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三百九十二章模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天外來》最新章節…

雖説大過年的,可因着難得家裏頭的事務不多,而且還集中在蘇慎宴請的那幾天的,所以可貞又讓柳月排了班,儘量讓大傢伙都能多歇上幾天。

柳月費了大功夫,一個正月,不僅叫大傢伙都輪班的歇上了五六天,還讓幾家子都能有機會一家子聚上一聚,可貞瞧着都不容易。

到了大年三十這,吃了年夜飯,散了壓歲錢,可貞原本和蘇慎商量着,是想請了薛氏一道過來守歲的。只不過薛氏百般的不肯,就是小九懂事的去請她,她都還是不肯,只願在東羣房裏窩着。可貞無法,只好託了桐月多照顧照顧她。

因着是大年三十,所以拖家帶口過來的六家子,到了時辰可貞便都放了回去,讓他們自己守歲過年去了。

剩下的小丫頭們,則被柳月帶着圍着熏籠説笑話擲骰子,拿着瓜子杏仁做輸贏。玩鬧起來,倒是沒那麼想家了。

可小九抱着可貞的手窩在蘇慎懷裏,看着滿炕滾來滾去的晏哥兒,聽着外頭影影綽綽的鞭炮聲和歡笑聲,倒是有些想念太夫人和大太太了。

小九嘟了嘟嘴,歪在蘇慎身上一面玩着可貞衣袖上的寶石花蕊,一面唸叨着今年曾祖母祖母在家是怎麼過年的,有沒有和哥哥姐姐玩九連環七巧板的,會不會想她和弟弟。

上半年,可貞帶着小九晏哥兒啓程過來掖縣的時候,京裏的方氏就帶着孩子們回了金陵了。

這些年來,可貞和方氏一直有書信來往,妯娌倆的關係靠着這些書信不但延續了下來。或者真是遠的香近的臭吧,因為暫時沒有任何的利益糾葛,所以真是越發的心了,連那些個私密事兒都會互相説説了。

可貞到了掖縣後。就給方氏去了信説説風土人情,説説兩個孩子適應的情況。方氏也和可貞説了實話,離了蘇恆,自然有些不捨的,可她到底也明白這是她的責任。畢竟,她自打定下親事的時候就知道什麼是她身為長媳的義務的。

況且用她的話説,馬上都是坐三望四的人了,膝下還有一對兒子一對女兒湊成了兩個好字,女兒都到了説親的年紀了,有多少人能有她這樣的福氣的。她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當然,前一句自然是笑言了,畢竟方氏過了年也不過才三十整罷了。

倒是後一句。可貞知道,方氏那是真的知足的。

畢竟,方氏剛剛成親時在兒女緣分上比較薄弱,很多年後才有了長女晞姐兒,後來在金陵生下了長子曄哥兒後。又在京裏接連生下了次女晴姐兒和次子暄哥兒。現如今,晴姐兒四歲,暄哥兒兩歲。

所以可貞帶着小九晏哥兒來了掖縣後,太夫人大太太雖甚是想念小九,可到底身邊亦是兒孫繞膝,倒是稍稍解了思念的。

不過畢竟小九和晏哥兒是自打出身起就養在太夫人大太太跟前的。再加上當初蘇慎的終身一直是兩位老人的心病,所以這些年來看着兩個從嗷嗷待哺的粉糰子長大這麼大,會撒嬌會哄人。這情真是不一般的,所以還是三天兩頭的就要寫信過來問問兩個孩子怎麼樣了的。

總算,也是沒白疼了這兩個小傢伙,到了這會子還知道記掛着曾祖母和祖母的。

而小九想着想着,又把一干長輩挨個的唸了一通。連自來沒有見過面的顧浩然都不曾落下。問着可貞外祖父會不會穿她做過去的襪子,又問蘇慎外祖父那裏是怎麼過年的。要不要吃餃子要不要守歲的。

雖説自打知道要來掖縣後,可貞就一直在和小九晏哥兒説着掖縣的風土人情,可到底,別説這麼點大的小孩子了,就是大人,如果不親身經歷,也是坐而論道,不能夠真正明白或是接受的。畢竟,南邊北地的差異真是非常之大的。

而在掖縣住的這大半年,入鄉隨俗,受着掖縣與金陵迥然不同的風俗,又會自董太太等人處聽説些非常接地氣的各地民俗。可貞漸漸發現小九和晏哥兒的子亦是越發的包容和寬和了。對不同事物尤其是陌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越來越強,為人處世方面越發的大度,也越來越能設身處地的為他人着想了,這在可貞蘇慎而言倒是意外之喜了。

畢竟人這一輩子,不管男孩女孩,為人的懷都非常重要。

尤其是小九和晏哥兒,是他們這一房頭的嫡長女和嫡長子,以後肯定是要面對等等不一的家人後輩的,所以必須要有容人之量。當然,心裏也必須擺着一杆把握包容尺度的秤。

這會子聽的小九問起了遼東的風俗境況,蘇慎揀着知道的説了兩句,倒是轉移了小九的注意力了,又問起了可貞外祖母、曾姑祖母在湖州時怎麼過年的,年夜飯都吃些什麼,吃不吃餃子。

