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大破袁紹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平原城,城中的演兵校場內,黑壓壓的士兵整齊的站立在校場之中,中央臨時搭建的木台之上,徐盛全身披甲矗立在那裏。在他身邊還站着三個人,分別是第11軍團的副軍團長劉,李進和夏龍。徐盛看着眼皮底下的五萬軍士,嗓門提高到最大聲喊到“11軍團的弟兄們,自我們軍團組建以來,已經也快滿四年的時間了。現在的中原諸侯提起我們青州的軍隊,他們首先都是想到第1軍團,第2,3軍團,在他們眼裏這就是青州的王牌軍。本就沒人知道還有我們第11軍團,在他們眼裏我們11軍團好象就是本不值得一提。這是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軍團參加的戰役最少,取得的戰功最少,所以才沒人會想到和看的起我們11軍團,我們11軍團的弟兄,都是不怕死不怕累的好男兒,我想我們缺的就是少了一個展示自己實力的機遇。今天我要告訴大家,這個機遇來了,我剛才接到了主公給我的書信,要我們北上參見和袁紹軍的最後決戰。現在機遇已經擺在我們面前了,我希望從現在開始,從這一仗開始,就是我們11軍團立威揚名的好時機了,我們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機,讓天下的諸侯都知道,青州的王牌軍不但只是第1,2,3軍團,還有我們11軍團,還有我徐盛。我徐盛有這個信心,兄弟們你們有沒有我們一戰成名的信心”
“有,11軍團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台下五萬軍士振臂高呼,喊聲震耳聾。
從平原到蕃縣,直線距離按漢代來算是三百里。按照李海下達給徐盛的命令,11軍團從平原出發,向西北經清河進入袁紹大軍離開的安平郡,從南面協助周瑜堵住袁紹的退路。徐盛將大軍分為四路,第一路劉領軍一萬,從平原向西南進入清河郡,沿貝丘向西攻下廣宗城,在那裏堵截和延緩河內的高幹軍萬一向北援救袁紹的計劃。第二路李進率領一萬大軍,從平原向西北方向,經東武城進入安平,攻佔廣宗城北五十里的南宮縣,隨時呼應南邊的劉軍。以夏龍領軍一萬為第三路,向北經清河的絳幕進入安平東面的棗強縣。第四路為徐盛自己,率兩萬大軍直線北上到蕃縣,協助趙雲殲滅前來的袁潭之軍。分佈完命令之後,四路大軍隨即上路離開平原,殺向自己的目的地。
袁潭率領着河北軍五萬,離開安平郡城,向東南方向的渤海郡蕃縣殺來。一路之上袁潭和幕僚辛毗是談笑風聲,全然沒有失去親人兄弟的痛苦,在他看來,袁熙的死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本來自己一直就不太得寵於父親袁紹,袁紹心中也是喜歡袁熙多一些,這點從袁紹併幽並兩州之後,以袁熙為幽州牧,而自己則被派到幷州這個慌蠻之地,而且身邊還有一個時常不給面子的匈奴左賢王。現在袁熙被李海殺了,三弟袁尚年紀又小,一時還成不了氣候,只要這次能戰敗青州軍,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成為大將軍的接班人。想到這裏袁潭是十分的開心。辛毗是辛評的弟弟,説才華還是有一點的,但他是個勢利投機的小人,他看到哥哥辛評一直看好袁熙,心中十分的不服氣,所以他一直跟隨和支持袁潭,他現在的心情和袁潭一樣,很是氣順。
