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1趙守還是沒有能捱到當書記的這一天。早晨上班,他剛進辦公室,突然就一頭栽到在桌子邊上了。等到秘書小張過來,已經是口吐白沫,人事不知了。
小張趕緊喊:"來人啦,趙市長出事了。"政府秘書長高建設,馬上趕了過來,一看趙市長的陣式,馬上道:"打120,快來車。"然後讓人把趙守扶着平躺在沙發上。接着,高建設出門到走廊上,給齊鳴書記打電話。
"人不行了?怎麼回事?"齊鳴書記在電話裏大聲地吼了句。
高建設道:"我也不知道,看樣子像腦溢血。"
"立即搶救。我馬上讓一路同志過去。"齊鳴説完,高建設又打電話給醫院的蔣院長,讓他做好準備,要最好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盡最大的努力。
蔣院長連連説是,"就安排,就安排!我自己親自上。"整個政府辦公樓迅速被趙守市長的病情給籠罩了。很多人都站在辦公室門口,伸長着脖子,等着消息。有些
子急的,就已經站到了三樓的樓梯上,陪着高建設秘書長和其他人員,焦急地等待。
120過來了。
醫生進了市長辦公室,練地做了檢查,然後對高建設道:"秘書長,腦溢血,而且看來…"高建設沒有説話,只望着醫生。
醫生又道:"看來很嚴重。病人已經基本無意識。我們立即開始邊搶救邊送醫院。"
"一定要想辦法,想辦法!"常務副市長王進了趕了過來,醫務人員已經將趙守市長抬上了擔架。大家跟着下了樓梯,就在二樓的樓梯上,市長副書記程一路到了。
王進立即上前,對程一路説:"腦溢血,唉!"程一路的臉是繃着的,低下頭看了看躺在擔架上的趙守。趙守
臉
發紅,嘴角還掛着白沫,這一瞬間,突然讓他想起了自己故去多年的叔父。叔父就是死於腦溢血的,是晚上,一邊在家吃着飯,一邊就倒了。口吐白沫,再也沒醒過來。趙守
市長現在樣子,就像當年自己看見叔父倒下去的那一刻一樣。他的心一緊,揮揮手,讓擔架下去了。
120在前面鳴笛前進,四台小車跟在後面。到了醫院,蔣院長已經等在搶救室了。程一路上前同蔣院長握了下手,説:"一定要盡最大努力!"蔣院長點點頭,趙守被推了進去。程一路和王進沒有再跟進去,而是站在搶救室外。王進説:"怎麼了?守
市長血壓也不是太高…"
"可能是勞累了。最近南線工程,任務重,事情多,一直是守同志在具體抓。"程一路説着,突然回過頭來,問小張:"守
市長昨晚沒喝酒吧?"
"昨晚?好像喝了一點。乾紅,最多説二兩吧。"小張皺着眉頭。
"那應該沒事。看來還是太累了。我前幾天還跟他説,要悠着點。他就是…"程一路嘆了口氣,望了望醫院院子裏的高大的法梧。剛剛天,法梧的葉子還沒新生出來,整個樹看起來就是一堆向着天空的枝杈。在高處,一
枝子卻兀自地折斷了,向下懸着,隨時都有落下來的可能。
"唉!"程一路在心裏嘆息了聲。
齊鳴書記打電話來,問守市長怎麼樣了。程一路説:"目前還不清楚,不過情況不太樂觀。"齊鳴似乎也頓了下,程一路道:"我們正在醫院,還有王進同志,有情況我及時地給你彙報。"
"那好,我下午説回南州。你們辛苦了。"齊鳴掛了電話,程一路問小張:"今天守市長還有哪些活動?"
"上午九點,南線工程131公里處軟基處理現場會;十一點,湖海山莊,省發改委來人;下午三點,全市計劃工作會議。晚上,趙市長原來準備到省裏的…"小張數完,程一路看了眼王進副市長,道:"人不是機器啊!守同志…有些活動,請王進同志去參加吧。工作不能停。"王進説:"行的。我讓高建設秘書長過來,我去參加。"説着,王進就上了車,程一路問小張:"這幾天守
市長沒什麼異常吧?"
