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血洗塞外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初平二年八月,李海帶着張飛關羽以及一萬軍士,出柳城往西,開始征戰最後一個敵人,目前返回東胡老巢白狼堆運送糧草的蘇樸延。翻越柳城西邊的密林廣佈的虎形山,然後就是一片開闊的喀喇沁左旗草原,這裏就是現今社會的河北,遼寧以及內蒙的三省區會處,在三國時期這裏就是烏恆的主要活動區域。烏恆屬於東胡種,在秦漢之時被匈奴的冒頓單于征服,此後烏恆就不曾有過統一的組織。據説在霍去病打敗匈奴以後,佔領了匈奴的東部領地,強迫烏恆部落南下遷移到長城附近的幾個郡,這幾個郡包括了幽州的代郡,上谷,右北平,遼西,昌黎以及遼東。事實上這些部落本就在長城以外活動,只是南下遷移了一點。當時這麼做的目的,是想利用他們來抵抗不時南下侵擾的匈奴,作為屏障的作用。在建武二十五年,光武帝劉秀還策封了烏恆首領郝旦等烏恆部落首領為王侯,並允許他們搬到長城以南和漢人雜居,烏恆在這個時期也深武帝的恩德,不曾有過鬧事。到了東漢安帝以後,由於朝政不修,邊疆的文武官吏沒有控制外族部落的能力,烏恆便開始時常反覆,有時恭順,有時叛亂,到了靈帝的時候,烏恆的力量開始威脅到漢朝邊境的安全。中平五年,張純張舉在幽州的漁陽叛亂,就曾得到烏恆首領丘力居和難樓的支持。初平元年間,丘力居的侄子蹋頓(也有説是兒子)成為了上谷,遼西,遼東三郡的烏恆首領,蘇樸延和烏延均聽從他的指揮,和他行動一致。
現在蹋頓和烏延均已經都死了,遼東遼西的烏恆之軍差不多已經全部消滅了,但是隻要蘇樸延沒死,李海就不敢掉以輕心,因為蘇樸延是烏恆之中除蹋頓以外又一個具有很大影響的任務,要是他振臂一呼,很快又能聚齊一幫人,對於後遼東和遼西來説那就禍害無窮,只有趁這次機會,徹底的將他消滅,以除後患,至少十到二十年之內對遼東和遼西沒有威脅,使之遼東之地在一個安定祥和的氛圍中發展壯大。臨走的時候李海得知這次蘇樸延只帶了兩千人去運糧草,但是兩千人怎麼能夠將柳城的人馬虛耗運送完畢,其中肯定還有白狼堆的東胡百姓參與協助。於是在走的時候又多帶了五千人。
進入了外的草原,沒多久就發現了一個小部落的營帳之地。舉起望遠鏡李海仔細的觀察了一會,發現這是一個由二十多個帳篷組成的部落,帳篷周圍偶爾轉出一兩個婦女和孩子,並沒看到多少青壯。李海對左右的張飛關羽説到“剷平遼東遼西的烏恆,就從這個部落開始,雲長你帶三千人從左邊,翼德你帶三千人從右邊,典韋和我帶四千人從正面,血洗這個部落,除了牲畜物資,其餘的全部一個不留,全部殺光”張飛關羽應聲答是,轉身招呼兵馬,衝出軍陣,撲向這個還不知道滅頂之災即將到來的部落羣中。一萬遼東軍,此刻也不知道是為了報仇,還是為了別的什麼,剛才還是寧靜的小部落轉瞬之間慘叫聲不絕於耳,不到半個小時,一百多的烏恆男子倒在血泊之中,大軍放火掉營帳,將婦女和孩子全部趕出營帳之外,然後集體砍殺。李海吩咐將牛羊宰殺,分給士兵們犒賞,強壯的馬匹一律留下給軍士騎乘,多餘的老弱馬匹一律斬殺。
一片火光血光之後,這個部落便徹底的消失在草原之上了。收拾完畢李海命令繼續前進。
