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淒冷的雨從遮擋的傘下吹進來,為了看清四周的情況,黎璃抬高頭。她邁開步伐快速行走,督促自己測試體能。她戴着手套、穿着靴子,全身裹緊以對抗寒冷,但出那頭金黃秀髮。她不認為羅德已經追查到她回來的行蹤,至少現在還沒有。但如果羅德的人馬恰好在巴黎找她,他們找的目標是一位棕發女郎。
中情局則是完全不同的情況。她倒很驚訝抵達倫敦時,沒有一下飛機就被扣留。但無論是離開戴高樂機場或是今天早上,她不但沒被羈押也沒瞧見有人跟蹤。
她開始認為自己是不可思議的好運。羅德將維多的死訊隱瞞了數天,之後也僅釋出舉辦葬禮的消息,沒提到任何中毒的事,只説維多死於急病。有沒有可能中情局還未連貫出整件事情?
她不敢懷抱太大的希望,怕承擔不起戒備鬆懈的後果。除非工作完成,否則她會對每個轉角的騒動保持警戒。至於工作完成以後呢…再説吧。此時此刻,她只求生存下去。
她沒選擇承租處附近的網吧,據她所知,凡是網絡搜索賴氏組織相關信息的動作,都可能觸動陷阱。因此她持意搭地鐵到拉丁區,並徒步走完剩下的路。她從沒來過這間網吧,這也是她挑選這裏的原因之一。逃亡時最基本的法則就是…不要遵循慣例,不要讓行動容易被預測。會被逮着的人,常因為他們去了覺最舒適、景物最悉的地方。
黎璃曾在巴黎住餅很長的時間,所以此刻她必須避免去許多地方,並痹篇人。她在這裏沒有固定的住所,要不是住朋友家…通常是艾瑞及汀娜那裏…就是住民宿。曾有一年,她在倫敦租下一間公寓但最後卻又作罷,因為她花在外頭的時間是待在公寓裏的兩倍,租公寓只是費錢。
她的工作地點主要在歐洲,因此也不太可能常回美國。即使她很喜歡歐洲也稔這地方,卻沒想過真的定居這裏。如果考慮買房子…只是如果…她會選擇美國。
她時常渴望能像艾瑞及汀娜一樣全職退休,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過正常生活,融入社區併成為它的一份子,和鄰居往來、探訪親人、打電話聊天。她不知道怎麼會走到今天這種地步…可以如踩死小蟲子般稀鬆平常地扼殺一條人命。天啊!她甚至害怕打電話給她母親。她年紀很輕的時候就入行,而第一次殺人永遠不可能是簡單的…她的身體如樹葉般抖動…但她還是完成了工作。下一次就容易些,之後就更容易了。不久,她少把目標當做活生生的人,為了勝任工作,她必須保持情的冷漠疏離。也許太天真了,但她信任政府不會派她追殺好人:這是一個絕對必要的信仰,唯一讓她得以工作的方式。然而,她還是變成一個無法被正常社會信任與接受,連自己都畏懼的女人。
退休及定居的夢想仍然存在,但黎璃當它只是個夢,一個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夢。即使她經歷這次危機生存下來。安居樂業也是普通人做的事,而黎璃害怕自己已經不再是普通人。殺戮這件事變得很簡單、很本能。如果她必須每天面對相同的挫折、令人憎恨的老闆,或惡的鄰居時,她會怎麼做呢?如果有人想搶劫她呢?她腦控制住本能,或是會殺了對方?
