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1043章元年第四卷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吳王夫差九年,夏曆元月一,江南吳城,太王之廟,一片素白黑縞,這裏在舉辦一場喪事。

如此隆重的喪禮,除了吳王闔閭戰死的那次外,在吳國便再也沒見到過了,不明所以的人還當是吳國哪位大臣或者吳王的寵妃死了,但等湊近之後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

吳國的臣僚幾乎全部站在廟外,神情肅穆,持劍靜立在兩旁,廟宇正中的吳王夫差更是頭戴孝布,身披絲麻,眼中帶着悲憤和仇恨。

原來,這是為晉國舉行的國喪。

或許是消息千里回傳出現了錯漏,或許是夫差故意曲解了真相,在吳國人耳中,北方的劇變變成了:“晉臣趙無恤弒其君,如今晉國已亡,被所謂趙國取而代之了!”吳國當年被“棄在海濱”與中原斷了‘,還是晉國首先派遣使者來拉他們入夥,吳國這才能與中原互通有無,逐漸強盛。對於晉國,吳人還是有幾分情的,如今晉國已經“亡”了,對他們而言的確像是死了兄弟一般。

凡是諸侯的喪事,異姓的在城外哭吊,同姓的在宗廟哭吊,同宗的在祖廟哭吊,同族的在禰廟哭吊,吳國與晉國同屬於太王之後,算是同宗,於是夫差才會來太王之廟舉行哀悼儀式。

入太王之廟裏一陣哭訴後,夫差出來掃視眾人,讓太宰伯嚭對眾人宣讀了一份檄文:“嬴姓乃東方牧馬夷人之後,與禽獸為伍。最初在夏為御者,鳴條之戰,費昌背棄其主叛歸商湯,至於商末,飛廉惡來助紂為,於牧野列陣,與天兵為敵,為武王所戮。幸而周公寬厚,嬴姓遺醜得以存活,逐至西陲為周室守邊,造父有寵於穆天子,僥倖封於趙城,為趙氏。當是時,趙氏不過一區區大夫。”

“至平王東遷,趙氏再度背棄王室遁入晉國,幸而晉文公扶持,趙衰得以列為卿族,然彼輩狼子野心,趙盾弒其君,專晉權;趙嬰齊穢‘亂’下宮,趙氏孤兒亦其孽種;趙鞅首禍,叛君自立,致使晉國大‘亂’,百姓離失所…”

“鞅之子無恤,乃狄婢之子,近狎僻,殘害忠良,娶姊屠兄,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其入魯為大夫,虺蜴為心,豺狼成‘’,傾覆三桓之家,踐踏周公之廟。惜哉中原無人,竟使豎子成名,姬姓盟邦如魯、衞、曹等,均為趙氏所竊。無恤仍貪心不足,窺竊唐叔虞之廟,弒其君二,弒太子一,屠戮公室,冀州血成河,天災**畢至…無恤不知悔改,更‘’迫諸姬,為其請封,儼然竊取七鼎,列為諸侯,此乃姬姓之恥,夫差之恥也!”

“哀乎晉國,竟為宵小所竊。”羣臣也同樣表示了哀悼。

夫差又道:“晉乃諸姬霸主,晉國既亡,吳國乃姬姓之長,理當繼承晉國扶持天子,征討不臣之任!”他拔出長劍,直指北方:“即起,吳國與趙氏不共戴天。

““大王!大王不可!”就在羣臣應諾的時候,太王之廟外卻響起了一個不偕之音,眾人一看,卻是白髮蒼蒼,風塵僕僕的伍子胥,他剛剛督造完邗溝工程,回來‘’差,剛進城便遇到了這一幕,連忙入內,想要阻止吳王。

夫差本來豪情萬丈,如今被人打斷後十分不快,瞪着伍子胥道:“伍子有何話要説?”伍子胥勸諫道:“老臣依然是那些話,越國是吳國的心腹之患,現在大王卻偏偏相信勾踐謊言,又貪圖北伐中原的虛名。然而,吳國即使能夠攻佔宋、魯,在趙氏援軍抵達的時候也難以守住,就算守住了,南人不服北方水土,難以久居,這就好比得到了一塊石田,既不能耕,又不能種,毫無用處,毫無意義!”他苦口婆心地勸誡道:“《盤庚之誥》説過:‘有叛逆不順從的,就把他們徹底消滅掉,讓他們斷子絕孫,決不許他們在這塊土地種下禍。’這正是殷商能夠興盛起來的原因,也是有窮氏滅夏,終究卻讓少康復國的教訓。還望大王能放下趙氏而先攻滅越國,若不這樣去做,往後必將悔恨,那就來不及了…”夫差不聽,説道:“越國乃小患,何況勾踐已經表示臣服,不單每年都派萬餘勞力為我修築宮室、運河,還願派遣三千兵卒隨我北上,何必憂慮。趙氏則不同,與吳國乃是國仇!”説完,他便不理會伍子胥,撕下了喪服,‘’出了裏面的犀甲,下詔道:“如今邗溝已成,寡人不將北伐中原,為晉國報仇,恢復姬姓天下!”

“屆時苦於趙氏暴政的中原諸侯一定會羣起響應!大王取威制敵以成霸業,在此舉矣!”伯嚭複述夫差之言,得意洋洋地看着伍子胥。這位老對手英明一世,可惜他終究不知道,大王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是像秦穆公那樣在蠻夷裏小霸就滿足了?不,他想要的,是讓整個天下都矚目的大霸!

