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你覺得我這張臉值麼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8章你覺得我這張臉值麼?
“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林明陽愣了愣,他這個人對政治一向不太冒,除了美國總統奧巴馬之外,各國領導人誰是誰他基本分不清楚,也沒有那個興趣去了解,可這個貝盧斯科尼卻讓他印象深刻。
能讓林明陽記住他,既不是因為這傢伙三次出任意大利總理,也不是因為他是著名足球俱樂部ac米蘭的實際領導人和名譽主席…只是因為在不久前,埃克斯曾經拿他和林明陽做過一次比較。
當然在普通人眼,貝盧斯科尼是一個極具傳奇彩和爭議的人物,他在意大利儼然就是現代版的古佛羅倫薩王。至少在馬頓看來,能夠收到貝盧斯科尼生
宴會的邀請函應該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
很多收到邀請函的人,都會有這樣的覺,但林明陽絕對是一個例外,這時候他真在考慮的是不是自己應該穿什麼樣的禮服出席宴會,而是在琢磨着要不要賣貝盧斯科尼這個面子。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貝盧斯科尼現在應該還是意大利的總理吧?”雖然不知道林明陽為什麼會問這樣的問題,但馬頓還是興奮的點點頭“貝盧斯科尼先生從去年開始第三次出任意大利總理…”林明陽眼睛裏古怪的表情讓馬頓心頭咯噔一下,想説的話全部都堵在了喉嚨裏,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老闆對這次聚會並沒有如自己想象那般熱衷。
“你是貝盧斯科尼的崇拜者?”馬頓尷尬的搖搖頭,林明陽卻滿意的點點頭,接着又問:“那麼你是anetbsp;馬頓臉上窘困的表情愈明顯,他終於明白自己從一開始就猜錯了林明陽的想法,可笑的是他居然還一個勁兒的攛掇林明陽去參加這個聚會。
“我聽説貝盧斯科尼在歐洲的名聲可不太好?”當林明陽問出這一句的時候,馬頓臉上的尷尬已經轉變成了苦笑。無論是意大利大選前,還是貝盧斯科尼當選新總理的消息傳出之後,歐洲主媒體對貝盧斯科尼的批評聲都不絕於耳。在去年大選前,英國《經濟學家》、西班牙《世界報》、法國《世界報》、美國《金融時報》、《華爾街
報》和《洛杉磯時報》都撰抨擊貝盧斯科尼,幾乎掀起了一股“倒貝”
。甚至連貝盧斯科尼的“鐵桿支持者”
…
ac米蘭的球也在球隊主場對雷吉納比賽,也打出了“要ac米蘭就別要總理”的標語。
但貝盧斯科尼仍以強硬的手腕和高的政治技巧帶領右聯盟在參眾兩院仍以絕對優勢戰勝了執政的左聯盟,貝氏領導的意大利力量黨也以第一大黨,用歐洲主媒體的話是“意大利向右轉”了。
“你確定他邀請我參加的不是全-派對?”剛剛被意大利媒體爆料的關於貝盧斯科尼的“
醜聞”事件還沒有平息,林明陽這時候提起這事,馬頓只
覺自己捏在手的那張邀請函“熱”得燙。出於謹慎,他小心翼翼的問了一句:“那我就為您找個理由推掉這次活動?”
“不不,這次宴會我一定要去”林明陽擺擺手,然後將那張邀請函從馬頓手裏又重新了回來。他這種思維的跳躍
讓馬頓有一種完全跟不上趟的
覺。聽林明陽剛才一連串問時候的語氣,分明是不參加這次聚會,可現在他卻收下了邀請函,這又算是怎麼一回事?
在海灘上曬了一天太陽的林明陽已經有些微微的疲憊,這時候睏意上湧,也懶得再和馬頓去解釋什麼是“強龍不壓地頭蛇”的道理。《致命彎道》劇組還要在意大利提留一段時間,和當地政府搞好關係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次是貝盧斯科尼主動示好,林明陽自然要作出積極的回應,即便是不情願,至少也要裝裝樣子,不能太掃了“老貝”的面子…不過這些東西都沒必要和馬頓解釋,林明陽打着哈欠懶洋洋的問:“還有別的什麼事嗎?”馬頓這時候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厭其煩的問道:“明天您去的時候需要我為您安排專車嗎?”
