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手藝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從天外來》最新章節…
養濟院救助鰥寡孤獨殘者是有硬要求的。
一般情況下,對於殘者,養濟院只會救助在智力上有障礙的、侏儒、偏癱、一肢有障礙等等的廢疾,和癲狂、兩肢有障礙、雙目視力有障礙等等的篤疾。
像一目視力有障礙、兩耳聽覺有障礙、語言功能不健全、手無手指、腳無腳趾等等的,雖然也被列為殘疾,卻並不在養濟院的救助範圍之內。
這些孩子,等到長成以後,該怎麼自力更生?
還有那些即便可以接受養濟院救助的廢疾篤疾的孩子,難道就讓他們等到成年以後從育嬰堂搬到養濟院最後由漏澤園安排後事嗎?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不是説身有殘疾和疾病就只能復一年復一年的坐吃等死的。
蘇慎也希望這些孩子能在身體條件和行為能力許可的範圍之內,學個一技之長,就算是未雨綢繆也是好的,畢竟技多不壓身的。
老話也説,荒年餓不死手藝人。但凡有個一技之長傍身能夠自食其力,不管以後發生什麼樣的事兒遇到什麼樣的變故,總能有口飯吃養得活自身。而不是在出了育嬰堂後還是靠乞討賣苦力有了上頓沒下頓的討生活,或是住在養濟院裏靠着別人的良心善惡來活命。
不光是育嬰堂裏的那些殘疾孩子們,養濟院裏的那些身有殘疾的青壯年們,亦是這個道理。
對於蘇慎的想法,可貞是非常贊同的。
誰有都不如自己有,人的命運自然是掌握在自己手裏最好的。殘疾人雖然在身體上有障礙,可他們的志沒有障礙,心沒有障礙,不過是身體不自由。亦是完全可以擁有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夢想和權利的。
養濟院雖好,可到底還是沒有把他們當做的個體或是權利主體來看待的。雖説這時候的人本來就缺乏人權,可殘疾人和普通人之間,還是有着無法逾越的鴻溝的。
只不過話説回來,相對而言的,他們每做一件事,不管是什麼事兒,付出的艱辛也勢必會比正常人多的多的。
但是同時,很多殘疾人也比正常人更加心靜更加執着,因為他們面前並沒有多重的道路可以選擇。沒有條件去好高騖遠丟了西瓜撿芝麻,他們唯有執着的堅持不懈,唯有小心翼翼力求完美。才能從佈滿靳棘的羊腸小道上走出來。
這樣想着,可貞自然就想到了那些個各的手工小作坊。説起來,這些需要耐心、細心的工作,對殘疾人自力更生還是相對比較適合的。
可她並不知道育嬰堂和養濟院裏的殘疾人數量和障礙情況障礙程度,所以並不能妄下結論。想從蘇慎那要些資料。蘇慎卻不肯給。
作為父親和丈夫,為了可貞和孩子,他都不想可貞去接觸這樣的事兒。對於這點,他非常堅持。
柳月便遂自薦的接手了這項事務,可貞自然是應允的,等到或得了蘇慎的同意後。拿了資料跑了兩趟育嬰堂和養濟院。回來後,給了可貞肯定的答案。
育嬰堂和養濟院裏的殘疾人,什麼樣的都有。有在視力有障礙的,有在聽力語言上有障礙的,有在智力上有些障礙的,也有肢體上有障礙的。通算下來,有能力做些小手工活的能有一多半。可貞的信心也足了些。
畢竟有能力,才能接着往下考慮。
蘇慎聽説後。也來了神,一點一點的和可貞商議了起來。
育嬰堂裏的那些被劃分為殘疾的孩子,以後是肯定要離開這些慈善救助機構自力更生的。育嬰堂裏雖也會請人教授孩子們一些生存的基本技能,可到底也僅限於正常孩子,那些殘疾的孩子即便想學,很多也不合適他們學,或者説本就沒有能力去學也沒人有這個耐心一點一點的教導。所以但凡能能學個一技之長,也是大多數孩子的夢想,是沒有人會拒接的。
可是那些廢疾、篤疾的孩子們,以後是可以轉進養濟院生活的。可養濟院都是救助那些生活無着沒人親人可以投靠的人的。如果有謀生的手段,那麼再住在養濟院就説不過去了。
可不管是那些廢疾篤疾的孩子們,抑或是養濟院裏住着的那些個殘疾人們,怕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願意離開養濟院自己謀生存的。