如今陳恆已經回齊國做準備,吳軍北上已成定局,還敢出來阻止此事的伍子胥,將徹底被夫差嫌棄,喪失王的信任,就意味着喪失了權力。

伍子胥眼見無法阻止夫差,頗有些失魂落魄地退了出來,在一片歡呼中回到家裏,兒子出來他,他便一把抓住伍封。

“父親,這是?”伍子胥對兒子低聲説道:“我屢次勸諫大王,但大王始終不肯聽從我的話,一旦大王執意北伐,吾等很快就要看到吳國的滅亡了。”似乎是預見到了那情形,他慘然道:“我伍子胥身受先王重恩,生死已經‘’付吳國,縱然吳國覆滅,我也要守到最後,你卻不同,你還年輕,與吳國一起滅亡毫無意義…”他下定了決心:“你速速離開吳國,北上趙地,去投奔汝師長卿,為伍氏留下一絲血脈!”

攜同正室夫人樂靈子步入未央宮含元殿時,趙無恤似是心有所動,停住了腳步,轉頭看向南方。

“夫君,怎麼了?”樂靈子看着丈夫冠冕下側臉端正的輪廓,柔聲問道,趙國冠冕是“乗殷之輅,服周之冕”融合了殷周的章服制度,此時樂靈子盛裝打扮,身穿絳‘’深衣,頭戴鳳冠,‘玉’帶束着蜂,身上滿是金、‘玉’構成的飾品,一走動,便是一陣悦耳的鸞佩將將。

趙無恤則是冠遠遊冠,穿着玄端禮服,他的眼睛很亮,清澈的雙眸接着她的目。為君侯者,需要的不僅是家的港灣,也需要一位為他料理後宮,施恩於臣民的夫人,在這方面,樂靈子做的堪稱完美。

他心中湧現一絲’,握着她的手,説道:“孤只是在想,從趙氏庶子一直走到諸侯之位,這一路實在是有些艱難,幸好,還有你們陪在寡人身邊。”説道這,趙無恤也回頭看了一眼跟在身後的季嬴和一眾兒‘女’,季嬴同樣還以微笑,趙佳今天也難得像個小淑‘女’一般,乖巧地不撒潑胡鬧。

“若説過去一切,都是在為今列為諸侯拼搏,那夫君已然得志,今年又想做什麼呢?”在一雙殿前瑞獸注視下,拾階而上的樂靈子突然問道。

趙無恤輕輕一笑:“去歲發生了許多事,魏氏之頭已懸趙闕之上;秦國自稱小宗,納質入臣;鄭伯乞降,懇求保全宗廟社稷;代與上郡蠻夷羈縻為犬馬,燕與中山俯首稱藩;魯宋泗上,更如同我的後院菜園一般…父親一直期盼的晉國復霸,被我用這種方式實現,一統中原的大趙之國,即將成型…”

“但這還不夠!”宮‘門’慢慢打開,寬闊的含元殿前,七座大鼎已燒至沸騰,裏面的祭品已經烹,散發出陣陣香味。殿內,但見兩排羣臣、使者下拜行禮,趙無恤看到了董安於、郵無正努力抑制的‘’動神情,太史墨的意味深長,也看到了穆夏、虞喜等陪伴他出生入死多年的將吏與有榮焉,田賁更是熱淚盈眶,一臉笑一邊哭。

至於諸侯使者,年幼的秦國的公子刺一臉懵懂,中山、燕國使者滿眼羨慕,韓氏的段規努力堆笑,卻掩不住眼裏的擔憂。趙伊、趙廣德等宗室洋洋得意,趙葭則謙虛拘謹。

他似乎還看到了趙鞅高居台上,臉上是老懷欣;看到了盜蹠箕坐在殿內,玩世不恭的模樣,笑問趙侯推翻了舊邦後,真的能開啓一個少有所教,老有所依,天下人不必凍餓死於溝壑的新時代麼?

他甚至還在大殿的一角,看到了孔丘白髮垂鬟,就這麼靜靜地看着無恤,目光中既有譴責,也有審視和疑‘惑’。

這一刻,趙無恤受到了天下矚目,無論那些人到場與否。

在一片朝賀聲中,趙無恤彷彿是對樂靈子,又彷彿是對自己,對那些不在場的人輕聲説道:“齊家,治國,平天下,繼三代之業,開萬世太平,當年中都竹林裏所言之志,今依然算數。”

“放近了説,制霸中原,天子致伯,這是身為諸侯者應有的志向,但世間仍有不服我的邦國。”趙無恤的目光變得狠辣:“開‘’後,寡人將帥師討伐彭城、臨淄,擒宋糾、齊孺子、陳氏問罪於殿前!倘若吳國夫差想要來阻止的話,便讓中原變成吳人的噩夢吧!”

“夫君的志向遠大,小童會一直伴君走下去。”樂靈子含情脈脈,隨即端正容顏,也握緊了趙無恤的手,隨着朝堂大開,趙侯夫‘婦’將接受羣臣和使者們的朝賀,同時宣佈趙國正式建立!

這是趙侯無恤元年‘’,元月一!(公元前488年)歷史,翻過了新的一頁。

ps:只有一個大章,第四卷《列為諸侯》完,明天將開始本書最後一卷《鼎之輕重》,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