建安四年四月中旬,袁紹三路大軍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南皮,近三十萬大軍在此對峙。於此同時北邊的河澗,鞠義五萬大軍和管亥對壘,南邊,袁潭的五萬大軍進駐到蕃縣的西面。夏相的季節,萬物復甦,冀中平原上野花盛開,這本是一個農民播種希望的季節,但此刻這片美麗的平原上即將播種死亡,澆灌的是血水,收穫的將是權利的轉換。平靜的土地上,一場驚天動地的殺戮馬上開幕。
最先打響的是南邊的蕃縣,袁潭大軍剛一到達城外,還沒來的及安營紮寨,趙運率領鐵騎五千衝出城殺奔而來,袁潭指揮大軍拼力抵擋,雙方混戰一場,在丟下一片屍首之後,雙方各自退去。趙雲退回了城內,袁潭則後退了五里再次準備紮營,就在這時,又是一彪人馬殺到,徐盛領軍兩萬從背後殺來,把袁潭殺的再也沒心思紮營休息了,轉身回戰徐盛,一陣衝殺之後徐盛也退後而走。袁潭怒火中燒,立即前驅所部,不做休整,回身直撲蕃縣,江超率領兩萬軍士死守城池,城樓之上萬箭齊飛,滾石如雨,擂木如瀑,兩個多時辰過去了,城牆之外袁潭之軍屍積如山,不能撼動。袁潭氣急火燎,一次又一次的組織士兵向前衝去。就在這時,左邊趙雲領鐵騎一萬,右邊徐盛,領11軍團步騎軍士兩萬殺到,兩隊鐵騎直衝袁潭陣腳,兩隊軍隊如同鬣狗看到了羚羊一般,刀光劍影,血紛飛,江超趁機打開城門,兩萬軍士傾城而出撲向城外的袁軍。亂箭,土雷,長槍,短刀,能用上的武器都使上可,目的只有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亂軍之中,雙方的軍士將領相互絞殺到一起,一朵朵血花,一條條斷臂,一聲聲慘叫,蒼天都似乎不忍心看這人類自相殘殺的惡相,一時間烏雲遮,狂風大作,如油金貴的雨傾盆而下彷彿要衝刷掉這令人眩暈的殘忍場景。
在一棵枯樹下面,袁潭柏靠樹幹坐躺在那裏,口腹部斜着四五青州特有的倒刺狼牙利箭,一雙翻白的眼睛瞪圓了看着前面,看着那些雙手高舉的河北軍兵,看着焦觸張南和無數的河北軍橫躺在泥水之中的屍首,他好象死不明目,五萬兵,不到一天,全軍覆沒。趙雲徐盛橫槍立馬,任由雨水沖刷着自己,眼前是堆積如山的屍體,一匹匹在雨中驚慌狂奔的戰馬,好象在為他的主人鳴唉,腳下的雨水血水渾濁成一片,向着護城河慢慢去。雨中三萬來辛存的青州軍戰士如同雕像一般在那裏矗立。江超突然發出一聲仰天的長嘯,只見他雙手高舉手中的大刀,大聲的吼道“我們贏了,我們贏了,我們贏了”隨後就是如同火山爆發一般的士兵們的吼叫,我們贏了!趙雲回過頭看着自己的手下士兵,那張清秀的面孔上此刻充滿了自豪和驕傲。
徐盛帶着自己的一萬本部士兵,向西直奔安平而去,這裏的任務他完成了,剩下的北邊戰事徐盛知道可以不用自己去擔心了。和趙雲相比他沒有一絲的喜悦,不但只是這一仗的戰功將記在第8軍團身上,而且自己還陣亡了一萬弟兄,他要帶着自己剩餘的部下趕到安平,匯合那裏的弟兄,開始投入到另外一個戰場上去,安平以西,河東河內,那裏才將是自己11軍團大展雄風的地方。下一仗,自己面對的對手不但是袁紹的外甥高幹,還有自己的兄弟軍鮑信,11軍團要揚名,就必須趕在鮑信之前拿下高幹。
蕃縣,本是冀中平原上的一個不起眼的小城,生活在這裏的百姓一直習慣了這裏的平靜生活。但是在這半年的時間內,這個毫無名氣的小城突然名聲大噪,時刻牽動着兩方几十萬軍士的心,成為一個致命的爭奪要點。眼下一切都結束了,蕃縣這個小城的的使命已經過去,即將回歸到原本屬於他的平靜之中去了。
第8軍團全軍撤離向北而去,此刻的南皮已經是戰火熊熊。南皮城的堅守戰已經開始了五天,五天來袁紹大軍圍住南皮城,每天都是投入至少三萬軍隊以上的集團衝鋒,面對城高溝深的南皮城毫無辦法。望着城下堆積的河北軍屍首,袁紹有點動搖了。他接受了辛評的建議,據探報告訴在南皮的南北兩地各駐紮着一支部隊,時刻監視着自己的動向。為了不落入敵人的前後夾擊,大軍放棄圍城,向西撤退二十里安營紮寨,開始進入暫時的一個對峙階段。袁紹在等待,他在等待南北兩路的袁潭和鞠義大軍匯合後,再次進攻南皮。
