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回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家,是我們生命的搖籃,也是無數旅人避風的港灣。然而,有時回家之旅又是那麼得不平啊…

去年暑假,父親和我去了一趟四川,在那兒遊玩了不少風景區,見到了很多名勝古蹟,我甚至產生不想回家的念頭。臨回家的前一夜,父親來到我房裏,閒聊中無意談到了爺爺。

聽父親説,爺爺的一生是很坎坷的。長年累月地在外打工,只有每逢節才能偶爾回家探親一次,見一見久別的祖母,而那時爺爺家住在偏僻的山區,通並非像現在這麼發達,他要一步一步地踏着陡峭不平的小石路,翻山過河,才能到家。可以説,回趟家就是找罪受。那時,貧困阻礙了多少遊子歸家之路啊!

父親比爺爺幸運些,但生活仍然很苦。父親小時候每次放學,仍要翻山過河,走了幾里路才能到家,而每次到家後,腳上穿的那雙鞋已被磨得四處漏風了。

而今,我們現在回家,不需走多少路,火車汽車就可以輕鬆地幫助我們回去。我這時才想起了母親,畢竟已好長時間沒見她了。

第二天,我們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在火車上,我們買到了一個靠近窗口的座位。我們的對面坐着一個四五十歲兩鬢卻已斑白的男子,他戴着一副金絲鏡,穿着很體面。他目不轉睛凝視着暮蒼茫的原野,一臉憂鬱,沉默寡言。

車上我和父親興奮地談着回家,談着給母親捎去的各種禮品。他不時地帶着羨慕的表情打量着我們,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在我們再三請求下,他才斷斷續續地説出下面的故事。

“我的家鄉很窮,土地貧瘠,幾乎都是一望無際的山地,碎石遍佈,本種植不了什麼農作物。我青年時,認為那裏沒有什麼可以讓我發展的機遇,毅然離開了年邁的父母,外出打工。可誰知道…”説到這,他的聲音有點哽咽了,眼圈有點紅了。

“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我忍不住了一句。

他頓了一頓,才接着説:“沒想到…那次竟然是…我和父母見的最後一次面。一年後,當一事無成的我踏上鄉土時,卻已找不到家,那裏已一片荒地,瓦礫遍地,雜草叢生。我再三打聽,才得知那年家鄉一場前所未有的山體滑坡,幾乎掩埋了整個村莊。由於不知道我的行蹤,無法通知我,加上死的人過多,只好統一埋在了山腳下的一片窪地裏。我走了好長一段山路,才找到那片墓地,一座座矮小的無名的墳頭聳立在殘陽下,周圍淒涼的山風遊蕩在那裏,本分不清他們的墓…”説着,眼淚從他的眼鏡框下悄悄地滑出來。他極力掩飾內心的悲痛,良久,才止住淚水,擠出一絲笑容説:“現在,經過我十幾年的打拼,我已在一個大城市小有成就,有家有室。可是,我常在夢中夢見臨行時父母送別我的情景和那一片瓦礫滿目的荒野,醒後淚水總是打濕了枕頭。每年我都要千里迢迢去那兒祭掃,儘管那兒找不到他們,看不到家園…”説完,他疲倦地閉上眼睛,身子像一片單薄的紙緊緊地貼在後座上。我和父親都沉默了,我的心一陣翻滾。望着遠處燈火闌珊,我忽然憶起作家韓少功一句話:“沒有家鄉的人身後一無所有”

之後的子,他又恢復憂鬱的表情,不再言語了,但每當我們提起家,他的眼神總出一種悲傷,後來到了徐州,我們下車了,就再也沒見到他了…

不知行走在人生之旅的他,現在找到了回家的路嗎,還是繼續徘徊在無邊的曠野上?

創作後記: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從一個學生那兒聽到這個故事,引起我無限慨,由此觸發了我創作的靈,寫下了這個平凡人的心酸故事。

2010、11、9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