"好像也沒。只是前兩天看見他在吃藥,説是頭有些疼。"小張望着程一路副書記,心裏有些打鼓。
"啊。"程一路望了眼搶救室,似是批評又不全是地對小張道:"領導同志健康也是應該關注的。作為秘書,要注意,也要提醒。"小張立即紅了臉,囁嚅着:"是,是!程書記批評…我是太,太疏忽了。"程一路沒再做聲。搶救室的門開了,蔣院長上前來,低着聲音:"情況不太好,但一時不會…"
"你們辛苦了。"程一路正説着,高建設趕來了。程一路吩咐高建設,要安排專人在醫院值班,有情況及時報告。然後,便上車回市委。一路上,程一路的心情有些沉重。兩年前,市委秘書長方良華因為突發腦溢血,成了植物人,直到上個月才最後閉上了眼睛。現在,方良華剛走,趙守
市長卻又…
時光如水,着
着,一切都不見了蹤跡。包括每一個
子裏的喜怒哀樂,每一個時刻的幸福與憂愁。
回到辦公室,剛坐下,秘書胡聞就進來了,一邊泡茶一邊問:"趙市長…"程一路沒有回答,胡聞就知道情況很不好。跟了程一路副書記也一年多了,他基本上摸清了程書記的脾氣。説一不二,乾淨利落。既然程書記不説,説明他不想説。一個副書記不想説市長的病情,説明市長的病情很不一般了。
胡聞將茶放到桌上,然後將一摞子文件遞過來。説:"其中有兩封是急件,請程書記定的。我放在最上面。"程一路打開文件夾,看到最上面一封是省委的文件,《關於嚴肅紀律,認真做好省人大、政府和政協換屆工作的通知》。
是啊,又是一輪新的風波開始了。
江南省的人大、政府和政協的換屆工作,按照省委的要求,將在四月份進行。從現在到四月,還有兩個半月的時間,各地正在選舉人大代表和推選政協委員。選舉和推選,應該説並不是多大了不得的事。名額是省裏分配好了的,代表和委員類型也是基本定了的。誰來當代表,誰來當委員,説老實話,已經不是市一級幹部們關注的重點了。市級幹部們,甚至省直的領導,還有省委的領導,關注的是誰將在換屆這一重大事件中,成為新的班子人選,又最終將有哪些人進入到省三大班子的行列。其實也就是説,又有哪些人進入了省級班子的核心?
有可能直接進入省級班子的,像南州市委書記齊鳴。上一屆就是副省長的候選人。下來幹了四年,於情於理都應該回省裏了。當然還有其他的許多人選。這些人事實上構成了換屆的最讓人矚目的核心層。最近,齊鳴書記就一直不斷地跑省跑京,當然嘍,他也不僅僅是為着自己,更多地還是為着工作,跑項目,跑資金。現在是個以發展經濟為第一要務的時代,一把手不跑項目、不找資金,那一把手就是失職。無論是解放思想也好,還是追趕超越也好,歸結到一點,還是發展經濟。經濟發展上來了,底氣就足了,身板子也硬了。
然而,對於齊鳴,這恰恰是他的最大的軟肋。
南州這幾年來,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南州本來是以機械工業為主、以製造業為優勢的地級市,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時,南州的機械製造業在全國佔有近三成的份額。就是到這個世紀頭兩年,也還能佔到四分之一的份額。可是,近年來,隨着國際國內市場的變化,特別是鋼材和其他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加入國外產業的競爭,南州的機械製造業已經被入了生存艱難的境地。利潤不斷下降,甚至出現了負增長。為了應付這種局面,這兩年,齊鳴書記也想了不少法子,提出了重心向招商引資發展,大力發展以物
為主的第三產業。也引進了像南州氣配城、杜美房產等大項目。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幾乎是到了底線,個別項目甚至出現了"白送土地"的超市民待遇。但是,這些做法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支撐南州財政的,不是這些企業了。而是土地。雖然大多數地方都是一樣,土地成了公共財政的金盤子,然而國家的政策畢竟擺在那兒。這隻盤子,端着端着,説不定哪天就出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