“難道貝盧斯科尼連接送的車都沒有安排?”林明陽不滿的撇撇嘴,然後自顧自的説道:“這傢伙也太沒有誠意了吧?”馬頓還沒聽清他説了些什麼,林明陽就直截了當的擺擺手“這樣吧,明天去的時候我自己搞定,回來的時候再通知你讓車來接我”説完這些,房門砰的一聲就在馬頓面前合上。…一架從西西里島起飛的空客ao在夕陽的映照下緩緩降落在米蘭城東linte機場的寬闊跑道上。十分鐘之後,帶着墨鏡的林明陽從貴賓通道緩步走出。
“你好,我需要一輛出租車…”撥通公示牌上的電話號碼,林明陽心很是鬱悶。這次米蘭之行從一開始就不像他之前想象的那般順利。才走出機場他就遇到了一個**煩,這附近本就找不到計程車。
接連攔下了三個路人,他總算碰到一個會説英語的本地人,一問之下這才知道,米蘭的公共通很達,但城市裏的計程車卻少得可憐。計程車司機
本不會在路邊隨意搭客,乘客必須在計程車站等候或電話叫車,車費異常昂貴不説,電話叫車還要額外支付司機從接到電話到叫車地點的費用,所以當地人和一般旅客都較少使用這種
通方式。
好不容易打通電話叫來了一輛計程車,可司機卻拿着那張寫有地址的紙條左看右看,最後用一種怪怪的語氣問道:“您確定要去這個地方?”
“有什麼問題嗎?”林明陽看了看手錶,原本並不充裕的時間在這位司機磨磨蹭蹭的反應變得愈的緊張。
“先生,那地方是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的私人莊園…”這位司機特意在貝盧斯科尼名字的音上咬重語氣,言下之意林明陽是不是搞錯了。
“沒錯,我就去那個地方…你快點開車吧,我趕時間呢”林明陽的連聲催促,可那位司機卻沒有任何要動汽車的意思。
他抱着手,扭頭很認真的看着林明陽這位“奇怪”的乘客:“先生,雖然我不知道你為什麼要去那個地方,但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坐着我的車,你絕對無法靠近那座莊園…能夠進出那地方的車,每一輛價值都要過百萬美元”他不開車的理由居然是這樣,林明陽聽過之後啞然失笑,他拍拍那位司機的肩膀。
“你是米蘭本地人麼?”對方點點頭。
“最近兩天看新聞了嗎?”對方還是點頭,只不過臉上疑惑的表情愈的明顯。
林明陽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既然你是米蘭本地人,平時又關注新聞,那麼你就應該知道今天是貝盧斯科尼…也就是你們那位極品的總理7歲的生。”
“知道啊…可這和你有什麼關係?”那位司機愣了半天,最後憋出一句讓林明陽幾抓狂的話來。
忍無可忍的林明陽終於摘掉了墨鏡,然後指着自己的臉賭氣似的甩出一句很囂張的話:“認識我嗎?”坐在前排駕駛座上的那位司機看清他的面容之後驚訝得長大了嘴,裏面幾乎可以進一個雞蛋,“你…你”
“嗯哈,夥計你沒有看走眼,很奇怪我為什麼會出現在你車上是吧…那將會是一個很長的故事,不如我們路上在慢慢説好了”給了對方一個和煦的微笑之後,林明陽表情輕鬆的戴上了墨鏡。半秒鐘之後,這輛剛才還像蝸牛般原地不動的計程車立刻風馳電掣般飆而出,在路人驚愕的眼神絕塵而去。…如果將看電影形容成一場豔遇,那麼做導演的就是那高高在上的上帝視角。通常人們形容這些“上帝”總是用有智慧、有才氣、睿智、
深這些高端到離譜的詞彙,好像他們就是演員們頭上那些令人不敢直視的光環。人們注意到他們對故事的解讀,對鏡頭的運用,甚至喜歡他們控制唸白的節奏,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或是記得,導演的廬山真面目。
雖然臉好不好看確實是一位導演最不用在意的事,不過在好萊塢這個容貌大於一切的名利場,良好的儀表也許確實能讓某些導演佔到些意想不到的便宜。
法國一家媒體不久前曾經在歐盟成員國進行過一項民意調查,其一個選項就是要求受訪者寫出一個他認為最有名氣的好萊塢導演,這個選項最後的統計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得票最多的既不是斯皮爾伯格這樣的電影大師,也不是像詹姆斯-卡梅隆那樣的商業片之王。絕大部分受訪者在問卷上都填寫了林明陽的名字,他們很多人甚至還會將林明陽導演和主演的作品混淆起來,可人們還是憑藉着自己的直觀印象給出了這個似是而非的答案,可以説林明陽那張帥氣人的俊臉為他贏得了不少的加分。
此時此刻,那位意大利計程車司機猛轟油門,駕車在米蘭大街上極奔馳的狂野表現,終於讓林明陽切實的體會到了自己這張臉的價值…
剛好明天休息,儘量把後面這段情節寫暢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