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司城樂氏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兩人敲定了未來的大方向後,還低聲商談了許多細節。
張孟談此次來宋國,還帶來了趙鞅給無恤的親筆寫的簡牘,上面字不多,無非是説了下國內的情況,家中一切都好。附帶的還有幾件季嬴讓人捎帶過來的夏衣,趙無恤還詫異地發現了薇做的鞋履,想來,她是被季嬴接到下宮做了貼身的婢女吧,這倒是讓他鬆了口氣。
其中最重要的情報,是趙鞅透,在四月的時候,剛剛升任中軍佐的他將會同新執政知躒、上軍將中行寅率軍攻擊鄭國,但因為鄭軍不好對付,所以不會深入。
而到了五月,三卿將率軍東行,去進攻衞國,懲罰他們背棄盟約之事。衞軍戰鬥力低下,所以張孟談認為三卿會撿軟柿子捏,一路打到濮陽城下,迫衞國再次叛齊服晉。
無恤頷首道:“既然如此,那吾等先做些準備,五月時先去衞國,或許還能與父親見上一面。”張孟談還提出了一條“借勢”之策。
“子泰,吾等也可以藉助晉國三卿侵衞的攻勢,為下一步順利入魯做些謀劃…”聽他詳細説完之後,趙無恤眼前一亮,不由得拊掌叫好,暗道自己果然沒有選錯人,張孟談,謀國謀天下之才!
不過張孟談這“謀天下之才”還有些稚,他有些猶豫地問道:“子貢是衞國人,不知道這麼做,他會不會有想法?”張孟談是看出來了,目前還跟隨趙無恤的眾人中。地位最高的兩人,一是他這個“心腹”劃定大局,提供謀略;二是子貢這個“肱股”為趙無恤賺取足兵足食的錢,有時還能客串説客。
對於這一點,趙無恤倒不是很擔心,秋時幫助敵國進攻母國的士大夫海了去,光是楚材晉用的“楚”就能找出一大堆,也沒見人加以譴責,反倒責怪説這是楚國自己不珍惜人才。
就如同曹劌論戰時,他那個鄉人説的:“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意思是。愛國這種事情,讓貴族們關心去吧,和我們國人有什麼關係?
秋是宗法社會,政權本身就是家權的延伸,所以才會有親親尊尊,公族天生貴胄,成年便可掌權,邦國社稷是國君和卿大夫的,不是國人的。
所以。弦高和曹劌這種草愛國者,在秋是極少數,多數國人對邦國的態度,頗有點像後世西歐的契約神:賢明的國君如果愛民如子。蓋之如天,容之如地;那麼民眾侍奉他們的國君,也要愛之如父母。敬之如月神明。國君是替天牧民的,要是國君使得民眾生計睏乏。百姓絕望,那麼還要這個國君作甚?還是趕緊驅逐他換一個新的吧。
這段出自師曠之口的話説明。秋時民眾愛不愛國,取決於國君值不值得效命,而當下多數邦國的昏庸國君,顯然是不值得的。
端木家已經喪失了在衞國的職守,好幾代人沒有受衞侯的祿米,要是衞侯賢明些,對國人好些,那子貢在趙無恤集團做出對衞國不利的事情時或許還會內疚。但偏偏這位“好德如好”的國君因為某些特殊愛好,名聲在民間只能算一般。
趙無恤和子貢的關係現在有些微妙,又像是合作者,又像是上下關係的主君和家臣,雖然子貢仍未委質效忠。甚至於,趙無恤覺得,子貢現在對魯國的歸屬甚至比衞國還要強。
再説了,那個計策,他也沒打算讓子貢親自參與。
無恤道:“子貢正在曹國為我經營商賈之事,我本來打算在中原的都邑都建一座酒肆,作為商行的落腳地和情報網點。宋人憨厚淳樸,雖然有積蓄卻不知道揮霍,所以這酒肆要是開在陶邑,想必會更加熱鬧。”陶邑,是曹國的都城,北方的貿易中心。
所以要想賺取更多的利潤,趙無恤必須把手伸到那裏去,和勢力龐大的鄭商、齊商競爭,獲得立足之地。
不過據子貢傳回的消息看,他在那裏的經營似乎不是很順利,對此趙無恤也有些頭疼。
他對張孟談説道:“無論去衞國還是魯國,吾等都要先經過曹國,順便去那裏幫子貢解決一下他遇到的麻煩罷。”不知不覺,天空漸漸暗了下來,當夜,趙無恤偕同張孟談,來到了樂氏在商丘城中的府邸。…樂氏出自宋戴公之子樂甫術,經過兩百多年的傳承,已經發展出了三個支系,樂祁那一支稱司城樂氏,是家族大宗;樂大心那一支號蕭城樂氏;第三支則是宋元公時的大司寇樂挽,號司寇樂氏。
經過將十代人的延續,各家的血緣早已淡薄如水,如今樂大心與樂溷政見不合,還鬧得有點僵。
司城樂氏的府邸十分樸素,秉承了司城子罕以來的“不貪”傳統,門上的漆只刷了一層,豎寺也皂衣葛履。進門後,到處都是素稿和墨旌,樂祁的喪禮還未結束。
按理來説,趙無恤未正式與樂靈子成婚前,甚至都不用守孝,但他還是堅持服了三個月的孝期。
如此一來,加上無恤拼着被放逐出國,也要帶樂祁棺槨回家的舉動,就為他在商丘贏得了孝義之名,敦厚朴實的宋人最喜歡這樣的仗義君子。
當然,無恤的心意也就到此為止了,因為他心懷大志,無論如何也不能披麻戴孝枯等三年。
如今,樂溷和樂靈子還在服父孝,所以無恤平吃得很是寡淡,大規模的宴飲儘量不參加。
“張子,因為這緣故,今只能在酒肆裏為你接風洗塵,還請見諒。今夜先在此居住,過幾再與我一同去商丘城外的莊園。看看手下的爪牙們訓練得如何了。”趙廣德也陪着無恤來了商丘,直到二月時。在趙羅的催促下才帶着十乘戎車返回温縣。不過他硬是將那些已經嫺弩機的兩百温卒留給了趙無恤,加上一百多成鄉兵卒。這就是趙無恤手裏的全部武裝。
這些人不可能全樂氏府邸,所以趙無恤就讓子貢在商丘城郊數里外購置了一處莊園,好讓士卒們居住訓練。
棘津之戰已經傳遍了宋國,宋人吃驚之餘,也對趙無恤手下的這支卒伍不敢小覷,他們相當於增強了司城樂氏的力量。
安頓好張孟談後,趙無恤準備去樂祁靈堂例行祭拜,卻在園囿旁碰上了他的大舅兄子明。
子明二十餘歲,頷下留了撮淡淡的豎須。容貌在宮燈下顯得有些猥瑣,毫無樂祁的雍容和正氣。他穿着麻布縫製、素稿墨幘的孝服,卻做着有**份禮數的事情:他正和一位貌美的隸妾調笑,一邊還上下其手,**之音都傳到了無恤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