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60章卧榻之側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5000大章頂兩章了,慢慢看自從平定去年十月的盜患後,趙無恤的勢力在魯國內部鬥爭中賺得缽盆滿盈,聲名一時無兩,隨後他卻低調地蟄伏了半年之久。△↗,魯國西鄙外表看上去風平靜,但三邑內部,卻經歷着巨大的變化。

名為“維新”的新政已經在三邑每一個鄉亭小邑推行開來,一千名全副武裝的常備武卒是迫鄉里地方勢力屈服的壓力。而無恤暫時允許各宗族對土地的所有權和控制,並從各家提拔年輕子弟進主邑為吏,則是保證三邑合作的紐帶。

軟硬皆施之下,新政順利實行,無恤對封疆之內的控制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直觀的證據就是今年的種、夏收之高效,還有名為“搜夏苗”的軍事演練。

“俗言道,故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理,一農之事,必有一耜、一銚、一鐮、一耨、一椎、一鋥,然後成為農。一女必有一刀、一錐、一箴、一缽,然後成為女。”面對男耕女織的秋社會經濟,趙無恤提綱挈領,提出應該改進生產工具。

女織方面,他前世壓沒任何關注,所以不知道該如何改進,只能尋些孤弱的巧婦集中在織造坊做工,鼓勵她們發現些能提高效率的法子。

至於農事方面,這是任何文明的必要支柱,也是無恤勢力有經驗和基礎的事情,做起來自然駕輕就

衞、魯兩國屬於兗州之地,西鄙地形較為低窪卑濕。雖然土地不算特別肥沃,為“厥土中下。土唯黑墳”但農業水平卻走在時代前列。

畢竟周人祖后稷。本身就是農耕起家的部族,遷到魯國後也依然如此,一如他們在《魯頌》裏誇耀的“黍稷重穋,稙穉菽麥;奄有下國,俾民稼穡;有稷有黍,有稻有秬”總之,這一帶有很濃厚的農業基礎。

所以趙無恤來到這裏後,看到田畝中的民眾使用的工具並不比霸主國晉人差。基本人手都有硬木製作的一耒、一耜,翻土的金屬工具銚則少些。

某些類型甚至比晉人用的更先進,比如他發現,廩丘人居然已經用上了鐵犁…

這並不算一份新發明,早在一百多年前的管仲時代,齊國管夷吾就有“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鉏、夷、斧,試諸壤土”的説法。可知秋時,冶鐵已經在中原逐漸發展起來。但冶煉出來的生鐵雜質很多,製作鐵兵器依然存在無法突破的技術瓶頸。可用來做農具,卻是可以的。

只可惜那廩丘農人的犁沒有犁壁,只能鬆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壟,構造比較簡單,比起趙無恤前世在農村親戚家時見過的曲轅犁差遠了。既然還記得那種農具的式樣。在晉國時還讓人試製過,他自然不會藏着掖着不拿出來。

無恤雖然能提供一個後世成的工具式樣。卻無法讓冶煉技術也跨越百年前人,所以他依然只能走前人的老路。打算先用質量一般的雜質鐵來做糙的鐵農具。

魯國雖然極缺銅、錫,但冶鐵業卻漸漸發展起來了,在魯城,有兩處佔地頗大的冶鐵區域。同時在封疆之內,還有幾座出鐵之山,集中在泰沂山系以南的丘陵地帶,鄆城附近也有較小的一座。這類東西屬於山林川澤,一般來説若是沒有專門分給某個貴族,那便是邦國公有財產,歸大司空孟氏管理。

對於青銅,孟氏看得極緊,但對於出鐵之山卻一副無所謂的態度,任由當地邑大夫開挖。究其原因,這時代用鐵來製作兵器的例子太少,不足以引起孟氏重視。

這時代大概只有晉、齊、吳等冶金大國,才注重鐵的管理和封

無恤身為小司寇,又與孟氏關係複雜,雖然雙方隱隱防備,卻還能坐下來談合作。何況孟氏也管不住魯國這麼多士大夫,只要無恤錢足夠,便能將在當地冶煉出的鐵一車一車往鄆城、廩丘運去。

在那兒,頗有些山林可以提供柴火,而別看鄆城沼澤遍佈,卻也有幾座層次較淺的石涅礦(煤炭)。

原料問題解決了,接下來便是如何製作。

因為無恤對手工業作坊的重視,從魯城和宋國要來了不少工匠,與時代水平相同的冶金鑄造業便在廩丘建立起來了。共有數十名技藝嫺的攻金之匠,以及不少被罰為隸臣的被俘盜寇隨時聽後無恤調遣,開爐冶煉、鑄造、鍛打。

不同於一般的卿大夫,趙無恤沒讓他們鑄造華美的禮器,如鼎簋等物,卻將攻金之匠分為兩大類。一類負責青銅兵器的冶煉和鑄造,另一批人則要將鐵煉出,在陶模上做成農具,同時研究如何改進冶鐵技藝。

類似的事情,他在晉國時已經做過,因為有了成鄉的經驗和教訓,無恤的農具改進政策在魯國推行了數月,十分順利。

到了暖花開之時,至少在三邑周邊隸屬於趙無恤的公田上,木質的耒耜基本被淘汰。在私田勞作前,受僱傭有償來幫無恤躬耕的農人們用上了中耕用的鋤頭和鏟,還有類似耙子的鐵耨(nou),此物可有效地用於除草、鬆土、復土和培土。

還有一個大問題是牛馬的數量,三邑地處中原,自然比不上晉國與戎狄雜處,有許多牲畜的來源。

但無恤還將三邑的牛收集了起來,外加子貢從陶邑買來的不少水牛,有償發放給各鄉亭,配合曲轅犁耦犁使用。

他在公田處示範了一種“耦犁”之法。其作方法是一人牽牛﹐一人掌曲轅犁,以調節耕地的深淺。曲轅犁的犁頭呈v字形,增加了犁壁。使用時可以將深耕和翻土﹑培壟一次進行﹐可以耕出代田法所要求的深一尺﹑寬一尺的犁溝,周邊的鄉亭紛紛效仿之。

計僑巡視過後欣喜地向趙無恤彙報:“二牛三人。開時可管三四百畝田地的翻耕,耕作速度快。不至耽誤農時。”無恤想到的則是,若是能在接下里一年時間裏實現城邑周邊田地農具的更新,三年內完全在三邑替換原始的耒耜,再加上代田法,那就能讓三邑農稼收成翻一倍!

生產力的發展也意味着能養活更多的人,更多的兵卒!

他還很重視鄆城地區的稻米種植,秋中後期屬於温暖時期,雨水充沛,氣温比後世高了不少。大野澤又近在眼前,所以鄆城一直在種植稻米。

“比起粟、黍、麥,最能養活人口的,其實還是稻米…”只不過若單吃稻米,難免會體內蛋白質不足,所幸這時代的農人們還在從事漁獵採集的附屬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