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本紀五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八年正月己酉朔,蒿齊忒部台吉噶爾馬撒望、儲護爾率所部來歸。辛亥,以布丹為議政大臣。甲寅,和碩英親王阿濟格謀亂,幽之。其黨郡王勞親降貝子,席特庫等論死。乙卯,以蘇克薩哈、詹岱為議政大臣。丙辰,罷漢中歲貢柑及江南橘、河南石榴。戊午,罷諸處織造督進官役及陝西歲貢羢褐皮革。命和碩睿親王多爾袞子多爾博襲爵。己未,罷臨清歲造城磚。庚申,上親政,御殿受賀,大赦。詔曰:“朕躬親大政,總理萬幾。天地祖宗,付託甚重。海內臣庶,望治甚殷。自惟涼德,夙夜祗懼。天下至大,政務至繁,非朕躬所能獨理。凡我諸王貝勒及文武羣臣,其各?佔忠盡職,潔己愛人,利弊悉以上聞,德意期於下究。百姓亦宜鹹體朕心,務本樂業,共享泰寧之慶。”孔有德克桂林,斬故明靖江王及文武官四百七十三人,餘黨悉降。壬戌,罷江西歲進龍碗。丙寅,以夏一鶚為江西巡撫。丁卯,升祔孝端文皇后於太廟。追尊故攝政王多爾袞為成宗義皇帝,祔於太廟。移內三院于城。己巳,以伊圖為議政大臣。免安州芝棉税。丁丑,復封端重郡王博洛、敬謹郡王尼堪為和碩親王。以鞏阿岱、鰲拜為議政大臣。戊寅,以巴圖魯詹、杜爾瑪為議政大臣。
二月庚辰,進封滿達海為和碩巽親王,多尼為和碩信親王,羅可鐸為多羅平郡王,瓦克達為多羅謙郡王,傑書為多羅康郡王。更定錢制,每百文準銀一錢。辛巳,免朔州、渾源、大同荒賦。癸未,羅什、博爾惠有罪,論死。上宥其死,羣臣執奏不可,遂伏誅。戊子,上昭聖慈壽皇太后尊號。己丑,大赦。免汶上等五縣六、七兩年災賦。辛卯,罷邊外築城之役,加派錢糧準抵八年正賦,官吏捐輸酌給議敍並免之。癸巳,蘇克薩哈、詹岱、穆濟倫首告故攝政王多爾袞逆節皆實,籍其家,誅其黨何洛會、胡錫。甲午,免山西荒賦。戊戌,封貝勒嶽樂為多羅安郡王。己亥,暴多爾袞罪於中外,削其尊號及母追封,撤廟享。庚子,調陳泰為吏部尚書,以韓岱為刑部尚書。辛丑,上幸南苑。壬寅,命孔有德移駐桂林。癸卯,上還宮。乙巳,封和碩肅親王豪格子富壽為和碩顯親王。
閏二月戊申朔,湖南餘寇牛萬才率所部降。庚戌,封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子濟度為多羅簡郡王,勒度為多羅郡王。甲寅,諭曰:“國家紀綱,首重廉吏。邇來有司貪污成習,百姓失所,殊違朕心。總督巡撫,任大責重,全在舉劾得當,使有司知所勸懲。今所舉多冒濫,所劾多微員,大貪大惡乃徇縱之,何補吏治?吏部其詳察以聞。”調黨崇雅為户部尚書,金之俊為兵部尚書,劉餘祐為刑部尚書,謝啓光為工部尚書。免祥符等六縣七年災賦。乙卯,進封碩為和碩承澤親王。諭曰:“榷關之設,國家藉以通商,非苦之也。税關官吏,擾民行私,無異劫奪。