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十四章打火機拉鍊與54手槍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業績慘淡啊…收藏很難嗎?

陳曉奇搖搖頭道:“這太有關係了。這一系列的情況都意味着什麼?機會!大量的機會!參與到分蛋糕的機會!發財的機會!”斯特恩道:“可是,我們沒有那麼多錢和那麼大的實力參與到這場大餐。”陳曉奇道:“所以,我才勸你要趕緊的轉變思路,將你的金錢和力量轉移到更有價值的地方去,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攫取大量的資金,以便能夠趕上這一場分蛋糕大餐的尾巴。只要能夠從裏面吃到哪怕一口,我們就發達了!”事情繞了一圈又回到了原點,斯特恩下意識的問:“可是,我們應該怎麼去轉變呢?所有的東西都有人在做,除了股票和賭博,我們沒有更快的積累資金的途徑了。”陳曉奇搖搖頭:“事情沒有那麼絕對。你要知道,現在的美國,正處在一場火山爆發式的經濟大發展的起始階段,我們趕上了好時候,只要走對了路,想不發財都不可能,我這裏有一些發明和專利,我們把它全部變成現實產品,那麼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你,麥特先生,將會成為整個芝加哥的名人和有錢人。”忽悠**,是陳曉奇賴以成功的不二法門。他為什麼這麼着急就跟人家一通白扯?無他,最快速度確立自己的地位而已。雖然猶太人在歐洲混得不好,但是到了美國就不一樣了,在這個**金錢至上的地方,一切的道德修養都不如金幣更有説服力。折服一個猶太人最好的方式,是你在賺錢的技術上比他要高才行。至少陳曉奇是這麼想的。

來美國之前,盧家駒已經把自己瞭解到的關於斯特恩的情況都跟他詳細説明。斯特恩到了美國之後過的並不好,相對於盧在中國的事業成功業績蒸蒸上,斯特恩曾經在信中抱怨過自己那個甩手就走了的老爹留下這麼個爛攤子,不但沒有理想中的事業基礎,反而因為經營不善資金週轉不靈,若不是趕上世道好,多少還能賣一點產品,只怕用不了多久就撐不下去了。

他能夠接受陳曉奇的到來,是因為盧家駒在信中告訴他,這可能使他一生中最大的機遇。懷着對此半信半疑的想法,斯特恩這才接待陳曉奇。而陳曉奇坐下來之後就馬上發表看法,卻也是打着先聲奪人的主意。很明顯,他又一次成功了。

斯特恩馬上神起來,他斟酌字句再次確認:“你是説,發明專利?哪一方面的?都是什麼產品的?適合我這間工廠麼?”陳曉奇笑道:“我説過,很多的專利,而不僅僅是一兩個那麼簡單。你的這間工廠,一定會發揮她的作用的,我們絕不是要把它放棄掉,而是要以他為基礎,最終建成一座可以與福特汽車相媲美的工業城。這不是我這個中國人在吹牛哦?從明天開始,你會看到的。那麼,今天先到這裏,我想我需要洗個熱水澡。”魚餌灑撒下,後果是斯特恩接下來這半天的時間神思不屬,吃飯都能把叉子進鼻孔眼裏,喝湯澆到了褲子上。這種失態的表現讓媽媽好一頓譴責,陳曉奇心知肚明卻微笑不語,彷彿從沒看到一般。

第二天一早,斯特恩頂着黑眼圈就迫不及待的跑到陳曉奇的面前,看來他這一晚上是沒有睡好啊!嗯,其實説起來並不奇怪,一個二十來歲夢想着發大財的猶太人,在金錢面前的抵抗力不是那麼的高。在接受到父親這筆雞肋一般的財產一以來他沒有一天不在焦慮,除了這件工廠他沒有更多的財產,沒有資金也沒有更好的項目,這讓他無計可施,偏偏他又是學印染的,這又是一個需要大資金投入的買賣,而美國也沒有中國那麼好的市場,能夠讓他花很少的錢就能做起來。就算是把這個工廠的設備都賣掉,他也買不到像樣的機器來生產。

來美國之前,陳曉奇仔細的規劃了自己以後大體的發展思路。這起始的事業是最關鍵的,這是他攫取第一桶金的重要關卡。在他構想的商業帝國之中,佔據主導地位的仍然是化工、鋼鐵、汽車、造船、電子。這跟後世看來一切似乎沒什麼區別,但是這裏面有一個最大的問題?研究投入。

20世界20年代,一大堆後世影響深遠的技術還沒有發明出來,這才給了他巨大的機會,但是同樣的,那些技術都是需要大量資金來支撐前期的研發,現在還沒有哪一家企業自己建立研究室的,他們大部分依靠大學或者純官方學術的研究人員來做,其中投入的資金也是天文數字,絕不是百萬單位就能解決的。陳曉奇也不是神仙,那些他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重大發明,需要大量專業人才和專業設施長年累月的做基礎研究,所以當務之急要成立一個從淺顯到深入,從簡單到複雜,從小到大的研發機構,不斷作出發明來迅速實物化,然後投入到發明研究當中,通過這種滾動式的發展力求在最短時間內達到心目中理想的規模?他的時間不是很多啊!

