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繼續擁上去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後面是第一、第二大隊火槍兵,四排縱深,裝備火繩槍和單刀圓盾。右翼是第四大隊,面向南,防禦側翼。
第五大隊在最後面背靠營地,作為預備隊。整個陣營憑藉澧水河為左翼,背靠營寨,兩面暴的防禦
隊列,以火繩槍隊為核心,等着迫不及待的官軍來攻。
等了許久,東面還算整齊的腳步聲大響,人馬嘈雜,黑壓壓的一片人馬自地平線上湧了過來。
因為地面植被較好,並沒有灰塵滿天的景象。等越來越近了,張寧看清楚官軍果然還是步兵為主,南面側翼的一小股馬隊跟着大部緩慢前進。
遠遠看去,官兵的衣甲其實和張寧軍有點相似,將領一身鐵甲頭盔不同,士卒着甲不全,衣服也是灰的、褲子顏
較淺,同樣戴寬沿帽,只是帽子上
着一些紅纓。
人馬上空豎着的如林兵器,看來還是長矛為主。估算着官兵的進軍速度,他們肯定無法攜帶重武器。當然官軍也應該認為“叛軍”沒有重型遠程武器,因為從西部山區下來,太重的東西本搬不動。
於是官軍行進到二百餘步的距離才停下來,幾個弓兵拋弓箭,定住陣腳,後面的大股兵馬陸續前進結陣。旌旗飛揚,一面大旗上寫着字:永定衞指揮使劉。目測官軍總兵力超過一千,佔地面積幾乎是這邊的兩倍。
張寧策馬到陣前,注意觀察那些剛從村子裏訓練出來的農户軍士,人們的臉不出意外地
出了緊張。
其實張寧的覺是陣前幾乎沒有什麼畏懼
,因為很多人在一塊兒,居羣動物的人類抱團時其實並不會覺得恐慌。他此刻反而有些興奮。這時對面走出三騎,揮舞着旗幟走了幾十步,大喊道:“來者何人,出來見面認一認。”打之前還要
話兩句,但也不能不接招輸了氣勢。張寧想起在徐州時漢王的幹法,可能見面就幹起架來,當下便點韋斌和張承宗同往,這兩個人在校場上格鬥時張寧見過,很有些身手。
這邊三騎也扛着一面朱雀旗出陣,前行了七八十步停下來。張寧朗聲喊道:“大明建文皇帝三皇子在此。”
“哈哈…”那邊三個大漢突然大笑起來。中間的胖漢拿着長矛回頭指了一番,喊道:“強弱分明,你們招搖撞騙的什麼三皇子現在來投降,本指揮使可以免你一死。”張寧道:“劉指揮莫非腦殘了,我等率軍攻城,難道大老遠跑來投降的?
建文皇帝乃大明正統、天下皆知,我軍以正義伐不義,難道要向依附篡國者盤剝士卒百姓乞要榮華富貴的無恥小人投降?”
“糙!”胖大漢罵了一句“反賊居然倒打一耙!”張寧笑道:“多費口舌無益,劉指揮請回,咱們戰場上真刀真槍的來豈不更好?”説罷拱了拱手,喊了聲走,帶着兩員武將調馬便回。張寧策馬從陣前橫着飛奔而過,大喊道:“諸位堂堂七尺兒郎、忠臣良將之後,願意一輩子揹負冤屈罵名躲在深山苟活嗎?”眾軍紛紛吼道:“不願意…”張寧又道:“南京、江南、中原膏腴之地,我們的故土,奪回一切!痛殺賊,復我大明!”
“萬歲!復我大明…”陣營上頓時吶喊震天。
“擊鼓備戰!”片刻後牛角聲的蒼涼嗚咽在朝陽中鳴響,鼓聲震天如雷。對面的鼓號也很快響起來,一時間山水之間熱鬧極了。很快對面五排弓兵就向前進。韋斌扯着嗓子大喊:“準備盾牌!火槍手擅自開槍者,斬!”弓兵行進至一百五十步開外
了下來,在吆喝聲中拉開了弓弦,箭頭斜向天空。低空的一隻白鶴驚飛,撲騰着翅膀向澧水河上飛去。***衞所兵在這個時代就是明朝的主力正規軍,但對面的弓兵在一百五十步開外就拉弓,倒讓張寧十分詫異。他自己不會
箭,但韋斌手下有會騎馬
箭的人:眼前的地勢東面略低,什麼時候弓箭
程有那麼遠了?