畢竟,現如今的養濟院,生活有着衣食無憂,每的活計也很輕省,主要就是照顧自己,難得的才有些舂米磨面的活計,或是好心些的再照顧照顧一道居住的同伴們。可是一旦出去之後,沒有錢米的救助,衣食住行一切都得自力更生,這是非常沒有保障的。尤其是還有些從育嬰堂出來就直接就可以或是已經住進養濟院的那些人,自打出生後就沒有靠着自己的雙手賺過哪怕一文錢,這在他們,是很難跨出第一步的。
而且蘇慎在一天,自然是有所倚仗的。可蘇慎不可能在這待上一輩子,一旦調離了這裏,這裏的一切是不是能夠維持下去,這又是個不小的問題。
還有究竟做什麼樣的手工,銷售渠道怎麼落實,這都是問題。
再加上,這時候的人忌諱比較多。這些殘疾人做的物什能不能讓大傢伙接受,這也是大問題不過既然想做,那自然就得做漂亮了,所以蘇慎閒暇之餘,便又多了一件心的事兒了。
雖説現如今,下半年的田賦徵收已經完全結束了。可是蘇慎還在籌劃着落花生的種植事宜,又要上堂,還要出去踏勘現場,回來後還得教養兩個小的,時不時的還要突擊檢查育嬰堂養濟院,還是忙的腳不沾地。
不過即便如此,對可貞還是事無鉅細的關心。
每頓用了多少飯菜,每天添補了多少湯點水果,有沒有睡覺,走了多少路,都要過問。然後衣裳暖不暖,手爐熱不熱的,每天早上上衙前都要檢查一番。
丈夫貼心,兒女懂事兒,可貞雖然坐着胎,月份也越來越大,可這顏卻是越來越好了,而且還是由內而外透出的好氣。董太太每每過來,都要誇讚可貞氣好。
可貞也覺着身上清的,並沒有前兩胎那般笨重,雖説這肚子也並不小。
身子輕便,可貞自然願意多動動。前兩胎在家的時候,每天還得請安,一天兩趟的這麼走一圈,晚上再散散步,也就儘夠了。
可來了這,每天都只能窩在這個宅子裏。想要出去走走,又入了冬了,那大風呼嘯的。別説蘇慎柳月幾個了,就是可貞也不十分敢出去走動的。於是乎,便只能在屋子裏來回的晃悠。
裴太太十分支持可貞,她的觀點是母親身子好,孩子的身子自然不會差。而怎麼能身體好,自然是睡得好吃的香多幹活心裏少存事兒了。若能如此,這身體想壞也壞不的。
對於裴太太的話,柳月桐月幾個雖並不十分贊同,可見裴太太生養了八個孩子身體還很好,五個小子個個五大三肯吃苦,三個姑娘個個手腳麻利不驕嬌,想要不信都不成的。
這些子以來,裴太太來往很勤。一來裴典史和蘇慎關係頗好,蘇慎看着裴家的幾個小子養的這樣好,還託了裴太太多多照顧可貞,裴太太應下了,自然來的勤了。二來,裴太太有一次過來時無意中瞧見清和幾個正在盤絡子。
就捧了一個扎着木頭釘子的木頭板子,然後拿着絲線在上頭一通盤繞是,手指翻飛,三下五除二的就成型了,然後從針板上鬆下來再緊一緊收了尾,就成了一個玲瓏可愛的絡子了,登時就非常的興趣,也是非常驚訝。
而慢慢的,又知道了可貞不但允許底下人閒時打絡子,而且還會幫着她們往鋪子裏賣,這就更是驚訝了。
以前在湖州的時候,可貞就允許大傢伙空閒時候做些私活。後來嫁去了金陵,雖再沒有過這樣的事兒,可自打來了掖縣後,但凡自己的差事當好了,柳月佈置下去的針線活計也做好了,空閒的時候可貞照樣允許大傢伙做些私活賺兩個體己,大傢伙自然是千恩萬謝。有的但凡得閒了就往麥月蠶月幾個跟前跑,向她們請教扎花,有的則是請人打了板,跟着柳月桐月這幾個可貞的陪房陪嫁學起了盤絡子來。
又已是入了冬了,雖要準備着過年,還要預備着可貞生產。可家裏頭上上下下得用的這麼多,都不用可貞吩咐什麼,該準備的都已是準備的差不多了,還真是閒暇的時候比較多的。外頭天寒地凍的簡直邁不出腳去,都窩在燒着銀霜炭的屋子裏做做針線倒是正好。
裴太太看着這些絡子花樣百出,玲瓏可愛,愛的不行。聽説了這絡子在金陵府的價格後,又在掖縣城裏逛了一圈,回來後心下一盤算,更是起了心思了。也嘗試着盤了幾個,覺不錯,並不十分繁難。仔仔細細的看了看這板,便想厚着臉皮問問可貞,能不能把這技藝教給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