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43章鳳雛龐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牧童騎着一頭大水牛,吹着短笛,晃晃悠悠的向李海而來。李海帶住“的盧”看着這小牧童,年紀不過十來歲的樣子,甚是可愛。小牧童來到李海面前,上下左右的仔細端詳了李海一番,李海也笑的看着他,就等他來問話,誰知道小牧童看了半天,一句話也沒説趕着牛走了。李海連忙問道“小童且慢走開,我有事情相問”小牧童又連忙帶住了水牛答道“王爺是叫我嗎”?李海大諤“你一個小孩子怎麼知道我是王爺”?

“我師傅説的,有位王爺大人,入主荊州只後,這位王爺的坐騎就是“的盧”馬,我適才觀察了一下,看王爺騎的正是“的盧”所以我想你肯定就是王爺了”小牧童帶着稚的童聲説道。李海大驚,繼續問道“你又如何知道我騎的就是“的盧”馬呢?難道你以前見過這馬”小童哈哈一笑説道“此馬以前乃是我師傅得到的,但是師傅沒騎過,説此馬妨主,半年前賣給了一位即將前往南陽的曹軍將軍,師傅回來對客人説過,這位買馬的將軍騎着“的盧”去南陽,那這馬肯定會落入青州王之手”李海連忙問道“你師傅叫什麼名字?可否是水鏡先生司馬德”這回輪到了小牧童吃驚了,小孩子瞪着小眼睛看着李海説道“王爺怎麼知道我師傅的名字,不錯,我師傅是司馬徽,字德。但是人家稱呼他為冰鏡先生,不是水鏡先生”李海聽了連忙答道“這個外號我是記的不太清楚了,不過我還知道你師傅的朋友是誰,是不是襄陽人龐德公、龐統,他們是叔侄。龐德公字山民,長你師父十歲;龐統字士元,少你師父五歲。一,你師父在樹上採桑,適龐統來相訪,坐於樹下,共相議論,終不倦。你師甚愛龐統,呼之為弟,我説的可否正確”小童眼睛都瞪的溜園,看着李海就象看到妖怪一樣。李海在馬上哈哈大笑,對着小童説道“還是帶我去見你師傅吧”聽到這裏小童搖了搖頭説道“對不起,你説的大部分都對,不過龐德公是龐德公,山民不是他的字,乃是龐德公兒子龐山民”李海笑着説看來是我記錯了,真是慚愧。心中卻暗暗罵道老羅瞎寫,把兩父子寫成一個人。小童接着説道“還有我師傅不在這裏居住了,半年前就離開了這裏,只留下我跟兩位師兄在這裏”李海連忙問道“你師傅冰鏡先生搬家了?搬那裏去了你知道嗎?”小童低着頭説道“師傅沒有搬家,只是説去荊南長沙了,只是去看望諸葛亮去了,半年前南邊的一位孫姓將軍親自到這裏來請走諸葛亮的”李海聽到這裏突然腦袋嗡的一下,長沙,孫姓將軍,這兩詞太悉了,這麼説來司馬徽老傢伙跟着諸葛亮投奔了孫策?這後可是天大麻煩了。李海納悶的想到,孫策怎麼知道諸葛亮的?他怎麼會幹冒危險,喬裝打扮親自來這偏僻之地尋找諸葛亮的?當初是徐庶給劉備推薦諸葛亮的,現在徐庶在自己手下,不可能會跟孫策推薦諸葛亮的,況且諸葛亮年紀也是不大,本還沒到出山的年紀,歷史上諸葛亮是27歲才出來輔佐劉備的。可是又有誰能告訴孫策諸葛亮之事的呢?李海百思不得其解。

這時小童在旁邊看到李海申請恍惚的樣,急忙問道“王爺怎麼了,是不是不舒服,要不先跟隨我到我師兄家休息一下”李海這才回過神來,連忙説道“那就有勞小朋友了”小牧童於是在前面帶路,李海跟隨在後,走了約兩里路,一路之上果然如演義裏所描述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廣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猿鶴相親,松篁翠。兩人到了一座草廬之前,牧童下了牛,李海也下了馬拴在門外的樹上。就聽到草廬之內傳來一陣談笑聲。

