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卷十四本紀十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四十一年正月癸酉朔,富德克打噶咱普德爾窩、馬爾邦等碉卡。明亮等克獨松等碉卡。甲戌,定郡王綿德以結禮部司員削爵,命綿恩承襲。阿桂克喇烏喇等碉卡及舍齊等寺。己卯,阿桂率諸軍進圍噶喇依,索諾木之母及其姑姊妹出降。命封阿桂一等誠謀英勇公,予四團龍補服、金黃帶。加賞果毅繼勇公豐升額一等子。封明亮一等襄勇伯,海蘭察一等超勇侯,額森特一等男,和隆武三等果勇侯,福康安、普爾普三等男。加賞奎林一等男。豐升額、明亮、海蘭察、奎林、和隆武仍各予雙眼花翎,賞于中一等輕車都尉,均世襲。阿桂請安降眾於綽斯甲布十二土司地方,從之。壬午,賞阿桂紫繮。甲申,調明善為科布多參贊大臣。以法福裏為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己丑,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官保以病乞休,允之。以阿桂為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調豐升額為户部尚書,福隆安為兵部尚書。以綽克託為工部尚書。庚寅,嘉謨遷倉場侍郎。命阿思哈署漕運總督,永貴署吏部尚書,英廉署户部尚書。

二月己酉,授文綬四川總督,調富勒渾為湖廣總督。庚戌,命嗣後社稷壇祭時,或值風雨,於殿內致祭。蠲江蘇上元等三十九州縣、鎮江等五衞四十年旱災額賦。辛亥,上謁東陵。以祇謁兩陵,並巡幸山東,免經過州縣本年額賦十分之三。甲寅,上謁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詣孝賢皇后陵奠酒。阿桂等奏索諾木等出降,檻送京師,兩金川平。乙卯,命永貴回禮部尚書,仍兼署吏部事。丙辰,命圖平定金川前後五十功臣像於紫光閣。命新設將軍駐雅州,四川提督桂林駐金川。丁巳,上還京師。戊午,上謁泰陵。命袁守侗赴四川,會同阿桂查辦參贊大臣富德。壬戌,上謁泰陵。設雲南騰越鎮總兵官。丁卯,上奉皇太后巡幸山東。己巳,免順天直隸通州等二十八州縣未完地糧倉穀。庚午,停湖北勘丈湖地。免直隸霸州等二十一州縣未完地糧倉穀。辛未,減直隸軍以下人犯罪。

三月丁丑,免山東泰安、曲二縣本年額賦。戊寅,免山東鄒平等三十九州縣衞各項民欠額賦。己卯,增設成都將軍,以明亮為之。辛巳,減山東軍以下人犯罪。壬午,免山東德州等十一州縣緩徵漕米漕項。癸未,以薩載為江南河道總督,楊魁為江蘇巡撫。甲申,勒爾謹陛見,命畢沅署陝甘總督。丙戌,上駐蹕泰安,謁岱廟。命還督撫貢物,仍嚴飭之。設金川勒烏圍總兵。丁亥,上登泰山。辛卯,户部尚書王際華卒,以袁守侗代之。免四川通省上年額賦及本年夷賦有差。蠲河南武陟縣四十年水災額賦。乙未,上至曲,謁孔子廟。蠲安徽懷寧等三十二州縣、建陽等七衞四十年水旱額賦。丙申,釋奠先師孔子,告平兩金川功。丁酉,上謁孔林。調李質穎為廣東巡撫,以閔鶚元為安徽巡撫。戊戌,富德褫職逮治。己亥,雲南車裏逃夷刀維屏等悔罪自歸,諭免死,錮之。庚子,命户部侍郎和珅軍機處行走。辛丑,上奉皇太后自濟寧登舟。

夏四月癸卯,以平定金川,遣官祭告天地、太廟、社稷。以英廉兼署户部尚書。命劉墉會同陳輝祖查勘湖北沔陽州衝潰堤工。甲辰,予告協辦大學士、吏部尚書官保卒。丁未,上閲臨清州舊城。辛亥,命阿桂仍在軍機處行走。癸丑,蠲直隸霸州等五十二州縣四十年水災額賦有差。乙卯,以平定金川,遣官告祭昭西陵、孝陵、孝東陵、景陵、泰陵、孝賢皇后陵。丙辰,遣官告祭孔子闕里。壬戌,遣官告祭永陵、福陵、昭陵。甲子,以阿思哈為漕運總督,素爾訥為左都御史,索琳為理籓院尚書,仍留庫倫辦事,命豐升額署理籓院尚書。乙丑,上送皇太后自寶稼營還京師。丙寅,獻金川俘馘於廟社。丁卯,定西將軍阿桂等凱旋。戊辰,上幸良鄉城南行郊勞禮,賜將軍及隨徵將士等宴,並賞阿桂等御用鞍馬各一。上還京師。己巳,受俘。上御瀛台,親鞫俘囚。索諾木等皆磔於市。上御紫光閣,行飲至禮,賜凱旋將士及王大臣等宴,賜將軍阿桂以下銀幣有差。庚午,斬番目布籠普佔巴、雅瑪朋阿庫魯等於市。

