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場豐厚的瑞雪,徹底劃清了渭河平原的秋天和冬天的界線。如果沒有從蘇聯西伯利亞南下的寒的入侵,渭河平原的秋季似乎就會無限期地拖延下去。冬小麥在温暖如
的適宜氣候裏躥得好高,有些貪長的品種竟然拔節了,整得莊稼人用黃牛拽上碌碡到麥田裏去碾壓,把它們忽忽忽揚起來的葉杆鎮壓下去,抑制它們的生長,節約土壤裏的肥力。農諺説,麥無二旺哇!現在旺起來,明年
裏連穗兒都不結了呢!莊稼人仰頭望着綠
葱蘢的田野,望着湛藍的天空,盼望有一場大雪降至,對瘋長的麥苗實行自然的不可反抗的鎮壓,或者起碼應該刮一場西北風,降下幾場濃霜,儘早結束這種“十月小陽
”的並不美妙的節氣。
這場雪下得太神了,沒有往常裏降雪前的先兆,那就是呼嘯而來的西北風作先導,攪得昏天暗地,然後把雪花憤怒地拋甩到田野上和莊稼人的房上、院裏和豬圈羊欄裏。這場雪是和平進入,文文雅雅,温柔而又嫺靜地降落下來,使莊稼人喜滋滋地受到大自然的恩情了。不過,善於動腦筋而又有點文化的農民,已經預測到這場雪的至期。雪前的兩天,颳了一天一夜東風,那是海洋
氣候進入的標誌,帶來了大量的水汽,一當風息,便有雪至,他們已經明白了“長安自古西風雨”的實質,西北風僅僅起了點降温以促進東風帶來的水汽凝結為雨雪的作用。
我站在河堤上,欣賞第一場大雪帶給小河川道的人的景緻。大自然真是神奇啊!昨天以前的整整一週時間裏,我牽一條牛繮繩,手裏掂一
斷了半截皮子的短鞭,在河川的麥田裏悠悠地轉過來再轉過去,看那黃牛
股後頭拽着的小石碌晦在綠汪汪的麥苗上碾過去…整個河川裏和源坡上的梯田裏,黃牛悠悠,青騾匆匆,鞭鞘閃閃,莊稼人吆喝牲畜的
壯的喊聲,互相呼應,那聲音並不像播種時節那麼急切,而是一種悠悠然自得的聲音,顯示着莊稼人對牲畜的寬容和撫愛的音調兒。我第一次真切地體味到了在大自然的懷抱裏勞動的樂趣。
一場大雪,把農曆十月裏這種並不是年年都有的景象淹沒了。田野裏一片白雪。河灘裏也是一片白雪。終年的沙灘現在也閃着白雪的柔和
調。一道細
,在雪地裏闢開一條曲曲彎彎的水道,把雪的原野割裂開來了。
田野是這樣靜溢,即使是最勤勞的那一部分莊稼人,也不能利用下雪的休閒時間到沙灘上割枯蒿了。他們聚集在村頭掃過積雪的場院裏扯閒篇,沒有人到白雪覆蓋着的田地裏去轉悠。我覺到自己與莊稼人不同的情致,喜歡在空漠的河灘裏的河堤上散步,我懷疑是不是12年的學校生活,染給自己小資產階級氣味了…
紛紛揚揚的大雪是黎明時分開始降落的,靜靜地下了大半天,午後停息了。現在,灰白的雲層已經扯開,
出一條條或一塊塊藍天,雲層在縮小,藍天在擴大,遙遠的西方河與天相接的地方,燦紅的雲霞已經把天地渾為一體,難以分辨其界線了。我拂去一塊河卵石上的絨雪,坐下來,靜靜地沉浸在大自然的靜謐的氣氛裏,水邊有兩隻玲瓏
緻的無名小鳥,飛起又落下,那叫聲像是從顫動的金鍊上彈出來的,更襯托出了河川的恬然靜氣。
我聽到誰在叫喊我的名字。
我站起身,看見村莊通河灘的黑大路上,正急急地晃動着一個人的身軀,那幹練的走路姿勢,以及那冬天也不戴帽子的腦袋上閃動的頭髮,使我一眼看出,他是惠暢。他大約到我家裏去了,又找到河灘上來。雪天不能幹活,正是他寫東西的天賜良機,許是一天來寫得悶了,要找我閒聊;也許又有得意之作草成,按捺不住喜悦之情,追來給我要念他的小説了?
“小河秋高——發…”他手裏揚着一張報紙,從河堤下爬上來,話沒説完,不料被腳下的石頭絆了個跟頭。他哈哈笑着爬起來,腿上和胳膊時上沾着雪,也顧不得拍打,把手中的報紙遞給我“發表了——我的《小河秋高》!”我驚呆了,久久盯着他眉飛舞的憋紅了的臉膛,猛然醒悟過來,打開了報紙。文藝副刊的頭條標題,是四個筆鋒道勁的大字:小河秋高。標題的下方,是作者的名字:惠暢,我的眼花了!