朕灼知商民之苦。今後每關設官一員,悉裁冗濫,並不得妄諮勤勞,更與銓補。”丙辰,諭督撫甄別有司才德並優兼通文義者擢之,不識文義任役作者黜之,吏部授官校試文義不通者除名。己未,總兵官許爾顯克肇慶、羅定,徐成功克高州。喇嘛貢佛像、銅塔及番犬。壬戌,幽阿濟格於別室,籍其家,削貝子勞親爵為庶人。乙丑,大學士馮銓、尚書謝啓光等以罪免。諭曰:“國家設官,必公忠自矢,方能裨益生民,共襄盛治。朕親政以來,屢下詔令,嘉與更始。乃部院諸臣因仍前弊,持祿養。朕親行黜陟,與天下見之。自今以後,其淬礪前非,各盡厥職。若仍上下欺,法必不貸。”丙寅,諭曰:“各省土寇,本皆吾民,迫於飢寒,因而為亂。年來屢經撲剿,而管兵將領,殺良冒功,真盜未殲,民乃荼毒,朕深痛之。嗣後各督撫宜剿撫並施,勿藉捕擾民,以稱朕意。”丁卯,孔有德克梧州、柳州。戊辰,大學士洪承疇兼都察院左都御史,陳之遴為禮部尚書,張鳳翔為工部尚書。己巳,裁江南、陝西督餉侍郎,淮安總理漕運侍郎。庚午,固山額真阿喇善等剿山東賊。壬申,免涿、良鄉等十三州縣圈地。乙亥,定阿附多爾袞諸臣罪,剛林、祁充格俱坐罪。丁丑,諭曰:“故明宗籓,前以恣行不軌,多被誅戮,朕甚憫焉。自後有移失所甘心投誠者,有司禮送京師,加恩畜養。鎮國將軍以下,即其地佔籍為民,各安厥業。”免宛平災賦。
三月壬午,端重親王博洛、敬謹親王尼堪以罪降郡王。癸未,命諸王、貝勒、貝子分管六部、理籓院、都察院事。乙酉,湖南保、靖、永順等土司來歸。丙戌,免武強上年災賦。己丑,以希福為弘文院大學士,陳泰為國史院大學士。改李率泰為弘文院大學士,寧完我為國史院大學士。以噶達渾為都察院承政,硃瑪喇為吏部尚書,雅賴為户部尚書,譚布為工部尚書,藍拜為鑲藍旗滿洲固山額真。辛卯,定王公朝集例。壬辰,定襲爵例。癸巳,諭曰:“御史巡方,職在安民察吏。向來所差御史,苞苴請託,身已失檢,何由察吏?吏不能察,民何以安?今後各宜洗濯自新,務盡職事,並許督撫糾舉,都察院考核以聞。”癸卯,定齋戒例。丙午,許滿洲、蒙古、漢軍子弟科舉,依甲第除授。
夏四月庚戌,詔行幸所過,有司不得進獻。遣官祭嶽鎮海瀆、帝王陵寢、先師孔子闕里。土賊羅榮等犯虔州,副將楊遇明討擒之。乙卯,幸沙河。辛酉,次赤城。以王文奎總督漕運。甲子,次上都。丙寅,翁牛特部杜稜郡王等來朝。己巳,次俄爾峒。庚午,免朝鮮歲貢柑、柚、石榴。巴林部固倫額駙布騰郡王等來朝。命故靖南王耿仲明子繼茂襲爵。辛未,還次上都河。壬申,次俄爾峒河。
五月丁丑朔,次謨護裏伊札裏河。夏一鶚擊明唐王故將傅鼎銓等,追入福建,擒鼎銓等斬之。辛巳,次庫爾奇勒河。壬午,烏硃穆秦部貝勒稜額爾德尼等來朝。乙酉,次西喇塔。調噶達渾為户部尚書。以覺善為都察院承政,綽貝為鑲白旗蒙古固山額真。壬辰,次孫河。癸巳,還宮。丙申,免英山五年至七年荒逋賦。庚子,復博洛、尼堪親王爵。甲辰,御史張煊以奏劾尚書陳名夏論死。