小童在前面帶路,李海在身後緊緊的跟隨,進到院內,李海就看見廳堂之內有三人在品茗聊天。小童進到裏面向其中一人説道“師兄,有客人到了”屋內三人連忙起身,向院內觀望,只見李海正站立在院中向他們施禮。三人出了廳堂,來到李海面前還禮,其中一位説道“貴客到來位能遠,請恕失禮之處,還煩敢問先生尊姓大名,來此地找尋何人”李海微微一笑説道“在下乃是青州李海,來此尋找治世能臣,濟世安民之術。不知道三位先生如何稱呼”李海一説完,三人都是大驚失,急忙俯身參拜説道“原來是青州王李大人駕到,請受我等一拜”李海連忙攙扶,這時剛才問話之人説道“在下石韜,這兩位分別是我的好友孟建,崔浩。久聞王爺大名,今得遇,實屬大幸啊!”李海一聽這三個人的名字,心中也是驚喜不已,這三人就是諸葛亮的朋友,石廣元,孟公威,崔州平,也是大賢之才,就算諸葛亮跑了,能把這三人回去也不錯。

李海連忙説道“原來是三位大賢啊,久仰久仰”石韜連忙説道“王爺趕快裏面請”大家一起進到了屋內,李海笑着説道“我多曾聽元直説起你們啊,早就想請你們出來助我一臂之力的,無奈路途遙遠,道路曲折,直到今,我有幸邂逅,這真是緣分,三位先生此次可千萬不要拒絕,一定要隨我出山,輔助我造福天下蒼生,拯救亂世,如此天下幸也。三人聽完李海的話不由的哈哈大笑,崔州平隨手掏出一封書信出來,遞給李海説道“王爺請看這是什麼”李海接過書信,展開一看,原來是徐庶寫給他們三人的,信中要求他們一起去江東協助自己。李海將信一收説道“元直説的不錯啊,三位先生不知做何打算呢”石廣元這時候笑着説道“我等三人正在談論這事,商議到底聽不聽徐元直的,去王爺你那裏效力呢”李海急切的問道“那三位先生的商議的意思呢?”孟公威笑着答道“這不還沒商議出個結果,王爺你就來打攪了”李海哈哈一笑答道“早知如此,我就等你們商議好了,再進來接三位先生前往我襄陽城了”三人馬上起身説道“王爺是仁義忠厚之人,懷寬闊,不過吾等皆山野慵懶之徒,不省治國安民之事,所以讓王爺失望了,還請王爺多多恕罪”李海一看連忙説道“三位先生難道覺得我李海這個人不配做你們的主公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是在下還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夠完美,正需要你們這樣的大賢之人在身邊輔助和完善,在下定不會辜負三位先生的期望”石廣元笑着説道“王爺的心意我們領了,不過真的恕我等不能答應。不過我等勸王爺趕快回襄陽城去,那裏有位比我等才德高出數倍之人,正在找尋王爺你去了”李海連忙問道“此人是誰?是不是諸葛孔明”石廣元説道“王爺來晚了一步,孔明已去江南孫策處了。等候主公之人,便是和孔明齊名的龐士元也”李海一聽大喜,連忙問道“汝等如何得知”孟建這時説道“孫策來請諸葛孔明之時,曾是先遇上龐統的,但是孫策嫌其長相醜惡,沒有禮遇相待,只是將孔明挖了去,不曾帶上龐統。這可是孫策的大意之處啊。今我等都得到了徐元直的書信,龐統怎麼會不得,我等估計他已經去襄陽尋找王爺您去了”李海笑着説道“既然如此,那麼三位先生何不和在下一起前往襄陽,和龐士元一聚”三人搖頭説道“王爺還是先回吧,後有緣,我們定會和王爺相聚的”李海一看這三位看來是不愛功名,想想也就不面前了,心裏又掛記着龐統之事,現在諸葛亮已經投奔了孫策,要是再走了龐統,那自己損失可就大了,於是起身説道“既然三位先生另有抱負,那在下也就不勉強了,在下這就告辭了”説着李海起身就走,三人連忙起身相送到門外。

李海告辭了三人,騎着的盧飛一樣的往襄陽城趕回來。不多久又回到了檀溪邊上,對岸的典韋等人也是早已經不知去向。李海將馬往回走了一段距離,再次來了個的盧躍檀溪。然後一氣跑回到了襄陽城。回到城內,李海連忙找到魯肅,問他今天有沒有人來找過自己。魯肅回答道“今天沒人來投奔,也沒人來找過主公,只是早上主公一行五人出城去的,怎麼現在就主公您一人回來了”李海説你先派一隊軍士到西門外二十里的檀溪去架一座橋,另外再派一些人到城西一帶去尋找關平典韋他們回來。魯肅領命去了。

