行台下,尚在官時,右丞相鐵木迭兒娶小女麗貞為婦,尚以彼蒙古人,不願從命,竟觸其怒,
致尚以死,近贛州蔡九五作亂,豈以玉勝翁竹副使與彼同謀為不軌,破破汀州寧化。
尚久廢棄,毫不與聞,今乃坐已知情,陷以同黨,蒙上閤家拿問。尚為權要所仇,分在必死。
但家小輩不知下落耳,幸足下高科,必膺顯擢。次女麗貞,願箕帚,其餘乞念骨
至情,一體照亮,九泉之下,必拱手叩謝也,身罹國法,鎖
甚嚴,情緒萬千,筆不能盡,再拜。”生視書,每讀一句,則長嘆一聲,淚下如雨,即持書入示桂紅。紅亦捶
哭曰:“
落煙花,得君留戀,自喜故鄉可歸,相見有
,何不幸復遭此耶?”遂促生早上
官,以探消息,且曰:“妾隨去,與小姐輩一面足矣。”豈生以榜首各事所繫,淹留月餘,才得就路。
及至京,廉與竹氏父子皆以謀逆棄市矣。兩家女子麗貞、毓秀、曉雲,皆沒入宮為婢。其餘家小,各三千里。生得信仆地,氣絕而蘇者數次。桂紅再三
解,生終不能已,乃設醴牲、作文遙奠廉於逆旅。
時延二年冬十二月初三也。
“嗚呼!以翁之德,宜受多福。以翁之賢,宜享厚祿。胡為乎位止參軍,胡為乎老見屠戮?嗚呼!”蒼天既無酬賢報德之私,乃有林木池魚之酷。
每寄翁書,託其家屬。今二女入宮,餘丁竄北,嘆箕帚之無緣,痛貞、秀之難贖。雲散長空,月沉西陸。歸
庭,雪消阡陌。嗚呼!翁真千古之冤,豈止一人之獄!翁視內親,情由骨
。今翁已矣,不可復續。聊舉清樽,遙陳衷曲。
嗚呼痛哉!侄不能挽天以雪冤,寧不臨風而長哭!”祭畢,生愁苦無以自,遣秀郎訪問兩家寄跡之地。店主皆曰:“入宮者入宮,
散者
散。
只有一白麪女子,身俊而雅,眉秀而長,香肩半勻,金蓮甚窄,臨入宮時留一緘,祝曰:“新科祁解元來京,即與之。”生知為麗貞緘也,急遣秀郎以謝意索緘。生得緘開視,乃一詩也:八幅湘裙染血紅,母父死
消魂。故人牽記鴛鴦夢,位顯須開控訴門。自嘆有天難共戴,應知無地再通恩。
君心若似初相識,憐取蛾眉見至尊。果麗貞筆也,託生復仇。生得詩,痛入脊骨,魂不附體。每月白風清,浩然長嘆,觸景題情,無非念貞意也。有和貞韻一律,極盡哀慕之苦:淋漓衫袖血啼痕,不見多情幾斷魂。
冷月笑人多伏枕,飛雲為我渡長門。深仇可復寧辭力,偕老無緣竟絕恩。含淚羞消如意玉,倩誰傳語赭袍尊?玉如意,貞所贈也,生睹物思人,手不能釋。每嘆曰:“麗貞,吾掌上珠也,今安在哉!”時京師知生未娶,婚之者多,生皆不應。桂紅勸曰:“君取高科,豈有無
之理?麗貞已入宮,無再會之期。他
仕途中議君溺於
妾,不復婚娶,豈不重有玷乎?”生隱几垂淚,默然不言。
紅又諫曰:“君以萬金之軀,乃耽無益之苦,事出無奈,可別求佳偶,何佇意於難得之人耶?”生惟長嘆不答。紅因出汗巾為生拭淚,委曲勸之。生喟然嘆曰:“天下女子,豈有麗貞者哉?”紅曰:“麗貞固不易得。
但多訪之,或有勝於貞者,未可知也。君何絕天下之無人耶?”生曰:“京城女子,我決不從。昔山中讀書,龔老之恩,以女道芳見許,後遇麗貞,遂失約,而道芳尚未受聘,不得已,其在此乎!”桂紅謝曰:“君可謂不忘舊矣。”即遣人歸,以禮聘道芳。龔老以舊盟,遂納焉,但復曰:“願祁郎自重。餘相祁郎當作三元,但眉生二眉,花柳多情,此亦陰騭也。今已一元矣,後二元恐不可望。然連科危甲,位至三公,非世有者。幸以此言達之,以為他
之驗。”後生會試,名在第九。殿試擬居狀元,但策中一段,頗礙權要:“挾宮恩而居輔弼,半朝廷之官以為己隨。
酷刑法而肆貪婪,傾國家之財以為己出。山移食,地震土崩,良有以也。”時鐵木迭兒以太后命為右丞,內外
權,
貪不法。見生策,大怒遂以霍希賢為狀元,而生乃探花也。將拜官,生辭不就命,願請面奏。
上召入,問曰:“卿何為不俗官?”生奏曰:“臣家素守清白,世受國恩,黃門待制,刺史稽勳,各有功績,着在簡端。
獨臣父為蕭氏所陷,致使無辜。臣聞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今臣既有不共之仇,又與冠裳之列,豈不上有忝於朝廷,下有忝於祖宗,中有負於所學?臣尚未娶,願陛下念臣,一雪此冤,臣不惟不願受官,亦願終身不娶。”上聞之惻然,令待御史往案其事。觀音保知生微時已復仇,今不可挽矣,蕭求於鐵木迭兒,不能救,父子逐相繼而死。自是,金園,琴娘為眾所欺,家