六月丙午朔,幸南苑。官軍破陝西賊何柴山等於雒南。丁巳,阿喇善擊山東盈河山賊,平之。壬戌,罷太和山貢符篆、黃。乙丑,定諸陵壇廟祀典。庚午,諭曰:“朕以有司貪,命督撫察劾。乃閲四五月之久而未奏聞。毋乃受賕徇私,為有司所制,或勢要挾持,不敢彈劾歟?此盜賊所由滋,而黎民無起也。其即奉行前詔,直陳無隱。”辛未,詔故明神宗陵如十二陵,以時致祭,仍設守陵户。廣東官軍復廉州及永安等十二縣。壬申,命修繕祖陵,設守户,定祭禮,復朝、夕月禮。
秋七月丙子朔,諭曰:“比者投充漢人,生事害民,朕甚恨之。夫供賦役者編氓也,投充者奴隸也。今反厚奴隸而薄編氓,如國家元氣及法紀何?其自朕包衣牛錄,下至王公諸臣投充人,有犯法者,嚴治其罪,知情者連坐。前有司責治投充人,至獲罪譴。今後與齊民同罰,庶無異視。使天下鹹知朕意。”又諭曰:“大小臣工,皆朝廷職官,待之以禮,則朝廷益尊。今在京滿、漢諸臣犯罪,有未奉旨革職輒提取審問者,殊乖大體。嗣後各衙門遇官員有犯,或被告訐,皆先請旨革職,然後送刑部審問,毋得徑行提審,著為令。”戊子,大學士陳泰、李率泰以罪免。以雅秦為內國史院大學士,杜爾德為議政大臣。乙未,幸南苑。己亥,以陳名夏為內弘文院大學士。
八月丙午朔,上還宮。丁未,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來朝。己酉,副將許武光請括天下藏金充餉。上曰:“帝王生財之道,在節用愛民。掘地求金,自古未有。”命逐去之。乙卯,以趙開心為左都御史。定順天鄉試滿洲、蒙古為一榜,漢軍、漢人為一榜,會試、殿試如之。戊午,冊立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女博爾濟錦氏為皇后。壬戌,更定馬步軍經制。吏部尚書譚泰有罪,伏誅,籍其家。乙酉,大婚禮成,加上太后尊號為昭聖慈壽恭簡皇太后。丙寅,御殿受賀,頒恩赦。戊辰,追復肅親王豪格爵。己巳,詔天下歲貢物產不便於民者悉罷之。癸酉,陳錦、金礪等追故明魯王於舟山,獲其將阮進。
九月庚辰,定朝儀。壬午,命平西王吳三桂徵四川。陳錦、金礪克舟山,故明魯王遁走。丙戌,雅賴、譚布、覺善免,以卓羅為吏部尚書,車克為户部尚書,藍拜為工部尚書,俄羅臣為都察院左都御史,趙國祚為鑲紅旗漢軍固山額真。封阿霸垓部都司噶爾為郡王。固山額真噶達渾徵鄂爾多斯部多爾濟。丁亥,除永平四關荒屯賦。壬辰,改承天門為天安門。癸巳,上獵於近郊。辛丑,還宮。癸卯,喀爾喀部土謝圖汗、車臣汗、臣汗等來貢。
冬十月己酉,以和碩承澤親王碩、多羅謙郡王瓦克達為議政王。辛亥,免宣府災賦。丁巳,以額黑為國史院大學士。庚申,賜阿濟格死。辛酉,李國翰會吳三桂徵四川。以馬光輝為直隸山東河南總督。甲子,免諸王三大節進珠、貂、鞍馬及衍聖公、宣、大各鎮歲進馬。乙丑,封肇祖、興祖陵山曰啓運山,景祖、顯祖陵山曰積慶山,福陵山曰天柱山,昭陵山曰隆業山。是,啓運山慶雲見。