魯肅一走,李海拿起了魯肅放在桌子上最近幾天召集到的人才名冊看了起來,這幾天自佈告貼出去以後,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前來投奔,魯肅據自己的判斷,有些能耐的都安排了職務,一些只是想來混個名利,沒什麼真本事的也都給打發走了。李海看到上面的名字和任命的職務,突然李海看到了一名叫做廣龍的人,是三天前來投奔的,襄陽人,魯肅將他安排到了中廬縣做縣令。李海總覺得這個人的名字有點怪怪的。仔細再一想,心中馬上一驚,莫非此人就是龐統,因為廣龍二字加一起就是一龐字,這古代的能人都喜歡買自己,龐統更喜歡玩這一套,他必定沒有將徐庶的推薦信拿給魯肅看的,魯魯也不認識他,於是將他打發到了這中廬縣做縣令。想到這裏李海不由的嘴角出一絲微笑。

李海換了套衣服,派人急忙找來魯肅,告訴他説道“明天我帶你去找一個絕世的人才,你準備一下”魯肅有點不相信的問道“這荊州還有絕世高人,主公不會是和我開玩笑吧,高人倒有可能,絕世高人我有點不相信”?李海笑着説道“有,還不止一個,是兩個人,一個叫諸葛亮,一個叫龐統,現在諸葛亮已經給孫策挖去了,龐統還在我們這裏,所以我要帶你去找他,你相信我的話絕對沒錯,我要找的人,什麼時候差過”魯肅一聽這倒也是,主公看人還是有一手的,沒看走眼過一次,想到這裏馬上快的答應了。

第二天一早立即趕往了離此三十里的中廬縣。到了縣城,兩人找到了縣衙,只見門口只站了兩個人,李海再將頭往裏面一瞧,裏面更是空空的,連個人影都沒有。李海於是問到門口的衙役“你們縣令今天沒有升堂辦公嗎”?衙役回答到“我們老爺正在睡覺呢”

“睡覺,現在都什麼時辰了,你老爺還在睡覺。我問你,你們縣衙的其他人呢?都沒來嗎?就你們兩個在這裏看門”李海有點生氣的樣子看着這兩個衙役説道。這衙役上下大量了一下李海,一身普通人的打扮。於是説道“你誰呀你,那來的這麼多廢話,我們老爺的事用得到你管嗎?有受們冤情你就找人寫好個狀子給我,我幫你轉給我老爺,要是沒事的話,那裏涼快你就去那裏,別在這裏墨嘰了”魯肅一聽連忙在一邊怒道“瞎了你的狗眼,趕快去把你家老爺叫出來見我們”説着將自己的隨身令牌掏了出來扔給了這衙役。衙役接過一看,令牌上寫的是“荊州牧府”當時嚇的渾身發抖的説道“兩位爺少等,我馬上就去”説着一溜煙似的跑了。

李海帶着魯肅進到縣衙裏面,裏面真的是一個人沒有,兩人直接就坐在了縣令升堂的案供上,等候這位廣龍縣令前來。經過剛才發生的事,李海更加確信這個人就是龐統了,因為龐統那裏會將一個縣令的職務放在眼裏。就象當初他剛投奔劉備的時候一樣,做了個耒陽縣令,一百天都沒有處理過公務,然後張飛來了以後,只用了半天的時間就將事情處理完,展示他非凡的才幹。要不是自己昨天偶爾發現了這個秘密,估計也有可能百之後才會知道他在這裏。

李海正想着,這時外面衙役攙扶進來了一個年輕的後生,看年紀也就二十幾歲,五短身才,相貌十分的醜陋,此刻正是一身的酒氣。衙役將他扶了進來後,馬上跪倒在地説道“大人,這位就我們縣令,到這裏任職才兩天”李海呵呵一笑説道“你先下去吧,這裏沒你的事了,我有話要和你老爺講”衙役轉身出去了,李海轉過身來,看着喝的醉熏熏的這位叫廣龍的縣令,此時他兩手正扶在案供,看着李海和魯肅。魯肅一看直搖頭説道“我説廣龍,你看看你什麼樣子,三天前你來投奔我們,我看你頗有才華,所以才破格將你派到這裏為一縣之主,沒想到你會是這個樣子,盡廢縣事。你太讓我失望了”廣龍呵呵一笑説道“魯大人,屬下怎麼讓你失望了?現在的中廬縣不是好嗎?我才來這裏兩天,可本就沒有我乾的活,所以我才去喝酒睡覺”魯肅氣憤的説道“一個這麼大的縣,就沒有你能幹的活,你口氣真不小啊,我問你,你把衙門裏的人都那裏去了?怎麼就剩門口兩守門的”廣龍呵呵一笑説道“回大人,人我都讓他們回家歇着去了,安定祥和,何必要那麼多人坐在這裏混飯吃,有兩個看門和接受百姓伸冤的就夠了。不需要那麼多人”魯肅氣的更想破口大罵,李海一把將他拉住扯到了自己的身後。

