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十章老將臨去亦無私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儘管已經信了蕭芷因的話,可是,蔡攸卻不好因此怯,更不能將這樣一件事拿出去求教,便一邊點頭,一邊在心中詳細計議。种師道那裏他是不用在奢望可以轉圜了,畢竟,因果已經鑄成,他既拉不下面子,也不想放過這個不識時務的傢伙。然而,在武臣中尋找可以信賴的人,這對於他來説不免難了一點。他雖説不想做衙內,但是,蔡府大衙內這個身份在不少人眼中卻是深蒂固的。

他這一次出來是喬裝打扮,又有無數人打掩護,因此自然沒有引起什麼動靜。悄無聲息回到家中,又聽説蔡京叫了老三在書房商議事情,他愈發沒興致過去,自顧自地招了一個侍妾睡了。

就在朝中上下因為亂七八糟的事情而顯得波瀾四起的時候,從西北傳來的一個消息讓大宋君臣心頭大振。

劉仲武率軍攻下涼州甘州,斬首兩千餘級,大敗甘肅軍司兵馬兩萬。

由於先前烏合之眾的羌兵在攻城的時候尚不忘你爭我奪,所以被夏軍趁勢打敗,而劉仲武就趁着這個空檔大軍壓上,連得涼州甘州,而剩下的肅州瓜州沙州,也在唾手可得之間。

儘管事先知道西征肯定會告捷,但是,真的聽到這樣一個消息,趙佶仍然是心中大喜,立刻下旨褒獎。劉仲武由於統軍有功,進兩級,知涼州,麾下其他將士各進一級。命劉仲武可自行按照情勢決定是否再次進擊,同時亦下旨西寧州準備糧草等物補給。

然而,一個好消息的背後卻緊跟着兩個壞消息——僅僅是兩之後,便有消息傳來,熙帥王厚病故,河帥折可適病故!這是事先不少人已經料到的,但是,這個消息真的證實的時候,卻有不少人唏噓不已。

尤其是和兩人年齡相當的老將,更是為此事而鬱鬱寡歡。

由於兩人都不在京城,因此,趙佶惟有下旨派人前去治喪弔唁,又命禮部草擬謐號,又召見了在京城的幾位老將一一問,賜了不少上好的藥材,而遠在代州的种師道也同在恩賞之列。

就在一好兩壞三個消息傳開地時候。身處福寧殿的趙佶又聽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王恩病重!半月前王恩突然發病,他還特意派了醫官前去診治,誰料到今天竟然聽到這樣一番斷言,這位昔名將已經時無多了。

對於趙佶來説,接連數天之內三個昔名將都到了人生末路,他心裏自然煩悶得緊。而由於王恩乃是殿帥,他在思量再三之後,便下令侍衞班直做好準備,隨即換上便服直奔王府。

自從得知王恩病重,將巷的王府門前便始終絡繹不絕滿是前來探視的人羣。這些人大多數是昔王恩用過的軍官。還有的則是殿前司同僚。起先王中還和哥哥一起敷衍一下。到後來王恩病勢愈加沉重,兩人也就不再顧什麼禮數,幾乎是整地守在王恩病榻前。

這一。王恩昏昏沉沉醒來,好容易用了一點粥,他便瞧見王中在旁邊滿臉憂,不由嘆了一口氣。名將暮年最是令人扼腕,即使昔馳騁沙場縱橫不敗,亦難逃這一。怪不得有那麼多人只求馬革囊屍,而不願意老死病榻,就是因為這個緣故了。

中…”

“爺爺!”王中如今只慶幸自己沒有貿然跟着姚平仲前去河北,否則此時縱使後悔也來不及了“大夫説了。讓你多休息…”

“大夫説的不作數!”王恩硬撐着坐了起來,免不了又覺得五臟六腑一陣難受。好容易坐直了,他方才苦笑一聲“以前上馬下馬都沒有這麼困難,想不到如今連牀都下不了!中,我當年不讓你入軍職,便是因為知道驍將暮年地悲哀。早知如此,還不如早把你送過去,否則這一守孝。你的前程…““爺爺!”王中猛地打斷了王恩的話,斬釘截鐵地道“爺爺別説這樣的話,只要爺爺病情一好,孫兒再請命前去從軍也不遲。”