李海也在等待,他在等待着趙雲軍和周瑜部隊兩軍迂迴到袁紹軍的背後,然後再出城,五面包圍,一舉吃下袁紹,所以這幾天他一直沒有讓城外的高順軍和徐晃軍有所行動。相對於北邊的河澗戰況不明,李海對於南邊的趙雲軍團和徐盛軍團吃下袁潭還是很有信心。青州軍的探馬四出打探南北兩邊的戰鬥消息,袁紹也沒停着,手下不停的報告着南北兩路軍的最新消息。五天之後,袁紹得到鞠義大軍正在和青州的12軍團僵持不下,立即心急如焚,當他再得到南邊袁潭戰死,全軍覆沒的消息時,頓時口吐鮮血,暈死過去了。辛評一看馬上命令郎中搶救,同時下令大軍向後撤離,又派遣快馬飛報鞠義率軍退回安平,為主軍斷後。
袁紹大軍一撤退,馬上探報回報給南皮城內的李海,李海立即命令高順徐晃的1,4軍團馬上追殺,同時南皮守軍在第9軍團也出城追擊。大軍出城之後,關羽立即獨自率領三千騎兵衝殺在前面,直追袁紹撤退之軍,行了不到五十里,終於看到正在撤退中的河北軍,三千鐵騎奮起追殺,剛一接近河北軍,就聽到兩邊鼓號連天,左右兩邊各殺出一軍,左邊淳于瓊,右邊鍾晉鍾紳兄弟,截住退路,辛評率領大軍反身而回,十多萬的河北軍將關羽三千鐵騎困在了核心,辛評大笑道“李先河欺人太甚,我就知道你們會毫無防備的追殺而來。河北軍的弟兄們,給我殺了這些青州的狗賊,為我們家公子報仇”關羽一看中了埋伏,立即折身後退,無奈後路被淳于瓊帶領着河北騎兵死命的堵住,三千鐵騎左衝右殺,不能動彈,辛評命令大軍亂箭齊,三千騎兵雖是勇猛,但無奈敵人早有準備,人多勢眾,不到半個時辰,三千鐵騎死傷迨盡,呂祥呂曠兄弟也是身中數箭,慘死陣中。淳于瓊和鍾氏兄弟圍攻關羽,關羽拼死招架,眼看危在旦夕,就在這時候,左右兩側各殺出一軍,左邊徐晃,右邊高順,兩支大軍將袁紹大軍衝為兩截,高順率領着七百陷陣營殺到關羽身邊,關羽此時手臂中箭,血一身,高順大叫到“關將軍先撤出歇息,待我來鬥這斯”説完高順親戰淳于瓊,李廣文胡志勇各鬥鍾氏兄弟。辛評一看大勢不妙,顧及不了後面的軍隊,立即帶着前面的部隊,護着昏之中的袁紹向前狂奔。徐晃一看連忙招呼本部兵馬沿路追來。辛評隨即命令朱漢率領一萬人回身堵截追兵。然後一氣之下跑出了近五十里,看看身邊剩下不到一千騎兵,其他的軍士早不知道跑那裏去了,真是樹倒猢猻散,河北軍看來是真的要完蛋了,辛平想到這裏不老淚縱橫。他來到袁紹的馬車邊上,掀起車廉想看看車上的袁紹怎麼樣了,誰知道這一看,辛評是放聲痛哭,原來剛才一路由於跑的太快,慌不擇路,躺在車上的袁紹經不起這強烈的顛簸,已經七竅血,氣絕身亡。
袁紹死了,辛評哭了一會後清醒過來,看看後面已經沒有追兵了,馬上冷靜的吩咐士兵,大將軍有令,全軍向南回鄴城而去,他知道要是士兵知道袁紹死了,馬上就會跑的一干二盡,所以他不敢將袁紹死了的事告訴這些軍士,要不然屍首就送不回鄴城去安葬了。袁紹雖然死了,但是他的三兒子袁尚還在,幷州的地盤還在,鄴城還有三萬守軍,河內的高幹還有四萬軍隊,如果他現在撤回壺關的話,加上鞠義的大軍如果能夠及時撤回,那麼退回幷州,尚有近十萬的兵力。後死守壺關,堅持幾年的話還能有東山再起的希望。
辛評一邊走一邊做着自己的想法,可是他的好事還沒想完,突然就聽到前面一陣騷動,許多軍士撒腿就跑,辛評催馬向前一看,只見一隊軍馬擋在道前,為首一將槍躍馬橫在路中,在他身後一面風飄動的帥旗上繡着兩個大字“太史”網bsp;歡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