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攻擊開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史蒂森希望獲得機會顧祝同也想獲得機會。(找小説素材就到)只是顧祝同並沒打算攻擊百慕大羣島。
如果百慕大羣島在太平洋他肯定會首先轟炸島的機場然後再跟附近的美軍艦隊決戰。
只是百慕大羣島不在太平洋而是在大西洋。
更重要的是此時顧祝同擁有的作戰部隊與他在太平洋指揮的第三艦隊本不具有可比。
最大的問題就是欠缺偵察力量。
在瓦胡島海戰中顧祝同敢於首先攻擊瓦胡島與伊島有一個讓很多人都忽略了的因素即他手裏有足夠的偵察力量而且在攻擊之前就大致判斷出了美軍艦隊的方位因此做了針對的準備。
顯然顧祝同此時本沒有這麼好的條件。
雖然早在接受任命的時候顧祝同就考慮過調幾艘水飛機母艦加強第四艦隊的偵察能力但是德意聯合艦隊遭受的慘敗讓顧祝同放棄了這個想法主要是調動水飛機母艦需要太多的時間。
當然也有後勤保障方面的顧慮。
這就是水飛機母艦的主要價值就是執行偵察巡邏任務而艦隊航母也能執行偵察與巡邏任務。在後勤保障能力有限的情況下與其增加幾艘水飛機母艦還不如增加幾艘艦隊航母。
也正是如此馮承乾派來了七艘艦隊航母。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向大西洋派遣兩支各有四艘水飛機母艦的偵察艦隊就得把艦隊航母的數量減少到四艘。
顯然為了獲得專用的偵察力量而減少三艘艦隊航母是很不划算的事情。
再説了八艘水飛機母艦的偵察能力不見得能夠頂得三艘艦隊航母而水飛機母艦本無法執行攻擊任務。[]歸結底問題還是出在後勤保障。
説白了。大西洋戰場在當時還不是中國海軍的戰場因此中國海軍在大西洋的保障與維護能力遠比不太平洋。
這樣一來顧祝同自然不敢大手大腳的使用兵力。
沒有足夠的偵察力量顧祝同自然不會考慮首先攻擊島嶼的機場甚至會想法避開那些有機場的島嶼。
可以説在這種情況下史蒂森的最佳選擇是向西撤退。
也就是説。即便不退到百慕大羣島西面也應該退到羣島內部。從而得到岸基航空兵的全力掩護與支援。
可惜的是史蒂森沒有這麼做。
顯然他錯過了最後的機會準確的説是錯過了避免與中國艦隊決戰的機會而這也許並不是史蒂森本人的意願。
七月一清晨第43艦隊到達百慕大羣島東面大約八百公里處。
考慮到部分美軍岸基戰鬥機的作戰半徑已經超過了八百公里所以這是第43艦隊能夠抵達的最近點。
按照顧祝同的安排。第43艦隊在當天清晨出動了第一批偵察機。
幾乎同一時間第42艦隊與第44艦隊也各出動了一批偵察機只是數量比第43艦隊少得多。
直到這個時候史蒂森依然不知道危險已經迫近。
當時他指揮的第21艦隊與第22艦隊都在百慕大羣島東面且第21艦隊在北面第22艦隊在南面兩支艦隊相距大約一百五十公里第21艦隊離有機場的島嶼大概有兩百公里而第22艦隊離最近的島嶼則只有一百五十公里。*也就是説。這兩支艦隊實際都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之下。
只是史蒂森並不指望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援。
主要就是美軍部署在百慕大羣島的作戰飛機並不多戰術戰鬥機更少總量還不到兩百架且其中一百六十架是早已被艦載航空兵淘汰的f-6f只有三十多架是能較為先進的f-4u。要命的是這些戰鬥機分佈在四座島嶼的機場。而島嶼之間的通信聯絡算不通暢也就很難協同行動。
顯然離百慕大羣島這麼近。與岸基航空兵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