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一章生財有道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建中靖國元年正月,向太后的病情驟然加重,儘管太醫竭力救治,但仍舊難以挽回。正月甲戌,這位歷經三朝的皇后崩於慈德宮,臨死前留下遺詔,尊趙佶生母陳氏為皇太后。由於趙佶自幼失母,連同立嗣在內的諸多事務都靠了向太后從中周旋,再者一年時間接連兩次大喪,因此趙佶自然悲痛絕,不僅輟朝三,更是極盡向太后死後哀榮。由於這個原因,本來正準備娶伊容的高俅也只得停下了手頭的事情,畢竟向太后待他不薄,而不管怎麼説,伊容還是向氏族女。

然而,一片縞素的福寧殿內卻是槍舌劍劍拔弩張,原因就在於先前曾布的一個建議。由於陝、河一邊臨近西夏,另一邊則臨近遼國,因此軍糧消耗一向是重中之重。而向西北運送軍糧的成本極其高昂。為了彌補這個缺口,曾布建議趙佶依照舊例,令河、陝民眾納粟。原本,按照納糧食多少定下官階虛銜是以往舊例,但是,為了能募集更多軍糧,曾布竟提議授糧多者最多可官至大理評事,這頓時引起了韓忠彥的強烈反對。

“聖上,我朝自太祖皇帝以來就有如此舊制,先前神宗皇帝五路大軍攻打西夏時,為了彌補軍糧不足,也曾經下過這樣的旨意。如今朝廷百廢待興,如果不能從這其中取得錢財充盈國庫,則後萬一戰事一起,則無糧餉可以應對。”曾布對韓忠彥的反對極其不以為然,他原來和韓忠彥還算有些情,但同在政事堂時一長,便覺事事掣肘,久而久之,兩人的關係便從親密變成疏遠,從疏遠變成敵對,就差沒有在御前互相攻擊了。

韓忠彥卻顧不得那麼多,針鋒相對地反擊道:“聖上。此議絕對不妥,如此一來,則士子寒窗苦讀十年卻只能和進納官平齊,豈不是壞了我朝優待士大夫的慣例!不錯,以此法確實可以解一時燃眉之急,但是,聖上需想到,天下賦税。至少有過半出自豪商巨賈,他們確實拿得出千貫萬貫來奉獻朝廷買一個官職。可一旦他們買到了官職,若是子侄善於鑽營,則能夠在數年間一躍而成為官户,此後便可以不再納税糧。從長久的利益來看,朝廷得到的不過是九牛一,而他們從中得利的則是千千萬萬,絕對不可!”站在御座旁的高俅聽到底下的爭論,心底不由暗歎。確實,曾布雖然變着法子想要開源。卻實在太過心急了一些。而韓忠彥雖然看得長遠,卻仍舊有失偏頗。但是,如今地朝廷就真的沒有錢麼?就在月前。他奉密旨察看了一遍户部舊檔,其結果讓他大吃一驚。儘管當年司馬光等人竭力反對王安石新政,但在元佑掌權期間,卻並未廢除免役錢,而是稍稍收縮了一下徵收範圍,而哲宗親政之後甚至以超過原來的標準徵收。僅僅是各州各府當年徵收免役錢中的寬剩錢部分,加起來也至少超過百萬,只是這些錢的去處都不好説而已。

趙佶見曾布和韓忠彥又在那裏針鋒相對爭吵不休,自然到頭痛萬分,而下頭的門下侍郎李清臣和尚書右承範純禮都在那邊沒有做聲。他頓時更加惱火,重重地一拍桌子道:“好了,朕不想聽你們討論此中情弊,朕只知道,如今西北邊境戰事不斷,急需錢糧以供軍需!你們身為宰輔,不要老是在細枝末節上斤斤計較!今天的議事就到這裏,你們全都退下!”見此情景,韓忠彥和曾布互相狠狠瞪了一眼。當先行禮離去,李清臣和範純禮當然不會留在福寧殿吃排揎,緊跟其後告退。不一會兒,殿中便只剩下了高俅一人。

“伯章,你有什麼主意麼?”趙佶疲憊地倒在了龍椅上,深深嘆息了一聲“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你當初老是對朕説這句話,現在朕算是明白了!朕也知道賣官鬻爵不僅不能長久,而且有失朝廷體面,但是西北軍費的龐大開銷又怎麼辦?朕自即位以來,一沒有營造宮室,二則大力削減內廷開支,怎麼還是沒有錢…伯章,要不,朕用內幣入股你地生意,你替朕變出一點錢來?”高俅知道趙佶只是在開玩笑,但是,這卻使得他心中一動。他曾經在歷史資料中看到過,這個時代的大宋是世界上最高度發展的國家,也是海上貿易最發達的國家。然而,因對外貿易而暴富的是那些沿海城市的商賈,而大宋朝廷本身除了税之外,沒有得到更多的好處。最最可惡的是,那些商賈不僅從貿易中獲取了大量錢財,而且大多通過走私而避開了關税,從本上損害了朝廷的利益。

“聖上可知道市舶司?”

