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將敗:一曰不能而自能。二曰驕。三曰貪於位。四曰貪於財。[五曰□。]六曰輕。七曰遲。八曰寡勇。九曰勇而弱。十曰寡信。十一[曰]。。十四曰寡決。十五曰緩。十六曰怠。十七曰□。十八曰賊。十九曰自私。廿曰自亂。多敗者多失。
譯文統兵將領遭致失敗的原因有以下種種:第一種是自己本來沒有能力卻自認能力高強;第二種是驕傲自大;第三種是貪圖權位;第四是貪圖錢財;第五種是。。第六種是輕敵;第七種是反應遲鈍;第八種是缺乏勇氣;第九種是表面勇敢,實際懦弱;第十種是缺乏信譽;第十一種是。。第十四種是優柔寡斷;第十五種是行動遲緩;第十六種是懈怠懶惰;第十七種是。。第十八種是暴;第十九種是自私;第二十種是自己把事情搞亂。將領的病越多,失敗就越多。
解析這篇文章仍然是論述統兵將領的品德修養和指揮素養,但和前面兩篇不同,不是正面論述將領應有的品質,而是從反面為將領設鏡,把可能招致失敗的種種缺陷、錯誤一一列出,足以讓將領們引以為戒。這篇論述實際是前兩篇的繼續和補充。孫臏把將領們常犯、易犯和可能犯的錯誤分門別類地逐條列出,竟達20種之多,可謂十分詳盡,十分具體,可見孫臏對此研究深,分析很細,也可見他對此十分重視。孫臏最後警告説:“將領的病越多,失敗就越多!”可做為統兵將領的一面明鏡。細讀孫臏所列各項,可説條條都是致命錯誤,一條也犯不得。謂予不信,可看下面實例。唐朝開國之初,隋末反叛羣雄並未全部降服,隋朝將領也還有的尚在頑抗。宇文化及便是隋未的一員大將,他殺了隋煬帝之後,自稱大丞相,仍擁有重兵,幾經轉戰到了魏縣。在這個地區既有自稱夏王的竇建德,又有奉唐高祖李淵的詔命進擊魏縣的唐將淮南王李神通。宇文化及抵擋不住李神通率領的唐軍的進攻,只得放棄魏縣,用隋朝宮中的珍寶買動山東的反王王薄,一同拒守聊城。宇文化及支持了一些時,城中糧食將盡,又聽説竇建德要來攻城,軍心開始動搖。宇文化及十分恐慌,派人向李神通送信,表示願意投降。誰知李神通卻怒罵,“弒君逆賊,還想屈膝求生嗎?”李神通的副使崔世幹進諫道:“他既願意投降,不妨允許。”而李神通卻斥責説,“我軍征戰已久,無非是為了誅殺逆賊。現今逆賊已經糧盡計窮,旦夕之間我軍便可攻克,我正要進城誅殺逆賊,以揚國威,並且奪取他的錢財珍寶賞給將士,如果今天接受他投降,試問,我還能以什麼名義出動軍隊去懲罰他?我又拿什麼東西去獎賞眾軍呢?”崔世幹又説:“現今竇建德馬上就要到了,宇文化及又未能平定,我軍內外受敵,必敗無疑!現今如若受降,可以不戰而取得聊城,平定逆賊,為什麼卻要因貪圖敵軍的財物而拒絕其投降呢?”這番話説得十分中肯,分析透徹入理,誰知李神通不但不聽,反而然大怒,把崔世幹關在軍營之中。隨後,宇文上及給宇文化及運來了糧食,宇文化及也不再談投降之事。當時有一位貝州刺史趙君德,也歸李神通指揮,他帶領軍兵攻城,正當他身先士卒,奮勇登上城頭之際,李神通反而鳴金收軍,趙君德孤掌難鳴,只好退下,結果功虧一簣。趙君德回營後詰問李神通,為什麼讓他收兵,李神通説:“竇建德的軍兵馬上就到,我軍不能繼續攻城了。”趙君德遙望東方,並未看見一兵一卒到來,知道是李神通妒忌爭功,只好一聲嘆息。過了一夜,才聽見鑼鼓喧天,竇建德督促軍兵殺來。李神通一見夏軍聲勢浩大,不敢戰,領兵退走。李神通功敗垂成,就是犯了孫臏所説的錯誤,而且不止一條,他本來沒有能力卻自認高明,不肯聽取副使崔世乾的正確意見,拒絕受降。他對當時的形勢沒有全面認識,不能及時決策,貽誤戰機,使得宇文化及得到補給,又遭夏軍威,説明他反應遲鈍,優柔寡斷。他在趙君德已登上城頭,勝利即將到手之際,反而鳴金收兵,更反映了他品質很差,自私忌功,置軍隊和國家利益於不顧。他不但不聽崔世乾的正確意見,反而將其關了起來,既是自大,又是暴,自亂軍心。李神通犯的錯誤可謂多了,難怪他不但失去到手的勝利,被迫退走,後來還連吃敗仗,丟城失地,最後他自己也成了竇建德的俘虜,正應了孫臏説的“將領病越多,失敗就越多”的論斷。東晉末年,在北方有一南燕,向南侵犯,劉裕帶兵前去征討。當時南燕君主是慕容德,在位七年,死後其兄長的兒子慕容超繼位。這個慕容超專寵信公孫五樓,而對親族十分猜忌,屢次加以誅戮,又派部將領兵侵入河南境內,擄掠數千男女;還到淮北大肆搶掠,捉走了陽平太守和濟南太守。劉裕調集大軍,經沂、淮河入泗水,到達下邳後,留下船艦輜重,領兵徒步向琅琊進軍。