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章二十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景東府(元至順二年二月置。)洪武十五年閏二月因之。三月降為州,屬楚雄府。十七年正月仍升為府。(西有景董山,洪武中築景東衞城於其上,又築小城于山顛,謂之月城。北有蒙落山,一名無量山。西南有瀾滄江,源出金齒,經府西南二百餘里,南注車裏,為九龍江,下址,東南有大河,即定邊河之下,又東入鎮南州,為馬龍江。又南有土井,產鹽。北有開南州,元屬威楚開南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楚雄府,尋省。又東有三汊河、西北有保甸二土巡檢司。又北有安定關。南有母瓜關。東南有景蘭關。西南有蘭津橋,鐵索為之。)東北距布政司千一百八十里。

鎮沅府(本鎮沅州。)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置。永樂四年四月升為府。(西有波山,山上下有鹽井六。南有杉木江,源出者樂甸,下合威遠州之谷寶江。)領長官司一。北距布政司千五十里。

祿谷寨長官司(府東北。永樂十年四月以祿平寨置。北有馬容山。南有南江,西南合杉木江。)大理府(元大理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領州四,縣三,長官司一。東南距布政司八百九十里。

太和(倚。西有點蒼山。東有西洱河,一名洱海,自穹縣入,經天橋下,又東合點蒼山之十八川匯於此,中有三島、四洲、九曲。西有樣備江,一曰漾鼻水,自劍川州入,經點蒼山後,合於西洱河,又西南入瀾滄江。南有太和土巡檢司。又北有龍首關,亦曰上關。南有龍尾關,亦曰下關。)趙州洪武十五年三月改名趙喜州,尋復。(南有九龍頂山。又有定西嶺,大江之源出焉,一名波羅江,西北入西洱河。又西南有樣備江,南入蒙化府界。東南有白崖嶮江,源出定西嶺,下為禮社江。有舊白崖城,嘉靖四十三年修築,更名彩雲城。又東有乾海子、南有度市二巡檢司。又有定西嶺上巡檢司。)西北距府三十里。領縣一:雲南(州東。元雲南州。洪武十五年三月改為縣,屬府。十七年改屬州。西北有寶泉水,有一泡江。東北有周官些海子。西有品甸,洪武十九年四月置洱海衞於此。又東北有你場、又有楚甸、南有安南坡三巡檢司。)鄧川州(北有鐘山,又有普陀江,一名蒲萄江,又名彌苴佉江,南入西洱河。又東有豪豬,一名銀坑。又有青索鼻土巡檢司。)南距府七十里。領縣一:穹(州東。東北有佛光山,山半有,可容萬人,山後險仄,名一女關。又有蓮花山,有蒙次和山,皆險峻。西南有鳳羽山。北有罷谷山,洱水所出。西有樣備江。西北有寧湖,亦曰明河,即普陀江上源。又有五鹽井提舉司,洪武十六年置,萬曆四十二年廢。西南有鳳羽縣,洪武十五年三月置,屬鄧川州,尋省。有鳳羽鄉巡檢司。又東南有晉陀崆巡檢司,後廢。西有上江嘴、西南有下江嘴二土巡檢司。)賓川州弘治六年四月析趙州及太和、雲南二縣地置。(西有雞足山,一名九曲巖。東北有金沙江,東入姚安府界。西有金龍湫,入西洱河。又東有大羅衞,在鍾英山下,弘治六年四月與州同置。又東北有赤石崖、西南有賓居二巡檢司。西有神摩。又南有蔓神寨、北有白羊市二巡檢司,後廢。又北有金沙江土巡檢司。)西距府百里。

雲龍州(元雲龍甸軍民府,至元末置。)洪武十七年改為州,來屬。正統間屬蒙化府,後仍來屬。(西有三峯山。東有瀾滄江。又西北有諾鄧等鹽井,東南有大井等鹽井,舊俱轄於五井提舉司,後改屬州。東有云龍甸巡檢司,後廢。東北有順蕩井、又有上五井、東有師井、北有箭捍場四巡檢司,又東有十二關土巡檢司,舊俱屬穹縣,後改屬。)東南距府六十里。

十二關長官司(府東。元十二關防送千户所。洪武中改置。嘉靖元年五月徙於一泡江之西。)鶴慶軍民府(元鶴慶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三十年十一月升軍民府。(南有方丈山,又有半子山,產礦。東有金沙江。東南有漾共江,即鶴川,其下入金沙江。有木按州,又有副州,元俱屬府,洪武十五年俱廢。東北有宣化關、西南有觀音山、又有清水江三巡檢司。)領州二。東南距布政司千一百六十里。