“市舶司?”趙佶微微一愣,隨即回憶道“唔,朕隱約聽説過沿海一帶的市舶司每年税收不菲,但對其中詳情不甚瞭然。伯章,你有話就明説,不要賣關子。”

“那臣就明言好了,聖上可知道,一海船地瓷器到海外可以換回多少錢?”

“多少?應該不外乎數萬貫吧?”高俅曬然一笑,這才道:“真正地數目是聖上所説的數倍,乃至十倍!我大宋物產豐饒,一旦有物產運抵海外,各國王侯貴胄無不是趨之若警,所以,區區一船普通瓷器往往能換回同等分量的珍貴香料和各種裝飾品,到中原之後,除了只能賣給朝廷地榷物之外,其它東西往往一倒手其價值就極可能超過百萬!”

“百萬?”趙佶悚然一驚,但仍舊有些不太相信。

“不僅如此,我大宋所鑄銅錢,每年至少有超過十萬貫落海外!”高俅見已經説動了趙佶,立刻趁熱打鐵地補充道“我大宋雖然有令不許銅錢出海,但商人趨利,往往在貨物中夾帶銅錢出海。更有甚者,官商勾結,公然放行載有銅錢的船隻出海。一旦這些船抵達海外,便可用銅錢購買當地的物產回國,一倒手又是十倍百倍的利。所以,早在我朝初年,就會出現銅錢入不敷出,不得不發行子的狀況!”

“竟然視朝廷銅於無睹…”喃喃自語了一句之後,趙佶立馬從座位上跳了起來“既然如此,為何不重重處置將那些膽大妄為的人?朕要下令各地官府,讓他們嚴查!”

“聖上,倘若那些地方官員也有份參與這些走私呢?”高俅突然打斷了趙佶的話“各地官員經過了層層選拔,學識也許能夠過得了關,但誰能擔保他們在品行上也能完美無缺?此事之所以屢不止,一是因為其中獲利太高,二則是因為官商不分,甚至以官身公然經商。究其原因,其實還有很重要的一條。”他見趙佶聽得聚會神,不由微微一笑“那就是我朝從未以朝廷的名義派船出海!”

“以朝廷的名義派船出海…你是説以朝廷地名義和海外諸國進行貿易?”趙佶雖然以前沒怎麼涉及過這些方面的知識,但在高俅頻頻暗示下,還是領悟到了其中重點“這會不會被人指作與民爭利?”

“聖上,富國強兵,利字乃是第一要務,那些士大夫若是真的恥於談利,那他們又是靠什麼東西生活,又是如何滿足自己的温飽?”高俅一想到有些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嘴臉就覺得可憎,因此毫不留情地斥道“那些民間的尋常瓷器尚且能賣得百貫甚至千貫不等,那我大宋官窯出產的名貴瓷器豈不是更加價值連城?再説,市舶司作為一個朝廷下轄的官府,只管收税是不是太過費了?”講到興頭上,高俅愈發侃侃而談。

“我大宋如今的海外貿易已經遍及不少地遙遠國家,用瓷器茶葉等物從他們那裏換回了珍貴的香料和飾品。但是,這些國家往往缺乏冶煉技術,所以最需要的還是我大宋的銅錢。海外夷狄之國並不像我朝那樣有嚴格的榷制度,為何我朝不能設法在外購買礦山或是礦山的開採權,僱傭當地便宜的人工開採,然後將銅運回來,或者在當地秘密鑄錢,換回各種用品?”好不容易等到高俅説完,趙佶這才使勁嚥了一口唾沫,臉上的表情已經完全僵硬了。

“伯章,你…你讓朕好好想一想,這些事情全都非同小可,朕一時半會還不能下決斷。”話雖如此,他的眼睛中卻已經充滿了亮晶晶的光芒,顯然心動至極“這麼着,就算韓忠彥曾布他們不答應,朕也會以皇家的名義購買船隻準備出海貿易!至少,朕得讓那些大商家看看,生意不是隻有他們會做!”

“看來大宋朝廷是缺錢慣了!”出宮的時候,高俅忍不住嘟囔了一句。不是麼,若不是因為國庫拮据,當初神宗皇帝又怎會不顧重重阻力任用王安石推行新政?如果不是缺錢,堂堂一國朝廷又怎麼會在立國之初就開始賣官鬻爵全然不顧體面?他剛才之所以提出最後一個建議,就是因為依稀記得那些資本主義國家建立殖民地時,大肆掠奪殖民地的各種資源,現在自己只不過變了個法子用易的方式,希望能夠有所收穫。

“海圖,只可惜沒有海圖,否則,我大可招募一些敢死隊出海去美洲或是非洲,那可是真正的黃金海岸啊!”上車前,高俅似乎到有目光投在自己身上,一轉頭卻沒發現任何可疑之處,也就不再留心。他起行之後,不遠處的角落中突然閃過一個人影,用一種奇怪的目光盯着馬車遠去的方向,眼睛中閃爍着奇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