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339章中都的燈滅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劇情需要,今天來個五千字大章,明天兩更…

誠如那個被趙無恤抓獲的盜寇小頭目所説,此次帶着三四千人圍攻中都邑的,是須句人邾婁。

大野澤本無盜寇,只有在其中以捕漁弋為生的野人。但百餘年來,周邊邦國時不時就會遇到連年災害,不是今年“雪雨”就是明歲“夏大水,無麥苗”諸侯士大夫無道,地方貪殘,税賦和勞役越來越重,苛政猛於虎,活不下去的野人和農夫便只得入荒野逃避這些人禍。

他們本來在草澤間雜處,平時就在水澤裏過漁獵採集的生活,秋收時節出去劫掠。他們勢力各不統屬,甚至連國別都不同,有魯人、宋人、衞人、曹人、邾人,甚至是早幾百年跑進來的長狄、戎、淮夷。你佔了一座小島,我佔了一個水泊,還時不時相互爭鬥,終究難成大器,只要隨便來個邑大夫圍剿,就能將他們追得亡命天涯。

這種情況直到柳下蹠到來才被改變。

柳下蹠畢竟是大夫的庶子,在曲那幾年也學過君子六藝,翻過一些古兵書,和其餘盜匪不同。他帶着幾個輕俠好友白手起家,在大野澤周邊打拼起自己的勢力,被稱為盜蹠。

因為盜蹠常常妙計百出,作戰勇敢,還分配公平,並℃,。。且遵循着自己的“道”顯得與眾不同,很快就得到了擁護,將附近數十支大小盜寇盡數收服。

隨後盜蹠開始設立軍事建制,以軍法約束盜賊,他自稱將軍。按照勢力多寡,各支盜寇被分為了幾個部分。千人以上的稱為師帥、千人以下的稱為旅帥、卒長等。開始了讓周邊諸侯城邑聞風喪膽的好時代。

但卻不是邾婁的好時代。

邾婁年過四旬,身材瘦小。他原本是魯國須句城的一個國人輕俠,殺人被司寇署追捕,落草進入大野澤,成了一方大盜。孰料盜蹠崛起後,他不能戰勝,反倒被收編,但他也一直保存着實力,手下竟有兩千餘人,現如今擔任的是“師帥”是僅此於盜蹠的最大勢力,還有幾個“旅帥”

“卒長”附庸於他。

“將軍真是聖明,我記得他曾經説過,搶掠之前,判斷情況以決定是否可以下手,為智;能猜出居室內財物的所在,為聖;行動之時第一個上前,為勇。這次攻邑全都做到了。”看着眼前即將攻破的中都內城,邾婁身旁有個卒長如此慨道。

這次秋末冬初的外出劫掠。羣盜是早有計劃的,所以才能在短短數之內打得周邊幾個邑猝不及防,成效甚大。

一直覺得自己應該和盜蹠平起平坐的邾婁眉頭大皺,冷笑道:“聖明?柳下蹠雖然聰慧。但能當得起這詞麼?沒錯,對魯國的內亂,還有中都的虛實。他都猜得很對!也就是猜測鄆城的虛實落空,白白讓人跑了一遭。損失了百餘人…”那卒長知道失言,連忙訥訥不語。

早在九月末。一直對魯城曲局勢有所關注的盜蹠便召集羣盜,通過種種消息斷言,不出一月,魯國必有大亂髮生!果不其然,隨後便是一連串的調兵行動,西面的廩丘和鄆城都派出了兵卒去都城。

鄆城空虛,盜蹠便派了千餘人去試探,卻發覺那裏是硬骨頭,一些着晉國和齊國口音的人早前一天佔據了鄆城。盜寇去晚了點,沒有趕上火併,他們防備極嚴,也無隙可乘,於是便退了回來,只憑借羣盜的優勢截斷水路和陸路通,讓西鄙的兵卒無法東進。

雖然計劃的第一步受挫,但盜蹠並未氣餒,羣盜大多數人還是集中在大野澤東岸的,而附近的中都,這兩年來防備越發鬆弛,給了盜蹠機會。

面對偃武修禮的中都邑,盜蹠派人假扮民,混入外郭裏應外合,所以沒費太大力氣就拿下了。可內城卻要頑強些,這幾天裏一直在消磨着他的耐心。

最後,盜蹠終於決定將此處拋下,帶着數千人南下,奔着他此次作亂的最終目標闞城而去,他的另一個屬下已經圍了城邑,只等增援便可進攻。

但邾婁卻反對去攻那座魯國公陵,覺得這樣會招致天帝懲罰,還是老老實實破中都搶糧食的好。

盜蹠對此報以輕笑,也並未多説什麼,只是又放下預言,説是既然有孔丘為邑宰,那這個邑中的倉稟恐怕不充實,搶掠外郭民居里的粟米即可。

邾婁對此嗤之以鼻,他是須句人,自然知道這裏以往的大夫和邑宰都是貪婪之人,税都受到二分之一了,恐怕新來的中都宰也好不到哪去罷,肯定有餘糧!

結果,中都邑雖然防守疏漏,但還算頑強,外郭抵抗了半,民眾都跑進內城了。所以邾婁很焦急,他知道裝糧食的倉稟就在內城裏,多拖一天,裏邊的人就會多吃一天的糧食啊!

“破了內城,這個冬天就有粟米吃,有衣褐穿,先登者賞婦人!”衣、食、女子,這就是讓羣盜們奮起勇氣搏殺的東西。

從外郭的民居向內城攀爬的那些盜寇,基本沒有穿甲衣的,也沒幾個拿着正經兵器的,很多拿的是農具和獵具,如耒、耜、竹弓之類,更窮一點,用的是竹矛、木、還有拋石頭的投石索,裝備可謂簡陋之極。他們連一個攻城的大型軍械都沒有,能破了中都外郭,完全是盜蹠的智計在起作用,對付內城,則只有用人頭堆出勝利的蛾附一途。

邾婁好歹見過盜蹠的攻城手法,他將三千人分成數隊,着稀疏的箭矢,衝到內城的夯土牆垣下。拋石手用皮繩甩出石塊與牆垣上對,三十多個甲士在扛門板的盜寇保護下,扛着大的樹幹輪撞擊牆垣、城門。

城內婦孺哭喊聲響徹一片。已經有一角牆垣被破壞開啓,羣盜蜂擁而入。但牆頭和街巷依然有不少下了寬大儒服。身着甲衣的士人在領着剩餘兵卒戰鬥。其中門樓上那個高大的卷鬚老人更是勇悍,他開着一把雕漆大弓。弓弦每次響起,都會有一個盜寇應聲而中,箭矢幾乎透體而出!

正是中都邑宰孔丘!

他當年那於矍相之圃,觀者如堵牆的術,因為教授弟子六藝術的緣故並未荒廢!

幾天前,此人可是個温文爾雅的老叟,站在牆頭朝盜蹠鞠禮,兩人之間還有過一通辯論呢。讓邾婁詫異的是,柳下蹠能言善辯。竟然勝過了號稱魯國“博學聞人”的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