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狗急跳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場暴雨剛過,從玄菟通往夫餘的泥濘的林間山道上,一支數千人的軍隊在不斷的相互拉扯中前行。一位騎着高頭大馬,手提大刀的將領不停的在吆喝跟隨的軍士加快步伐向前行走。這人就是公孫度。只要再走上一兩個時辰,過了這座山頭,就可以放心了。因為山的那邊就不屬於大漢的國境了,山的那邊屬於夫餘國。到了那裏,自己就暫時離危險,説不定還有翻身的機會。沒想到這次青州的軍隊來的如此猛烈,瞬間的時光,自己經營一年多的遼東就歸了姓李那小子。想到這裏公孫度就怒火中燒,一刀砍向了一個行走拖沓的士兵。從襄平跑到玄菟,還沒來的及休整一下,後面的青州鐵騎就趕上來了。只能倉促的殺了玄菟太守,搶奪了一些財物,然後繼續北逃。到現在自己已經跑了十多天了,跟隨自己士兵和家人現在也只剩下不到四千人了,這些還有些是他老家玄菟的駐軍和鄉鄰親戚,他們在公孫度的鼓動和説服下,相信公孫度還能再回來,繼續管理這一方之地,所以這些青壯也都是抱着一種賭博的心裏,只要後公孫度回來,自己就是功臣了,就可以在遼東混上一官半職。
終於翻過了密林覆蓋的山坡,眼前就是一塊開闊的平原之地了,這裏就是夫餘國屬地。放眼望着這片篙草叢生的平原,再回頭看看身後的遼東之地。回想這一年半來,自己東打高句酈,西征烏恆,是何等的威風,眼下正應了那句古話:此一時,彼一時,換了天地。還好自己沒有和夫餘戰,沒有破壞和他們首領哈蒙的關係,這些都是當初自己本就不把這個小國放在眼裏,可以説不顧一屑。然而每想到的是自己今天竟然要到這裏來避禍。也好,只要到了鹿江,以目前自己還是遼東太守的身份,以自己的影響號召力,夫餘國王哈蒙當應該好好接待自己,何況自己還有這幾千人馬,要是哈蒙敢起歹心,那就在鹿江和他來個魚死網破,這是往最壞的地方想。説不定哈蒙能夠被自己打動,這樣還可以藉助他的兵馬,南下報仇。
夫餘民族是我國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西漢初年,居住在江下游的索離國王子東明因不甘受排擠,率眾南遷到近傍松花江的“鹿江”(應為今龍潭山)落腳安身,並與當地土著居民結成新的民族共同體———夫餘族,勢力漸強後建國,國號為夫餘。夫餘建國之初,便與當時的中原王朝———西漢建立臣屬關係,歸漢朝玄菟郡管轄,屬中原地方政權,受中央冊封。地位和南邊的高麗,穢貊差不多。但是由於後漢的朝政動盪,中原混亂,所以這些小國也就不再受聽號令了,尤其以高麗和烏恆最為強大,不斷騷擾漢境,所以公孫度一到遼東就對高麗開戰,以武力警告威脅,很快高麗國王伯固表示屈從和聽候號令。夫餘此時還只是一個小王國,實力也沒高麗強大,但是也曾南下進攻過玄菟郡。但夫餘的國王哈蒙還算聰明,看到公孫度一來就對高麗開戰,他也就不南下了,好好的在家守着。因此公孫度對夫餘也就沒有用兵。而是警告了一下高麗和烏恆以後糾集遼東之兵準備南下攻打青州。
看到了一馬的平川,公孫度懸着的心也就慢慢放下來了。本身公孫度本人就是一個極其好強善戰之人,今天吃了這麼大的虧,他豈能甘休,回頭往着來時的路,狠狠把一口水了下去,暗暗的想到,遲早有一天,我還會殺回來的。為了萬一後面的追兵會越過邊境追尋,所以公孫度命令這些滿身泥濘的士兵加快行軍速度,全力向夫餘國都鹿江而去。