劍川州(元劍川縣。)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十七年正月升為州。(西南有石寶山。南有劍川湖,俗呼海子,樣備江之下。又西南有彌沙井鹽課司。又有彌沙井巡檢司。)東距府九十里。

順州(元屬麗江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北勝府,尋來屬。(西有金沙江。東有浴海浦,與北勝州分界。)西距府百二十里。

麗江軍民府(元麗江路宣撫司。)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三十年十一月升軍民府。領州四。東南距布政司千二百四十里。

通安州(倚。西北有玉龍山,一名雪嶺。又有金沙江,古名麗水,源出吐蕃界犁牛石下,名犁水,“犁”訛“麗”經巨津、寶山二州,至武定府,北入四川大江。西有石門關巡檢司。)寶山州(西南有阿那山。南有金沙江。)西距府二百四十里。

蘭州(元屬麗江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麗江府,尋屬鶴慶府,後仍來屬。(北有福源山。西北有瀾滄江,源出吐蕃嵯和歌甸,入境,南入雲龍州界。)東北距府三百六十里。

巨津州(南有華馬山。北有金沙江,入州界,有鐵橋跨其上。西北有臨西縣,元屬州,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弘治後廢。又東北有雪山關。)東南距府三百里。

永寧府(元永寧州,屬麗江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北勝府。十七年屬鶴慶府。二十九年改屬瀾滄衞。永樂四年四月升為府。(金沙江在西。又東有瀘沽湖,週三百里,中有三島。又東南有魯窟海子,在幹木山下,下入四川鹽井衞之打衝河。又北有勒汲河,自吐蕃入,亦東入打衝河。又南有羅易江,自蒗蕖州入,注於瀘沽湖。)領長官司四。東南距布政司千四百五十里。

剌次和長官司(府東北)、革甸長官司(府西北)、香羅甸長官司(府西)、瓦魯之長官司(府北。四司,俱永樂四年四月置。)北勝州(元北勝府,屬麗江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布政司,尋降為州,屬鶴慶府。二十九年改屬瀾滄衞。正統七年九月直隸布政司。弘治九年徙治瀾滄衞城。(瀾滄衞舊在州南,本瀾滄衞軍民指揮使司,洪武二十八年九月置,屬都司。弘治九年徙州來同治。尋罷軍民司,止為衞。西南有瀾滄山。南有九龍山。西有金沙江,環繞州治,亦曰麗江。又南有陳海,又有呈湖,東南有峨海,下俱入金沙江。東有羅易江,下入永寧府界。北有蒗蕖州,元屬麗江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北勝府,尋屬鶴慶軍民府,二十九年改屬瀾滄衞,天啓中廢。東有寧番土巡檢司。)南距布政司千二十五里。

永昌軍民府(元永昌府,屬大理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布政司。十八年二月兼置金齒衞,屬都司。二十三年十二月省府,升衞為金齒軍民指揮使司。嘉靖元年十月罷軍民司,止為衞,復置永昌軍民府。領州一,縣二,安撫司四,長官司三。東距布政司千二百里。

保山(倚。本金齒千户所,洪武中置。永樂元年九月又置永昌府守禦千户所,俱屬金齒軍民司。嘉靖三年三月改二所為保山縣,東有哀牢山,本名安樂,夷語哀牢。西有九隆山。又東北有羅岷山,瀾滄江經其麓。又南有潞江,舊名怒江,一名喳裏江,自潞江司入。又北有清水河,經縣東南峽口山下,伏東出,入瀾滄江。又有潞江州,宣德八年六月置,直隸布政司,正統二年五月廢。又東北有沙木和、西北有清水關二巡檢司。又北有甸頭、南有水眼二土巡檢司。)永平(府東北。元屬永昌府。洪武二十三年屬金齒軍民司。嘉靖元年仍屬府。西南有博南山,一名金巔山,俗訛為丁當丁山,上有關。又有花橋山,產鐵礦。又東北有橫嶺山,驛道所經。東有銀龍江,下入瀾滄江。又東北有勝備江,下入蒙化府樣備江。又西南有花橋河,源出博南山,入銀龍江,上有花橋關,亦曰玉龍關。又東北有上甸定夷關巡檢司。東有打牛坪土巡檢司。)騰越州(元騰衝府,屬大理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屬布政司,尋廢。永樂元年九月置騰衝守禦千户所,屬金齒軍民司。宣德六年八月直隸都司。正統十年三月升所為騰衝軍民指揮使司。嘉靖三年十月置騰越州,屬府。十年十二月罷司為騰衝衞。(東有球牟山。東南有羅生山。南有羅佐衝山,上有鎮夷關,有巡檢司。又東北有高黎共山,一名崑崙岡。西北有明光山,有銀礦銅礦。西有大盈江,亦曰大車江,自徼外入,下至比蘇蠻界,注於金沙江。又東北有龍川江,源出徼外蛾昌蠻地之七藏甸,下合於大盈江,有藤橋在其上。有龍川江關巡檢司。又西南有疊水河,即大盈江之支。又有騰衝土州,宣德五年六月置,屬金齒軍民司,後直隸布政司,正統三年五月仍屬金齒軍民司,尋廢。又西有古勇關。)東北距府二百七十五里。