惠暢從我手裏奪過報紙,扔在雪地上,雙手抱住我的肩膀,用他的滾燙的臉頰死死地擠挨着我的臉,竟然哭了。他的動作太猛而又使我始料不及。腳下一絆,兩人都跌倒在雪窩裏了。
“烏——拉——”他爬起來,揚着雙手,對着河灘,可着嗓子吼喊,這是一句極易記住的俄語單詞。
“烏拉——”我也高聲呼喊起來。
我首先從驚喜中鎮靜下來,撿起報紙,坐在河石上,端詳起來,真怪,同樣是惠暢兩字,一經鉛字在報紙上印出來,頓然神氣多了!
“總算——開始了!”惠暢一手叉在間,一手在空中用力一揮“開始了哇,我的聲音!”我一看報紙角上的
月,已經出版一週了。真是遺憾,我們倆誰也訂不起一份報紙。再説,書信和報紙,沒有人直接送到村裏來,只送到八里遠的那所小學,由本村走讀的學生捎帶回來。他給我看的這張報紙,是學生剛剛捎回來的報社寄給他的兩張。
“稿費20塊。”他告訴我,他的弟弟已經從郵遞員手裏領回稿費給他了“你説,我們該怎樣享受這一筆鉅款?”
“買點稿紙吧!”我説“這是我們的基本物資。”
“那當然!不過——”他意猶未盡“無論如何,我們得慶祝一番…”其實,慶祝方案他早已想好了,要我此刻跟他過河去,五里鎮那個公私合營的小鋪裏,有煙有酒,又有糕點,而且營業時間不作嚴格限制,即使關了門板,誰有急事,只需拍拍門板,那個善眉善眼的老頭就會不厭其煩地拔開扇門板,
你進去。
我們沿着河堤往上走,那兒有一架用木板搭成的便橋,可以跨過河水。
“看來哪!還是有個模特兒好!”惠暢興奮地説“那天晚上,咱倆跟馬羅在河灘閒聊,回去後,我以他為模特兒,寫下《小河秋高》。”這無疑是他獲得第一次成功的深切體會,也可以看成是經驗的啓示了。他有了第一次成功,也就有了第一次獲得成功的經驗,不管談這個經驗用怎樣的口吻,神氣的或者是謙遜的,都不能改變成功本身所具有的權威
。我現在還沒有這種體驗,對於從書上看到的許多作家談創作經驗的文章,我都信,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隔膜。至於人物創造中的模特兒説,我也早已知道,雖不新奇,卻有他——我的朋友切身的體會為佐證。我就附和説:“好多作家談經驗時,都有這一條,如何從生活中受到了啓發…”
“馬羅本人的格就很特別…”惠暢説。
“我也許和他太悉,反倒屢見不鮮…”惠暢拍敲着小店鋪的黑
門板。
咣噹一聲,門板拔除了一頁,我和惠暢側身擠進去,眉目和善的老頭兒問“買啥?”
“燒酒一瓶。”惠暢説“頂好的是啥酒?”
“太白酒。”老頭説。
“買一瓶。”惠暢的口氣很大,儼然一位百萬富翁,只買自己需要的東西,而價格是不屑於過問的“兩斤點心,兩斤蛋糕…”老頭兒在煤油燈的昏暗燈光裏,眯着眼,把秤桿伸到燈下去辨認秤星兒,然後包了,用紙帶捆好,撥拉一下算盤,輕輕地説了錢數。
“甭急!我還要煙呢!”他説“最好的煙買五包;還有茶葉,也要好的…”我和他拎着包着糕點的紙包,走出小鋪,老頭殷勤地送我們到街道上。他大約看慣了莊稼人買東西時猶豫不定、盤算再三的神情,以為我們是纏萬貫的富翁的魄勢了。我們和老頭道謝一聲,老頭笑着,哈
點頭,進門去了,咣噹一聲
上了木板。
“找馬羅去!”走出五里鎮短淺的街道,我們下了場楞,隔河遙見馬羅庵棚上的馬燈,像一點鬼火,在雪地上閃亮。惠暢慨萬端,又像報復似地説“為了我們兩人合
一支‘航運’煙的困境,為了我們在水溝黑店裏給臭蟲
去的血漿,為了馬羅給我們燒烤的包穀
子,我們得犒勞一下,慶祝一番,熱鬧熱鬧…”惠暢神采飛揚地説着,走着,興奮之情難抑:“要是阿克西尼亞恰好也在庵棚裏,那就更加羅曼蒂克了…”馬燈掛在庵棚立柱的杈枝上,昏黃的燈光在地上投下一片花花拉拉的光道和黑影。庵棚周圍的積雪清除掉了,有一塊小小的乾淨的場地,倒像是莊稼院門前的場院。積雪在田野裏透着一層亮光。馬羅不在,大約又去吆雁了,河灘的下方,隱隱傳來他的斥喊聲。
瑞雪初霽的晚上,寒氣人,我划着火柴,點着麥草,惠暢已經從渠岸上抱來一捆乾透的包穀稈子,火焰冒起來,包穀稈節爆裂出一聲聲沉悶的響聲。老光
在三塊石頭上支着的一隻小鐵鍋,鍋沿邊生着一層鏽斑。我們給鍋裏添上水,架在火上燒起來,等到馬羅一會兒吆雁回來,正好沏茶,真正的茶葉!
