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485章夾谷之會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大章一頂二了,之後幾天都是兩更她有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烘托着變化無常的雲煙,山尖離地三里半,最高處消失在冰冷的霧氣之中。,“泰山岩巖,魯邦所瞻,果然名不虛傳。”第一次遙遙看到泰山雄姿的趙無恤不由發出了嗟嘆,放在整個中國看,它的海拔實屬平常。但擱在平坦丘陵遍佈的齊魯,的確可以稱之為“仰之彌高”了,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着神奇,不愧岱宗之稱,歷朝歷代封禪之地。

而夾谷正好位於泰山腳下,曲東北方兩百里處,臨淄西南二百五十里處。這是魯國和齊國的天然邊境,也是秋以來魯人防止強鄰南侵的屏障。

清晨時分,趙無恤與孔子乘車穿過泰山投下的陰影,進入夾谷。

趙無恤對身側騎行的幾名軍吏説道:“最初時,齊國的疆域是‘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可現在,經過兩百年的擴張,齊人早已穿過天下奇險穆陵關,一路攻克了長勺等地,佔據了泰山北麓大量土地,但無數兵馬命喪於此,卻依然無法攻克峽谷。”此刻,夾谷正沐浴在靜謐的晨光之中。

石砌工事在此起彼伏的峯巒間驟然縮小又驟然展開,綠野、藍天和只有光禿禿白岩石的山尖驟然呈現。

峽谷在他們面前綿延,直至霧氣瀰漫的東北方,這乃是一個祥和恬靜的國度。四面受羣山庇護,內中是肥沃的黑壤。狹窄而奔急促的溪川,還有在陽光下明亮如鏡的水窪。

這兒。便是此次和談的地點了。

早在半月前,孔子便派人和齊國的使者會面,在此建築盟壇,排定席位,修起土台階三級,以便兩國之君相會。所以趙無恤遠遠便看見如同埃及金字塔般高大的盟壇,下方則是密密麻麻,旗鼓整齊的齊國人。

“止!”孔子抬起手讓眾人停下。

他停車按劍,遙望對面的嘉賓。估算了下他們的人數後嘆了口氣:“不下兩千餘人,一師之眾,俱有甲兵車乘。齊人果然來者不善,所幸子泰早有準備,左右二司馬帶兵同行,不然和談還未開始,吾等便要被齊人的軍勢壓倒了!”孔子派弟子閔子騫過去涉,問問齊人究竟意何為。

半響後,閔子騫乘着車回來了。對孔子説道:”夫子,是齊侯的儀仗,説是今請國君觀兵。”趙無恤冷笑:“觀兵?兩國和談,不興甲兵。齊侯此舉,是想要威嚇吾等罷!”就在這時,對面的齊人卻先動了。…卻見齊侯雍容的大車位於中間。被穿着齊國兵卒團團護衞,旌旗招展。金鼓鍾罄在側,隨行的樂師看見魯國人過來就開始沒命地敲響。聲音響徹夾谷,以壯軍威。

隨着“歡”魯國人到來的鐘鼓鳴響,齊國的十乘戎車開動了,後方有百人軍陣緊隨其後。

只見車上的士大夫都穿着漆成火紅的皮甲,像一團鮮紅的火焰;車下的兵卒則穿着白的上裳下衣,打着白的旗幟,帶着白羽製作的箭,遠看像一片白的茅草花。

他們氣勢雄壯,彷彿想要直接衝殺過來,衝透魯人的隊伍…

看着朝這邊飛奔的齊兵,魯國人都倒了一口涼氣,有膽小的已經想跳頭離開,避其鋒芒了,連魯侯和三桓在後面的車駕也有掉頭的趨勢。

“勿驚!”孔子身材高大,舉起的手後方能清楚看見,他如同一擎天的樑柱,將齊人帶來的壓力擋在前方,穩住了眾人的情緒。

趙無恤也在約束後面的人道:“勿慌,師尚父以十乘百夫致師,於是殷卒倒戈,這是齊國的開國者太公望在牧野之戰的成名之作,齊國人在會盟時最愛仿照出來威嚇對手。”果然,齊人氣勢洶洶地奔了一段距離後,在半里外停下了腳步,分為兩側站立,挑釁的目光盯着魯國這邊。

片刻後,齊國的小行人則徑自乘車過來,他面上帶着意味深長的笑,欣賞着一些魯人臉上的忐忑神情。

“寡君先至,列下兵卒演練,特邀魯侯一同觀禮!”魯國車隊一時沉默,所有人都清楚,齊侯邀請魯人去會盟台下會面,名為歡,實為下馬威!

一時間,魯國人這邊有些不知所措,就讓自己的國君從齊兵所夾的通道上過去?他們有點不敢,但若是不走,卻又顯得自己膽怯,這該如何是好?

齊人料定魯國人軟弱,所以擺出了一副強軍的架勢,他們雖然願意和談,贈送了足夠分量的禮物,然而就像孔子所説的那樣,誠意不足。齊人依然把自己看得高高在上的大邦,鄙夷魯國,一面要和好,一面卻想在任何方面都壓魯人一頭不可。

這是齊國兩百年來崛起稱霸,魯國兩百年來積貧積弱的慣

而沒有任何雄心,只知道守户的三桓,則想順着這慣,和魯侯一起過去服軟了。

“等等…”

孔子有些不甘心,他也在思索對策,今的外之權是他從三桓手裏強行要來的,一舉一動都關係到和談的成敗,乃至於魯國的利益。

趙無恤眯着眼孰視對面的齊人,突然説道:“我聽聞,三卿打算向齊人卑躬屈膝,割地、納幣也在所不惜,夫子認為如何?”孔子看着趙無恤,卻不答,而是反問道:“子泰將如何?”趙無恤道:“我聽過説一件弭兵時代的往事,第二次宋之盟時,季武子派人以襄公的名義對叔孫昭子説:‘會盟時將我國比作和邾國、滕國小國一樣即可。那樣可以減少付出的貢獻。’”孔子瞭然,接口道:“我知之。但就在宋之盟上,齊侯請求把邾國作為屬國。宋公請求把滕國作為屬國,晉、楚許之,故邾、滕地位驟降,都不得參與結盟。叔孫穆子便説:‘邾、滕,齊宋之私屬也;魯國則是東方之長,吾羞於與之相等同,於是就參與結盟。”

“夫子認為,叔孫穆子做的對麼?”

“史書上記述這段事時,不記載叔孫穆子的族名。正是因為他違背了執政命令的緣故,於禮法上,自然是不對的…但其舉動使魯國不用受辱於諸侯,這一點,我則認為是對的,忤逆執政,這是失小禮,維護國威,則是守大禮。”趙無恤道:“在對齊的戰爭裏。魯國是獲勝一方,但夫子説民眾疲憊,急需和平,這一點小子能夠理解。但小子覺得。切不能像先前三位執政所説的,要無原則地對齊人讓步,尤其是這接洽之事。更不能輕易低頭!”孔子看了他一眼:“此亦君之願,我之願也。”當政者。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孔丘此次來。不是為三桓的利益,而是為了魯國的民眾,為了他忠於的君上之威,為了能匡復周禮!

若是與齊國的和談以魯國卑躬屈膝告終,作為第一次執掌外之權的孔子和魯侯,威望必然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