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人才接踵而至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今天第四更!求推薦票!
陳曉奇的工作恢復到正常節奏沒幾天,國內的第二批人到了。這些人絕大多數是留學的學生,真正能馬上就用的人有十一個,可以説的上都是這時代的人才,這裏面劉玉波、李增文兩個人,都是德縣兵工廠的技師,按理説他們都是這時代的高收入者了,但是他們説的情況讓陳曉奇哭笑不得。
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在國內各地的兵工廠就基本上顧不大上了,上層的人都忙着爭權奪勢,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這打仗自然是要軍火支援,他們除了貸款購買國外的軍械外,大量的向這些兵工廠下單子要東西,其中最有名的幾個,天津、上海、德縣、鞏縣幾個兵工廠的付出最大,任務最多,但是這些兵工廠無一例外最後都有一**的外債收不回來,想添置點新機器都無比的艱難,像鞏縣兵工廠就曾經出過一次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從美國定了兩百多萬大洋的機器,結果因為內部扯皮沒人管,愣是讓那些設備在上海倉庫裏放着長鏽兩年都沒提貨,因為一百多萬尾款付不清啊!
而德縣兵工廠甚至鬧出來致電湖北肖督軍、陝西劉督軍、甘肅陸督軍、江蘇齊燮元督軍、山東田中玉督軍借錢擴展兵工廠的事情。
不光是貨款,要命的是工資也發佈出來,從20年開始就大量拖欠了,上面的經理們還好説,能從購買物料和外銷產品上面扣一點下來,下面勤懇幹活的技術工程師和工人學徒們就沒那麼好運了,時不常的拖欠工資不乏,還經常來回的換東家,這種事情真的是讓人受不了。所以這兩個人在得知這邊出大價錢挖人的消息後,偷偷的諮詢了一番,發現有門,起碼那安家費就夠他們不用擔心自家人的吃喝了,一咬牙一橫心就來了。
陳曉奇當然是大力歡了,這時侯,他正發愁怎麼擴大自己的產能呢,要知道這軍事裝備的生產不用於別的,沒有自己底細的人,搞出亂子來都沒法收拾,雖然他們從美國政府那裏獲得了許可證,但這並不代表着人加就接受了他們,對外招工的時候,來的人很少很少,德國來的那兩個技師都當了工程師用了,生產上面實在是缺人,而這兩個人的到來,恰好滿足了當前的空缺,這讓陳曉奇欣喜萬分,大力的歡。
謝廣生,山東臨沂人,三十來歲,曾經在伯明翰大學留學,後來在漢陽鐵廠工作了數年,累升至鋼廠生產技術副經理。漢陽鐵廠在盛宣懷接手之後,就變成了一個提供煉物料的加工廠了,後來乾脆成了本人的鐵礦和焦炭的供應商,自己年年虧損,即使是到了近年,也一年到頭煉不出幾噸鋼材來,這讓謝廣生之類的有志青年大鬱悶,他們倒是忍不住提了好多的建議,可惜都沒人採納,最後乾脆將他們這些不聽話的人驅逐了事。
在家裏閒了幾年之後,謝廣生也曾想過集資辦鋼廠,但是一聽這麼大的投資,別人都搖頭不幹,再加上這段時間鋼材的價格極其便宜,自己投資生產更就沒什麼指望了,他本人又不善於經營,故而這麼長時間都鬱悶着無用武之地。陳曉奇的招兵買馬的事情經過苗翰東他們的圈子逐漸傳開後,他是怦然心動,懷着一絲希望上了船,打算看看這位傳説中的“小財神”是不是能完成他的夢想。
陳曉奇等這些高手都等的望眼穿了,他在歐洲的招工廣告發了一年了,來的人仍是寥寥無幾,再者説他找的大部分是技術研究人員,實際負責生產的人那是少之又少,再説他現在也沒有鋼鐵實體,沒什麼説服力,來的人才真的是不夠用。謝廣生也算是救了急,廢話都不説就直接安排到冶金實驗室了,那裏剛剛成立一個研究小組,研究的東西是陳曉奇畫出來的劃時代鍊鋼技術---頂吹氧轉爐鍊鋼和連鑄連軋技術。
陳曉奇的爹就是幹這個的,那家裏單位裏的圖紙資料海了去了,陳曉奇從小看着這些東西長大,想不知道都難,但是知道並不等於就能做出來,比如説他儘管可以將鋼廠的頂吹、底吹、側吹、甚至複合吹、電弧爐鍊鋼等等,那些鍊鋼爐結構圖都畫出來,但是想實現都不是那麼容易的,更不用説連鑄連軋。這時代不是沒有人嘗試過底吹技術,但是問題現在工業化生產氧氣技術還不完善,不可能提供生產所需的巨量氧氣,這一關過不去就一切都是空談了,所以知道並不等於就能實現,現實條件並不是一兩個人就能馬上改變的。
