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看書網
主页 推荐 分类 短篇 小説 阅读记录

第二十七章三條要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高祈瑞把家族過往告知兒子,可是看見素來冷靜自持的兒子臉大變,不復平時的從容淡定,心裏隱隱有點後悔。哎,守禮雖然聰慧過人,可畢竟只有一個十四歲,恐怕很難接受吧!及時停止話題,擺擺手,説了句“回頭細想”就不肯多説了。

晚飯時分,長房眾人其樂融融的坐在花廳內共享晚餐。翁氏賢良,將家裏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條。長女靜娟高雅秀麗,小女兒靜嫺乖巧可愛,一家人聚在一起,氣氛十分温馨。唯一不和諧的,高守禮緊皺眉頭,一頓飯吃得是食不知味、魂不守舍,一時想的是長房深受二房、三房大恩,怕是很難還清了;一時又想,自己的祖父居然是出身大周八大世家之一,到底是哪一家呢?

他心裏蠢蠢動,好想向父親問個明白,他們父子原本應該姓什麼?可看着父親的表情,知道就算問了,父親也不會告訴他。機械的嚥兩口飯,眉頭清晰的寫了個川字。

翁氏看見,不由得十分擔心。兒子初進縣學的時候,和同窗有些齟齬,有一次甚至額頭青腫回來了。不過被丈夫開導過後,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煩心了。她是母親,對外面的事情不大瞭解,只能求助的看向丈夫。

高祈瑞嘆了口氣,越發後悔,不該一時覺得兒子聰慧遠勝同齡人,就告訴他這般隱秘。要是過個五六年,等他子定了,再説就好了。不過,現在説了一半,恐怕更叫他懸心。

“守禮,等會兒跟我去書房。”

“是。”高守禮一顆心馬上回到肚子裏,暗想一會兒一定要問清楚。他的祖父,就算對同胞手足失望,那也不該改了姓氏,跟家婆姓高!祖宗宗法是大事,是立人之本,怎能説丟就丟?

當然,也免不了想到八大世家嫡脈的嫡出,那是何等尊貴?僅次於皇親國戚。要是他回到家族,何必辛辛苦苦讀書,以求金榜題名呢?從前是沒有辦法,只能咬牙自己,現在終南有捷徑!

對高守禮心裏這些彎彎繞繞,他父親一清二楚。因為他也是過來人啊!

“為父今天説得太多,或許不該提前告訴你。哎,你也大了,為父相信你會有自己的主見。關於要不要認祖歸宗,本家但凡有一丁點顧念骨之情,你祖父也不會改了姓氏。”

“可是,人怎可忘祖?”高守禮不贊同。

“還記得你祖父的名諱嗎?”高勿饒,勿饒!

這是到死都怨恨着呢!

“你祖父自馬上摔下,並不是傷筋動骨的大傷,養上兩個月也就好了。便是遇到那場罕見的大洪水,以本家的強大,及時去接,病沒有那麼困難。怎會困在孤城裏彈盡糧絕?最後,所有僕人拋下他,讓他在絕望中等死,要不是遇見倔強的家婆,他恐怕要活生生餓死!”八大世家的嫡子,還是嫡脈,若是這麼屈辱的死去,恐怕也能青史留名了。至於後來家婆帶着兩個不滿十歲的孩子,身後拖着破席子,養一個不能走的廢人,這麼明顯的目標,本家真的有心查訪,會查不到嗎?

高守禮不蠢,也想到了,但八大世家的招牌太誘人了,他忍不住心生僥倖,“或許是有其他誤會!”

“呵呵,守禮,為父不是你做什麼。你苦讀八年,沒有人比為父和你孃親更希望你能展翅高飛、鵬程萬里!若你想認祖歸宗,為父不會阻攔,畢竟,將來的高家,還是你來做主。”高祈瑞無疑是一個開明的家長,不會把上一輩的恩怨強加在後輩身上,慈和的道,“正巧,為父有位知己好友住在上京城,你過去替我送上壽禮。也去看看八大世家的派頭,想想你是不是真要認祖歸宗。先説好,無論你做出什麼決定,有三件事,你一定要做到!一是家婆的供養。只要我高家還有一子一女,就要負擔起家婆的衣食,絕不可有半點委屈!否則人神共厭之!”高守禮肅然回答,“這個當然!”

“二是你兩位叔祖父…他們的子,為父都無可奈何,更別説你了。將來,萬一有個那麼一天,要保他們善終,風光大葬。三,就是將來無論長房、二房、三房有什麼矛盾,香火不可斷!記住了?”高守禮一一銘記於心,重重的點一下頭。

這三條,他當然能做到,也應該做到!

清晨,高守禮的氣神都不一樣了。以前他也自信,但出身鄉下土財主家,跟出身八大世家之後,能相提並論麼?現在他覺得,自己果然是出類拔萃的,不再斤斤計較幾個月的讀書時間,聽從父親的教誨,他決定向教諭告假——有道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麼!

不過兒行千里母擔憂,翁氏的提心吊膽也就可以理解了。

“夫君,真的要讓阿禮去上京城麼?我怕那些人,不會放過他!”

“哼,就算我們阿禮不去,你以為他們就不聞不問了?前兩年,孩子在縣學過的不盡如人意,但小孩子聚在一塊哪有不磕磕碰碰的,那才正常。反倒是這一年來,阿禮身邊的同窗換了幾批,各個出身豪奢…打的什麼主意,當我不知道麼!”説到這,高祈瑞真的是動怒了!

要不是他家教森嚴,恐怕寄予厚望的長子早被人潛移默化,改了情。太可恨了!對自己無處使計,就衝孩子來!無恥啊!

“他們打什麼算盤,當我毫不知情?哼,當年下死手殘害父親,半點不留情面。早知今,何必當初!既然他們始終不死心,好,我就讓阿禮親眼看看,那些所謂的豪門世家,到底什麼德行!”翁氏是普通的相夫教子的婦人,知道的只是皮——丈夫一家本是士族之後,因為家族傾扎才被迫離開本家。現在本家後悔了,想盡辦法讓他們一支回去。

至於為什麼,本家出了什麼變故,她一無所知,也不關心。反正丈夫兒子做什麼決定,她都是支持的。

而知道始末緣由的…自然是那位有特殊經歷的傅胤之、傅公子了。

此刻的他,終於收到了姍姍來遲的家書,信手丟在一旁,轉而問起了高家坡的一名看似無關緊要的女孩。

“什麼,高元元,是江於縣令高祈恩的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