從柳城到凌原,再折向南下白狼堆,行程四百多里地,前後十,一路之上所有遇到和路過的烏恆部落村莊,沒有一個李海放過的,一路上過來是斬淨殺絕,一個不留,前後四百里地,數百個大小部落同時被夷為平地,所有的男女老少都被殺光,牛羊馬匹吃不了的也全部殺了。可以説是片甲不留。李海想到也許自己這種暴行會遭到別人的譴責和非議,也許在別人眼裏成為一個殺人的魔王,因為來到三國,自己報着的是一中拯救黎民的態度,眼前的所做和自己所立的理想簡直格格不入。但是想到中國歷史上有過那麼多次外族和外國的侵略,對中國百姓幹下的殘殺暴行數不勝數:五胡亂華,中國大地漢人淪為低等的賤民,外族的統治者想殺就殺,想掠就掠。宋朝金國南下,在中原殺害百姓無數,到處白骨累累。蒙古元朝統治中國,兩百年間漢人活的極其的悲慘。滿清入關,揚州嘉定的大屠殺不亞於任何歷史上的一次屠殺行為。其後的八國聯軍進北京,本人的南京大屠殺。每一次都是以中國人作為屠殺目標,從小到大,就沒聽過一次或看到過一絲記載,歷史上説漢人屠殺外族或者中國人在國外屠殺外國人。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中國人缺乏了一種血,這種血就是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被外族統治,過慣了這種逆來順受的生活,以至於逐漸的變的麻木不仁。中國人喜歡稱自己為友誼之綁,以禮遇和道德來化別人,但是這種做法只能讓別人在失敗或衰落的時候對你尊敬,一旦成壯大,誰都把中國當成一塊可以隨便撕咬的肥,誰都把漢人當做可以任意欺凌的種族。連歷史上小小的西夏國,竟然都可以讓大宋朝進貢屈服幾十年,就是因為漢人不夠團結,不夠血。李海覺得自己既然回到了這個社會,那就必須從這個時候起,從自己做起,特別是對待喜歡欺凌漢人的外族,一定要心狠手毒,要讓他們知道,漢人不是好隨便欺凌的,從現在起,每一次的搶掠和殺戮,都將遭受到更加猛烈的報復。李海每一次屠戮烏恆部落後就告訴手下的士兵,對待外族,我們漢人始終要站在一起,共同對外。對待侵略我們漢人的敵人,我們絕對不能手下留情,要一次就使敵想到侵略的後果,要讓他們想到就心驚膽戰,再也不敢對我們漢人輕舉妄動。
八月底,大軍終於殺到了東胡的據之地白狼堆,這裏生活了數萬的烏恆百姓,是東胡烏恆的一個聚集地。蘇樸延也已經知道了李海大軍到來的消息,沿途有個別逃到這裏的部落之民告訴蘇樸延李海一路燒殺之事。蘇樸延聽到了以後是又驚又怕,他沒想到平裏柔軟的漢人竟然會如此的兇狠,所做之事不亞於自己當初的所為。他知道白狼堆肯定將是李海的目的之地,因為這裏既是烏恆的巢之地,自己又在這裏,這個遼東的新主人真是太出呼自己的意料,看來他也絕對不會放過自己。這幾天蘇樸延忙着招募一些士兵,勉強湊到了五千人的隊伍,蘇樸延想到就是打不贏自己也要打一場,要是打贏了那麼就可以徹底的取代蹋頓,成為東胡的首領。但是這是有代的,如果自己敗了,那麼肯定將是沒命了,就是逃跑,李海也絕對不會放過自己,而且自己也不可能在烏恆之中再有出頭之。
白狼堆,説是個城也不是城,只是四周有一些低矮的小土牆圍起來的小鎮,平裏這裏是烏恆遊民易集散之地。此地靠近右北平和遼西昌黎三郡之地,通便利。有不少中原的漢人商販來此和烏恆胡人進行易物資。蹋頓在取代叔父丘力居成為東胡的首領單于之後,離開了上谷,將那裏的地盤讓給了難樓,自己來到白狼堆這裏,以這裏為中心掌控三郡外的東胡族。當李海大軍到達了白狼堆的外圍,頓時平靜的白狼堆是一片騷動,驚慌恐怖籠罩在這裏的每一個烏恆百姓身上,近幾不斷得到北邊部落被屠殺的消息讓這些人也到了自己末的到來。許多人開始偷偷的帶着值錢的東西或趕着牛羊開始逃命了。
