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卷第三章一線生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牧野棲正在一步一步地扭轉不利局勢,他要讓死局轉化為對自己有利的活局!
其他幾位正盟各派高手見局勢突然變為牧野棲與左尋龍單打獨鬥,心中不由暗自驚歎於牧野棲的心智,只是他們相信左尋龍的武功,牧野棲的計謀雖然十分成功,終是難逃自己等人之手,當下收斂心神,靜待事情的發展。
左尋龍慢慢地拔出了劍。
他自恃身分,絕不會先出招。
牧野棲亦知這一點,所以他突然向前邁進兩步。
一丈之距,對於高手而言,已是生死之距,一觸即發,牧野棲竟仍向前靠近,場上氣氛頓時如一發幹鈞。
痴愚禪師心中暗歎一聲,他明白牧野棲為何有如此舉措。牧野棲料定左尋龍絕不會輕易搶先出手,那麼,局勢越過兇險,對牧野棲越是有利,而左尋龍則越是處於被動狀態。
一股無形的殺氣瀰漫開來,空氣似乎顯得有些稀薄了。
左尋龍的衣衫突然如同被動風吹拂,獵措飛揚,將空氣擊得“啪啪”輕響,他的雙目像是在躲避陽光,漸漸眯起,眼中卻有光閃掣。
他的目光始終落在牧野棲的劍尖上,此時,周遭的一切在他的覺中都已不復存在,他的心中只剩下那一寸劍芒!
劍尖緩緩揚起。
一切都是那麼平淡無奇。
左尋龍的瞳孔卻再度收縮,收縮如尖鋭的針尖,可以錐破一切。由於,他隱隱到對方那平淡無奇的舉措中,暗含劍術高手方有的不着痕跡。
“不着痕跡”是劍道中極高的境界,難道眼前這位如此年輕的劍客已達到了這種境界?抑或這只是自己的錯覺?左尋尤疑雲重重,他的目光下意識地自劍尖移向了牧野棲的臉。
劍芒倏閃…就在他的目光移開的那一瞬間!
牧野棲身劍合一,無窮無盡、無始無終的“太無劍法”已傾灑而出,他拿捏的時機極為準確,左尋龍的心神堪堪略作轉移,他便出手了。
左尋龍沉哼一聲,身形斜掠,與此同時,劍如驚虹,閃掣飄掠,瞬息之間萬變莫測,劍芒閃織如網。
金鐵鳴之聲密如驟雨,一接之下,牧野棲的身軀倏然如毫無分量的輕羽般飄然掠起,劍如行雲水,仍是直取左尋龍前。
左尋龍心中一沉,他赫然發現牧野棲的劍法竟是前後貫穿,渾如一體,無休無止,幾乎沒有任何滯納,連綿不絕,如此劍法,饒是左尋龍見多識廣,也呈聞所未聞了。
他卻不知“太無劍法”之髓便在於一個“無”字,此劍法中沒有可尋的固定劍招,它的劍招是因敵而生,因時而易,因事而發,猶如風中弱柳,可有千巧種飄拂的姿勢,猶如水中漣漪,有不計其數的波動。
世界雖大,終在虛空之下,劍招雖“無”卻有無窮玄機。
崆峒劍派乃十大名門之一,與所有的名門正派一樣,其武功都是循序漸進,講求正統,左尋龍在崆峒劍法中浸yin了三十餘年,更是深受其薰陶,在名門正派的高手眼中,臨陣對敵,每一招都應是有有基,有始有終,此時突然面對牧野棲的“太無劍法”頓生茫然之。
痴愚禪師不由苦苦思忖:“此年輕劍客究竟是何人門下弟子?這等劍法,我怎地聞所未聞?”其他幾位正盟高手亦有茫然不解之。
斗轉星移間,左尋龍已出擊百餘招,卻仍是難分勝負,牧野棲手中之劍似乎有了生命與靈,每一個角度方位的變化,無不包含天地至理,無懈可擊。
幾大正盟高手中有一人是天下鏢盟的沙湧江,此人本為廣成鏢局總鏢頭,聯結南北各大鏢局組成天下鏢盟正是由他提議而成。沙湧江此刻不由靠近痴愚禪師,道:“禪師,那年輕劍客的劍式非常古怪,似乎毫無招式,卻又妙然天成,信手揮灑就可克故…此人究竟是什麼門派中人?”痴愚禪師自認為出家之人擔任正盟盟主,與佛門無求無爭之訓相悖,只是天下危傾,眾人又一致推薦,不得已而為之,眾人知他難處,亦極少當面稱之為“盟主。”痴愚禪師聽罷搖頭道:“老衲也看不出他的劍法源自什麼門派,此時由場上情況看來,這少年劍客似乎遊刃有餘,略佔上風,其實從容飄逸本是他劍法的特點,左掌門人並未吃虧,但年輕劍客劍無招式,久戰下去,只怕對左掌門不利!”他雖未明説,沙湧江也知痴愚禪師言下之意是説崆峒劍潔雖然不凡,卻終是劍招有限,若久戰下去,一旦牧野棲悉了左尋龍的劍法,自是大為不妙。