潞江安撫司(元柔遠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屬麓川平緬司。永樂元年正月析置潞江長官司,直隸都司。十六年六月升安撫司。宣德元年六月改隸布政司。正統三年六月屬金齒軍民司。嘉靖元年十月屬府。(北有潞江,一名怒江,源出吐蕃雍望甸,南經此,折而東南入府界。東岸有潞江關,北岸有細甸。又西有鎮姚守禦千户所,萬曆十三年置,治老姚關鳳山之阿。又西有全勝關。)東北距府三百五十里。

鎮道安撫司、楊塘安撫司(二司地舊屬西番,與麗江府接界。)俱永樂四年正月置,屬金齒軍民司。嘉靖元年屬府。

瓦甸安撫司本瓦甸長官司。宣德二年置,屬金齒軍民司。九年二月直隸都司。正統三年五月仍屬金齒軍民司。五年十一月升為安撫司。嘉靖元年屬府。

鳳溪長官司(府東。洪武二十三年十一月置,屬金齒軍民司。嘉靖元年改屬府。)施甸長官司(府南。元石甸長官司。洪武十七年五月更名,屬府。二十三年屬金齒軍民司。嘉靖元年仍屬府。西有坪市河,下入於怒江。東南有猛淋寨,萬曆十三年置鎮安守禦千户所於此。南有金齒巡檢司,治浦關。又南有石甸巡檢司。)茶山長官司(永樂五年析孟養地置,屬金齒軍民司。嘉靖元年屬府。東有高黎共山。)蒙化府(元蒙化州,屬大理路。)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正統十三年六月升為府。(北有龍宇圖山、又有甸頭山,一名天耳山。南有甸尾山。西有陽江,源出甸頭澗,下至定邊縣,入定邊河。又西有樣備江,一名神莊江,與永平縣分界,南入順寧府境,為黑惠江。西南有瀾滄江。有甸頭、甸尾、樣備、瀾滄江四巡檢司。又西南有備溪江土巡檢司。又東有渡市,嘉靖初築。)東距布政司八百六十里。

順寧府(元泰定四年十一月置。)洪武十五年三月庚戌因之。己未降為州,屬大理府。十七年正月仍升為府。(西北有樂平山。南有把邊山,中有把邊關。東北有瀾滄江,又有黑惠江,即樣備江也,又名墨會江,南至府東泮山下,合於瀾滄江。又城東有順寧河,源出甸頭村山箐,入雲州之孟祐河。南有寶通州,又有慶甸縣,元俱與府同置,洪武十五年省。又西南有矣堵寨,萬曆三十年置右甸守禦士千户所於此。北有錫鉛寨、又有牛街、又有猛麻、又有錫蠟寨、董甕寨、蟒水寨、亦壁嶺七巡檢司。)領州一。東距布政司千五百五十里。

雲州本大侯長官司。永樂元年正月析麓川平緬地置,直隸都司。宣德三年五月升為大侯御夷州,直隸布政司。萬曆二十五年更名,來屬。(舊治在南。萬曆三十年移於今治。南有瀾滄江,東有孟祐河入焉。有臘丁鄉巡檢司,後廢。)西距府百五十里。領長官司一:孟緬長官司(州西南。宣德五年六月以景東府之孟緬、孟梳地置,屬景東府,後直隸布政司。萬曆二十五年來屬。有大猛麻、又有猛撒二土巡檢司,與猛緬稱為“三猛”)車裏軍民宣使司(元車裏路,泰定二年七月置,即大徹裏。)洪武十五年閏二月為軍民府。十九年十一月改軍民宣使司。永樂中廢。宣德六年復置。(東北有瀾滄江,與九龍江會,達於址,為富良江,而入於海。又有沙木江。東有小徹裏部,永樂十九年正月置車裏靖安宣使司,宣德九年十月省入車裏。又有元耿凍路,至正七年正月置,又有耿當、孟二州,亦元末置,洪武十五年俱省入車裏。)西北距布政司三十四程。