所以在鍊鋼爐和軋製技術之外,要解決的技術那實在是太多太多,陳曉奇還沒傻到等着從別人那裏買的地步,他所需要做得事情,他所知道的先進技術,都比現在所有的鍊鋼廠高了太多,怎麼實現才是最關鍵的,這些基礎工作現在不做好,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所以這個巨大的產業需要很多很多的人才,每一個瞭解生產環節的技術工程師都彌足珍貴的,陳曉奇可不能指望自己找來一批八國聯軍組成研究小組,那光協調工作就要了親命了,關鍵得用的還是中國人。
馮巖,中國南苑航空學校畢業。他可以説是中國航空業的先驅馮如的忠實粉絲,加上大家一個姓氏,所以在年少時,這個從報紙上讀過馮如事蹟的年輕人就立志要學習這位先輩,因此在北洋軍閥組建南苑航空學校時,他毫不猶豫的加入其中。但是後來沒想到的是,這個學校不但淪為軍閥門互相爭權奪勢的利器,還成為袁世凱稱帝的幫兇,馮巖看不到發展的希望,在1919年離參謀本部時離職,如今也漂洋過海來到了美國,以留學的名義到芝加哥飛行學校就讀,但拐彎到了陳曉奇這裏。
他的到來讓陳曉奇既高興又頭疼,高興的是他終於有人能幫他去搞一個新的至關重要的部門了,這樣一來他的計劃又會大大的提前,而不用等到幾年之後再實施。但頭疼的是,現在的社會狀況在這裏擺着,他沒有辦法安排更多的人去搞這個,因為航空是一個更加巨大的體系,不僅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資金,關鍵是需要大量的實驗數據和設施,那需要巨大的場地,整天在天上飛的飛機誰都能知道是在幹什麼,這不符合他不想讓美國人太過警惕關注的想法。
幾經考慮,陳曉奇忽然有了個主意,他讓馮巖仍然到芝加哥飛行學校去學習,但是主要力放在飛機制造和設計上面,同時他也安排到來的那百來人的留學隊伍其中一部分調整到該校學習飛行駕駛,然後再瞅機會建立一個飛行俱樂部質的自由組織,這樣他們可以以試飛員實習的名義將來在陳曉奇的公司裏面工作,一舉兩得。
孟慶後,來頭不小,是章丘舊軍孟家的後人,這麼説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那麼一定有很多人知道大名鼎鼎的“瑞蚨祥”這個製造了新中國第一面紅旗的絲綢王國,在傳奇人物孟洛川的持之下,由北京城的鋪面擴展到了全國,成為這個時代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孟洛川是孟子的後人,因為不尊古訓下海經商,得不到孟家宗祠的認可,這是他一生的憾事。
孟慶後是其侄孫,早年留學英國劍橋大學,學成回國之後,在家裏無所事事,看什麼都不順眼,幹什麼都不起勁,用叔爺的話説,整個山東就放不開他了,傲的不行不行的。
“瑞蚨祥”是非常傳統的商號,儘管發展非常迅速,而核心經營理念和原則都是非常傳統的,包括內部管理都是秉承孟氏家族的條條框框,講求以德服人,以誠待人,以禮待客。孟慶後從國外回來,怎麼看怎麼覺得自己家裏這些人老土,掌舵的家長孟洛川也不會讓他這個頭小子整天的挑三揀四挑肥揀瘦,更不可能讓他穿着西裝革履的在店鋪裏轉悠,最後忍無可忍的將他給發配了出來。
孟慶後自恃名牌大學出身,留過洋見過大世面,對於陳曉奇這個所謂的“小財神”那是本不屑一顧的,但是架不住老爺子的威權,滿懷不樂意的上了船,剛到芝加哥時還覺得不錯,畢竟是世界數得着的大城市,環境氣氛都很不錯,在這裏混兩年還是很愜意的,但是發現還要轉車到尚佩恩,在到郊區之後,那覺就彆扭極了,這麼個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荒山野地,那豈不是要悶死人?
好在陳曉奇的實驗室現在鋪開的攤子夠大,遠遠望去那林立的塔吊就夠嚇人的,進來之後發現那成片的建築,川來往的人羣,巨量的研究人員,這才讓這個囂張的年輕人稍微收斂了些。
陳曉奇從陳壽亭的信中瞭解到這公子哥的脾氣之後,心中不由得一陣鬱悶,自己這裏成了什麼地方了?有一個周雲鵬已經夠他頭疼的了,要不是這小子年齡小,上面有那麼多的人幫着管教,自己能不能收拾得了還兩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