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飛蛾撲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美軍的第四批轟炸機即將飛臨巴拿馬空的時候最後一批防空戰鬥機投入了戰鬥。[找小説素材就到]這些戰鬥機也來自岸基航空兵只不過全是單發戰術戰鬥機而且着也是顧祝同手裏的最後一批戰鬥機了。
防空作戰在這個時候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美軍飛行員已經能夠看到前方的陸地了位於巴拿馬運河北口的科隆港就在前方只需要再往前飛行幾十公里就能把成噸的炸彈投下去讓那些還在運河狹窄航道里的艦船永遠也到不了大西洋。
只是這最後的幾十公里卻是一條死亡之路。
護航戰鬥機已經被衝散防空戰鬥機不要命的攻擊着轟炸機而且往往是三架、甚至是四架戰鬥機同時攻擊一架轟炸機。
顯然這是一面堅固的空中盾牌。
隨時隨刻都有轟炸機被擊中起火有的在空中燃燒爆炸有的呼嘯着載向海面還有的則簡單的轉向返航。當然也有戰鬥機被擊中甚至有部分戰鬥機在被擊中之後直接撞向了最近的轟炸機。
空中非常混亂硝煙很快就遮雲蔽。
雖然最終有部分轟炸機突破了戰鬥機的攔截飛到巴拿馬空投下了炸彈但是這只是近兩百架轟炸機中的極少數而且這些轟炸機本沒有飛到運河空而是把炸彈投向了科隆港。
投下炸彈後美軍轟炸機就返航了。
對這些轟炸機的飛行員來説他們已經解了因為沒有防空戰鬥機來追擊這些返航的轟炸機。
此時美軍的最後一批轟炸機已經到達而且飛到了巴拿馬空。
這次護航戰鬥機發揮了作用。
在防空戰鬥機組織起來的時候護航戰鬥機就率先到達。(找小説素材就到)並且很快把原本就分散在各個方向的防空戰鬥機打得七零八落。
也正是如此緊隨其後的轟炸機才能安然無恙的飛到巴拿馬空。
只是轟炸進行得並不順利因為能夠攔截轟炸機的除了防空戰鬥機之外還有地面的高炮。
美軍機羣到達科隆港空的時候高炮就開火了。
只是。炮火併不密集。
要知道在一個月前。中國海軍都不是很重視這座港口只在這裏部署了一支人數不到兩千的守備部隊。因為美軍沒有轟炸科隆港所以部署在這裏的只有一個防空營裝備的都是小口徑高炮。
有趣的是在此之前防空部隊的主要任務不是防空而是對付地面的敵人。
這就是。用小口徑高炮掃港口附近的叢林對付那些隱蔽在叢林裏的美軍偵察兵與游擊隊。
實戰證明四十毫米福博斯機關炮的威力非常驚人。
要知道四十毫米高爆彈的威力相當於一顆進攻型手榴彈而且炮彈能夠輕而易舉的打斷碗口的樹木橫掃叢林裏的所有障礙物讓那些依賴叢林的美軍偵察兵無出可藏而高炮每分鐘數百發的速等於撒下了一張死亡之網能夠消滅所有被這張巨大的網籠罩住的生命。
只是。用於防空的話一個營的兵力太少了。
雖然在此之後中國海軍加強了科隆港的防禦部署防空部隊增加到了六個營但是仍然顯得有點單薄。要知道六個營最多也就只有兩百來門高炮而且中國海軍岸防部隊裝備的都半是小口徑高炮。
與空軍不同海軍的防空部隊沒有多少大口徑高炮。
這也可以理解。*因為海軍的岸防部隊往往在戰線後方活動前方有艦隊的掩護還能得到航空兵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部署岸防部隊的地方往往都佔有絕對優勢。艦隊已經奪取了制海權航空兵則奪取了制空權。在太平洋這場這往往意味着最近的敵人都在數百公里之外。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岸防部隊本不需要大口徑高炮。
準備一些小口徑高炮往往只有象徵意義。
在太平洋的一些島嶼岸防部隊裏的高炮並不是用來對付敵機的而是用來對付敵人的快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