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章龍潭得寶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麟兒見他手到,竟用一招手揮琵琶,用右手中指朝着他的手一彈一撥,藴藏着崑崙派的一陽指力,不用打實,挨着指風,就是鐵也受不了,醜老兒夢想不到這個男身女像俊絕人寰的美少年會有這種功力,忙縮手變招,還是被指風擊中,痛如刀割,又酸又麻,一條右臂就此失去作用。

醜老兒一聲怪叫,連忙運功止痛,一面將左手怪杖一搖,杖頭蛇口中,嗖嗖嗖,飛出三條飛蜈,赤紅,長約五寸,朝着麟兒朱一鶴等人咬來,朱一鶴大吃一驚,忙叫道:“公子快逃,這東西是陰山惡物,不咬死敵人絕不罷手,承你援手,恩不盡,還是我和他拼了吧!

“縱身作勢,準備向那毒物去,纏住毒蜈,好讓麟兒逃命,麟兒秀眉揚了一揚,右手將朱一鶴一帶,隨對空一揚手,達摩神功早已打出,只見一股純陽內力,着毒蜈一撞,當中一條,已震落塵埃,左右兩條,因為散開較遠,未被掌風撞個正着,但也捱了一下重的,蜈受重傷,在空中擺了幾擺,勉強飛回怪杖蛇頭上,隨即鑽入蛇口,那老人怪嘯一聲,飛燕投林,撲上柳梢,幾個起落,就此逃去,為逃命,他也顧不得高天鷂賀奇及成彪等三人。

這一仗,不僅把高天鷂等看得目瞪口呆,就是朱一鶴等也呆得説不出話,敵人走了一個,尚餘三個,不言不語,有類白痴,我們的美少年笑了一笑,向敵人叱道:“還不滾,等什麼?”這一叱,不啻當頭喝,既震醒了敵人,也驚醒了友人,高天鷂三人垂頭喪氣,要走,也得説説場面話,只好由高天鷂壯着膽子,抱着拳施禮發話道:“少俠功力,果是不凡,不但高某非敵手,就是敝派內外三絲總監蛇杖老人,也敗於少俠之手,學藝不,敗有應得,可否見示門户,好處敝派掌門三年之內向貴派銘謝此次不殺之恩。”美男子笑一聲道:“想報仇麼,只管聽便,我係崑崙弟子季嘉麟,也是崑崙掌門人之婿,找我不着,可找崑崙派,他們誰都會接待你。

“我們的美男子説溜了嘴,乾脆連老岳丈都搬了出來,生怕敵人不知道。

高天鷂等再無法可説,只好抱頭鼠竄,美男子反轉身,將劉貴道打開,又拿出一顆丹藥給丁寧吃了,用手按着傷者部,運用乾元內功。

“丁鏢師只覺得一股熱力從季公子手中發出,直透丹田,旋即運轉全體,達於四肢,不一刻,人已霍然而愈,最後只剩下辛鏢師一名,未經治療,那還不簡單?美男子向副總鏢頭要了一塊磁鐵,出了梅花針,又解開了他的道,人也立即就好了,朱鏢頭謝了又謝,受傷的縹師們更異常;也欽佩異常,誰能看得出一個貌勝處子的少年,卻是身懷絕技的奇人異士?

被掌力震傷的赤蜈蚣,還在地下動,麟兒要聚枝生火,給它來個火化成灰,朱鏢頭連忙呼止,從豹皮囊中取出磁瓶一隻,古古香,又向季公子乞取靈丹一粒,叫季公子親自放在地上,喂那蜈蚣,麟兒人本天真,天慈善,對人總是赤誠一片,當然很聽話,一一照辦。

那蜈蚣似有靈,只一口把靈丹吃了,朱鏢師叫磷兒拿着磁瓶,瓶口對着蜈蚣,這毒物一振翅,飛入瓶內,朱鏢頭忙將瓶住,將瓶公子收藏,然後很鄭重地對他説道:“這種陰山大蜈,奇毒,也是其他毒物的剋星,極不易獲得,五寸長的起碼在五百年之上,這條一出蛇杖,即在前飛,當然為三條之首,公子傷了它,又用靈丹替它治傷,此後它一心一意,為公子賣力,蛇杖老人,再遇公子,如放出飛蜈,你也可把這條放出,那兩條也就會被它帶來歸附,得蛇杖老人此後無蜈可耍,這豈不是一個很好的妙計?不但如此,公子行道江湖,未來遭遇奇毒異物的機會很多,你來個以毒攻毒,絕對有勝無敗。這樣豈不是又是妙棋一着?你如得了什麼奇丹異果之類,可餵它一點,平素不必理它,毫無麻煩,晚上,它如振翅作響,那是有毒物來襲的警兆,可撥開瓶放它出來巡邏,切記切記!