十一月乙亥朔,皇第一子牛鈕生。丙子,於大海率所部至夷陵請降。丙戌,尚可喜克雷州。乙未,免平陽、潞安二府,澤、遼、沁三州上年災賦。戊戌,以伊爾德為正黃旗滿洲固山額真,佟圖賴為正藍旗漢軍固山額真。庚子,免陽曲等四縣上年災賦。壬寅,免寧晉荒賦。
十二月丙午,免桐城等四縣上年荒賦。丁卯,以周國佐為江寧巡撫。
是年,朝鮮,厄魯特部額爾德尼台吉、昆都倫吳巴什、阿巴賴,喀爾喀部土謝圖汗、車臣汗、臣汗、顧實汗、台吉吳巴什,達賴喇嘛俱來貢。
九年正月癸酉朔,上幸南苑。辛巳,以陳泰為禮部尚書。壬午,大學士陳名夏以罪免。雪張煊冤,命禮部議恤。京師地震。乙酉,以陳維新為廣西巡撫。壬寅,皇第一子牛鈕薨。
二月丁未,以祜錫布為鑲紅旗滿洲固山額真。噶達渾等討鄂爾多斯部多爾濟等於賀蘭山,殲之。戊申,和碩巽親王滿達海薨,追封和碩簡親王。庚戌,頒六諭卧碑文於天下。庚申,加封鄭親王濟爾哈朗為叔和碩鄭親王。辛酉,以陳之遴為弘文院大學士,孫茂蘭為寧夏巡撫。
三月乙亥,以王鐸為禮部尚書,房可壯為左都御史。贈張煊太常寺卿,仍錄其子如父官。庚辰,定官員封贈例。丙戌,罷諸王、貝勒、貝子管理部務。追降和碩豫親王多鐸為多羅郡王。丁亥,和碩端重親王博洛薨,追封和碩定親王。己丑,以陳泰為鑲黃旗滿洲固山額真。癸巳,以遏必隆、額爾克戴青、趙布泰、賴塔庫、索洪為議政大臣,覺羅郎球、胡世安為禮部尚書。鞏阿岱、錫翰、西訥布庫、冷僧機以罪伏誅,籍其產。拜尹圖免死,幽系。戊戌,多羅順承郡王勒克德渾薨,追封多羅恭惠郡王。己亥,賜滿洲、蒙古貢士麻勒吉,漢軍及漢貢士鄒忠倚等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丙午,以蔡士英為江西巡撫。丁未,裁登萊、宣府巡撫。乙卯,以韓岱為吏部尚書,藍拜為刑部尚書,星訥為工部尚書,阿喇善為都察院左都御史。戊午,孔有德克廣西南寧、慶遠、思恩,故明將陳邦傅以潯州降。己未,免府州縣官入覲。庚申,定諸王以下官名輿服之制。乙丑,允禮部議,一月三朝,秋一舉經筵。設宗人府官。
五月丁丑,詔京察六年一舉行。己卯,免江陰、青浦牛税。壬午,以喀喀木為昂邦章京,鎮守江寧。庚子,幸南苑。
六月丁未,裁併直隸諸衞所。戊申,上還宮。庚戌,以和碩敬謹親王尼堪掌宗人府事,貝勒尚善、貝子吳達海為左右宗正。官軍討肇慶、高州賊,平之。丁巳,詔軍政六年一舉行。丙寅,設詹事府官。追諡圖爾格為忠義公,圖賴為昭勳公,配享太廟。
秋七月癸酉,故明將孫可望陷桂林,定南王孔有德死之。丙子,名皇城北門為地安門。浙閩總督陳錦徵鄭成功,至漳州,為其下所殺。庚辰,免淮安六年、七年牙行逋税。甲申,以和碩敬謹親王尼堪為定遠大將軍,徵湖南、貴州。定滿官喪制。丁亥,以巴爾處渾為鑲紅旗滿洲固山額真。免磁、祥符等八州縣及懷慶衞上年災賦。吳三桂、李國翰定漳臘、松潘、重慶。遣梅勒章京戴都圍成都,故明帥劉文秀舉城降。己丑,免臨邑四縣荒徭賦。辛卯,天全六番、烏思藏等土司來降。戊戌,以祖澤遠為湖廣四川總督。