李海笑着説道“先生果然不愧有高人的風範,行事不拘一格。廣龍先生,這個名字取的不錯嘛,我想應該還是叫你一句龐統先生吧”就見廣龍馬上一個靈,看着李海説道“閣下是誰,你怎麼知道我就是龐統”李海哈哈大笑“在下乃是青州王,車騎將軍領青州牧李海李先河,我不但知道你是龐統,我還知道你是徐元直,石韜,孟建,崔浩等人的好友,龐德公的侄子。只是先生既然投奔於我手下,為何還要更改姓名呢?到現在做個這樣小小的縣令,豈不太委屈先生了我知士元絕非百里之才,中之學,經天緯地,好在我發現及時,要不就將先生埋沒了。先生就跟隨我馬上回襄陽吧”龐統聽到這位就是青州王李海,酒也醒了一半,馬上俯身施禮説道“多謝王爺誇獎,屬下正是龐統龐士元”説着這才從懷中掏出了徐庶的推薦信來。魯肅一聽這位就是主公説的絕世高人?看樣子怎麼都不象,但是今天自己和主公都是為了這個人而來,不能不説兩句,於是連忙説道“士元先生怎麼不早將此信給我過目呢,要不也不會發生現在的事。都怪我有眼無珠啊,差點埋沒了主公的大才了,要是這樣的話你可真是害我不淺啊”李海和龐統一聽都是哈哈大笑。

隨後龐統收拾了一下,跟隨着李海回到襄陽城,李海立即任命他為副軍師中郎將,龐統急忙推遲説道“主公千萬不可,屬下怎麼能一來就擔任此等要職,比起郭軍師和周軍師,我是寸攻未立,恐難以服眾的”李海笑着説道“別的我不敢打包票,但是這個位置我認為絕對適合你,士元就不要推遲了,以後還有牢你在我身邊多多為我出謀劃策”龐統聽完這才沒再做推遲,馬上領命謝恩。李海連忙又吩咐準備酒宴,自己和魯肅要為龐統的到來接風。

三人坐定,李海笑着對龐統説道”冰鏡先生的幾位高徒,我已得士元和元直,石廣元和孟公威還有崔州平他們三位,我也曾有幸見到過,不過他們不願意出來助我一臂之力,實在可惜啊!”龐統笑着回答到“主公放心,這三位我最瞭解了,他們和我還有元直孔明,都是至。之所以三人不答應主公,那是因為元直已經在主公手下官居江東大都督了,年紀最小的孔明也是孫策軍師將軍了。如果主公要他們去給元直做手下,他們那裏摸得下這個面子。就是主公你前次親自邀請他們出來,他們還是擔心主公萬一不賞識他們,就象屬下一樣,沒準一來只個縣令做做,不是更讓他們覺得在元直和孔明面前抬不起頭。象他們三人這樣心高氣傲之人,沒有一定的把握,怎麼會輕易出山,不過這事主公你給我,我一定能把他們給主公您請出來”李海聽了連忙説道“那就有勞士元了,我定不會虧待他們的”魯肅也笑着説道“我看士元你也和他們差不多啊,心氣也比較高傲哦”龐統連忙自嘲的説道“魯大人笑話我了”這時李海忽然想起了諸葛亮的事,於是問道“士元你和孔明還有冰鏡先生的關係都不錯,我有個問題不理解,就是孫策怎麼知道孔明和冰鏡先生的?你知道這裏面的情況嗎?”龐統一臉嚴肅的搖了搖頭,不解的説道“這事我也奇怪,按道理來説孔明並無多大的名氣,在這之前我們眾好友之中也只有元直在主公手下為官,就算知道我們這些人的只有主公才對。可是孫策好象就認準了孔明一樣,一連幾次親自前來邀請,終於在半年前將諸葛亮請走了,臨走之時連冰鏡先生也一起帶走了。這肯定是有人向孫策推薦了諸葛亮,而且這個人一定和我們很”李海點點頭表示贊同。這時魯肅説道“我認為這個人還一定是孫策的好友或身邊關係十分密切的人,孫策對此人也一定是十分的聽從和信任,要不然孫策是不會冒險去為了個十九歲的娃娃孤身進入混亂的荊州”李海聽着魯肅的話,心中想到誰才是孫策最信任和聽從的人呢?而且這個人又是悉諸葛亮,知道諸葛亮才華和本領。到底是誰呢?李海想了半天,徐庶嗎?不可能,那就是孫策身邊的人了,呂範?程譜?韓當?都不可能!除了這些人還有誰能令孫策言聽計從呢?忽然李海心中猛的想到了一個人,李海大驚,難道是他?

網bsp;歡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