五月辛未朔,上奉皇太后御慈寧宮,上徽號曰崇慶慈宣康惠敦和裕壽純禧恭懿安祺寧豫皇太后,頒詔覃恩有差。戊寅,富德以誣訐阿桂悖逆,處斬。辛巳,豁山西石樓等三縣丁徭虛額銀。癸未,上奉皇太后啓鑾,秋獮木蘭。己丑,上駐蹕避暑山莊。

六月庚子朔,定文淵閣官制。壬子,以甘肅皋蘭等二十九州縣?旱災,命多留市米以供民食。庚申,黃邦寧論斬,逮治前護廣西巡撫蘇爾德、署按察使廣德。

秋七月庚申,索琳以不職釒雋級,以伍彌泰為理籓院尚書。丁亥,授巴延三山西巡撫,調鄂寶為湖南巡撫。

八月丁未,召瑚圖靈阿,以巴林王巴圖為定邊左副將軍,以額駙拉旺多爾濟為伊犁參贊大臣。乙卯,上幸木蘭行圍。

九月丙子,上回駐避暑山莊。庚辰,上送皇太后迴鑾。庚寅,上奉皇太后還京師。

冬十月己亥朔,命豐升額為步軍統領,福隆安仍兼管。壬寅,綏遠城將軍容保罷,以伍彌泰代之。甲辰,命英誠公阿克棟阿在領侍衞內大臣上行走,以奎林為理籓院尚書。戊申,左都御史張若溎病免。辛亥,調崔應階為左都御史,以余文儀為刑部尚書。壬子,阿思哈病免,以鄂寶為漕運總督。癸丑,以敦福為湖南巡撫。丙辰,命三寶查浙江漕糧積弊。甲子,以甘肅皋蘭等二十九?州縣旱災,豁歷年積欠倉糧四百萬有奇。

十一月甲申,命四庫全書館詳核違各書,分別改毀。諭曰:“明季諸人書集詞意牴觸本朝者,如錢謙益等,均不能死節,妄肆狂狺,自應查明譭棄。劉宗周、黃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優幹濟,諸人所言,若當時採用,敗亡未必若彼其速,惟當改易字句,無庸銷燬。又直臣如楊漣等,即有一二語傷觸,亦止須酌改,實不忍並從焚棄。”十二月庚子,命戊戌年八月舉行繙譯鄉試,次年三月舉行會試。丙午,命明亮軍機處行走,伍彌泰遷西安將軍,博成署綏遠城將軍。戊申,以雅朗阿為綏遠城將軍。甲寅,蠲山東德州等三十州縣衞所本年被災額賦。丙辰,緬目得魯藴請送還內地官人,準其入貢。諭令進京乞恩。戊午,上幸瀛台。庫車阿奇木伯克、哈薩克使人,及四川明正土司等瞻覲,各賜冠服有差。

四十二年正月戊辰朔,蠲甘肅乾隆二十三年至三十五年民欠銀八十四萬兩有奇。丙子,上御閲武樓閲兵,命諸王、大臣、外籓蒙古及回部、庫車、哈薩克使臣、金川土司等從觀。辛巳,以皇太后不豫,詣長仙館問安,奉皇太后幸同樂園,侍晚饍。自是每詣長仙館請安。乙酉,以圖思德奏緬番內附,命阿桂往雲南籌辦。調李侍堯為雲貴總督,以楊景素為兩度總督,郝碩為山東巡撫,圖思德回貴州巡撫,裴宗錫回雲南巡撫。己丑,宥熊學鵬罪,蘇爾德、廣德論斬。庚寅,皇太后崩,奉安於慈寧宮正殿,上以含清齋為倚廬,頒大行皇太后遺詔。諭穿孝百,王大臣官員等二十七除服。辛卯,尊大行皇太后諡號為孝聖憲皇后,推恩普免錢糧一次。壬辰,定二十七內郊廟社稷遣官致祭用樂之制。乙未,尊大行皇太后陵曰泰東陵。丙申,移大行皇太后梓宮於申昜園,奉安於九經三事殿。上居圓明園。

二月丁酉朔,上詣安佑宮行告哀禮。上居無逸齋苫次。己亥,上還居圓明園。庚子,上詣九經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宮前供奠。諸王大臣請間一二行禮,不允。甲辰,諭二十七月內停止元旦朝賀。其百後,尋常御殿視朝,屆請旨。乙巳,定百內與二十七月內御用服及臣下服制。甲寅,高晉會同阿揚阿赴安徽查案,楊魁兼署兩江總督。蠲安徽宿州等八州縣、鳳陽等三衞四十一年水災額賦。丁巳,上詣九經三事殿大行皇太后梓宮前行月祭禮。以顏希深為湖南巡撫。