“公子一一如命受教不提。

眾鏢師如眾星拱月似地擁着季公子回到店中,那兩位商人,守在店裏,心中甚是放心不下,敵人武技,似頗高強,鏢師們能否取勝,毫無把握,一見人回店裏,一個不傷不少,猜到貨物必無問題,此時正是中午時候,商人們叫了一桌最豐富的酒席,款待眾武師,朱鏢頭特讓季公子坐了首席,商人們心思最細,見情景已知情況八九,於是對季公子更存心結納。

飯後,兩人向朱鏢頭要過包裹,言明要打開取物,進去一會兒,即滿臉堆歡地走了出來,每人手上拿着青緞包一個,恭恭敬敬地贈予季公子道:“小俠仗義援手,協助朱鏢頭,驅退賊人,至為,我二人各有微物相贈,幸勿見卻才好。”麟兒生自富貴之家,對於各式貴重的東西,看得多,愛的少,見商人拿着的東西體積極小,一望而知是寶石王器之類,當即固辭不受,兩位商人不肯收回,狀至為誠懇,朱鏢頭勸麟兒收了,麟兒不好再推,只好把東西納入革囊中,謝了一番,就此啓程。

到了衡山,麟兒別過鏢師商人們,獨自過了河,天已晚,找間客寓住下。翌晨,朝南嶽進發,不久即到,麟兒嫌馬留贅,找了一家客店吃過飯,給了幾兩銀子,託了店家,如有人赴長沙,就便將馬帶還三湘鏢局,並要了幾天乾糧,準備暢遊南嶽,於是由南嶽鎮進口,沿着上山的道路,一路信步而行,上山而去。

這一去,有分教:天山異丐驚奇質,黑龍潭內獲神珍。

嘉麟信步上山,時值陽三月,一路上只覺鳥語花香,柳綠桃紅,萬物向榮,生機,舉目四矚,只見羣峯羅列,氣象萬千,到處都是翠柏蒼松,點綴着羲皇綠竹,地雄河嶽,仙境無殊,俗慮塵懷,然頓釋。

他一邊走,一邊看,忽然覺得右腳被東西勒了一下,並且勒得很重,防禦是練武的人一種潛意識的本能,他立即用千斤墜定住身子,用眼一瞧,原來松樹下睡了一個乞丐,只見他鶉衣百結,滿臉油泥,赤着一雙足,左臂抱着一綠竹,背上負着一個紅酒葫蘆,那葫蘆可大得出奇,右手還挽着一個金黃的叫化袋,他正睡得很香甜,呼聲很響,似有意無意地勒了我們美少年一下。

這孩子就有那麼仁慈,仍一聲不響地繼續欣賞沿途的風景,走了一會兒,左腳忽然又被東西勾住,而且腿上又受了一推,力道奇重,換了平常人,左腿早已折斷了,我們的美少年卻是何如人也,護身神功,早已發動,捱了這一下,他卻若無其事地定住身子,瞧了瞧,仍然是相貌同前的一位乞丐,一切與前面的乞丐可説毫無二致,所不同的是換了睡的地方而已。

麟兒眨了眨眼,早已明白人家是有心相試,既未吃虧,也就拉倒,仍舊繼續前行,忽然間,腦後一股勁風襲來,知是暗器之類,他不慌不忙,伸手一把將來物抄住,深覺勁道奇猛,打來的東西是松子一顆,他心想,我懶和你理會這些小事,就讓你佔點便宜好了。

行了一程,前面卻是一個大寺,上寫着“上峯寺”鱗兒想,遊遊名山古剎,倒也快活非常,於是進入圍牆,經過了數十株翠柏蒼松,進入古剎大殿,神殿上雖立着三尊佛像,高可三丈有奇,金碧輝煌,穆肅無比。幾位香客,正在求神拜佛,麟兒看了一看,正想出殿,迴轉身,遇着一個相貌很清秀的年輕僧人,似有意無意挨着麟兒一撞,力道非常重,麟兒因為今受了不少閒氣,多少也有點不痛快,人家試他,他也試試人家,於是不閃不避,硬撞硬,看看誰行誰不行,那年輕僧人,被撞得橫退了幾步,也不甘心,收住勢,一招童子拜佛,雙拳向麟兒口推來,麟兒大怒,心存懲戒之意,這可就苦了對方,對空點,中人要道,年輕僧力經受不住,坐在地下,站不起來。

殿上還有幾位香客,起初倒還未注意,這一傷了人,大家都圍來現看,望着麟兒,議論紛紛,大殿上又出來僧人兩個,年紀都在卅以上,一的灰布僧衣,相貌不俗,看了看坐在地上的年輕僧人,頓時臉含怒意,向麟兒看了一眼,冷幽幽地間道:“施主為何動手傷人?”麟兒也勾動怒火,答道:“你可先問問你們自己的人,清楚了,再來問我。”這孩子的脾氣,一經動怒,倒也倔強,那僧人被這幾句話勾動怒火,於是冷笑一聲道:“施主年紀輕輕,火氣倒也不小,大抵身懷絕技,題視武林,後場至為寬敞,請赴後面一敍如何?