包糟的是,如果她不慎將危險帶給摯愛的人?如果家人因為她的關係,或是因為她變成這樣而受到傷害,她知道自己絕對無法承受後果。
車子的喇叭聲嚇着黎璃,急忙回神留意四周。她驚駭自己居然胡思亂想,而不是保持警戒及全神貫注。如果她無法全神貫注,絕對不可能逃過這一劫。
到目前為止,她僥倖逃過中情局的偵測雷達…但願如此…但好運不會持續太久。最終一定有人會找上她,這不可避免的時刻只會早到不會晚來。
理智現實地評估情勢,會出現四種不同的結局。最好的情況是;她發現艾瑞及汀娜重舊業的原因,而不管是什麼事情,一定是會令文明國家疏離賴氏組織,並迫使他們取消行動的恐怖情事。中情局當然不會再召用她;無論她的行動多合理,一個任意殺害有用資產的約聘探員,已經不能穩定執行職務。所以。她贏了正義,但成了失業的人,如此一來就回到之前的考量…她能否過正常的生活。
次好的結局是;她沒能找出足夠有力的罪狀…販賣武器給恐怖份子並不夠窮兇極惡,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她必須隱姓埋名過一段時。屆時她一樣失去工作,又回到是否她能夠保有一份正職,並做個鄰家女孩的問題。
最後兩個可能都是殘酷的。她可能達到目標,但被殺了。還有一個更差的結局是;她可能什麼都還沒做,就被宰了。
她很希望前兩種結局的機率是一半一半,但這四種可能的情況,其發生機率並不均等。她認為無法活下來的機會將近百分之八十,而這數字可能還太樂觀。即使如此,她還是會拚盡全力爭取百分之二十的存活率。她不能放棄希望,而令麗雅失望。
拉丁區有如一座由鋪設鵝卵石的窄小街道所構成的宮,平擠滿從鄰近索邦區來的學生,及被稀奇的品店和具民族彩的商店引而來的購物者,但今天寒冷的雨沖淡了人。然而,網吧永遠都是忙碌的。黎璃一邊收起雨傘,下身上的雨衣、圍巾及手套,同時勘測着店內,找尋一台沒被佔用且位置又最不顯眼的計算機。她在那件有襯裏的雨衣底下穿了件加深眼眸彩度的豔藍厚高領衣,短靴上是件寬鬆下垂的編織長褲。一把套入足踝皮套的二二口徑左輪手槍,就掛在右腳踝上,隨手伸進短靴就可以拿到,而下垂剪裁的寬鬆長褲,剛好藏住可疑的突出線條。過去幾個星期,因為每次接近維多前的搜身,所以她無法攜帶武器,毫無防衞能力的覺令她恐慌至極。但以當時的情況,無防備反而比較好。
她找到一台坐定時可看見門口的計算機,除了角度絕佳之外,還擁有店裏最隱密的位置。然而,一個看似上網查看電子郵件的美國少女正佔住位子。美國人很容易就被認出來,黎璃心想;不是因為他們的穿着或是風格,而是他們本身一種由內而出、近乎傲慢的自信,這種自信特別令歐洲人惱怒。她自己可能仍保有這種姿態…她應該仍有…但這些年來,穿衣服的格調及外表態度已經改變許多,多數人看她的膚髮,會誤判她是北歐人,或是德國人。現在已經沒有人一看見她,就自然聯想到美國派及球。
她一直等到女孩查完電郵離開後,才悄悄地走去空位。這裏每小時的收費非常合理,無疑是因為大學生常來消費的緣故。她先付了一個鐘頭的錢,預估自己至少需要那麼久。
她從法國最大的媒體“世界報”下手,搜尋介於八月二十一和朋友最後敍餐,到二十八他們被殺,那段時間的數據庫。唯一出現“賴氏組織”等字的新聞,是在國際財經版有關維多的報導。她看了兩遍,想找出任何另有隱情的線索,但卻徒勞無功。若不是她不懂財經議題,就是真的沒暗藏玄機。
巴黎地區共有十五份報紙,大大小小皆有。她必須逐一搜尋,涵括七天最有可能發生事情的所有資料。這項工作相當耗時,計算機有時花費漫長的時間才下載一個網頁。有時網絡斷線,又必須重新登入。過了三小時後,當她搜尋金融報紙“探索”的新聞時,才中了大獎。
一則僅有兩行篇幅的小花絮。八月二十五賴氏研究實驗室發生爆炸,繼而引發火災,他們用“規模很小”及“有效控制”來形容這事件,僅造成“輕微損失”絕不會影響實驗室研發疫苗的進度。
艾瑞是個神乎其技的爆破專家。他認為只要謹慎規劃,就可設計出足量消除目標的炸葯,所以他向來不贊同漫無節制的大規模破壞。炸掉一個房間就夠時,為什麼要毀掉整棟建築?或是摧毀一棟建物就夠時,為什麼要將整條街夷為平地?