三月辛未,左都御史素爾訥、大理寺卿尹嘉銓休致。壬申,以薩載赴京,命德保兼署江南河道總督。戊寅,以邁拉遜為左都御史。壬午,上大行皇太后尊諡曰孝聖慈宣康惠敦和敬天光聖憲皇后。戊子,以恆山保為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

夏四月戊戌,以緬番投誠反覆,召阿桂回京,留緬目所遣孟幹等。戊申,上詣九經三事殿孝聖憲皇后梓宮前行祖奠禮。己酉,孝聖憲皇后發引,上送往泰東陵,免經過州縣本年額賦十分之七。癸丑,上謁泰陵。是,孝聖憲皇后梓宮至泰東陵,奉安於隆恩殿。丙辰,上詣泰東陵孝聖憲皇后梓宮前行百祭禮。丁巳,大學士舒赫德卒。戊午,命永貴署大學士兼吏部尚書。辛酉,蠲安徽宿州等八州縣、長河等三衞四十一年水災額賦。壬戌,命福隆安兼署吏部尚書。甲子,上還京師。

五月乙丑朔,孝聖憲皇后神牌升祔太廟。翌,頒詔覃恩有差。戊辰,上臨舒赫德喪次賜奠。壬申,蠲直隸清苑等十州縣逋賦。戊寅,以普蠲全國錢糧,免福建台灣府屬官莊租息十分之三。甲申,馬蘭鎮總兵滿鬥於東陵掘牆通路,論斬。丁亥,命阿桂為武英殿大學士,兼管吏部事,英廉協辦大學士。命尚書果毅繼勇公豐升額之父阿里袞原襲果毅公爵號,亦加“繼勇”二字。調永貴為吏部尚書,以富勒渾為禮部尚書,三寶為湖廣總督,王亶望為浙江巡撫。蠲順天直隸大興等三十三?州縣被災額賦。

六月乙卯,以吉林將軍富椿調杭州將軍,命福康安代之。己未,上詣黑龍潭祈雨。

秋七月,蠲甘肅皋蘭等二十九?州縣四十一年被災額賦。丙戌,命甘肅應徵各屬番糧草束免十分之三。暹羅頭目鄭昭進貢,送所獲緬番,諭楊景素以請封檄諭之。

八月庚子,免烏魯木齊各州縣户民額糧十分之三。庚申,命侍郎金簡赴吉林,會同福康安查辦事件。

九月丙子,上謁泰陵、泰東陵。壬午,上還京師。

冬十月戊戌,户部尚書果毅繼勇公豐升額卒,調英廉為户部尚書,仍兼管刑部,命德福為刑部尚書。乙巳,詔陝西民屯租糧草束屆輪免錢糧之年,一體蠲免。庚申,設密雲副都統一,駐防兵二千。辛酉,命袁守侗赴浙江查審歸安縣知縣劉均被控案。命侍郎周煌、阿揚阿赴四川查審大足縣知縣趙憲高被控案。

十一月丙寅,廣德處斬。戊辰,海成以縱庇王錫侯褫職,以郝碩為江西巡撫,國泰為山東巡撫。壬申,刑部尚書余文儀乞休,允之。甲戌,調袁守侗為刑部尚書,梁國治為户部尚書。乙酉,蠲甘肅寧夏等七?縣本年被災額賦。

十二月丁酉,蠲甘肅皋蘭等十七州縣四十一年被災額賦。癸丑,賑甘肅皋蘭等三十二?州縣被旱災民。

四十三年正月壬戌朔,免朝賀。癸亥,以鄭大進為河南巡撫。辛未,追復睿親王封爵及豫親王多鐸、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朗、肅親王豪格、克勤郡王嶽託原爵,並配享太廟。己卯,上謁西陵,免經過地方本年額賦十分之三。癸未,上謁泰陵、泰東陵。甲申,上謁泰東陵行期年禮。

二月丁酉,朝鮮、琉球入貢。己酉,以特成額為禮部尚書。調綽克託為吏部尚書,富勒渾為工部尚書。特成額遷成都將軍,以鍾音為禮部尚書。調楊景素為閩浙總督,桂林為兩廣總督,李質穎護之。戊午,以諴親王弘申昜為正白旗領侍衞內大臣。

三月甲子,上詣西陵。戊辰,上謁泰陵、泰東陵。己巳,上親祭泰東陵。乙亥,上閲健鋭營兵。己丑,以李湖為湖南巡撫。

夏四月辛卯,以河南旱,命減開封等五府軍以下罪。壬寅,命先免河南四十五年田賦。癸卯,肅親王藴著卒。乙巳,上詣黑龍潭祈雨。辛亥,命減河南軍以下罪。乙卯,賜戴衢亨等一百五十七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五月庚申朔,以山東荒歉,命預免四十五年錢糧。丁卯,命山西巡撫兼理河東鹽政。戊辰,怡親王弘曉卒。

六月乙未,以九江關監督全德浮收,逮治之。

閏六月癸亥,河南祥符河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