陳曉奇悉的後世大工業裏面,化工方面無疑是最大的一塊,尤其是石油化工,現在還是起始階段,巨量的石油只是經過簡單的熱裂化產出汽油、煤油、柴油,然後少量的有機原料,高分子合成現在是一片空白,但在後世這絕對是大金礦。不説別的,只要他能將加氫裂化和催化裂化搞出來,那絕對是一夜之間就能鉅富,光專利使用費就是無比巨大的數字。但是,那不是説句話就能出來的。

再就是高分子化工,合成尼龍、合成橡膠、聚乙烯等等,那一個都是巨大的產業,這同樣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光在實驗室階段去實現這些,就需要數十萬的資金投入,而真正實現工業化生產,那投資就更大了,當然回報也是無比的豐厚。如果單純是為了賺錢,那麼他隨便投靠哪一家大企業,比如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杜邦家族,都能成就他一輩子的富貴。但是很顯然他目的不在這裏,那麼當他要高出這些東西來的時候,不可避免的要觸及到這些龐然大物的利益,如何避免被掉或者傷到,這也需要費腦子去考慮。

鋼鐵工業這時候還沒有發展到“發達”的程度,儘管每年的鋼材產量以千萬噸計算,但是技術含量其實並不高,相對於後世細化到邊邊角角的合金技術,各種冶煉技術,連鑄連軋技術,氮技術,淨化技術,電鋼爐等等等等,也是有無數的機會。但是眼前就有一個巨無霸?-美國鋼鐵在。而美國鋼鐵的後台,就是大名鼎鼎的摩財團。

汽車工業不用提了,不論是福特的水線,還是通用的高檔轎車,這時代的美國,汽車工業已經上了快速路,一些小蟲子摻和進來只有被踩死的份,不另闢蹊徑是不行的,但是這一關又繞不過去,想起來也是頭疼啊!

造船業那也是個大傢伙。這個時代,執造船業牛耳的還是英國和德國,核心的造船技術連美國都沒有,小本也是造船的時候買去的技術,核心的包括裝甲板、發動機、鍋爐、船體設計等等還是掌握在歐洲人手裏,這條路還很長啊!

電子工業更不用提了,只有真空管存在的時代,收音機是礦石的,電視機只是理論上的模型,只有到了半導體出現之後才可能爆發式發展的行業,現在還是擱在一邊看着吧。基礎研究需要的資金,陳曉奇那十萬大洋本不好乾什麼,所以他的主要力還是放在現有工業基礎之上的消費類工業產品上面,貌似這一方面也有着大量的機會呢。隨着美國經濟的蓬發展,一個個數以億計的大產業都在等着有人去開發呢。

陳曉奇首先拿給斯特恩的是一疊設計圖紙,包括兩個產品?-zippo打火機和“五四”手槍。另外還讓斯特恩去購買拉鍊的專利權。當然費用不用斯特恩出一分,陳曉奇那十萬大洋現在還算堅,這時代的美元太值錢了,一輛福特t型車不過300美金而已,十萬大洋按照現在的匯率,可以換到將近四萬美金,算是一筆鉅款了。

zippo打火機不用説,穿越人士必定要造的傢伙,不僅入行門檻低,而且投資少見效快,在20世紀初尤其的合適,畢竟誰都需要這麼一個玩意兒,好看實用,剛剛從一戰種獲得了巨大利益的美國人正發愁怎麼花費自己兜裏的鈔票呢。否則的話,怎麼解釋在短短九年的時間內,美國家庭擁有的汽車達到兩千萬輛之多!冰箱、洗衣機、空調這些東西也早早就進入到了他們家庭之中。

zippo打火機的製造工藝其實並不十分複雜,但是細追究起來可就相當的有技術含量,後世的時候可以説整個打火機每一個結構都是經過仔細計算和雕琢的,其中涉及的材料和加工環節多達一百多個,這時候讓陳曉奇完全複製會要了老命的,不光是材料,光表面處理工藝,雕刻工藝都不是現有條件下能滿足的,他頂多能在銅板上壓出來各種花紋和圖案,暫時還沒有考慮找那麼多的工人進行雕刻,至於機械雕刻,在數控機牀和光發明以前就別想了。

