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左右為難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圍攻西恩富戈斯的戰鬥持續到二月八守城的美軍在彈盡糧絕且援助遲遲沒能到達的情況下才放下了武器。(找小説素材就到bsp;當天下午美國陸軍少將史坦利少將向第二十一陸戰師師長鍾擎宇少將出了佩槍。
堅持到最後的美軍僅有不到兩千人。
也就是説有將近一萬四千名美軍官兵永遠留在了西恩富戈斯而中國陸戰隊為了這座僅有十多萬常住民的城市不但花掉了半個月的時間還付出了一千七百餘名官兵陣亡與近三千人負傷的代價。
嚴格説來人員傷亡並不多。
大戰期間中美軍隊的人員換比一直在一比八左右而這場戰鬥的人員換比在平均線以下。
真正的代價是寶貴的時間。
顧祝同原本希望在一月底拿下西恩富戈斯這樣就能讓第四批陸戰隊岸從而在攻打聖克拉拉的同時還能從豬灣北直接進軍哈瓦那爭取在美軍調整好防禦部署之前攻佔這座城市。
也正是如此顧祝同讓第三批岸的四個陸戰師全部留在了豬灣附近。
可惜的是陸戰隊沒能在一月底攻佔西恩富戈斯。
雖然港口的破壞情況並不嚴重西恩富戈斯港並不是一座大型港口和平時期也沒有多少船隻來這裏因此港口裏也沒有多少值得破壞的設施美軍在投降之前只炸掉了幾條深水碼頭破壞了通往碼頭的輸油管道。因為西恩富戈斯港不是軍港美軍在此之前也沒有在這裏部署戰艦所以港口裏沒有儲備水雷美軍也就無法在港灣內佈雷。此外當時港口裏也沒有大型船隻美軍也就無法用沉船來堵航道。至於遭到破壞的碼頭因為中國海軍的運輸船不需要在這裏補充燃油。所以也不會對卸貨作業產生多大影響。(找小説素材就到)但是要到二月中旬第一批運輸船隻才能進入西恩富戈斯港而此時美軍早就完成了防禦部署迅速攻佔聖克拉拉的機會已經不存在了。
顯然顧祝同也認識到了這一點。
接下來的肯定是一場苦戰。
利用西恩富戈斯守軍爭取到的時間美軍在東起馬尼卡拉瓜、西至大哈圭。長達一百二十公里的戰線修建了足夠堅固的防禦陣地六個美軍師靠前部署。相同數量的美軍師在後方充當預備隊此外還有四個美軍師在聖克拉拉待命從哈瓦那趕來的四個美軍師則在馬坦薩斯集結。
也就是説美軍已經投入了二十個師的兵力。
當然這還不是全部。在聖斯克裏圖斯北面的卡瓦伊古安還有六個美軍師正在集結而在哈瓦那則有八個美軍師正在動員。只要有必要佈雷德利肯定會毫不遲疑的把這十四個師派戰場。
這樣一來。美軍總共有三十四個師總兵力超過了五十萬。
顧祝同這邊岸的只有十二個陸戰師總兵力不到二十四萬即便把第四批登陸的八個陸戰師算總共也只有四十多萬。
當然在兵力雙方的差距不是很大。
問題是美軍是防禦的一方而中國海軍陸戰隊是進攻方。
更加關鍵的是。美軍基本是背靠本土作戰能夠得到來自本土的航空兵支持還能及時獲得補充與支援。
當時美國海軍動員了千艘小型艦艇其中包括近四百艘驅逐艦、以及數量更多的巡邏艇專門在夜間向古巴運送兵力與物資。雖然這些小型艦艇的運載能力都很有限一艘驅逐艦隻能運送一個連的兵力或者是五百噸物資。*但是貴在數量眾多而且在古巴北部海岸線有足夠多的港口與港灣可供這些艦艇停靠。更重要的是美軍艦艇全部在夜間活動。在傍晚的時候從美國本土的港口或者港灣出發夜間十點到十一點之間到達古巴。在凌晨兩點之前卸下人員或者物資然後全速返航。這樣一來等到天亮的時候美軍艦艇已經返回了本土。
對此顧祝同束手無策。
顯然在夜間的戰鬥中艦載航空兵派不用場。雖然當時有將近三分之二的飛行員掌握了在夜間起降的技巧還有部分飛行員能夠在夜間執行轟炸任務但是夜間轟炸的都是固定目標本不可能對付高速航行的艦艇。
至於岸基航空兵就算夜間戰鬥機能夠出動也同樣無法對付高速航行的艦艇。
要想阻止美軍在夜間向古巴運送兵力物資就必須把艦隊派往佛羅里達海峽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別説讓艦隊進入佛羅里達海峽即便是靠近美國本土也將遭到攻擊。
當時顧祝同直接指揮的第六艦隊一直在古巴南部海域活動主要就是為了避免遭到美軍航空兵攻擊。
顯然這些因素都對中隊極為不利。
也正是如此佈雷德利才能在聖克拉拉到大哈圭之間部署防線擺出與中隊決戰的架勢。
當然佈雷德利也別無選擇。
他已經丟掉了豬灣跟西恩富戈斯如果再丟掉聖克拉拉那麼不出三個月古巴就會落入中隊手中。
對美軍來説古巴與本土沒有差別。
要知道美軍能夠向古巴運送兵力與物資中隊也就能夠以古巴為基地攻打美國本土。
佈雷德利竭盡所能的阻止中隊北顧祝同也就遇到了一個大麻煩。
這就是如何突破美軍的防線?