“餃子倒是不吃,不過吃捲、八寶飯還有年糕。”可貞回憶道。

蘇慎聽的可貞説起了年糕,連連頜首,“岳母做的螃蟹炒年糕和排骨炒年糕都是一絕。”這麼説着,也打開了記憶的匣子了,告訴小九和晏哥兒,“外祖母還會做一種嵌糕,是在年糕裏頭包上紅燒來吃,也可以包上蝦仁或是素什錦,都很好吃的。”又比劃着告訴可貞,“那會兒我和蘇恪幾個最喜歡吃的就是嵌糕,每次都要吃上這麼大的兩三筒嵌糕,吃完後尤其覺着舒服和滿足的。”這話一説,別説小九了,就是玩的一頭的勁兒的晏哥兒都好奇了起來了,連聲問着蘇慎嵌糕是什麼。

蘇慎吃雖吃過,也只知道是用米做的,是年糕的一種,可再多,還真就説不出了。畢竟他連年糕都不知道是怎麼做出來的,就更別提嵌糕了,忙去看可貞。可貞笑着把嵌糕的做法大約摸至的説了説,心裏盤算着什麼時候給蘇慎做一次。

結果小九還好,畢竟大了些,而且她是見過手打年糕的。可貞一説,她也能想象出是什麼模樣了,而且她到底更喜歡吃甜食,所以聽着紅燒啊蝦仁的,聽過之後只是點點頭而已。就是晏哥兒,已經抿起了小嘴來了。還轉頭和小九説,“趕明兒再吃年糕,我就不蘸櫻桃醬和紅糖了,我要包紅燒肘子吃。”小九一本正經的點了點頭,又告訴晏哥兒,“還要嚐嚐包蝦仁的和包什錦菜的都是什麼味兒的。”晏哥兒也忙不迭的點頭,又問蘇慎,“是我們家吃的這種什錦菜嗎?”一晚上,直到可貞掌不住闔上了眼睛之前,還聽到小九咯咯笑着告訴晏哥兒過年時各吃食果子的寓意,然後晏哥兒大呼小叫的驚喜連連。

這樣的事兒基本上每一年都會有一遭,可小九長了一歲知道的事物更多了。晏哥兒長了一歲,尤其這大半年來既長在蘇慎身邊又開了蒙,曉事兒尤其快,記好了理解能力也強了,自然已非吳下阿蒙了。所以説的高興聽的也高興,自然越説越有意思了。

然後,攢盒裏看到棗子就知道這是來早,看到柿餅就知道哪是事事如意。飯桌上十二道菜就知道這是四平八穩,看到紅燒魚就知道年年有餘、爆魚是烈火烹油、八寶菜是代代相傳、蘿蔔是菜頭、藕是路路通…嘴裏説出來的全是討口彩的吉祥話兒,跟着蘇慎去董家拜年的時候,更是小嘴balabala的逗得董知府董太太心情大好,除了壓歲錢,還得了文房四寶和赤金項圈。

然後除了那些吉祥寓意的物什吃食,小九又告訴晏哥兒初一不能動掃帚,初二媳婦要回孃家,初五商家要祭財神,初六大家要送窮神,初七要吃七寶羹,初八穀子生,初九玉皇大帝的生辰,初十石頭生,十一子婿等等。

起初幾天還好,可自打上了兩位數,兩個小傢伙嘰嘰喳喳的看起來説的玩的很熱鬧很開心,可瞭解他們的可貞卻知道,兩個小傢伙的那點子小心思早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因為可貞早年前就已是和蘇慎商量好了,到了正月半這,就由蘇慎着着他們出去觀燈。

原本因着可貞身子不便,蘇慎是本沒想過要出去觀燈的。只不過,可貞卻是一直記得的。畢竟小九晏哥兒長大這麼大,還從來沒有在元宵節出去觀過燈的。甚至於,也是從來沒有在晚上出去逛過街的。

晏哥兒還罷了,以後出去玩的子多的是。可小九卻不一樣,翻過年已經七歲了,又還能出去幾回的,所以便想讓蘇慎帶着兩個小傢伙出去見識見識。

蘇慎原本不大樂意,畢竟這就意味着可貞得獨自在家了。可聽了可貞提到小九後,擰了擰眉頭忙應了。

父母倆商量好了,卻沒有立即告訴兩個小傢伙,倒不是為了旁的,而是怕兩個小傢伙知道了後會連這個年都過不安生的。

果然,到了初十上頭,被可貞一不留神漏了口風后,兩個小傢伙就盼星星盼月亮起來了,唸叨個不住的就是元宵節和花燈。

到了這,更是一大清早的睜開眼後就齊齊盼着天黑了。那期盼的小眼神,就是大年三十都不曾這般熱切的。可貞看着這兩個活寶,不知怎麼的,就想到了自己小時候。因為能出去賞燈,也是有過這般的期盼的。

這樣想着,突然反應過來,原來這竟是自己的小時候了。心裏一顫,再去想自己之前不敢想後來想不到的那些過往,腦子裏竟是模糊一片,可貞瞬間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