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793章435上海汽車風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上海寶山新港碼頭,一艘懸掛南華黃藍兩國旗的商船進港,它噸位超過萬噸,船體藍白塗裝,看上去很新,正是南華和德國合作的成果,威廉系和美華系旗下的航運公司採購這款商船數目達到1艘。

這艘商船往返於上海到底特律之間,主要運送電冰箱輪胎布匹咖啡棕油等商品到美國,離開美國又把宋子安訂購的汽車生產線給運送回上海,當然還有底特律的特產——上海汽車公司從福特公司採購的t型車零配件。

據武漢政府新出台的關税法案,進口汽車和汽車零配件的關税將會大幅度提高,以保護中國汽車工業。

宋子安下船就看見二哥宋子良着自己走過來,兄弟倆緊緊擁抱。

“這一趟我是滿載而歸,生產線都買回來了,還有從美國招募的工程師,也跟着過來了!你這邊準備好了沒有?”宋子安很興奮,迫不及待問道。

宋子良點點頭:“廠房已經建好了,水電都聯通了,就等安裝機器。還有,職工住宿問題也安排好了。”

“太好了!我立即安排人裝卸機器設備。”

“這事吩咐別人去做,你現在要跟我回家,母親想念你呢。”宋子安兄弟倆寒暄一會,安排人手後就驅車回家。

臨近年底,宋家老母已經從武漢回到上海老宅,宋子文在武漢走不開,宋家兄妹跟着母親在上海老家過年。

宋子安自然成為話題的中心,哥哥姐姐們都關心他的汽車事業。

宋子安一一作答,詳細講述在汽車城底特律的所見所聞,底特律處處都是汽車廠,數十萬工人都圍繞着做一件事——製造汽車。

每年製造兩三百萬輛汽車,上海和東京汽車產量加起來,不過是底特律的一個零頭。

“當時我簡直就像走進汽車世界,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聞到的都是汽車,底特律的人制造汽車為生,汽車工人一天能拿五美元工資,到汽車廠上班比上大學更受那裏的年輕人歡。”宋子安説到興奮處一副眉飛舞的樣子。

“美國汽車工人收入竟然和上海的大學教授差不多?美國人子過得太舒服了。”宋有些驚訝道。

美元兑法幣,一比二,宋子文做總理,月薪也不過元,算起來不到美國汽車工人工資三倍。

“那,你給汽車工人開多少工資?”宋又笑問。

“普通工人從5到2元不等,工程師2以上,設立等級考核,等級越高,工資越高。”宋子安解釋道,這工價和美國沒法比,底特律工人三個月能賣一輛轎車,而上海的汽車工人至少得兩三年才買得起一輛車。

現在最缺的就是汽車工人,我和大生公司合作,準備建一所汽車學校,希望美華基金會參與進來。”宋子安期待地看着宋,就算得不到美華基金會的教育經費,至少也要得到美華大學的師資力量。

由美華基金會建起的美華大學是亞洲最好的理工大學,實力雄厚,培養了數千名工程師,是美華實驗室威廉大學康明斯實驗室等知名品牌的合作伙伴。

説起司徒南,也是讚不絕口,沒有司徒南的幫助,這次事情沒那麼順利。

這話哄得宋高興,得知宋子安的汽車廠練工人缺乏,她便利用自己的關係給宋子安從武學校招來一百多名有實習經驗的機械專業背景的專科生。

在美華大學之下,還有像武學校等中等職業教育院校,嗯,武學校是個龐大的教育系統,以職業技術和軍事化管理聞名,比藍翔更藍翔。

美華系工廠都喜歡從美華大學和武學校招聘,大生汽車公司和上海汽車公司也不例外。

“辦校是好事,美華基金會一向支持,我這個基金會理事的面子是有用的。”宋一口答應,還不忘指點宋子安找威廉基金會“化緣”美華基金會和威廉基金會的質一樣,兩者的關係就像宋美齡和勞拉梅隆的關係一樣,宋美齡和勞拉彼此井水不犯河水,不相往來,不過兩家基金會關係不錯,彼此有合作,威廉基金會每年都有3%的慈善資金投入到亞洲來,辦汽車學校找威廉基金會應該會有收穫。

宋子安點點頭,很快又找到張孝若,得到張孝若的認可。

辦汽車學校事務當然給專人來負責,他們兩家都忙着建立自己的汽車工廠。

和宋子安的上海汽車公司不同,大生汽車公司主要力放在商用車上,研發卡車和公共汽車,已經得到軍方和政府的意向訂單。

和大生汽車公司競爭的是,美華電氣公司。美華電氣公司不僅經營電力失業,還足城市公共通事業,和中國鐵路公司合作,在大城市建立汽車有軌電車。

“看到沒有?昨天武漢市政府要建三條有軌電車,今天廣州政府宣佈要建立城市公系統,成立公公司,計劃向社會招標採購3輛公車!”這天,宋子安拿着報紙一臉慨地對宋美齡説,繼鐵路和造船業後,公路通是資本和技術最活躍的行業,巨頭們都下場了!

“據説武漢那邊也有人計劃要建立汽車工廠。”宋子安有種時不我待的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