八月乙巳,更定王公以下婚娶禮。丙午,多羅謙郡王瓦克達薨。丁巳,命尼堪移師討廣西餘寇。
九月庚午朔,以硃孔格、阿濟賴、伊拜為議政大臣。辛巳,更定王以下祭葬禮。癸未,以纛章京阿爾津為定南將軍,同馬喇希徵廣東餘寇。甲申,以劉清泰為浙江福建總督,王來用為順天巡撫。辛卯,幸太學釋奠。癸巳,賚衍聖公、五經博士、四氏子孫、祭酒、司業等官有差。敕曰:“聖人之道,如中天,上之賴以致治,下之資以事君。學官諸生當共勉之。”冬十月庚子,免沛縣六年至八年災賦。尚可喜、耿繼茂克欽州、靈山,故明西平王硃聿縛賊渠李明忠來降,高、雷、廉、瓊諸郡悉平。壬寅,官軍復梧州。癸卯,以歲飢,詔所在積穀,遏糴,旌輸粟。丙午,免三水等三縣六年災賦。壬子,以劉餘祐為户部尚書。癸丑,免霸州、東安、文安荒賦。甲寅,孫可望寇保寧,吳三桂、李國翰大敗之。以希福、范文程、額黑、車克、覺羅郎球、明安達禮、濟席哈、星訥為議政大臣,巴哈納為刑部尚書,藍拜罷。戊午,命和碩鄭親王世子濟度,多羅信郡王多尼,多羅安郡王嶽樂,多羅郡王勒都,貝勒尚善、杜爾祜、杜蘭議政。辛酉,以阿爾津為安西將軍,同馬喇希移鎮漢中。丙寅,以李化熙為刑部尚書。丁卯,尊太宗大貴妃為懿靖大貴妃,淑妃為康惠淑妃。
十一月庚午,以卓羅為靖南將軍,同藍拜等徵廣西餘寇。己丑,祀天於圜丘。庚寅,故明將白文選寇辰州,總兵官徐勇、參議劉升祚、知府王任杞死之。辛卯,尼堪抵湘潭,故明將馬進忠等遁寶慶,追至衡山,擊敗之,又敗之於衡州。尼堪薨于軍。追封尼堪為和碩莊親王。乙未,免忻、樂平等州縣災賦。
十二月辛丑,免太原、平陽、汾州、遼、沁、澤災賦。壬寅,詔還清苑民三百餘户所撥投充人地,仍免地租一年。官軍復安福、永新。丙午,撤卓羅等軍回京。庚戌,幸南苑。戊午,還宮。廣東賊犯香山,官軍討平之。己未,覆命阿爾津為定南將軍,同馬喇希等討辰、常餘寇。甲子,免長武災賦。
是年,達賴喇嘛來朝。朝鮮,厄魯特部顧實汗、巴圖魯諾顏,喀爾喀部土謝圖汗下戴青諾顏、喇嗎達爾達爾漢諾顏,索倫部索郎阿達爾漢及班禪胡土克圖、第巴、巴喀胡土克圖喇嘛俱來貢。厄魯特顧實汗三至。
十年正月庚午,諭曰:“朕自親政以來,但見滿臣奏事。大小臣工,皆朕腹心。嗣凡章疏,滿、漢侍郎、卿以上會同奏進,各除推諉,以昭一德。”辛未,諭:“言官不得捃摭細務,朕一萬幾,豈無未合天意、未順人心之事。諸臣其直言無隱。當者必旌,戇者不罪。”癸酉,免莊、紅城堡、洮州衞災賦。丁丑,改洪承疇為弘文院大學士,陳名夏為秘書院大學士。庚辰,以貝勒齊為定遠大將軍,統徵湖南軍,授以方略。丙戌,以多羅額駙內鐸為議政大臣。詔三品以上大臣各舉所知,仍嚴連坐法。庚寅,調金之俊為左都御史,以劉昌為工部尚書。癸巳,更定多羅貝勒以下歲俸。丙申,幸內苑,閲通鑑。上問漢高祖、文帝、光武及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孰優。