太史慈和高順之軍一路追尋而來,由於過了高顯城後就沒有了官道可行,前面就是茂密的森林,只有在林間小道追擊,但是苦於對路徑的不悉,所以慢慢的就給前面的公孫度拉開了距離。而公孫度本是玄菟郡人,從小就經常和來這裏換商品的夫餘人混的很,甚至曾經跟隨夫餘商人到夫餘國去玩過,對於這外之地他更加悉,太史慈和高順之軍一路按着雨後的腳印跟隨,經過幾天的密林之中的行軍,也已經進入了夫餘境內,看着眼前的一片平川的大平原,他們開始失了方向。於是兩軍就在靠近邊境之處紮下營寨,同時派人沿路返回,告知沮授。並且不斷的派出小隊騎兵四處打探和尋找路徑。沮授在得知兩軍的消息後,立即組織和派遣大量的人力從高顯城往兩軍駐紮點運送糧食。並報告給了襄平城的李海知道,請主公定奪。此時已經是初平元年的八月,得到消息後李海連忙回信告訴沮授,要他讓兩軍先撤回玄菟城,然後派遣軍士和百姓砍伐林木,修築通往夫餘的道路。由於冬天快到,青州之軍可能不能適應北方的嚴寒,在目前地理位置不明朗的情況下,暫且迴歸,靜待來年再做準備。
再説公孫度經過一個多月的逃奔,終於在九月到達了夫餘國都鹿江。見到了夫餘國王哈蒙,公孫度還是免不了編制了一個謊言,告訴哈蒙,自己此次來是來給國王通風報信的,青州大軍已經攻下了遼東,馬上就要來進攻夫餘和高麗等國,自己這次千辛萬苦而來,就是為了告訴國王這個緊急的情報。哈蒙很是熱情的招待了公孫度,把他做為上賓看待。開始他還不不太相信公孫度的話,馬上派出了哨探前往臨近玄菟的地域去打探。當探哨回來報告説在本方靠近玄菟的區域發現了有大對軍馬駐紮的痕跡,而且在靠近本國的樹林那邊,漢軍正在砍伐樹木,修建道路,看來真的是要對夫餘出兵。哈蒙得到這個消息是大吃了一驚。連忙派人找了公孫度商量如何解決這事,公孫度開始也是嚇了一跳,看來李海是真的不想放過自己的,最遲不會超過明年夏天,肯定會出兵來這裏捉拿自己。既然他不肯放過自己,那自己與其再此逃命,不如藉助夫餘的力量和李海大幹一場,自己對這裏的環境比李海悉,在這密林之中作戰青州軍不一定能敵的過常年生活在此,以遊牧為生的夫餘戰士。想到這裏公孫度狡詐的説道“看來漢軍是準備先修好道路,明年天一過,必定會來此血洗一番,所以我們得趕快作好準備,以夫餘的力量還足以抗衡喊軍,所以國王陛下應儘快派人聯絡周邊的烏恆鮮卑,高麗,穢貊,以及三韓等國,告訴他們漢軍馬上要攻打完夫餘之後就將針對他們下手,如果諸國不聯合起來的話,一定會給漢軍分個擊破。如果諸部落聯合起來,從四面攻打遼東,定能將漢軍趕出遼東,到時遼東土地以帶方分給三韓,樂割讓給穢貊,遼東的西安平一帶割讓給高麗,玄菟歸夫餘,昌黎割讓給鮮卑和烏恆,而我只要回屬於我知己的遼東土地。望國王陛下即刻派人前往各國,今冬之前來鹿江進行會盟,共同商議抗擊漢軍之事。只要將遼東的青州漢軍趕走,在下還將是遼東的主管,到時候我一定會為在朝廷為個部落爭取封賞,請國王陛下速做決定”公孫度費盡心思想出這麼個注意,他知道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擊敗遼東的青州軍,況且青州之軍初定遼東,基還不穩定,所以越早反擊越好。而且自己的兒子公孫康還在他們手中。實力最強的高麗和烏恆曾經答應歸從自己管理和聽候號令,只是不過自己現在的景況他們是不是會把以前的一切全部推翻,不過只要他們能答應聯盟之事,自己可以對以前的過錯進行賠禮道歉。哈蒙一聽也覺得公孫度的話非常有理,於是馬上吩咐,夜晚本國所有部落的頭領酋長都來自己這裏商議。