我和惠暢對面坐下,中間隔着火堆。火焰從三塊石頭的空隙冒起來,鍋邊上發出吱吱吱的叫聲。我們就着火苗,點燃了紙煙“海河”牌香煙,天藍的封皮,天津出品,60年代享有盛譽的一種高級煙哪!我們可以連着
掉三
五
了。
“我明年要發表10萬字的小説。”惠暢説“天哪!《小河秋高》一發表,我的勁頭像火山爆發了,我覺得要寫的東西太多了!”我覺得他又狂勁上來了,勝利帶給他巨大的歡樂,也把他的自信的本發酵而膨脹起來了,正衝向瘋狂的頂峯。我想,苦鬥中忍受過太多艱辛乃至屈辱的人,一旦揚起頭來,長吁一口氣、呼喊一聲“烏拉”的心情,大約人皆難免吧?我想,某一
,如果我也有這種幸運出現的時候,也會狂一下子的。我説:“對的。應該趁熱打鐵!第一階台階總算跨上去了…”
“啊!理想的追求,苦難的歷程,成功的狂歡…啊!”惠暢手撐下腮,慨着“你從我可以期望你的明天,堅定不移地埋頭奮鬥!”
“是的…”我心裏熱乎乎的,勁頭也更足了。
“我已做好五年的苦鬥期…”馬羅的壯渾厚的調門在近處響起,是十分
揚昂壯的亂彈,可惜一個字也聽不懂,那古老的劇種的
越人心的旋律卻是令人心馳神蕩的,尤其是在這樣靜寂的雪野裏…
“哈呀!是你倆…”馬羅聲到人到,手裏提着一杆火鋶,靠放在庵棚上“現在沒有包穀子了…”
“啊呀!我的親愛的葛利高裏!”惠暢一躍跳起,摟住馬羅的肩膀“你跑到哪兒去了?讓我老等你!”
“我吆雁去了。”
“我還當是你到河那邊,找阿克西尼亞…”
“去你媽的腳!淨逗老叔…”馬羅又側過頭嘿嘿笑着説:“你倆…今像是…有喜事?”
“你猜!”惠暢説“猜中了犒勞你。”
“你媳婦要下白娃子了?”馬羅説。
“那不算啥!”惠暢搖搖頭。
“你倆——有一個在外頭找下工作了?”
“那更不算啥!”馬羅猜不着了。還能有什麼事比得娃子和參加工作更令年輕人高興呢?他憨憨地笑着,老實承認,自己猜不透了。
我告訴他:惠暢的文章在省報上發表了!
他似乎一下子理解不開這件事究竟有多麼重要,傻愣愣地笑着。
“我今來犒勞你——”惠暢從庵棚裏取出大包小包,擺在包穀稈子上,解開了“馬羅大叔,
謝你給我們招待過一頓包穀
子…”
“嗬呀——”馬羅瞪大眼睛,驚歎一聲,往後倒退了一步。可以想見,這種豪華的吃食——蛋糕和點心,會使他多麼吃驚了。甭説整個鄉村裏都在忍飢挨餓度荒年,即使在過去的正常年景裏,莊稼人也只是在走親戚或看望病人時,才忍心花費塊把錢買一斤餅乾或蛋糕送去,哪能這樣吃海喝呢!他瞅瞅我,又瞅瞅惠暢,大約終於明白了發表一篇文章確乎不是一件尋常的事。他忽然轉過身,從庵棚跟前撈起火銑,扛起來,對着星斗滿天的寒冷的夜空,用紙煙頭上的火點燃了導火引線。導火線兒吱吱響着,爆出一串斑斕的火星,接着是一聲沉重的響聲,衝上天空,震得星星也抖動起來。遠處棲息在楊柳林帶裏的什麼水鳥,倉皇驚叫着逃飛了。
“咱們小河川道出下能人了…”馬羅放下火銃,一揚手,高興地説“我給你放炮!”
“動手抓啊——”惠暢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