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你有一個好老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葉蘇離開之後,辦公室裏立時只剩下了吳家瑤和秋天兩人。
吳家瑤仍然在沉思當中,秋天則是珍而重之的端着那一杯茶,兀自沉浸在茶水的清香裏,辦公室內一時間安靜的落葉可聞。
良久之後,直到杯中的茶水已經開始有些涼了,秋天這才一臉疼的將杯中茶水一飲而盡,放下了茶杯後看着茶几上的茶壺,臉上的表情無比糾結。
不喝就涼了…可喝了…就沒了啊!
這可如何是好?
“老…老闆…如果沒什麼事了,我…我就先出去了。”還是吳家瑤先回過神來,看着秋天那一臉痛苦的表情,吳家瑤小心翼翼的説道。
“嗯?哎呦,你看看我,這第一次喝到這麼有味道的茶,一下子就入了神,你可別介意。”秋天趕忙笑着説道。
吳家瑤着實很不習慣秋天如此客氣的樣子,立時從沙發上站起了身,神間有些忐忑。
“別緊張,你既然是葉老師的學生,就不用跟我見外了。這是我的私人號碼,以後如果有什麼解決不了的事,就直接給我打電話,在城南這一片,我説話還是有點用的。走,我先帶你出去跟你們領班小夢打個招呼,既然你老師要尊重你的意見,我也就不多説什麼了,不過你放心,以後在這千山萬水,絕不會讓你受丁點的委屈。”秋天説着也是站起了身,無比惋惜的看了一眼茶几上的茶壺,這才笑呵呵的揮了揮手:“跟我來吧,你叫吳家瑤是吧?以後也不要叫我老闆了,直接叫我秋哥就行。你啊…真是遇到一個好老師,等以後你早晚會明白,這到底是多麼走運的一件事。”
…
…葉蘇從千山萬水出來之後並沒有打車,而是自己步行着往海洋大學的方向走去。
吳家瑤似乎是有些難言之隱,但葉蘇並不打算多問,這個班級能夠在僅僅一年的時間裏讓整整六名輔導員或主動或被動的辭職,本身便能説明很多問題。
對於葉蘇來説,這是個不錯的挑戰。
哪怕是歷練紅塵,生活也不能太無趣不是?
更何況從心理年齡來説,現在的葉蘇也不過就是二十出頭罷了,正是屬於那種不喜歡太過平靜的年紀。
回學校之前,葉蘇先去了趟附近的超市,隨便的買了些水果。
昨天約好的今天下午要去李青河家裏吃飯,據葉蘇所知道的這個時代的規矩,去到別人家裏吃飯,總要帶些東西才行。
雖然李青河是元宗支脈弟子,輩份上和他相差了十萬八千里,但入鄉隨俗,在這世俗社會里,總不能也全都按照山門中的那一套來。
否則入世修行豈不是也就沒什麼意思了。
買好了水果後,葉蘇拎着回了學校,站在辦公樓前卻是猶豫了下,一想起去了辦公室恐怕還要面對着唐晨的那張冷臉,葉蘇就有些撓頭,乾脆便直接朝着圖書館走去。
反正也不是正式上班,下午便不去辦公室好了,利用這個時間正好通過圖書館的電腦查一查關於自己將要帶的這個班級的具體資料。
用他的教師工號便可以登錄到學校的內裏,基本上關於海洋大學的所有資料都可以在內中查詢的到。
即便是一些加密的信息,也可以通過非常規的手段到,葉蘇對於計算機也是極為好奇,哪怕他現在對於計算機的瞭解絕對不遜
於任何頂尖的紅客黑客,但終究還從沒有自己親手去
作過。
一想到計算機的工作原理,以及通過絡的連接能夠做到覆蓋整個世界的信息橋樑,葉蘇就覺得無比神奇。
還沒到開學的子,所以海洋大學的校內圖書館頗為冷清,葉蘇拎着水果進了圖書館後同管理員出示了下自己的教師證件,便被允許進入其中。
海洋大學的圖書館共有三層,其中第一層是提供給教職工以及學生們的閲覽室,擺放着各類中外名著、科研教學的書籍。
同時閲覽室還專門有四分之一左右的空間,是一排排整齊的電腦,方便前來閲讀的人通過電腦查詢資料。
所有的電腦加在一起共有百台左右,除了不允許玩遊戲以外,並沒有其他的限制。
葉蘇隨便的找了一台電腦坐了下去,又將水果放到了腳邊,這才用自己的工號登陸了電腦。
一臉好奇的作了會後,葉蘇便登錄到了內,然後按照記憶中他將要帶的那些學生的姓名,開始查詢起來。
很快,葉蘇的臉上就出了驚訝的表情。
因為通過對內資料的查詢,他發現自己將要帶的這些學生,竟然一個個背景非凡!
當然,這種背景是限於世俗的角度來説的。
其中很多人的詳細信息資料都在內中被加了密,葉蘇還是通過黑客手段進行的暴力破解才能夠看到其中的內容。
不過葉蘇的手法非常妙,雖然暴力破解了其中的密碼,卻是將過程裏的痕跡抹的非常乾淨,哪怕有人發現了加密資料被人查看,也絕對無法通過電腦手段追查到丁點的線索,儘管這只是葉蘇第一次
作電腦而已。
在內中查到的資料顯示,二十三名學生,家庭居然全都非富即貴!
有官員背景的學生共有九人,其中兩人的長輩官居副部級高位!而其餘的十四人中,則有十三人的家庭在這個時代裏堪稱鉅富,固定資產評估最差的也價值過億,絕大部分都是過十億的級別,吳家瑤的家庭也位列鉅富之一!
剩餘的最後一人則更為特殊一些,是通過專業鑑定、智商超過一百八十的超級天才。
看着這樣的信息資料,就連葉蘇也忍不住眼皮跳了跳,難怪僅僅一年時間就bi走了六名輔導員,這樣一個班級,普通人怎麼可能鎮得住?
這蘇校長還真是給自己找了個好差事…只是讓葉蘇有些奇怪的是,為什麼這個班級的官家子弟和商賈子弟會如此的集中?
如果不是學校有意為之的話,這樣的情況本不可能發生!如此的密集程度已經超過了所謂偶然和巧合的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