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四十五章鄭軍門三拒來使龐大帥步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張應祥趕到與尚可喜會合之時。戰況對清軍而言已是越來越危急。回城之路被牢牢地堵住,攻了許久都打不開,側翼卻在遭受着明軍的輪番攻擊,傷亡不斷攀升。

“智順王。現在前有堵截,側翼有伏兵,後面還有一支賊軍在虎視眈眈。該怎麼辦?”嘈雜的喊殺聲中。張應祥來到尚可喜身邊,大聲地問道。

尚可喜也不答話。騎在馬上陰着臉看着遠處,如同老僧入定一般。到了此時。他已能確定,之前的一切,包括所謂的嶽州之變,都不過是龐嶽設下的圈套罷了。雖然還不知道龐嶽究竟用了哪些障眼法,他尚可喜都已跳入了陷阱中。明軍缺糧?看他們現在進攻的勢頭,可有半點缺糧多的樣子?

此時,尚可喜心中已沒有了悔恨惱怒,沒有了恐懼,只剩下了深深的悲哀。算起來,他這輩子還是第一次上了這麼個大當。究其原因,他覺得不過四個字,鬼心竅。沒錯,自己就是太鬼心竅了,太貪得無厭,才落得這麼個結果。既是如此,又能怪得了誰呢?

“智順王?”見尚可喜臉上平靜得可怕,張應祥又試探着問了一聲。

“還能怎麼辦?”尚可喜嘆了口氣,淡淡地道,“等前方的道路打通,我軍便能回城了。”

“那是否需要末將做些什麼?”尚可喜看也不看他:“張軍門能率軍趕回,已實屬不易,先歇一會吧。到時候若孫軍門還無戰果,再勞煩張軍門出力。”平淡的語氣中透着一絲疲憊。

“智順王言重,末將惶恐。”張應祥趕緊道,“不如智順王先從水路回城?此地往南便可直接上荊州水師的船,賊軍水師孱弱,定不敢追得太緊。”尚可喜冷笑一聲:“事到如今,我若是還能活着趕到江邊,那龐嶽也就不叫龐嶽了。再者,我一走,軍心當如何收拾?這等局面皆因我起,若是突圍不成,我尚某的這顆人頭留在此地也是理所當然。”隨着戰線上的士卒將發現的明軍旗號一一回報,張應祥不着涼氣,原來湖廣鎮的各大主力營都在這兒。先前向東“敗逃”而去的“龐嶽”、“石有亮”等人自然也就是李鬼無疑。如此一來,張勇、沈志祥也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至於張應祥口中的那支虎視眈眈的明軍,正是尾隨而來的陳友龍所率的一千騎軍,遠遠地看見張應祥與尚可喜回合之後,便停在了數百步之後,並不上前攻擊。

一員部將到不解,問陳友龍:“大人,韃子已陣腳大亂,我等何不上前給他們點顏看看?”

“你這廝怎麼如此多嘴?大帥用兵,豈是你能理解的?”陳友龍看了那部將一眼,道。

“不過你也不必這般心急,説不定不久便會有條大魚等着我等去抓。”

“敢問大人是哪條大魚?”陳友龍一聽就火了:“那你覺得老子是哪條大魚?”部將這才意識到話中有了歧義。趕緊笑着賠罪:“末將失言,大人恕罪。末將是問。咱們要去抓的大魚是哪條?”

“你覺得韃子當中,哪條魚最大?”

“啊?難道是?”

“知道就行了,多盯着點周圍,要誤了事老子可撕爛你的大嘴。”陳友龍瞪起了一雙不大的眼睛。

這邊,陳友龍與部將輕鬆問答。西邊,求生心切的清軍進攻勢頭越來越猛。而在城內,負責留守的班志富卻是如坐針氈。

自從聽到東南方向的第一聲炮響之後,班志富便暗叫不好,隨後多個方向傳來的喊殺聲更是令他如墜冰窖。心説,千防萬防,最終還是中了龐嶽的詭計。

而接下來當如何應對,也讓班志富左右兩難。出城增援顯然不太現實,明軍連清軍主力都伏擊了,難道還在乎城內這點兵馬?而堅守不出則又讓他到對不住尚可喜的知遇之恩,再者,要是尚可喜出了什麼意外,他自然也不了干係。

就在他舉棋不定之時。城北面突然也傳來一陣喊殺聲,較之遠處的戰場更為清晰。

“怎麼回事?”班志富臉大變。

很快有親兵打探清楚了回報:“啓稟大人,不知哪兒來的一股賊軍,竟來到城北營寨前冒充喀大人的南下之軍。企圖賺開寨門,所幸被守軍識破。這股賊軍便惱羞成怒,改為強攻。”尚可喜在出城之前也做了一些安排。留下的兵馬雖不多,但也不算太少。班志富率一千本部兵馬以及臨時招募來的兩千民壯駐守城內。此外東門、北門外的營寨也有鄭四維的本部人馬駐守。東門外近兩千,北門外一千。營寨背靠城門。寨牆一直修到了護城河邊,進城必先從營寨中穿過。

此時聽説竟有明軍摸到了營寨邊,班志富再也沒有出城救尚可喜的心思了,趕緊問道:“有多少人?”

