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本紀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六月丁未,琉球請遣子弟入國子監讀書。許之。甲寅,暹羅國王森列拍臘照古龍拍臘馬呼陸坤司由提呀菩挨遣陪臣言貢船到虎跳門,阻滯久,每致損壞。乞諭粵省官吏準其放入河下,早得登岸,貿易採辦,勿被攔阻。從之。諭一等侍衞阿南達曰:“朕視外旗蒙古與八旗一體。今巡行之次,見其衣食困苦,深用惻然。爾即傳諭所過地方蒙古無告者,許其來見,詢其生計。”於是蒙古扶老扌巂幼,叩首行宮門。上詳問年齒生計,給與銀兩布疋。乙卯,上閲牧羣,賜從臣馬。刑部尚書魏象樞再疏乞休。允之。丁巳,以湯斌為江蘇巡撫。
七月乙亥,以宋德宜為大學士。辛巳,上駐蹕英尼湯泉。以佟佳為蒙古都統。
八月戊申,上還京。甲寅,大學士李霨卒,遣官奠茶酒,賜祭葬,諡文勤。甘肅提督靖逆侯張勇卒,予祭葬,諡襄壯。
九月甲子朔,停本年秋決。丙寅,以張士甄為刑部尚書,博濟為滿洲都統。以錢貴,更鑄錢,減四分之一。聽民採銅鉛,勿税。丁卯,改梁清標為兵部尚書,餘國柱為户部尚書。庚午,以蒙古都統阿拉尼兼理籓院尚書。癸酉,以陳廷敬為左都御史,莽奕祿為蒙古都統。丁亥,詔南巡車駕所過,賜復一年。辛卯,上啓鑾。
冬十月壬寅,上次泰安,登泰山,祀東嶽。辛亥,次桃源,閲河工,勞役夫,戒河吏勿侵漁。臨視天妃閘。與河臣靳輔論治河方略。壬子,上渡淮。甲寅,次高郵湖,登岸行十餘裏,詢耆老疾苦。丙辰,上幸焦山、金山,渡揚子江,舟中顧侍臣曰:“此皆戰艦也。今以供巡幸,然艱難不可忘也。”丁巳,弛海。戊午,上駐蘇州。庚申,幸惠山。諭巡撫:百姓遠道來觀,其不能歸者資遣之。
十一月壬戌朔,上駐江寧。癸亥,詣明陵致奠。乙丑,迴鑾。泊舟燕子磯,讀書至三鼓。侍臣高士奇請曰:“聖躬過勞,宜少節養。”上曰:“朕自五齡受書,誦讀恆至夜分,樂此不為疲也。”丁卯,命伊桑阿、薩穆哈視察海口。諭曰:“海口沙淤年久,遂至壅。必將水道疏通,始免昏墊。即多用經費,亦所不惜。”辛未,臨閲高家堰。次宿遷。過白洋河,賜老人白金。戊寅,上次曲。己卯,上詣先師廟,入大成門,行九叩禮。至詩禮堂,講易經。上大成殿,瞻先聖像,觀禮器。至聖蹟殿,覽圖書。至杏壇,觀植檜。入承聖門,汲孔井水嘗之。顧問魯壁遺蹟,博士孔毓圻佔對甚詳,賜官助教。詣孔林墓前酹酒。書“萬世師表”額。留曲柄黃蓋。賜衍聖公孔毓埏以次講諸經各一。免曲明年租賦。庚寅,上還京。以馬哈達為滿洲都統。
十二月壬辰朔,以石文炳為漢軍都統。癸卯,命公瓦山視師黑龍江,佟寶、佛可託副之,備羅剎。甲辰,賜公鄭克塽、伯劉國軒、馮錫範田宅,隸漢軍。丙午,命人值冬令,過嚴寒時乃遣。丙辰,上謁陵,賜守陵官兵牛羊。己未,還宮。
是歲,免直隸、江南、江西、河南、湖廣等省二十六州縣災賦有差。朝鮮、暹羅入貢。
二十四年乙丑正月癸酉,享太廟。諭曰:“贊禮郎讀祝,讀至朕名,聲輒不揚,失父前子名之義。自今俱令宣讀。”癸未,命公彭赴黑龍江督察軍務。命侯林興珠率福建藤牌兵從之。以班達爾沙、佟寶、馬喇參軍事。乙丑,試翰詹官於保和殿,上親定甲乙,其不稱者改官。戊子,命蒙古科爾沁十旗所貢牛羊送黑龍江軍前。
二月庚子,命周公後裔東野氏為五經博士,予祀田。以額赫納為滿洲都統。癸卯,上御經筵。乙卯,上巡幸畿甸。庚申,還京。再賜劉國軒第宅。以範承勳為廣西巡撫。
三月壬戌,上撰孔子廟碑文成,親書立碑。重修賦役全書。辛巳,賜陸肯堂等一百二十一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辛卯,予宋儒周敦頤裔孫五經博士。丙申,授李之芳輕車都尉世職。戊戌,馬喇以所俘羅剎上獻,命軍前縱遣之。辛丑,詔以直隸連年旱災,逋賦六十餘萬盡免之,並免今年正賦三分之一。詔醫官博採醫林載籍,勒成一書。庚戌,設內務府官學。