凌替,田產屋宇,消沒殆盡,金園寄食於母家。
琴娘遂為鐵木迭兒所得,甚愛之,時趙子昂以詩畫動。天下,鐵木迭兒每見子昂垂顧,必使琴娘捧硯,乞子昂之筆,子昂每呼為“玉硯兒”鐵木迭兒因贈焉,且曰:“長使為君掌硯。”子昂笑曰:“君子不奪人之所好。”鐵木迭兒曰:“君之筆,予所好也。以予之所好易君之所好,何不可者?”子昂因畫五馬飲溪圖以謝之。又嘗呼琴娘為“五馬兒”蓋以五馬圖所易也。
及祁生拜翰林修撰,為子昂同僚。子昂每勸生娶,生曰:“家貧無以為禮。”子昂甚憐這,嘆曰:“天使孝子受此窮獨耶?”一,子昂留生飲,半醉,與生聯句,呼曰:“五馬兒捧硯來。”生心在詩,不暇他目,惟執筆而已。
“香郁金樽綠似油,幾番沉醉曲城頭(祁)。香雲有態時時變(趙),野水無情處處(祁)。好醜原來都是夢(趙),窮通常事不須愁(祁)。英雄自古多磨滅(趙),且向花前一醉遊(祁)。”琴娘時以眼視生。生忽見琴娘,遺詩不語。子昂曰:“君尚有所思乎?”生曰:“無。”子昂強之。生曰:“心事不敢言。”子昂曰:“如不言,罰以大觥。”使琴娘舉觥於生前。
生言不言,徘徊間,琴娘不覺淚下。子昂疑,強問所以。生不能隱,遂告以實。子昂嘆曰:“為蕭氏婢,亦有救人之心,可謂賢矣。然君之故人,僕豈敢留?”即令肩輿送至生第。生
其恩,作詞以謝昂焉:玉堂風伯,醉後風
佳句得。忽見嬌姿,淚眼淒涼捧玉卮。
可憐病客,錦帳鴛鴦猶未結。重瑤琴,不贈豪家只贈貧。(名《減字木蘭花》)生見琴娘,問:“金園何在?”琴曰:“已還母家矣。”生嘆息久之。時蔡九五作亂,上命浙江樞密使張驢討之。鐵木迭兒惡生,累薦生為監軍使。生與張揮旌策馬,直抵賊壘,三戰三捷之,賊眾潰散。
生因經略賊營,收其輜重及所擄婦女三千,各審其籍貫,放還。是夜,生喜功成,飲酒數鬥,擊劍而歌曰:“一擊劍兮定四方,星沉鬥轉兮夜蒼蒼。辭翰墨兮陷鋒芒,功名奏凱兮殿天子之邦。安得美人兮共舉觴,見我一笑兮為我解徵裳。”歌罷,見二軍攘至帳前,相毆血。生究其故,因放所擄婦女皆有所索,及一婦,自稱宦家,且身無所有,軍以勢迫之,出一玉扇墜,二軍爭取,是以相毆。生見扇墜,嘆曰:“此徐氏故物,乃我所贈金園者,何以至此?”即令追其婦。婦至,即金園也。金園歸母家,因賊至出逃,途中為賊所獲。生納之。明
,生以捷書上聞,捷書中有一聯雲:“臣等衣暫試於一戎,月連飛於三捷。鯀罪已戮,見東海之無波。氛氣盡消,仰太陽之普照。”捷書至,上方侍太后,太后捧捷書讀,嘆曰:“軍中有此筆,必出才子之手。”因問承旨趙子昂,子昂曰:“此修撰祁羽狄筆也。此人自幼未娶,學識高才,且為復仇,孝行可加。今為監軍使。”太后曰:“求忠臣於孝子之門。
此人既孝,則事君必忠,一戰破賊,乃其小試耳,然而至今未娶,何也?”子昂曰:“家貧無以為禮,是以未娶。”太后與上嘆曰:“使臣子貧而無,皆朕之罪。
待班師,朕給以寶鈔,再賜宮人四員,事彼歸娶,以彰朕厚賞之恩。”遂即降旨班師。生至京,得聞上意,密謀於宦官續元暉曰:“上賜臣宮女四人,臣,吳中人也,有新入宮者,亦吳人,廉氏名麗貞,乞查訪,得賜,當效犬馬。”暉曰:“鄙人有梅竹圖,得君佳句,即效力如命。”生即題曰:漏
光有此花,凍雷驚動亦萌芽。九天雨
冰姿瑩,咫尺雲霄鳳尾斜。青鎖曉臨聞
笛,紫宸朝罷玉衝牙。高堂清逸懸圖處,不比尋常力士家。元暉喜,即入宮。及出,見生曰:“宮人十餘,不能盡齒頰,將安得耶?”生不言久之。繼而喜曰:“我有玉如意,乃此人舊物,君持入宮,彼或見此,必自訴也。”元暉持而復入。過一側殿,果一宮人見而問曰:“此物何來?”暉曰:“此吾友所贈也。卿何相問?”宮人曰:“友為誰?”暉曰:“祁修撰也。”曰:“非羽狄乎?”曰:“然。”宮人問未完,即
淚。暉曰:“卿非廉氏麗貞否?”貞驚曰:“君何識妾名?”暉告其故,貞大喜,即與毓秀、曉雲共以金贈暉,皆求賜出,旁一宮人,亦關中女也,知貞等謀,亦願出金求賜,暉並許之,及生見上,上果賜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