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十章拔刺的理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下的太極宮很美,可整個太極宮的氣氛非常壓抑,美輪美奐的建築裏散發出令人窒息的氣息,因為早上在太極殿裏有一隻龍動怒了。

天子一怒,血成河!

這句話並不無道理,大唐第一人李世民李老大用他的怒威,一句話就將盧家三十三口人的命運定格在貞觀二年。

盧梭是個思想腐朽秉固執的老頭,早朝他上奏了一封有關旱災之後如何安置民生的奏摺,但李老大的觀念與其不同,盧梭又很堅持,非説天雖將雨但旱災的危害還未除,非要用國庫救災,李老大已經表態不同意就不可能再有改變主意的可能,皇帝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能收回,否則他身為帝王的威信就會缺失,李老大自然不會這麼做。

於是,太極殿裏就只有兩種聲音在對峙,君臣對決的事再度在朝堂上發生,盧梭的語氣向來都是那麼的刻薄尖鋭,説出的話直擊人心,李老大剛開始還礙於在朝堂上不隨便發怒,語氣祥和,保持一種賢明君王的秉,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剛上台,而且是通過殘忍的手段獲得這個皇位,基還不穩,想通過賢明君主的樣子獲得高祖時期大臣的支持,李老大畢竟是有脾氣的,後面盧梭不僅沒有絲毫退步之意,竟有咄咄人之勢。

這就怒了,李老大也不再客氣,發揮出身為龍該有的霸氣,語氣越發充滿殺機,可盧梭並不為所懼,説到情處竟然抖出李老大不忠不孝的一面,將他獲得這個皇位的原因**的表出來,甚至還説若非李老大弒兄奪位,唐高祖也不會這麼早就退位,他的提前退位也是李老**的!

盧梭顯然是抱着必死的決心將李老大不想被別人提起的醜聞在眾臣面前説出來,這個事實大家其實都知道,只不過心照不宣,唯有盧梭這個傻蛋才這麼做。

李老大的怒威變得不是當場咆哮,無言片刻,一句怒喝便將盧梭一家三十三口全部推入地獄,他本以為自己這件事做得光明磊落,因為之前從未有人如此提過,也不敢提此事,如今卻遇到這麼不怕死的,那就成全他好了,也算是對其他臣子一次血淋淋的警告。

盧梭慘笑一聲,抱着官帽喊了聲蒼天有眼無珠就撞向最近的柱子…

早朝就這樣散了,退朝前李老大警告眾臣,不許將盧梭的真實死因寫入史冊,不許將這件事寫入史冊,更不許後討論此事,就當…什麼都沒發生!

盧家很快就被滅族,財產全部被沒收,可這並不能讓李老大的心情能有絲毫轉變,午膳剛過,漫步在後花園中,心情依然很差。

他身邊的貼身太監柱子顯然是位稱職的太監,懂得為皇上尋樂,不遠處的亭子裏已有幾名宮女在翩翩起舞,這是柱子提前為皇上準備的。

他無法排解皇上心中的苦悶,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這個“蓮花舞”這些曼妙身姿的宮女全部輕紗微裹,各個都長得麗質,柱子在掖庭宮找了一個時辰才挑選出比較滿意的十名宮女,他讓這些宮女全部泡進水裏全身濕透後方可起舞。

濕漉漉的衣裳緊緊裹着她們,將她們的身軀勾勒出來,她們只着輕紗,裏面光若隱若現,柱子相信這樣的美可以令皇上暫時從苦悶中走出,當他看到皇上的目中沒有炙熱依然冰冷時就知道自己錯了。

“陛下,您應該高興呀,您想啊,盧梭之死意味着范陽盧氏在朝廷上消失了,從此,歷史上就少了一支來自名門望族的威脅,大唐江山將越發穩固,此外,盧梭之死亦能讓陛下在朝堂中立下威望,這也是給其他眾臣一次警訓,讓他們更加鞠躬盡瘁地為陛下效力。

奴婢相信,經過此事,朝堂上不會再有叛逆者再胡言亂語,陛下您要以龍體為重,切不可為此事傷神,陛下…”李老大抬抬手,柱子就沒繼續勸説下去,靜靜地站在一邊。

眼前是具有誘惑力的蓮花舞,可李老大怎麼看都沒有絲毫興趣,剛才柱子的話其實他心裏比誰都清楚,他李氏當年也是名門望族,隴右李氏通過自己的努力才擁有了如今的大唐皇朝,正因為知知底,所以他對名門望族究竟對一個朝代的威脅如何心裏比誰都清楚。