這時周夢熊在旁邊説道:“這邊的明軍常用輕箭,因西南少民武裝幾乎不着甲…這一輪弓箭主要是襲擾。今天算他們運氣好,沒起風,不然一陣風給他們吹到河裏去。”
“砰砰…”弓弦的密集爆響從空氣中盪漾而來。張寧幾乎能受到蠶絲的劇烈震動。韋斌的聲音大喊道:“舉盾!”抬起頭,只見幾百
箭矢雨點一般以弧線軌跡急速飛行,無數的羽
劃破空氣,呼嘯而至。
片刻之後,大部分箭矢都灌入這邊方陣之中,但很快就淹沒在樹林一般的長槍中,如同雨點落進了湖面,沒起什麼波瀾。
輕飄飄的箭頭連盾牌外面的一層鐵皮都打不穿,很多直接彈開了。其中偶爾有人“啊”地痛叫,估計有箭矢沒打在盾牌上,直接身上去了。
不過隊列絲毫沒有動搖,顯然被中的士兵身上的竹甲也防住了大部分傷害。穩住、穩住。張寧心裏默唸着。這輪弓箭攻擊,給人心理壓力更大,看樣子殺傷反而不是重點。
對面的弓兵完一輪箭並未糾纏,陸續往後退走。官軍陣營中一陣吵鬧,過了一會兒,大約兩三百長矛甲兵開始向前移動。
他們的隊形轉換十分嫺,後來的甲兵先排成縱向稀疏的隊形。前面的弓兵也變成八排。然後甲兵就從間隙中前進,到了最前面。
“咚咚咚…”鼓聲響起,官軍四五百人排成隊列開始緩緩前進。張寧這邊仍然一動不動,看着他們表演,戰場如同一場大型的礦歌舞盛會。
近至一百二十步時,眾將紛紛回頭看向中軍位置騎在馬上的張寧,他仍然毫無動靜。大約七八十步,因為橫向展開的長排人羣,讓中間的距離看起來更短。
雙方面對面,幾乎能看到對面的人長什麼樣子了。這時張寧中軍一聲鑼響,然後聽得他喊道:“下令火槍隊攻擊。”話音剛落,韋斌便下令道:“準備!”最前面的一面方旗平放了下來,然後再升起,最前面的兩排長槍手蹲了下去,隨後的一排火繩槍在總旗官的吆喝聲中平舉起來。
側翼的總旗官把佩刀了出來,高高舉在空中。高舉的刀鋒反
着太陽的亮光,一排火槍突然出現在面前,推進過來的官軍將士面
驚訝之
,他們的表情在七八十步開外十分清楚。
不過他們並沒有慌亂,許多官軍將士見過火器,知道那種炮仗(火門槍)瞧着嚇人,實際上打不了多遠,威力也有限得很。
“停!停…”官軍那邊的喊聲清晰入耳,而且大家都是説漢語,覺簡直太
悉了。
“上重箭…”七八十步,複合弓的重箭頭殺傷力就很可觀了。但是馬上張寧這邊就是一聲鑼響,前列的總旗官向前一揮佩刀,大吼道:“放!”噼裏啪啦…
悉的場面就出現在了張寧的面前,白煙誇張地騰起,火光在煙霧中閃亮,如同雲層裏的閃電。
騎在馬上的張寧居高臨下眺望官軍那邊,前排接二連三突然倒下,清新的空氣中隱隱籠罩着一層血舞,慘叫和嘈雜聲頓時瀰漫開來。
“換隊,準備!”煙霧籠罩中,喊聲和木哨聲不斷響起。沒一會兒,一聲吶喊,又是噼裏啪啦一頓爆響。官軍那邊剛剛才開始出現的混亂,又倒下一片人之後,一鬨而散,後面的弓兵被甲兵裹挾着調頭就向後跑。張寧見狀大喜,喊了一聲:“下令進攻。”但陣營中的將士們士氣大振,正吶喊“萬歲”
“必勝”等等,本聽不清張寧的喊聲。他只好對旁邊的傳令兵道:“叫軍樂手敲鑼,下令進攻。”然後才聽見韋斌吼道:“立正,準備進攻…進攻…”他的聲音已經有點嘶啞了。看來要做武將不僅要武功高,嗓子好也是一項技能。
“齊步走!”方陣陸續開始移動,等待鼓點協調後,隊列的腳步聲也更加整齊,幾百人的隊伍聲勢空前,緩緩向前近。遠處的馬隊正在四處驅趕亂跑的士卒,讓他們在軍隊南邊聚集,一羣人亂作一團,騎馬的人揮舞着鞭子在人羣邊上來回奔走。中央的空地上,屍體中有個人捂着肚子坐了起來,只見密密麻麻的人大步
近,他忙抬起一隻沾滿血污的手臂喊着什麼。但行進的隊伍不可能有絲毫停頓,很快許多雙腳就踩了上去,人羣裏傳來一聲嘶聲裂肺的慘叫。
面對張寧軍主力的近,官軍側翼那幫混亂的隊伍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集結恢復戰力,中軍的劉鶴舉部幾乎全是步兵,成方陣排列,後面不再有預備隊。
張寧軍已經成大股攻過來了,擺在劉鶴舉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麼鼓譟正面拼命,要麼趕緊撤退,但是相距甚近、臨陣撤退恐怕不能保持建制。
很快官軍後軍開始調頭往東走,留下了一股人馬試圖斷後,但是那些人的隊列已經出現亂象,面對大片“叛軍”惶恐不安的表現十分明顯。
側翼的馬隊開始後撤,一幫還未整頓好隊伍的人很快一鬨而散,在南面雜亂而奔,頓時影響了官軍的秩序。
韋斌隨即下令追擊,前隊的步軍拿起長槍,猛衝而上,奔襲中橫隊參差不齊但氣勢很強。官軍留下來的大約兩百人見狀轉身就跑,有的拿着長矛一時難以轉身,乾脆丟掉了兵器。
將領也不試圖阻止崩潰,他們有馬爬上馬背跑得更快。官軍的步兵方陣本來就呈密集隊形,突然撤退之下,人多擁擠就造成了堵,很快就被尾隨而來的軍隊追上了。
“叛軍”端着兩丈長的長矛,從背後對着捅過去,人羣裏的慘叫簡直是震耳聾。許多士兵拿長槍捅完之後,後面的隊列
着他們前進,一下子沒時間把長矛拔出來,乾脆丟棄,從背上
出短槍,繼續擁上去,對着面前的後背就猛
。官軍後面的人驚恐地往前擠,很快隊伍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