蘇樸延硬着頭皮帶着五千士兵來到白狼隊外戰遼東之軍,兩軍陣前李海高聲説道“蘇樸延,你的死期到了,還不下馬投降?你今天要是投降,我説不定可以放過你們白狼的百姓和士兵一馬,如若不然,定讓白狼堆變成白骨堆”蘇樸延知道自己就是投降也免不了一死,李海這話顯然是為了瓦解自己的軍心,於是蘇樸延哈哈大笑説道“李海,你一路殺我烏恆百姓,我今天就要給他們報仇,我要你有來無回”説着蘇樸延轉身回頭説道“那位勇士給我前去擒拿這漢狗”蘇樸延話音剛落,就見身邊衝出大漢,身高體壯,手體一個大鐵椎,飛馬出陣前來,李海放眼望去,一個高大強壯的異族巨漢正肆無忌憚地衝自己而來。看身形體格,此人不下兩米高,體重不下兩百斤,巨大的腦袋上頭髮剃的光,只在中間留了一個茶壺蓋,脖子短,頸部肌高高隆起,身上穿的是一身普通的牛皮盔甲,強壯的肌將上衣撐得鼓鼓囊囊的,象是要裂衣出,中扎着一寬大的牛皮帶,一看此人就能讓人受到一股危險的氣息,一股非人的野獸的氣息。李海心想這不會是古羅馬的角鬥士吧。剛想到這裏,就見身邊典韋手舞雙鐵大戟出來戰,這烏恆大漢看來力氣不小,手中巨大的鐵椎至少有上百近重,一大鐵鏈握在手中,看上去就象一個巨大的星錘。
那蠻漢見典韋衝了出來戰自己,連忙帶住戰馬,雙手將大椎呼呼的舞動,等候典韋撲上來。李海在身後都不免有點替典韋擔心。典韋飛馬面衝來,就在快到那蠻子的身邊,就見那蠻漢嗖的一聲將鐵椎飛出,砸向典韋,典韋單戟往外一架,想撥開鐵椎,就聽到噹啷一聲,鐵椎雖然被隔開了一點,重重的砸在了馬邊上的地上,頓時砸出一個大土坑,但是典韋右手的鐵戟竟然給磕飛出去,戟尖入到了身後的地上,李海一看頓時失,典韋多大的力氣,竟然被這一下就碰飛了鐵戟,現在典韋的雙鐵戟變單鐵戟了。典韋此時也是一哆嗦,心想好小子,自己剛才沒有使上全力,只是輕輕的往外這麼一架,本想能輕易的架開鐵椎,沒想到這蠻子這麼大力,一下把自己的鐵戟給崩飛了。典韋一看遇到了強手了,於是趕緊雙手緊握單戟,趁着蠻漢鐵椎還沒收回的時機,一個半圓弧線,戟尖掛着風聲就象那壯漢的前刮來,那大漢一看鐵椎收不回來,只有向後一倒,讓過戟鋒,同時馬往前竄,兩馬一叉,同是右手手腕一抖,就見那剛才還沒入土中的鐵椎呼嘯而起,鐵鏈撤動向後甩去,兩人正好背對着背,那鐵椎在鐵鏈的牽引下之奔典韋的後背襲來,典韋聽到風聲一想不好,連忙往馬背上一趴,將鐵椎讓了過去,人是躲過了,但是馬去沒躲過,這一鐵椎正好砸在典韋的戰馬的腦袋上,就聽到啪的一聲,典韋的黑綜馬頓時給砸的開了花,撲通一下,戰馬倒地,典韋也給摔下馬來,李海一看大事不好,剛想要叫關羽出陣救回典韋,誰知道就見地上典韋順勢往邊上一滾,雙手握戟,兩腳一蹬地,嗖的一下身子就象電影中的大俠一樣飛撞出去,刺向剛回馬身的蠻漢。
對陣的蘇樸延一看蠻漢將典韋的戰馬砸死,當下高興的大叫“烏谷好樣的,不愧是我烏恆第一勇士,給我殺了他”李海一聽情這位蠻漢叫做烏谷,乃是烏恆的第一勇士,怪不得如此神勇,眼下典韋沒了戰馬,但是不一定就代表典韋一定輸,典韋怎麼説也是三國時期數一數二的猛男,沒道理就這麼快敗下來。
典韋飛身刺向烏谷,烏谷一看連忙再次將鐵椎扔出,砸向典韋,就見典韋雙手握緊鐵戟,戟尖着鐵椎一點,一個借力翻身讓過鐵椎,同時騰空舉戟劈向烏谷,烏谷連忙兩手一舉手中的鐵鏈向上架去,就聽喀嚓一聲,典韋人落地在那不動,烏谷坐在馬上也不動了,兩軍陣前所有的士兵和將領都給這兩人把眼珠子給引了。這麼僵持了幾秒鐘的時間,就看到烏谷面門噴出一道鮮血,仰面掉下馬去,手的鐵鏈斷為了兩截,原來典韋這一下用盡了全力,再加上身體騰空落下的力量,竟然將大的鐵椎鏈砍為兩斷,同時戟鋒切開了烏谷的面門。李海眾人一下醒過神來馬上高聲歡呼,典韋面向自己陣前高舉但戟,同時邁步走向自己跌落的另一支鐵戟。就在這時,就看到蘇樸延親自催馬掄刀殺出陣來,撲向正在回頭的典韋,李海陣中張飛一看大叫一聲“典大黑小心背後”同時躍馬出陣來戰蘇樸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