如今朝堂上殘留的一些名門望族一直是他心裏的一刺,太上皇時代並未能削弱這些豪強,他登基後除了想擴大疆土外,還想盡早地將這些潛在威脅掃進垃圾堆,這些都是埋在地雷,剛建立沒幾年的李唐江山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李老大很清楚要拔掉心中的刺不容易,沒有合情合理的理由難以服眾,盧梭以下犯上足以誅族,他從不覺得這樣做過分了些,他還不滿足,還希望有人能為盧梭求情,那樣他就可將此人定罪…只可惜早朝時羣臣都鴉雀無聲…

一聲鷹鳴在亭子上空響起,李老大狐疑地抬頭時,一隻雄健的老鷹就盤旋而下,柱子見老鷹來勢兇兇,目中立馬出陰冷之,剛要下令弓箭手將其下,卻被皇上給制止了,見皇上一臉好奇,目中還有些許喜,沒有剛才的陰沉,柱子大喜,再次看向老鷹時目中也多了一絲柔

老鷹沒有飛進亭子裏,只在半空丟下一件東西便長嘯而去,東西落在一位宮女的膛裏,她不知道是何物,憂懼地站在那裏不敢動盪,柱子快步走去,隨手就滑過宮女的膛取下卷軸,打開快速看了一遍,驚喜地奔到李老大面前,動地説:“陛下,您有拔刺的理由了!”李老大狐疑地接過油紙,究竟是什麼事讓柱子這麼動,攤開往下看了幾行,疑惑道:“點天燈?”然後又繼續看下去,柱子一言不發的站在一邊靜候。

看完內容,李老大合上油紙義憤填膺道:“王仁壽身為工部尚書卻幹出如此殘忍之事,虧他還枉為朝廷大臣,天降旱災奪民糧食已是悽悲之事,百姓無奈之下賣兒女為奴,只為有一口飯吃,王仁壽不思百姓之苦罷了,倒還火上加油,不顧百姓之苦,將百姓之女做成點天燈祭祖,這是何等殘忍手段!

朕都未做如此殘忍之事祭祖,他倒好,竟隨便對民女動刑,他把大唐律例當兒戲嗎!”甩着油紙繼續怒道:“還有長安縣令,身為百姓的父母官,竟不為百姓鳴冤伸屈,倒以極刑將百姓趕出衙門,還有王家管家,似無主之僕,竟也做出那番傷天害理之事…這些豪門強族真是越發不像話了!”十個宮女早已停在當地瑟瑟發抖,埋着頭連大氣都不敢,柱子擔心皇上龍體,上前一步低聲道:“陛下無需生氣,王仁壽既然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事,又有人讓陛下知道此事,這是上天給陛下一個合理的理由拔去太原王氏這刺啊,此次理由更加充分,想必其他大臣聽聞此事後定會集而攻王,畢竟這是件天妒人怨之事。

王氏再除,更給其他豪族敲醒警鐘,太上皇未敢動的豪族將會明白自己的地位,後在朝堂上也會有所收斂,有盧氏,王氏提前鋪路,陛下消滅名門望族之路將更加順暢,奴婢相信,無需幾年陛下就不會再為此事煩憂了。

如今王仁壽已有實罪,陛下是否下旨將其誅族,奴婢願即刻前往王府宣旨。”李老大搖搖頭,緩緩道:“不急,時機還未成,朕現在下旨,以王仁壽這樣的老狐狸肯定不會認罪,他的情況與盧梭不同,其他大臣未必知道此事,否則早已有人上奏彈頦了,如此不明不白將王仁壽誅族,難以服眾,只會令朕在他們眼中留下殺伐跋扈的形象,後朕要施政將寸步難行。

如今首要任務就是要找到告御狀之人,此人是朕唯一的證據,王仁壽若知道此事將唯一知情人斬盡殺絕,那他想怎麼狡辯都是對的,朕反倒被他玩於股掌中,現在殺他的理由還不足,僅靠這個御狀不行,此知情人想必要與王仁壽死抗到底,否則也不會向朕告御狀,如今朕唯一希望此人能讓朕看到殺王仁壽的更充分理由。

朕很好奇是誰能將天上雄鷹培養得如此具有靈,以信鷹代替信鴿,竟有如此聰明想法,此人想必有出眾之處,或許他能助朕將刺拔去,找到此人暗中保護,莫讓王仁壽得逞!”

“陛下放心,奴婢已知信鷹所向,奴婢定能找到此人,當暗中保護好,直至王氏這刺消失於朝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