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將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胡世浩將軍書畫珍藏集》代序一九八五年冬天,於美國明尼阿波尼斯市與一位舊中國的老軍人雪夜長談,言及已成為歷史的國內戰爭,這位早已退休的國民黨宿將慨系之。此公的觀點是,國民黨敗於共產黨,不在軍事而在於政治;國民黨部隊的將軍,絕大多數都比共產黨的將軍文化素質高,受過良好教育,有深厚的傳統教養,可惜站錯了營壘,最後被“牧豬奴、放牛娃”打得一敗塗地,有的淪為階下囚,有的落海外他鄉。拋開他的政治偏見不説,這一現象卻也應予承認。回憶一九四九——一九五o年解放大軍勝利入城之際,幾乎所有的解放軍軍官皆以“大老”自居。一時“大老”竟是一種時髦和榮耀,連大學生也恨不能如此自詡。直到“文化大革命”中的“三支兩軍”解放軍進駐高等院校,仍以“大老”這塊金字招牌對知識分子進行“再教育”是不是可以這樣説,我們長期以來不尊重知識,不尊重文化,從而不尊重知識分子和文化人的風氣,與此現象也有一定聯繫?
文人談兵,武將讀經,一向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君不見,舊時畫像和祠堂中的關帝爺,手捧的不是兵書而是孔子編纂的《秋》。其寓意不僅僅是提倡忠君愛國,還有一層倡導軍人要崇尚文史典籍的意義在內。
“文武雙全”這句民間俗語,充分表達了我們民族在人格素質修養上的一貫要求與嚮往。然而,我們中華民族的許多優良傳統已中斷久矣!不是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使我們國家有了偉大的歷史轉變,我們民族文化和歷史的系,恐怕都會絕滅。
世浩將軍供職寧夏軍區司令員期間,與我常有往。將軍對文化人虛懷若谷,不恥下問,謙謙然,彬彬然,有君子之風,不得不令我刮目相待。除軍中的幾位著名作家,我和軍人極少相識,也許我見少識寡,但我的確是從他身上看到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新一代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人中的恢復和繼承。
世浩將軍有藝術家的氣質,酷愛書畫,他自己師法近人于右任,醮墨揮毫,立就一幅今草。然橫豎中虎虎生風,一撇一捺皆有橫刀立馬之威,又有別右任先生之體。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世浩將軍雖任軍職,卻與文化人結不解之緣,書畫家常為他家座上客,相互以丹青書法應酬,評點得失,意態揮灑,時時滿屋生輝。積月累,世浩將軍竟收書法名畫極夥,為變個人收藏為大眾神食糧,供同好者共同欣賞,世浩將軍特選優擇珍,編輯成集,付梓出版。
成冊之,世浩將軍囑我作序。自忖才疏學淺,於書畫更是外行,惶惶然久久不敢落筆。但將軍厚愛,恭敬不如從命,謹寫下以上文字。現在正面臨所謂的“文化失落”中華文化急待發揚光大。如和平時期的廣大官兵,皆能續接中華尚武同時崇文之餘緒,則中華文化幸甚!中國的文化人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