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無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清朝末年有個七品芝麻官,為人囂張無羈、德行俱虧,最後得罪上差。知府氣憤不過,上摺子參他走人。得知訊諭,這位兄台不服,一張狀子遞到督撫那裏,説是要參本省官員俱都貪贓枉法。因他是內行,上級攤派下級供奉,官府貪污手法俱都清白無二,證據確鑿,無可推卸。
督撫慌了神,按慣例這帖子是要轉上去,否則他吃不了兜着走。可轉到上面,被軍機處的大老爺們或慈禧太后看見,他也兜不住。沒辦法,只好私下召集官員開會,最後達成共識,大家湊(dou)份子,你三我七,拿出白花花的銀子將他買通,叫他撤訴了事。官,他是當不成了,銀子卻狠撈了一筆,一拍股走人,可謂深通厚黑義的佼佼者。
據説當官要當得老練,就是叫人不敢輕易反對。那位被免了官但卻大撈一筆的厚黑高手,不僅是反對了,而且還獲利匪淺,怕是官場異事。
一件事的觀點大凡有兩種,贊成或反對,偶爾也有和稀泥的騎牆派,不過哪總是少數。人心各異,什麼事都想統一,怕是很難。不過這倒不是壞事,有時候換位思考,才能真正瞭解事情的真相,這對國家、社會未必不是好事。國外曾經論證知識分子的使命,就是要敢於做反派,一顆心,一雙良心的眼睛超然物外,不被政府所奴役。不過這樣的認識,在中國似乎是沒有理論基礎的。
所謂反對,其實是不同意見,和主認識頗為不同,它雖不是絕對正確,但的確有這樣的先例,即真理有時候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比如中國的人口,很早以前就毫無節制,發展到今天,13億人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負。這個結果早就有人預見,北大校長馬寅初在《新人口論》裏提出節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長的主張,卻與當局不和,反對無效,被錯誤批判予以打倒。
那時,我們常拿“美帝國主義”説事,事實上,“美帝國主義”對中國也確實懷有惡意。迄今為止,美國人拿來壓制中國的卜克牌大約有三張,台灣,人權,計劃生育。青年參考曾經報道,在美國的解密文件中,有一則是美中情局意顛覆中國的十大政策,而反對計劃生育便赫然其中。現在,嚴峻的現實促使計劃生育成為一項基本國策,但先前的副作用卻不是短期可以消化掉的。
唐太宗李世民遠征高麗,最後無功而返,身中矢客死異鄉。臨終前曾十分懊惱,對大臣們説,可惜魏徵死得太早,不然一定會阻止我。牀前大臣,以長孫無忌為首俱都慚愧不已,這也是反對無效的結果。
縱觀中國歷史,從史記到資治通鑑、宋元明清再到現代當代,反對無效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反對有效的,卻都國運昌盛,繁榮富強。而一旦相悖,則國運衰竭、民不聊生,災荒戰亂接踵而至。所有的科學發明也是在反神學反世俗的反對聲中誕生的,哥白尼的心説,伽利略的力學,達爾文的進化論,甚至美洲大陸也是在一片嘲笑聲中被哥倫布發現的。
孔雀開屏,誠是很美,但是屏風後面的景象卻未必好看,這一點怕是孔雀並不理解。對我們個人來説,聽聽別人的反對意見,或者也是鑑別自己的鏡子,很少人長着反眼睛,可以清楚知道自己背後的樣子。只可惜,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去做的時候,還是不免心浮氣躁,這裏面也包括我自己。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