當夜鹿江城內,在國王哈蒙的院落裏,擺好了一條條的長桌椅,桌子上放着煮的牛羊和狍獐,一罈罈的美酒也已經擺好,在桌子圍起來的中央,點燃了一叢篝火。各部落的大小頭領會同哈蒙的兒子,夫餘國王子伊烏索一起圍坐在周圍。看着眾部落的首領都已經到齊了,哈蒙往自己的木碗裏倒滿了一碗酒,起身説道“各位部落頭領們,今天召集大家來到這裏,是要告訴大家一件非常不好的消息,我們的朋友,漢王朝的遼東太守公孫大人前來到了我這裏,他告訴我,現在的遼東境內已經被一支新的漢朝軍隊所佔領,而且現在這支漢軍下一個攻擊的目標就是我們廣闊的夫餘王國。經過我派人打探,情況和公孫大人説的非常符合,漢軍的部隊在一個月前曾經蹋入了我們夫餘的境內,現在雖然撤離回去了,但是他們在邊境的那一邊,開始砍伐林木,修築通我國境內的道路,看來是為了下一次的進軍做準備。所以今天我請諸位首領來此,就是商議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災難,請各位頭領都談談自己的看法”哈蒙這一説完,馬上一個部落的頭領起身説道“國王陛下,如果漢軍貿然進犯我國,屬下本部一定誓死為大王效命,一切都聽大王的調度和差遣”這位頭領一説完,其他的部落首領也是紛紛起身表示忠心和擁護。這時候王子伊烏索起身對哈蒙説道“父親大人,我覺得此事不可貿然做出決定,我們與新來的漢軍並無恩怨,而且就算漢軍進入過我國境內,那也不一定就代表他們是要來進攻我們夫餘國,也許他們是來追擊您的好朋友公孫先生的呢?況且就我們國之軍,不到一萬餘勇士,如何能抵擋龐大的漢軍,不如我們先派遣使者前往遼東打探,再做決定如何,請父王三思,切不可聽信片面之言,以至於招來滅頂之災”哈蒙本來看到中部落的熱情之舉,信心大增,現在自己兒子這麼一説,立即就覺得他這是怯弱的表現,於是馬上氣憤的説道“我兒説的不是並無道理,但是如果漢軍不是要來攻打我國,為什麼要砍林修路呢,這顯然是為了進軍作準備嘛,不多,以我們夫餘國的力量要想抵抗強大的漢軍是有點困難,但是我決定聽從公孫大人的計策,聯合高麗,穢貊,沃祖,鮮卑烏恆以及三韓諸國,以諸國之軍,聯合起來抗擊遼東漢軍,並不是無勝機的,屆時以烏恆鮮卑之軍攻擊昌黎,以三韓穢貊之軍出兵帶方樂,以高麗沃祖之軍出丸都南下,攻擊遼東之地,我們夫餘勇士則出擊玄菟,四方之軍一起出擊,定能將遼東新軍趕下海,公孫大人現在還是漢王朝任命的遼東首領,他答應如果趕走現在霸佔遼東的漢軍,到時候我們就可以往南遷移,更加靠近富的漢境之內,可以收穫更多的物品和器械。所以我兒和眾部落的首領這些你們不用擔心,我決定明天就派人前往各國傳達書信,邀請他們一起到我們鹿江來進行會盟”底下的眾部落聽到此消息也是磨拳擦掌,高呼萬歲,他們似呼看到了漢境之內的物品和財物在等着自己去拿,好多年沒有南下洗劫過,這次機會當然不能放過。只有一個人,正低着頭在思索着什麼,他就是夫餘王子伊烏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