五月癸未,詔厄魯特濟農違離本部,鄉化而來,宜加愛養,予之田宅。修政治典訓。甲申,以原廣西巡撫郝浴歷官廉潔,悉免應追帑金。彭等攻雅克薩城,羅剎來援,林興珠率藤牌兵擊於江中,破之,沈其船,頭人額裏克舍乞降。
六月庚寅朔,上巡幸外,啓鑾。戊戌,上還京。癸卯,詔曰:“鄂羅斯入我邊,侵擾鄂倫、索倫、赫哲、飛牙喀等處人眾,盤踞雅克薩四十年。今克奏厥績,在事人員,鹹與優敍。應於何地永駐官兵,即會議具奏。”上試漢軍筆帖式、監生,曳白八百人,均斥革,令其讀書再試。乙巳,上巡幸外。
秋七月壬申,設吉林、黑龍江驛路,凡十九驛。
八月丙午,上駐蹕拜巴哈昂阿,賜朝行在蒙古王貝勒冠服銀幣。
九月戊午朔,上聞太皇太后違豫,迴鑾。己未,上馳回京,趨侍醫藥,旋即康復。辛巳,陝西提督王進寶卒,贈太子太保,予祭葬,諡忠勇。甲申,命副都統温代、納秦駐防黑龍江,博定修築墨爾城,增給伕役,兼令屯田。乙酉,以吳英為四川提督。
冬十月甲午,上幸南苑。戊戌,厄魯特使人伊特木坐殺人棄市。己亥,以瓦代為滿洲都統。庚子,定外籓王以下,歲貢羊一隻、酒一瓶。丙午,慶雲見。己酉,靳輔請下河涸出田畝,佃民收價償工費。上曰:“如是則累民矣。其勿取。”甲寅,以博霽為江寧將軍。
十一月丁巳朔,有食之。庚申,以莽奕祿為滿洲都統,塔爾岱為蒙古都統。甲戌,上大閲於盧溝橋。丙子,靳輔、于成龍遵召至京,會議治河方略。靳輔議開六河建長堤。于成龍請開濬海口故道。大學士以聞。上雲:“二説俱有理,可詢高、寶七州縣京官,孰利民。”侍讀喬萊奏,從於成龍議,則工易成,而百姓有利。上令于成龍興工。旋以民情不便而止。己卯,上賜鄂內、坤巴圖魯散秩大臣,聽其家居,二人皆太宗朝舊臣也。乙酉,詔曰:“蝕於月朔,越十六月食。一月之中,薄蝕互見。天象示儆,宜亟修省。廷臣集議以聞。”十二月庚寅,以察尼為奉天將軍。己亥,謁孝陵。癸卯,上還宮。甲寅,祫祭太廟。
是歲,免江南、江西、山東、山西、湖廣等省七十四州縣衞災賦有差。朝鮮、琉球、噶爾丹入貢。
二十五年丙寅正月丙申,命馬喇督黑龍江屯田。鄂羅斯復據雅克薩,命薩布素率師逐之。
二月甲辰,重修太祖實錄成。丁未,詔曰:“國家削平逆孽,戡定遐荒,惟宜宣佈德意,動其畏懷。近見雲、貴、川、廣大吏,不善撫綏,頗行苛,貪黷生事,假借邀功。朕思土司苗蠻,既歸王化,有何杌隉,格靡寧。其務推示誠信,化導安輯,以副朕撫馭遐荒至意。”停四川採運木植。己酉,文華殿成。壬子,告祭至聖先師於傳心殿。癸丑,上御經筵。以津進為領侍衞內大臣。
三月戊午,命修棲所。己未,命纂修一統志。甲戌,以湯斌為禮部尚書,兼管詹事府。
夏四月乙酉朔,命阿拉尼往喀爾喀七旗蒞盟。庚寅,詔曰:“趙良棟前當逆賊盤踞漢中,首先入川,功績懋著。復領兵直抵雲南,攻克省城之後,獨能恪守法紀,廉潔自持,深為可嘉。今已衰老解任,應復其勇略將軍、兵部尚書、總督以示眷注。”命郎談、班達爾沙、馬喇赴黑龍江參贊軍務。贈陝西死事平逆將軍畢力克圖、參贊阿爾瑚世職。甲午,詔求遺書。戊申,調萬正雲南提督,以張雲翼為福建陸路提督。辛亥,始令順天等屬旗莊屯丁,編查保甲,與民户同。
閏四月辛未,以範承勳為雲南貴州總督。
五月丁亥,詔毀天下祠。
六月乙亥,錄平南大將軍賴塔、都統趙賴以次功,各予世職有差。戊寅,以阿蘭泰為左都御史。
秋七月己酉,錫荷蘭國王耀漢連氏甘氏文綺白金,命其使臣賚書致鄂羅斯。吏部奏定侍讀、庶子以下各官學問不及者,以同知、運判外轉。從之。辛亥,上巡幸外。
八月辛未,上駐蹕烏爾格蘇台。丙子,上還京。以索額圖為領侍衞內大臣。丁丑,詔薩布素圍雅克薩城,遏其援師,以博定參軍事。戊辰,詔天下學宮崇祀先儒。庚辰,詔增孔林地十一頃有奇,從衍聖公孔毓埏請也,除其賦。
九月己丑,以班達爾沙為蒙古都統。乙巳,以圖納為四川陝西總督。丁未,以陳廷敬為工部尚書,馬齊為山西巡撫。己酉,鄂羅斯察漢汗使來請解雅克薩之圍。許之。是月,內大臣拉篤祜奉詔與羅卜藏濟農及噶爾丹定地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