緬甸軍民宣使司本緬中宣司。洪武二十七年六月置,尋廢。永樂元年十月復置,更名。(北有大金沙江,其上即大盈江也,源出青石山,自孟養境內經司北江頭城下,下注於南海。東有阿瓦河,自孟養入境,下入大金沙江。又北有江頭城、太公城、馬來城、安正國城、蒲甘緬王城,謂之“緬中五城”元后至元四年十二月置邦牙宣司於蒲甘緬王城,至正二年六月廢。至元二十六年置太公路於太公城,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領長官司一。東北距布政司三十八程。

東倘長官司(宣德八年九月置。)木邦軍民宣使司(元木邦路,至順元年三月置。)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三十五年十二月復置。永樂二年六月改軍民宣司。(北有慕義山。西有喳裏江,即潞江,自芒市入境,又西南入緬甸界。又北有蒙憐路、蒙來路,俱元置,洪武十五年三月俱為府,後俱廢。又西北有孟炎甸,有天馬關。)東北距布政司三十五程。

八百大甸軍民宣使司(元八百等處宣使司。)洪武二十四年六月改置。(東北有南格剌山,下有河,與車裏分界。有八百者乃軍民宣使司,永樂二年四月分八百大甸地置,後廢。又有蒙慶宣司,元泰定四年閏月置,至正二年四月罷,洪武十五年三月復置府,後廢。又有孟絹路,元元統元年置,屬八百宣司,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又有木按、孟傑二路,俱元置,洪武十五年三月俱為府,後俱廢。)北距布政司三十八程。

孟養軍民宣使司(元雲遠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十七年改為孟養府,後廢。三十五年十二月復置。永樂二年六月改軍民宣使司。正統十三年廢。萬曆十三年改置長官司。(東有鬼窟山,又有茫崖山。又有大金沙江,其上即大盈江,南入於緬甸。又南有密堵城,有速送城。又南有戛撒寨。西有猛倫,西南有孟拱、戛裏、猛別、盞西諸部。)東北距布政司三十七程。

老撾軍民宣使司永樂二年四月置。(東南有三關,與安南界。)西北距布政司六十八程。

南甸宣撫司(元至元二十六年置南甸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屬騰衝守禦千户所。永樂十二年正月置州,直隸布政司。正統三年五月改屬金齒軍民指揮使司。九年六月升宣撫司,仍直隸布政司。(東有丙山,又有蠻幹山。南有沙木籠山,上有沙木籠關。西有大盈江。東北有小梁河,西南經南牙山下,曰南牙江,入幹崖境內。又東南有孟乃河,即騰越州之龍川江。又南有黃連坡關。東北有小隴川關。)東北距布政司二十二程。

十崖宣撫司(元鎮西路。)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屬麓川平緬司。永樂元年正月析置幹崖長官司,直隸都司,後屬金齒軍民指揮使司。宣德五年六月復屬都司。正統三年五月復屬金齒軍民指揮使司。九年六月升宣撫司,直隸布政司。(東有云籠山。西有大盈江,又南有檳榔江,自吐蕃界合焉。東有安樂河,即小梁河,下經雲籠山下,曰云籠江,經司治北,折而西,合於檳榔江。又西北有南賧,元置,洪武中廢。又西有雷、盞達等部。)東北距布政司二十三程。

隴川宣撫司本麓川平緬軍民宣使司。正統六年廢,九年九月改置,治隴把。(元平緬路,在隴把東北。洪武十五年閏三月置平緬宣使司。三月又改路為府,未幾府廢。十七年八月丙子升司為平緬軍民宣使司。甲午改麓川平緬軍民宣使司,省麓川路入焉。元麓川路在隴把南,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未幾府廢。十七年八月為麓川平緬軍民宣司治所,正統中,司廢,曰平麓城,亦曰孟卯城,萬曆十二年置宣撫同知於此。又西南有通西軍民總管府,元至元二十六年置,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府,後廢。又東南有遮放城,萬曆十二年置宣撫副使於此。北有馬鞍山。西北有大金沙江。又有麓川江,即龍川江,自南甸入,與芒市分界,西南入於大金沙江。)東北距布政司六十六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