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七章:商周封神路線之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誅仙劍?
周易心中咯噔一下,忙問道“敢問前輩,我帶回來的是誅仙劍?”
“那你以為是何物?這世間除此兇器外,還有什麼能兇到瞬破你的太帝金身?不怕告訴你,只怕當時若不是有廣成子在,就憑此劍的殺機,也能叫你墮入輪迴了。”羅浮主的語氣彷彿調笑,周易也並不放在心上,一個前輩給小輩開玩笑唬人,也是沒品得很。知道是誅仙劍的他,反倒是震驚地厲害。
提及誅仙劍便避不過商周封神,周易當時的武脈正好在青華大帝門下,免去了靈空仙界開始時打得最烈的“站隊戰”誅仙劍出現在界牌關戰役,這場戰役對玩家瞭解整個商周封神的背景,包括和後系神譜的聯繫,十分地重要。
商周封神應該是《彼岸》史中年代最早、最玄乎的一場古仙大戰,也是當時玩家們遇到的年代最久遠的問鼎戰,據説背景是採取《封神演義》的,但過了災難世紀後存留下的不多,對此背景真正瞭解的玩家並不多。
所以商周封神的問鼎戰,也是最玄乎、鬥爭最烈的問鼎之戰,也是戰爭最宏大的戰爭,如果不是周易當時在青華大帝門下,估計因為二郎神和雷部天尊的站隊問題,即使本身是局外人,也得被硬生生捲進去。
商周封神算是以古王朝商周之間的戰爭為藍本的,但早在入世武脈開戰之前,出世陣營的各路仙人便已經在靈空仙界打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站隊戰”這場站隊戰,最起初的原因就是玩家悉的三清道祖消失,前古道家第一仙人廣成子,必須向一位新出現的元始天尊稱師尊開始的。
界牌關戰役的重要,則在於新出現的太上老君老子在破誅仙劍陣時,用了個玄都紫府法術。名叫“一氣化三清”這個法術不得了,直接將玩家們所知的三清道祖給化了出來!
後來商周封神結束,青史令天機組在編纂《彼岸》神話史,神譜系時,將這個現象定為了“舊三友、新三清”
“舊三友”指的是遠古的神仙譜系,最強戰力就是玩家們起先本不認識的舊三友,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
“新三清”則指的是舊三友中的太上老君化出的三清道祖,三友要比三清強是共識。誅仙劍連同另外三劍結出的劍陣,應該就是《彼岸》第一殺陣。當時玩家中最就死在裏面,也幸好及時退出去,才免了再次被廢的命運。
有關此殺陣,周易聽説在第二次商周封神的時候,蕭秋水以巔峯狀態曾經成功闖過了一次沒死,得到了鉅額獎勵,這種事就連已經身成聖的二郎神都不敢。
界牌關一戰出現了兩個可謂最強的存在。一個就是最強殺陣誅仙劍陣,一個則是《彼岸》最強道法“一氣化三清”同時伴隨着很多《彼岸》背景浮出水面,完善整個神話史。
這麼説的話。羅浮主應該也是屬於‘舊三友’一系的。
“周易觀察着羅浮仙府,開始回想舊三友派系中的煉氣士。
周易當然知道自己這煉氣士是屬於舊三友脈系的,只是他不確定自己到底屬於三友中的哪一個,原本是確認的。那就是太上老君老子門下,現在回想起來,出關的老子應該就是舊三友中最後一個還拋頭面的吧?
也不確定。周易細細回想起來,他從一開始這煉氣士路線就已經產生了微妙改變。
要成煉氣士只有三條路可選,前兩條路分別是選三清中的玉清、上清,分別有可能在證地仙業位後,通過神遊太虛靈空仙界拜師大終南的雲中子,或是機緣遇合碰到隱居大仙無當聖母,拜師煉氣士,這是周易路線一開始時,便已經想到過的。
雲中子和無當聖母,都是屬於舊三友神話譜系的,也是最早一批的仙人之一,與道家第一人廣成子算是一輩的,只是沒有他厲害而已。
第三條則詭異些,拿符合條件的基礎屬拜師蜀地青羊宮文始真人,通過別脈他傳形式成為煉氣士,而且不需要證地仙位,理論上這條路線,最終應該會歸入舊三友神仙體系中的太上老君老子,所以周易稱之為太清脈。
他選擇的也是這條路線,但事實上不知道是重生後《彼岸》有調整,還是這路線本來就有難以探知的隱秘,他現在走到這個地步,已經和最初的計劃完全不一樣!
當初告訴他這條路線的大終南鳥人,也説這條路線是後來雲中子提起的,至今還沒玩家走過,只是當時鳥人已經從雲中子手中搞到了大致的路線圖,記錄着比較重要的路線轉折和路線重寶,將基本的重要點全部摸了出來,對於周易這種級別的強者而言,這已經算是一個相當完善成的路線圖,太具體反而會束縛到他。
現在想來,除了開局還有些相仿後面的經歷完全不一樣,周易簡直經歷了一場地獄之旅,當然換來的結果是,他現在説自己《彼岸》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
“我因該是舊三友中太上老君老子一系的,也就是界牌關一氣化三清那位吧?但現在看樣子,似乎完全反過來,我好想是戰敗那一方?”周易警覺起來,越想他越是覺得自己似乎就是戰敗的通天教主一系啊,什麼同門全都死光光,就留一脈傳承,這麼悽慘的背景越看越像不像勝利者。
“也罷,總之當不成廣成子徒孫的話,攀上舊三友神系,也比新三清強些,而且看樣子從一開始收拾我的似乎就有新三清的影子,這就有些麻煩了,他們再差也比巔峯玩家厲害,而且我這一系最厲害的當初也被他們圍毆,雖然不敗但也毫無勝算,總歸有些不妙…”周易心中豁然開朗許多,只需一把誅仙劍,便將自己心中許多困惑解開,至於險境,車到山前必有路,再不妙的事他也想不成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