陳名夏對曰:“唐太宗似過之。”上曰:“不然,明太祖立法可垂永久,歷代之君皆不及也。”二月庚子,封蒿齊忒部台吉噶爾瑪薩望為多羅郡王。壬子,大學士陳之遴免。甲寅,以陳之遴為户部尚書。乙卯,以沈永忠為剿撫湖南將軍,鎮守湖南。己未,裁各部滿尚書之衤復者。庚申,以高爾儼為弘文院大學士,費揚古為議政大臣。辛酉,明安達禮、劉餘祐有罪,免。甲子,喀爾喀部土謝圖汗下賁塔爾、袞布、奔巴世希、扎穆蘇台吉率所部來歸。
三月戊辰,幸南台較。上執弓曰:“我朝以此定天下,朕每出獵,期練習騎。今綜萬幾,不暇給,然未嘗忘也。”賜太常寺卿湯若望號通玄教師。免山西岢嵐、保德七十四州縣六年逋賦,代、榆次十二州縣十之七。己巳,封喀爾喀部賁塔爾為和碩達爾漢親王,袞布為卓禮克圖郡王,奔巴世希為固山貝子。免薊、豐潤等十一州縣九年災賦。庚午,幸南苑。甲戌,免五台縣逋賦及八年額賦之半。己卯,免江西六年荒地逋賦。辛巳,設宗學,親王、郡王年滿十歲,並選師教習。乙酉,還宮。丙戌,濟席哈免。以噶達渾為兵部尚書。甲午,復以馮銓為弘文院大學士。
夏四月丁酉,親試翰林官成克鞏等。庚子,御太和殿,召見朝覲官,諭遣之。諭曰:“國家官人,內任者習知紀綱,外任者諳於民俗,內外歷,方見真才。今親試詞臣,其未留任者,量予改授,照詞臣外轉舊例,優予司、道各官。”始諭吏部、都察院舉京察。甲辰,免湖南六年至九年逋賦、山西夏縣荒賦。丙午,以佟國器為福建巡撫。丁未,以圖海為弘文院大學士。壬子,以旱,下詔求直言,省刑獄。甲寅,命提學御史、提學道清釐學政。定學額,冒濫。改折民間充解物料,行一條鞭法。丁巳,定滿官離任持服三年例。己未,以成克鞏為吏部尚書。癸亥,免福州等六府九年以前荒賦三之一。
五月甲戌,停御史巡按直省。免祥符等七縣九年災賦,沔陽、潛江、景陵八年災賦。乙亥,封鄭芝龍為同安侯,子成功為海澄公,弟鴻逵為奉化伯。以喀喀木為靖南將軍,徵廣東餘寇。免歷城等六十九州縣八、九年災賦。丁丑,定旌表宗室節孝貞烈例。己卯,詔曰:“天下初定,瘡痍未復,頻年水旱,民不聊生,飢寒切身,迫而為盜。魁惡雖多,豈無冤濫,脅從沈陷,自拔無門。念此人民,誰非赤子,摧殘極易,生聚綦難,概行誅鋤,深可憫惻。茲降殊恩,曲從寬宥,果能改悔,鹹與自新。所在官司,妥為安,兵仍補伍,民即歸農,不原還鄉,聽其居位,勿令失所。鹹使聞知。”庚辰,定熱審例。乙酉,追封舒爾哈齊為和碩親王,額爾袞、界堪、雅爾哈齊、祜為多羅郡王。免武昌、漢陽、黃州、安陸、德安、荊州、嶽州九年災賦。庚寅,加洪承疇太保,經略湖廣、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壬辰,以張秉貞為刑部尚書。甲午,免霸、保定等三十一州縣九年災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