“聽守軍回報説,不下千數。”

“不下千數?”班志富有些懷疑,鑑於明軍一向善於使詐,他覺得還是得親自去看看,“待我去看看,另外去告訴鄭軍門,謹防有賊人冒充我軍前來奪取寨門。”

“嗻!”率軍守在東門外營寨內的正是鄭四維,在明白尚可喜中伏之後,他也是大驚失,心中猶如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甚至還泛起了一股別樣的心思:尚可喜這回怕是凶多吉少,早知道有這麼一天,老子投靠誰不好,偏偏要投降韃子?

城中很快有人將班志富的話帶到,鄭四維聽完點點頭,表示知道了。又過了沒多久,忽然有一支兵馬自東面直往營寨方向奔來。等隔得近了,看那旗號以及馬上騎士的衣甲穿着,都是尚可喜的本部人馬。

“什麼人?”營寨內的清軍大聲喝問道。

“我等是智順王麾下,請告知鄭軍門,王爺有令,我軍已突圍成功,正往西撤來,請鄭軍門打開寨門接應。”鄭四維暗自冷哼了一聲,突圍成功了?當我鄭某人是瞎子、傻子嗎?不過也未當即點破,而是故意道:“王爺傳令一向派王大人前來,怎麼這次沒見王大人?”

“哦,王大人不幸為國捐軀了。”

“放箭!”鄭四維也不再多話,直接讓麾下士卒放箭,同時暗罵了一句:王大人?王你娘!

那些“清軍”被箭倒了幾個,其餘的也不惱怒,哈哈大笑着撥轉馬頭離去。

不久,東面突然傳來一陣隱約的歡呼聲,鄭四維趕緊讓塔樓上的士卒觀察,很快得到回報:明軍營地附近,大批兵馬正往城池方向湧來,似乎是尚可喜突圍成功了。

真的突圍成功了?吃虧吃怕了的鄭四維一時不知道是否應該相信。

其實,不管鄭四維是否相信,這一次尚可喜的確是突圍成功了。不過,雖是突出來了,卻已傷亡慘重,除去在戰中損失的以及留下斷後的兵馬,孫定遼、尚可喜、張應祥三部可戰之兵在一起僅剩下了萬人左右。更為糟糕的是,明軍在殺散了那點還不夠牙縫的斷後兵馬之後,又如同影子般緊緊地跟了上來。

一邊抓緊西撤,尚可喜一邊派出一支百餘人的先頭部隊快馬加鞭先行回城,通知班志富和鄭四維做好接應準備。

派出的傳令兵馬很快離了大隊,在離東門外營寨只有兩三里的地方遇到了一支數十人的騎軍,看旗號、看衣甲,是鄭四維的荊州綠營。帶隊的牛錄章京趕緊問道:“可是鄭軍門麾下?”不料對面的帶隊軍官卻道:“正是!不過,我荊州綠營已經重歸大明,鄭軍門讓我等前來就是告訴智順王,天意不可違,只要智順王能途知返,龐大帥定會網開一面。否則,班志富便是爾等的榜樣!”其身旁的士卒果然用竹竿挑着一顆人頭和一頂頭盔,樣式與班志富平時所戴的似乎並無不同。

牛錄章京哪裏肯輕信?大喝一聲,率部上前將那支騎軍擊走,徑直趕到東門外營寨前。誰知剛表明身份便招來了營內的一陣箭雨。肩頭中了一箭的牛錄章京這才如夢方醒,大罵幾聲後趕緊撥馬返回。

寨牆內,鄭四維看着這夥清軍離去的背影,餘怒未消。孃的,半個時辰內來了三撥,是你們太傻還是我太傻?

得到牛錄章京的回報,尚可喜臉上不動了幾下,孫定遼、張應祥更是臉大變。

尚可喜雖半信半疑,但明軍就在後面緊追,也沒有太多時間供他猶豫,於是只得率部繼續往城池方向行進。等到了離東門營寨只有一二里地的時候,尚可喜終於看清楚了,營寨前百餘步的地方,豎起了一排盾牆。盾牆後,一支兵馬正嚴陣以待,騎兵步卒各半,約有千餘之眾。大部分人穿着綠營的衣甲,打的正是荊州綠營的旗號,另外還有少部分穿着明軍衣甲的騎兵。

張應祥、孫定遼頓時大罵鄭四維不是東西,尚可喜則皺起了眉頭,一言不發。

遇到這種情況,若是時間充裕,尚可喜是不難做出正確決定的。即便判斷不出,揮軍上前掩殺一陣便知虛實。可在這個節骨眼上,尚可喜顯然已做不到那麼從容。多耽誤一刻都有可能重新落入明軍的包圍圈。

後隊不斷傳來明軍追兵緊的告急訊息,許爾顯急道:“王爺快些下令吧,賊軍立刻又要圍上來了。”

“繼續北撤,先與喀大人會合再説。”短暫的內心掙扎過後,尚可喜終究還是做出了北撤的決定。(小説《九州河山皆華夏》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啓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d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