沙湧江暗歎一聲,忽然想起一事,忍不住低聲道:“崆峒劍法中有一招‘風月’,武林中人一向只聞其名,未謀其面,據説這一招,才是崆峒劍法中最強的一式,不知左掌門會不會以此招擊敗對手?”痴愚禪師未曾回答,只是低誦一聲“阿彌陀佛。”原來,數百年前創下崆峒派的李七星本是一普通劍派弟子,後與其師妹元羅衣相戀,卻遭師門百般阻撓,李七星一氣之下,攜元羅衣逃出師門,隱入崆峒山,李七星劍慧極高,只是在平凡劍門中習劍,反倒使其劍慧蒙濁,如今衝出樊籠,以天地為媒,與元羅衣結為秦晉之好,非但生活愉悦,其劍心亦重得新生。夫二人在崆峒山隱居數十年,摒棄師門劍法,自創了一套劍法。當時李七星為了悟劍,每獨坐崆峒山巔,直到月華初升,其元羅衣為他送來飯菜為止。李七星劍法初成時,崆峒劍法共有三十六招,但李七星並未止步不前,又對三十六招加以揣摩,每元羅衣上山見他時,都正好是他練至三十六招中的最後一式“風月”之時,元羅衣見夫君苦悟劍法,不免萬分憐惜。她歌喉絕,當初李七星便是因其歌聲而對她萌生愛慕之心。於是在李七星參悟最後一式“風月”時,她便在一旁為其輕輕唱,以消除他一疲勞。
李、元二人傾心相戀,心意相通,故元羅衣的歌聲非但不會驚擾李七星,反而使他心曠神怡,才思如泉湧,最終,他所創下的三十六式劍法中,最後一式“風月”竟遠逾其餘三十五招劍法!
此事與崆峒派之史息息相關,故武林中人知之甚多,只是由於這一招“風月”有別樣意義,李七星與元羅衣憐惜此劍法中所藴含的情意,不願輕易讓它沾上血腥殺戾之氣,故曾立下祖訓,非到萬分危難之時,絕不可輕易使出這一招“風月”何況此劍式遠比其他三十五招玄奧,資質略略平凡一些的弟子、本無法練成此招,於是武林中人一向是“只聞”其名,難謀“其面。”倏聞牧野棲一聲長笑,飄然進襲,劍如輕風,拂面而至,雙方長劍甫一接觸,一聲錚鳴,牧野棲的劍已如水銀瀉地般傾灑而出,寒芒閃織如網,重重氣,如水般一瀉千里。
剎那之間,左尋龍已是置身於無窮無盡的殺機之中。
這是牧野棲第一次採取攻勢。
卻足以讓場上每一個人觸目驚心。
左尋龍更是心中一凜,他一生經歷無數搏殺,卻從未如今這般有呼困頓的抑制,世間最快的劍法,招與招之間仍有更替的過程,而牧野棲的劍法竟超越了這一模式,他的劍便如同一條奔瀉不息的江河,誰也分不清它是由此時起,到何時止…
左尋龍已將崆峒劍法發揮得淋漓盡致。
但牧野棲似乎早已悉了他的劍式,左尋龍的劍所經過的每一條線路,每一個角度、方位,都被牧野棲的劍搶得先機,使得其劍大受牽制!
封擋三十餘招之後,左尋龍已是冷汗涔涔,步法虛浮。
一聲長嘯,牧野棲的劍貼身翻飛,劍芒劃出一道驚心動魄的光弧,寒芒過處,帶起了一抹血光。
左尋龍赫然已中了一招,背部拉開一道長長的血槽,鮮血迅速溢出,剎那間已將他的後背染紅大半。
身為十大名門的掌門人,卻被一個在江湖中默默無聞的後輩所傷,左尋龍心頭之恨讓他漠視了身上所受的創傷。
卻見牧野棲如風中柳絮般倒掠出三丈開外,落定之後,向左尋龍遙遙一揖:“左大俠,承讓了!”左尋龍臉變得極為難看,他聲音嘶啞地道:“左某的確敗了,但你休想就這樣輕易身而去,今我與你不死不休!”牧野棲並不想取左尋龍命,一旦他再殺左尋龍,那麼整個正盟將視他為故,即使痴愚禪師言出必行今放過他,後他也難逃一劫。
牧野棲的目光向痴愚禪師望去,苦笑一聲,道:“禪師…”言又止。
痴愚禪師亦覺左尋龍的舉止與一派掌門人的身分格格不入,當下合十道:“左掌門三思。”左尋龍何嘗沒有想到此舉有失身分?但若是讓武林同道知道他敗於一無名少年之手,豈不是更為大丟顏面?權衡之下,左尋龍決定與牧野棲再戰,只要能擊殺對方,想必痴愚禪師等人為了顧全正盟大局,多半不會將此事宣傳出去,以免引得左尋龍與崆峒派與正盟其他門派不和,甚至退出正盟。
他之所以下此決心,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他尚有必殺一招“風月”沒有使出,牧野棲與他纏戰二百餘招,方略勝一籌,可見對方的武功不會高出自己太多,面對崆峒派的鎮派劍式,絕無倖免之理。
心意一定,左尋龍不顧痴愚禪師的勸阻,向牧野棲道:“左某尚有一招‘風月’未曾施展出來,若你能勝了此招,那左某必定敗而無怨,死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