“麟兒笑道:“就是虎龍潭,我也願意走走。”兩位僧人帶路,麟兒跟着同行,到場中一看,場極寬敞,正是練武的好地方,梅花樁,浮沙陣。五芒球及各式練武設備,應有盡有,麟兒臉笑容,問聲:“怎樣比法?”對方願比拳腳,他卻搖搖頭,認為動手動腳,似嫌氣,有心顯一手,使對方知難而退,離開五芒球,遠在百尺之外,右手微揚,隨手發出乾元罡力,崑崙鎮山絕技,神妙無方,威力不可深測,掌風所及,消柔克剛,場上五芒球,應手而碎,支離解體,破片紛飛,場上僧人,大驚失。驀聞一聲清罄,起自方丈雲房,緊跟着一聲“阿彌陀佛”一位身材高大的老僧,慈眉善目,一襲青袈裟,披在身上,如大鵬展翼,人隨聲到,縱落當場,看到麟兒,讚一聲,好一朵瑤池仙品,舉世無雙,跟着合什一禮道:“小施主與紫陽真人,是怎樣一個稱謂?”麟兒此刻,怒氣全消,油生敬意,恭施一禮道:“弟子季嘉麟,是真人嫡傳弟子,也是真人子婿。”上人一聲嘆聲道。

“果然是故人高足,無怪乎有此湛功力了,老僧一塵上人,系令師十餘年方外之,不知小俠到此,有何緣故?

“麟兒忙以晚輩之禮相見,謝過剛才魯莽之罪,並將遊歷江湖之意説了一番,上人欣無已,將麟兒引進方丈室,清茶細點,款待一陣,麟兒紅着臉,告訴上人,剛才曾用對空點,打傷了一位師兄,要到前面負荊請罪。

上人笑道:“這一定是秋月淘氣,看你年輕,又像似練過武功的人,為要試你功力,故意撞你一下,但結果以功力不敵,惱羞成怒,當真動手,同的也惹起你的真火,施用真人神功,打傷了他,是與不是?

“麟兒點點頭。上人敲動清罄,進來的是紫虛僧,鱗兒忙以禮見過,紫虛也還禮不迭,彼此仰慕一番,而後上人對紫虛道:“你師弟秋月,為麟侄對空打所傷,真人點神功,本門解方法可用,替他解開道,並叫他進來見我!

“紫虛銜命而出,不一會兒,秋月老着臉,垂頭喪氣地走了進來,麟兒趕緊起身,躬身謝罪,兩隻大眼睛望着對方,滿臉懇求神,秋月心中動異常,也還了禮道了過,上人見了,又訓誡了他幾句,也就此拉倒。

晚間,上人大排素筵,招待這位師侄,一葦一瓢行道江湖外出,不在寺中,首桌除了上人麟兒外,還坐有四大弟子,一塵上人分別介紹本門弟子,正待入席,忽然面容一整,對廳外發話道:“何處高人,既來小剎,為何不現身相見?”房外傳來一聲冷笑,上人已縱身而出,紫明紫虛也跟着師父出了廳堂,三人飛身上屋,察看一番,哪有半點人影。

藏經閣原是上峯寺最要緊的所在,建築得最為寬敞,閣下大廳,原系衡山派輩分較高的人體憩之所,重要節慶宴之時,全寺僧眾的素筵,為着聚會方便,有時也擺在裏面,上人一見麟兒,即知此人一身關係武林安危,至為重要,青蓮師大的神算,已有應驗,故招待麟兒鄭重異常。

正待入席就坐,因瞥見廳外月光照的場地,有黑影電而過,屋頂上也發出極輕微的聲音,上人武功有六十餘年素養,眼力耳力,靈異常,故立即察覺。

麟兒忙着與眾僧人分別見禮,當時雖未在意,一見上人發話,而迅滿臉嚴肅,即知來人功力非常。於是也緩步出廳,但見四周靜悄悄,什麼也沒有,上人與兩位弟子立在藏經閣的頂上,分別察看,也未看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