“你和你大哥什麼都好,就是太孝順,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王恩眼睛一瞪,正想再説些什麼,外面突然急急忙忙衝進來一個僕人“老爺,外頭有客人…”雖説知道那些前來探望的人都是好意,但是王中依舊到一陣不耐煩,聞言霍地站了起來,不容置疑地道:“該來探望的都已經探望了,大夫説爺爺要靜養,大哥在熬藥,我這裏也離不開,你先去回絕了。就説我和大哥拜謝好意,過幾爺爺病勢稍好之後,我和大哥一定前去登門謝罪!”王恩聽得連連搖頭,但也知道孫子是為自己好。然而,那僕人非但沒有轉身離去,而且還出了呆愣的神情。還不等王中發火,外面便響起了一個朗的笑聲。

“王卿家真是好福氣,一大一小兩個孫子全都如此孝順!”聽到這個悉的聲音,王恩本能地想要翻身下牀,誰知用了老半天的力亦無法挪動半分,一時間急得滿頭大汗。總算他還記得起輕重,連忙喝道:“中,你還不趕緊接聖上!”王中聞聲大驚,直到一個身穿寶藍長衣地人走了進來,赫然是當今天子趙佶,這才醒悟過來,連忙跪下行禮,然而膝蓋還沒落地就被人拉了起來。他不安地抬起頭,只見大哥王健站在趙佶身後,同樣是滿臉地侷促。

趙佶走近病榻,硬是將想要起身的王恩按了下去:“朕只是來看看你,你這般模樣反倒成了朕的不是。好好養病,朕還等着你病好了,繼續執掌殿前司呢!”大宋武將向來都以忠心耿耿著稱,而王恩作為如今武將中地第一號人物,同樣亦是如此。他掙扎着坐直了身體,深深低頭道:“臣但有一息尚存,一定竭力報效聖上盛情。只是這陋室之中實在不成體統,還是請聖上儘快回宮…”

“這是什麼話?”趙佶不滿地一板臉,臉上很有些着惱。而此時,旁邊的閒雜人等並王健王中兄弟,同時躡手躡腳地退了出去,只留下了趙佶王恩君臣兩人。

隨口安撫了王恩幾句,趙佶便沉思了起來,良久,他方才開口問道:“王恩,當年你出任殿帥是蔡元長的舉薦,而在此之後,你並未因私情而害了公務,這一點朕很讚許。而你和高伯章之間亦是相處和諧,所以朕想問你,你認為如今朝堂上的這場風波是怎麼回事?”王恩雖説是殿帥,在京城中的地位亦是舉足輕重,但是,他一向恪守武將的本分,很少參與文官之中的相互傾詐,所以殿帥安安穩穩當了這麼多年,從來沒有人向他潑過什麼髒水。他和姚麟不一樣,姚家是一個大家族,而他卻只有兩個孫子,將來讓他們按部就班地走入官場也就行了,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可是,現如今天子官家把這樣一個難題丟在了他這個將死之人面前,他該怎麼辦?

也不知過了多久,他方才字斟句酌地道:“聖上拿這些來詢問臣一介武夫,只怕是臣不能給聖上什麼建議。蔡相公舉薦了臣出任殿帥,乃是為了公心;高相公屢次奉聖命探望微臣,也不是出於私情。臣對他們都只是公事上的情,就事論事,臣以為聖上用他們並無錯處,而若是他們失和,同樣並非國家之福。臣以為,聖上還是應該查查後面煽風點火的人,儘快讓高相公重新出山。如此朝堂靖寧,方才能夠圖謀天下之事。”趙佶對王恩提起這件事,並非真地要這位以武勇見長的殿帥給自己出什麼主意,而是心中煩悶。此時聽王恩如此一席話,他非但不覺得這是和稀泥,反而覺得王恩一片公心。畢竟,在人氣息奄奄的時候,還説出這樣一通不偏不倚的話,實在是很難得了。

“王卿家,你的心思朕明白了,你放心,朕自然會處理好此事。”趙佶頓了一頓,突然好似自言自語地道“説起來蔡元長也已經快到了致仕的時候,這一場風波着實好沒來由。”王恩心中一緊,不想在這個危險的話題上再作糾纏,連忙接口道:“臣還有一件事要請求聖上。臣那兩個孫兒,健雖然讀書,但資質平平,只怕科舉也是無望的,臣只希望他蔭補一個官職,太太平平過完一生就好。至於中自幼好強,臣希望聖上能夠給他一個機會,讓他效力軍前,臣哪怕是死了…”

“王卿家用不着處處把一個死字掛在嘴邊,你不過剛剛年滿六十,怎可如此頹喪?”趙佶當即打斷了王恩的話,隨後似安似承諾地道“朕一定會厚待你地孫兒,至於你,好好養病,什麼都不用多想。”然而,就在趙佶造訪王府三之後,王恩因病薨逝,年六十二,贈開府儀同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