這時候的zippo,很多材料不是後世常見,比如説火石,比如説內膽用的長絨棉,比如説棉用的也不是玻璃絲。而後世的圓角和鍍鉻以及不鏽鋼衝壓都是眼前需要一個個解決的難題,但是大部分機械加工在斯特恩這個農業機器廠裏都可以做到,只需要添置少許的機牀設備就滿足要求了。

不鏽鋼深衝現在做不到,所以陳曉奇用的外殼還是沿用歷史上的銅殼,但是他立下第一個研究項目就是深衝技術和深衝鋼材,因為這在後期將要進行的更大題目中佔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表面雕花工藝暫時也做不到,因為找不到那麼多(也養不起)練的雕刻工人,這時代最便宜的手工雕刻工人還在中國呢。

總之一系列的改良計劃早在中國的時候,陳曉奇就準備好了,畢竟那時候不存在什麼技術封鎖和限制出口,在中國買不到的材料和加工技術,在美國也不見得能搞到。這因陋就簡之下生產出來的打火機儘管比起後世的產品來醜陋的要命,但是使用者斯特恩和生產工人們依然將這個當作了天才的發明。

陳曉奇能搞出54手槍來絕對不是超級無敵金手指的功勞,事實上在很久以前,他曾經親手一個零件一個零件的造出來一隻全鋼的手槍,也正是這手槍的誕生,導致了他在數年時間內不能碰任何的機械加工設備,否則將會被老爹打斷雙手。

陳曉奇的父親是山東鋼鐵廠(不能**名字,侵權)設計院的一名工程師,幹了幾十年了才混了個副處長的級別,不上不下的,管不了什麼事,但是錢一點都不少拿,鋼廠效益最好的那兩年,每年的投資能有一百多億,基本上都需要他們設計院在其中摻和,所以前來做業務的公司業務員什麼的少不了供奉,一年下來連工資獎金福利帶這些灰收入一百萬沒問題,所以陳曉奇的生活並不那麼困難。

而他的母親原本也是鋼廠的人,九十年代初下崗風的時候,他們這些年富力強但是沒什麼基的人率先承受了第一波“陣痛”齊刷刷的幾百口子人給斬下來,好多的人當時就崩潰了,那年月下崗丟人啊,誰也拉不下臉來到街上擺地攤掃大街什麼的,以至於很多人窘迫到傍晚無人時到菜市場撿爛菜葉子吃的程度。

當時下崗的人其實大部分都是很能幹的中堅力量,沒奈何誰叫他們沒關係呢?這些二十多歲到三十歲冒頭的青年人很鬱悶的被刷下來,另有一批五十多歲的老工人也提前退休了,當然那點補償也是少得可憐。其中一些人並不甘心自己就這麼完蛋,有幾個搞業務出身的手裏面還有點餘錢,商量一番之後一咬牙一跺腳,砸鍋賣鐵湊份子拉起來一個鑄件廠,磕磕絆絆的就幹起來了。

陳曉奇的媽媽是學會計的,當時還準備考註冊會計師的,結果這麼一鬧騰心也亂了,最後也進了那十幾個人幹起來的鑄件廠,仗着這些人個頂個的能幹,再加上鋼廠對他們這些人有些愧疚,一些邊邊角角的小活也給他們幹了,兩三年的功夫,他們就走出困境開始賺錢了。

手裏有錢後,決策者們也不含糊,當即投資購進了幾台人家淘汰下來的二手俄國機牀,將業務面擴大到儀表閥門鋼構件之類的,生意也是紅紅火火,收入更是比那時候在廠裏面的人高了幾倍,讓那些人眼紅不已。

到了21世紀了,全國經濟大發展,房地產和基礎建設風颳得一般四處開花,鋼廠的效益翻着番的漲,大家的待遇也是蹭蹭的竄,一個沒什麼文化專門管拉電閘的正式職工一個月都八千塊,着實羨煞人。而陳曉奇媽媽所在的廠子也不含糊,十幾個人的小買賣幹成了幾百工人產值數億的大廠,再次購進的設備全都是大型數控機牀,最大的一台濟南二機牀廠出的,長能有二十多米,價值三百多萬。就這樣,那幾台最老的二手機牀退休了。

返聘的老師傅們捨不得將這些東西放在那裏長鏽,保養的非常利索,隨時都能幹點小活,而這時侯,已經上高中的陳曉奇閒着沒事就開始研究這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