所經過的地方築城並派人守衞。隨從諸將中有些有不同看法,攔住劉裕的馬進諫:“燕人聽説我軍遠道而來,我料定他們不敢與我軍戰,然而,他們如果據守大峴山,實行堅壁清野,我軍無處得到糧食,必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那將如何是好!”劉裕笑着説:“諸君不必害怕!我早已摸透燕人,他們生貪婪,從來沒有長遠打算,只圖近利,只知擄掠,他們退走時捨不得毀掉禾苗,而且,他們會認為我們孤軍深入,必定難於持久。他們只須進據臨,最多是退守廣固,便可無事,所以他們不會據守天險。那麼,當我軍進入峴山時,他們一定會大出意外,驚惶失措,我們還愁不能攻克敵軍嗎?我現在就和大家約定,我們只管奮勇上前,一定可以滅掉燕賊!”劉裕催着眾軍晝夜不停地進軍。而南燕皇帝慕容超果然和劉裕所料一樣,不聽公孫五樓的計謀,放棄大峴山天險,只去加固都城,整備車杖兵馬,等着決戰。劉裕帶領軍兵過了大峴山,仍沒有燕兵出現,知道自己所料不錯,不舉起手來指着天説:“我軍幸虧得到老天爺保祐,能夠輕鬆地過了這處險關,消滅賊虜,便在此一舉了!”當時慕容超任命公孫五樓為徵虜將軍,帶領部將及五萬步、騎軍兵,屯兵臨。聽説東晉大軍到達,慕容超又親自統領四萬步兵和騎兵,出來接應。幕容超讓公孫五樓到離臨城40裏的巨蔑水去守衞。待公孫五樓到達該河岸邊時,晉軍前鋒已經到達,兩軍相爭,燕軍抵敵不住,往後退去。晉軍有四千輛戰車,分為左右兩翼,徐徐推進,直達臨朐城外10裏,慕容超帶領所有軍兵前來,兩軍展開一場惡鬥,戰了一天,仍是旗鼓相當,未分勝負。劉裕的一名參軍向劉裕獻計:“現在燕軍全體出動前來接戰,城中必定空虛,將軍為什麼不派兵抄小路去襲擊敵軍城池呢?這就是當年韓信破趙用過的妙計呀!”劉裕連聲説好,當即派兵數千,由兩員部將率領,繞過燕軍後面,前去襲擊臨朐城。此時城內只有老弱殘兵守衞,城南有一營壘,也不過軍兵千名,遭受晉軍突然襲擊,哪有抵抗之力。晉軍輕易佔領了臨朐城。慕容超得知臨朐城池已失,大吃一驚,便不顧燕軍大隊,單人獨騎跑了回去。燕軍失去主子,頓時大亂,紛紛逃跑,劉裕揮兵追擊,嚇得慕容超馬失前蹄,摔下馬來,差點兒被晉軍捉住。虧得公孫五樓替他換了一匹馬,保護他得以逃。慕容超拼命逃跑,跑回廣固城中,尚來不及整頓人馬,晉軍已經追到,突入了外城。慕容超和公孫五樓退入內城死守。晉軍猛攻,一時未能攻下,劉裕便下令築起長圍困敵,堡壘高達三丈,還有三道塹壕相連。一面派人招降遠近人眾,選拔賢德之人加以任用,當地漢族和夷族人士都很高興,很擁護劉裕。慕容超困守孤城,萬般無奈,派尚書郎張綱,夜裏縋出城外,去向秦國求援,救兵沒請來,張綱卻成了晉軍俘虜。劉裕大喜,親自為張綱解綁,賜酒壓驚,張綱便歸順了劉裕。慕容超沒盼來秦國援兵,卻見到張綱站在晉軍的樓車上勸降。燕軍大為驚恐,慕客超派人向劉裕求和,劉裕斥退了來使。慕客超無計可施,第二次派尚書令韓範去向秦國求援。秦國自己尚且吃緊,哪裏派得出援兵,只派了一名使臣去威脅劉裕,要劉裕退兵,説是如若不退,秦軍10萬鐵騎將來攻打晉軍。劉裕很清楚這是虛聲恫嚇,便怒斥來使:“你去向你的主子姚興傳話,等我平定青州之後,便要進函谷關了,如果姚興想早死,那就讓他快來吧!”張綱善於製造攻城器具,劉裕便讓他設計監造,果然十分巧妙,攻城之時,可以保護自己不受損失便能登城。韓範見孤城難保,也投降劉裕。劉裕讓韓範到城下招降守將,城中軍兵更失信心,陸續出城投降。劉裕見時機成了,便發動了總攻。南燕尚書悦壽見勢不妙,便開城進晉軍。慕容超帶領數十人馬逃跑,不到一里路,就被晉軍捉回。征服南燕,就劉裕來説是知己知彼,算度準確,用兵得當。而在慕容超來説,卻是犯了幾大錯誤,首先是殘殺親族,不得人心;其次是南征擄掠,行為殘暴;第三、也是最嚴重的一條是放棄天險,退守孤城;第四是隻圖近利,沒有遠謀,把糧食留給晉軍;第五是盲目出戰,沒有後援;第六是一旦失敗,只顧自己逃命,導致全軍潰亂。。這諸多錯誤,使他敗得很慘。李神通、慕容超兩人所犯錯誤相似,其下場也類似——當了俘虜。人們可以從他們的事例中看出,孫臏所列各項,確實是用兵之大忌。當然,孫臏的這些論述,也不僅僅適用於用兵之人,而是適用於各行各業,從事各項工作的人,如若犯了類似錯誤,必定遭致失敗,“病越多,失敗越多”值得人們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