“有效控制”通常被用來形容他的傑作。汀娜除了是個神槍手之外,還擅長闖越保全系統。
黎璃不腦葡定是他們做的,但覺像是。至少是一條可以追查的線索,但願它會引領到正確的方向。
趁網絡還聯機,她叫出所有賴氏研究實驗室相關的資料,找到地址及實驗室總監的名字等尋常卻有用的資料,發現實驗室的總監就是她認識的喬文森醫生。原來如此!她接着用搜尋引擎找他的名字卻毫無結果,當然她並未預期他會將自己的住宅電話公開在網絡上。最簡單找到他的途徑就是網絡,但絕不是唯一的方法。
她註銷網絡,伸縮雙肩,並前後擺動頭部以放鬆頸部緊繃的肌。她已經三小時沒離開計算機終端機,每一條肌都僵直,同時也需要上化妝間。她覺有點累,但不似昨天那般疲憊,她很滿意從地鐵快走到這裏時所展現的體力。
離開網吧時仍下着雨,但雨勢已減弱到比雨稍大。她撐開雨傘,想了片刻,接着往來時的相反方向走去。她肚子餓了,雖然已經多年沒吃,但她非常確定中午想吃什麼:一客大麥克漢堡。
洛克再次自我質疑下一步要採取的行動。他開始該死的厭倦這種質疑,卻無法自拔。
他找到賈家以前住的地方,發現住所明顯清理整修過,現已出租或出售給另一個家庭。有個略的念頭,想闖進去瞧瞧可以發現什麼,但那行動僅限於沒人搬進屋裏時才有意義。一個年輕媽媽開門接保姆…從外貌相似度來看,應該是她的母親…在她可以阻止之前,兩個學齡前小孩奪門而出衝入雨中。兩個大人用盡叫喚及噓聲圍捕兩個格格笑的攀牆小將,將他們趕入屋內;年輕媽媽抓着雨傘及提袋又衝出來。可能是趕着上班或是採購,但都不關他的事。重要的是,這房子已經有了新住户。
就在此時,他開始質疑下一步的行動。他原本想向鄰居及當地市場的店面老闆,詢問賈家的事,例如他們有哪些朋友等問題。這時他突然想到,如果他先問了那些人,等到她來探問時,一定有人會告訴她,前一天或甚至幾個小時前有個美國男人也問過這些問題。她不愚蠢;馬上會知道那代表什麼,隨即找另一個地方藏起來。
昨天為了趕上她而緊追在後四處跑,如今他必須調整思考模式。除非能確知她的下一步,尾隨在後才有效。現階段,他承擔不起驚動她,或令她再度消失無蹤的後果。
經由穆查理的管道與法國涉的結果發現,黎璃以柯瑪莉的身分飛回巴黎,但護照上的聯絡地址卻是魚市場。她也有小小的幽默,他想。她不會再用柯瑪莉的身分,也許她已經不費吹灰之力,又套用另一個他絕對查不出來的角。巴黎是個居民超過兩百萬的大城市,她對這地方又比他悉許多。他僅有一點點機會與她集,他不想因太過急躁而功虧一簣。
他輕鬆地開車繞行社區,覺四周的環境,以一種隨興的態度,觀看匆忙走在街上的行人。不幸的,大多數人撐着雨傘遮住了部分面貌,即使沒被傘遮住,他也不曉得黎璃現在用的是什麼偽裝。除了沒扮成老修女,她似乎千變萬化,也許他應該開始留意那些修女。
同時,他或許應該跑一趟賴氏實驗室,親眼瞧瞧外部的警備措施。誰知道什麼時候他可能需要混進去?
吃了一頓不健康但心滿意足的午餐,黎璃搭國營鐵路到艾瑞及汀娜居住的郊區。抵站的時候,雨已經停了,微弱的陽光斷斷續續從陰暗的灰雲裏臉。天氣沒有更温暖,但至少不再有雨而令人外表狼狽。她依然記得維多去世那晚的短暫暴雪,巴黎今年冬天還會有雪嗎?巴黎並不常下雪。麗雅多喜歡玩雪呀!幾乎每年冬天他們都帶她到阿爾卑斯山滑雪,三個大人疼愛她更甚於自己的生命。黎璃自己從不滑雪,一個小意外就可能令她幾個月無法接工作,但她兩位已經退休的朋友如痴如狂地熱衷這項運動。
回憶如同明信片般一張張閃過她的腦海:麗雅三歲時穿着一件鮮紅的雪衣可愛圓胖的樣子,堆出一個你且極不對稱的雪人。這是她第一次上阿爾卑斯山。麗雅在羊腸小徑上滑行,尖聲叫喊:“看我!看我!”汀娜頭朝下掉進雪堆並爆笑着,看起來像傳説中的喜馬拉雅山雲人而不像個女人。麗雅在樓上睡時,他們三人圍着熾談的火爐開懷飲酒。麗雅掉了第一顆牙、開始上學、第一次獨舞表演、第一次出現從小孩轉青少女的徵兆、去年開始有月事、煩惱她的髮型、吵着要塗眼睫。