繼續向聖克拉拉進軍?
雖然這能夠使勝利最大化因為這能把古巴分成兩個部分。更重要的是美軍一直認為中國海軍陸戰隊將在聖地亞哥岸因此美軍的防禦重點放在古巴東部地區駐紮在古巴的美軍中有三分之二在聖克拉拉以東地區而且幾乎所有主力部隊都在這邊而在哈瓦那這邊的美軍不到四十萬。也就是説攻佔了聖克拉拉之後就能阻止美軍主力向西運動也就能夠以最小的代價攻佔哈瓦那。但是向聖克拉拉進軍同樣也是最大的挑戰因為美軍的防禦部署總體是東重西輕三十四個美軍師中有二十個在東邊而且四個裝甲師全部在聖克拉拉附近。
不管顧祝同是否願意接受攻打聖克拉拉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更何況他手裏只有陸戰師沒有陸軍的作戰部隊。要知道在內陸的戰鬥中陸戰師的戰鬥力遠不如陸軍的裝甲師。這一點已經無數次得被證明過。在美國西海岸戰場陸戰隊就很少深入內陸作戰。
問題是向哈瓦那進軍難度不會小到哪裏去。
關鍵就是前往哈瓦那的路途不但更加遙遠而且通條件極為糟糕。通往哈瓦那的鐵路全部在美軍的掌控之中而且美軍隨時可以炸斷沿途的橋樑阻止中隊使用鐵路而公路只有兩條且都極為簡陋。按照陸戰隊勘測得出的結論這兩條公路最多隻能支持三個陸戰師作戰。顯然三個陸戰師本不可能攻佔哈瓦那甚至不可能突破美軍設在大哈圭的防線。
開闢新的補給線顯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雖然哈瓦那向南就是巴塔瓦諾灣但是這是一座淺水海灣平均水深不到十米且在近岸海域到處都是淺灘與暗礁。更重要的是在巴塔瓦諾灣北岸本沒有港口甚至連漁港都沒有。至於巴塔瓦諾灣東面的薩帕塔半島則到處都是沼澤本沒有公路連鄉間小路都沒有多少。事實在薩帕塔半島本沒有城鎮只有稀落的村落長期生活在這裏的人不到五萬。
顯然要向迴避地面通這個問題就得繞過古巴島去北岸登陸。
可以説這是本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能夠在古巴北部海岸線登陸顧祝同就不會把陸戰隊送去豬灣了。
當然如何打這個問題也困擾着海軍陸戰隊的將領。
二月一到二月十顧祝同總共召開了十四次高級會議其中四次還是全體會議連那些在前線指揮戰鬥的師長都返回聖胡安其中在二月九就連續召開了三次會議參會者就沒有休息過。
問題是會開得再多問題依然在那裏。
顧祝同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攻打哈瓦那二是進軍聖克拉拉。
連續開了十四次會花掉了十天時間顧祝同得出了一個結論。這就是讓那些陸戰隊將領去爭論還不如擲硬幣。
到最後一天顧祝同幾乎失去了耐心也差點用擲硬幣的方法來決定怎麼打。
所幸的是顧祝同沒有這麼做。
十夜間顧祝同收到了由馮承乾從海軍司令部發來的電報。這份電報讓他知道該怎麼打了。
在這份電報中馮承乾明確提到進軍美國本土的行動很快就會開始所以得有更加長遠的考慮。
顯然馮承乾在暗示顧祝同應該攻打聖克拉拉而不是哈瓦那。
對顧祝同來説這個暗示已經足夠了。不管怎麼説馮承乾至少幫顧祝同做出選擇不再讓他頭痛了。(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