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明智、明理嫌他是烏鴉嘴,要他走在後頭,他也老實跟着。
進入邯鄲城,他們停歇下來,抹抹汗,找到一口井,飲了幾口涼水,每人拿一個窩窩頭出來啃,這種用玉米粉和黃豆粉蒸出來的麪包,顏金黃,外形似塔,有人給它安一個好聽的名字:黃金塔!不過,還是叫窩窩頭實在些,它
糲不
緻,但耐嚼管飽,嚼久了有一股原味的甘香。
食量小的吃一個,食量大的吃上兩三個也撐了,真是經濟又實惠。
“這裏吃的跟我們寺裏可大有差異。”明理用一口涼水把窩窩頭嚥下,吃這東西須細嚼慢嚥方才吃得出滋味,也算苦中做樂吧!
明智不苦笑。
“不甜不鹹,不用一點油腥,乾乾的只求墊飽肚子,什麼佐料全省下,先用玉米粉和黃豆粉攪拌温水做出來的乾糧,寶寶真
得下去?”出家人隨遇而安,不敢奢求口腹之慾,但寶寶怎麼辦?
“衞施主財勢雙全,不會用窩窩頭喂寶寶,師兄請放心。”明月又多嘴了,明智、明理紛紛投過去一記白眼。
“寶寶在我們寺裏可是吃得很好,半點不輸給‘金龍社’,我們可沒用窩窩頭喂她。”朋智以帶責備的口氣反擊回去。.明理也跟着起鬨,今明月有些招架不住。搞不懂,窩窩頭有什麼不好呢?對於落難的苦老百姓,早上不知晚上能飽不能,窩窩頭可比得上救命仙丹。只因事情牽涉到寶寶,價值觀使差上十級二十級。在明智、明理的私心裏,寶寶初到少林寺時仍是一個小嬰兒,他們用眼睛用愛心看着“他”會爬會走會説話,心裏有説不出的快樂滿足。寺裏不收留嬰兒,他們唯一能抱在懷裏逗着玩的小嬰兒便是寶寶了,稀罕到極點,情自與旁人不同。明月是後來才出的家,那時寶寶已經會説話了,稀奇古怪的聽明月小大人似的開口之乎者也,閉口之乎者也,也依樣畫葫蘆的鸚鵡學舌,笑壞了明智、明理,老大不好意思的反而是明月。在這種情
下,寶寶算是半個少林弟子,是他們嬌生慣養的一個活寶貝,自然是最好的“金龍社”再好也好不過少林寺去。
明月兩手一攤,有沉重的覺。
“事實證明,寶寶是個女娃兒,她不再是可以和我們一起去溪邊玩水、在山嶺眺望雲霞的玩伴,更不是可以和我們手牽手、心連心的聯合搗蛋惡作劇的小頑童。事實是,我們都大了,時間和環境改變了我們,也改變了寶寶,老天爺對我們開了一個大玩笑,她成了你我今生今世都不敢親近的絕代小佳人。”明智、明理到詞窘了,他們無法想像寶寶變成姑娘的模樣。
“時光也真快,一年一年地飛逝。”明理忽然慨起來。
“是啊,那些子過得真暢快。”明智以一種悻然的神氣附和,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遺憾:“如果她永遠都是我們的調皮小兄弟,該有多好?”師兄弟三人均是心有慼慼焉,心裏難受便都安靜下來。
黃昏的井邊又熱鬧起來,很多婦人來汲水,明月乘機向一名當地婦人詢問本地最大的商號在哪裏?經人指點,他們找到“龍記”旗杆上飄着金龍社的旗族。
明理問:“直接走進去找人?”
“不,不,”明月道:“看情形衞施主尚未蒞臨,否則他們不會這麼安靜。”
“有道理。”明智也説:“前面叉路口那家太平客棧是本地最大的投宿處,衞施主若為求葯急着趕路,住客棧無疑是最方便不過。”王人有志一同,在太平客棧的轉角屋檐下等候。
這一等,等到落西山,等到一輪又圓又大明月升起,肚子餓的看了很想咬一口。一個窩窩頭
本不飽,明智又拿一個出來啃。
明月靜靜地閉目養神。明理有時一個姿式站得過久,到麻木,就把重心移到另一隻腳上,只有那對眼睛一直動個不停。
終於,有一個車隊來了,一輛大馬車和六位馬上健兒停在客棧門口,兩名夥計手提燈籠站在門前候,顯然先有人來打點過,其中一名夥計朝前引路,讓馬車直接進入院子,方便女眷在已被包下的西廂院裏安歇。
“到底是是不他們啊?”三名和尚在一旁嘀嘀咕咕。
“他們又不穿紫衣,如何辨認啊?”
“‘金龍社”’的人不是都身着紫衣物?他們五個人沒一個穿紫衣,應該不是。”
“沒人規定他們出門不能換穿別的服飾,天天穿紫衣,不煩死了。”
“你説什麼?像我們一年四季都一襲僧衣,你也嫌煩嗎?”
“我沒那意思。出家人理應刻苦耐勞,他們可不是。”
“哎,別爭了。上前詢問不是又快又明白?”原來,他們壓兒沒見過衞紫衣,如何辨識?
六人當中,氣質最顯獨特惹眼、清俊秀逸卻不苟言笑的年輕公子,頗好奇的朝他們三人的光頭溜過去一眼,原本也不在意,直到與他們的目光對視,見其眼裏光閃爍,加上兩邊太陽
微微隆起,使他心念一動,問一句:“三位師父可是少林寺的?”明智咦了一聲。
“我們臉上有刻字嗎?”
“普天之下,也只有少林出身的和尚就一身上層功夫。”
“你又曉得我們功夫不錯?奇怪,難不成你會算命?”他沒解釋他是如何得知,只微微一笑,現出金童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