黎璃短暫地閉上雙眼,身體因痛楚及憤怒而顫抖。她的心中盈滿哀傷,得知他們的死訊後這種覺時常出現。從那刻起,她仍看得見但已受不到燦爛的陽光,太陽的温暖似乎無法照臨身體。殺了維多令她滿意,但仍無法喚回陽光。
她駐足在朋友以前居住的房子外頭,如今裏頭已住了其它人,她懷疑他們是否知曉幾個月前曾有三個人在這裏喪生。她有種遭到侵犯的覺,似乎每件事都應該保留原樣,他們的物品應該原封不動。
她返回巴黎、亦即發現他們被謀殺的那一天,她已取走一些照片、麗雅少許的遊戲器具及書冊、幾件童年的玩具,一本由她開始而汀娜欣然接手的麗雅幼兒時的相簿。當然房子那時已經被隔離圍封也上了鎖,但這並不能阻止她。原因之一是她有鑰匙,再者,如有必要她也會將屋頂一片片掀開進入屋內。其它剩下的物品呢?他們的衣物、私人財產、滑雪器具呢?那天之後接連幾個星期,她忙於找出是誰殺了他們,並着手復仇的計劃:當她再度返回時,房子已經徹底清理過了。
艾瑞及汀娜各有一些親人、堂兄表姐等,但都不親。也許有關當局通知那些親屬,他們已前來收拾物品。她希望是如此。若是親人拿走他們的所有物倒還好,她憎惡是被某個不相干的清潔人員將東西打包後扔掉。
黎璃逐户敲門和鄰居們聊聊,探問友人被謀殺前的那個星期,是否看見任何人來訪。她之前已經問過他們,但當時不知道該問什麼問題。他們當然都認得她:這幾年她常來這裏,點頭打聲招呼,停下來寒暄一下。汀娜向來是個和善的人,艾瑞稍微孤僻些,但對麗雅來説沒有人是陌生人。她與這些鄰居維持非常良好的關係。
儘管如此,卻只有一個人記得看到一些事:那是住在隔兩間屋子的鮑女士。她大約八十多歲,有老年人的乖戾情,喜歡坐在窗前編織東西。由於她經常編織,所以這條街發生的事她幾乎都知道。
“但我已經全部都告訴警察了,”她開門後不耐煩地回答黎璃的問題。
“沒有,他們被殺的那天晚上我什麼都沒看到。我年紀大了,視力沒那麼好,聽力也不好。而且我晚上都將窗簾拉上,怎麼可能看到外面?”
“前一個晚上呢?那一整個星期呢?”
“都一樣,我跟警察説了。”她瞪着黎璃。
“警察什麼事都沒做。”
“他們當然什麼事都沒做,一羣沒用的東西。”她嫌惡地揮着手,將很多每天竭盡心力工作的公僕都一併算入。
“你有看到不認識的人嗎?”黎璃耐着子再問一次。
“只有那個像電影明星一樣帥的年輕人。有一天他來了幾個小時,我之前沒看過他。”黎璃的脈搏快速跳動。
“你可以形容一下他的長相嗎?拜託你,鮑女士。”老婦人怒視一陣子,嘴裏咕噥念着些罵人的字句,像是“弱智白痴”還有“胡塗笨蛋”接着厲聲説:“我已經告訴你了,他長得很帥。高大、瘦削、黑髮,衣服很講究。他搭一輛出租車過來,走的時候搭另外一輛。就這樣。”
“你看得出他的年紀嗎?”
“他是個年輕人!對我來説,五十歲以下都是年輕人!不要再拿這些愚蠢的問題來煩我了。”話一説完她往後退,砰然將門關上。
黎璃深呼。一個年輕英俊、穿着講究的黑髮男子。巴黎有數千個男人符合這條件,這城市到處都是年輕英俊的男人。這是一個起點,拼圖的一小部分,但若就這單一線索來看卻毫無價值。她沒有嫌犯名單,也沒有照片選集可供鮑女士指認,因此她無法期待這位老婦人會挑出一張照片説:“就是他,就是這個男人。”這線索到底説明什麼?那個年輕英俊的男子可能僱用他們,炸掉賴氏實驗室裏的某些東西,或者他僅是個恰巧來訪的友人?艾瑞及汀娜可能在別的地方與僱主碰面,而不是讓他登門造訪。事實上,在外面碰頭的可能反而較大。
她着額頭,還沒想通這件事,也不知是否能夠釐得清楚。她不知道令他們接下任務的原因重不重要,也不知那是什麼工作。她甚至無法確定是否真有那麼一件工作,但這是唯一合理的假設,所以她必須憑直覺進行。若現在開始質疑自己,她也許就會停止行動。
她走回火車站月台,陷入無限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