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汴河放燈遊逛夜市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趙德昭笑了笑,一手提着花燈,另外一手拿着手帕,隨即把手帕揣進懷裏,一行人開始去河邊放花燈了。
今放花燈之人特別多,多數都是青年男女,相互攙扶挾持而來,到了汴水旁,男男女女蹲在河邊,女子羞澀一笑,別過頭去,然後放花燈前一番默唸,期望嫁個好郎君,然後滿懷期望將花燈放入河水之中。
男子則是一放之,趁着這良辰美景,搜刮肚腸一番,出一番詩句,討笑娘子們。
趙德昭仍然記得前世和自己的王妃來此放燈祈福,上一世又和另外一個女孩來此放燈,不過這些都是陳年往事了,對於自己的王妃,趙德昭知道這一世肯定還是要遇上的,而另外一個女孩,不知道她在何處,亦或是在後世靜靜地等待着自己,卻不知道自己身死的穿越的結局吧。
呵呵——真是可笑,自己三世都是趙德昭。
趙德昭那盞推諉來推諉去的的花燈,閉上雙眼,雙手合十,虔誠地默唸道,隨後把花燈放到了汴河之中,而趙匡美這貨卻早已經把河燈給放了。
花燈再美,也只是一盞燈。
汴河之水微微地漾起,帶走了趙德昭的思念之情也寄託着他對未來的憧憬。唉,也不知道一千多年後的那個世界裏,失去孩子的父母親是否生活地好,一想起這件事情,趙德昭的內心就不安和自責,為今之計只得入了這鄉忘了他鄉。
趙德昭撇過頭去,儘量不要讓淚水模糊了視線,也不希望被別人看見,自己一個人默默地承受着眼前這一切。
“昭兒,你怎麼了?”眼尖的趙匡美還是看到了,他問道。
趙德昭用蹩腳的理由道:“沒什麼,讓沙子吹眼睛裏去了。”
“哦,沒事咱們繼續啊!”趙匡美繼續拉着趙德昭前行了。
大概過了幾刻鐘,五個人都放完了燈,趙德昭五人繼續穿越在茫茫的人海之中。
雖然此時還是五代十國時期,或許是大周國初立,郭威還是勵圖治的一個皇帝,在他的統治之下,大周國欣欣向榮,國內的環境還是相當的穩定的,但東京城的商業那是顯示出繁華的跡象啊!
沿着這條商業大道往前走去,這個世界人總是很多的,路上走的全是人,全衝過節的熱鬧扎堆而去。
節的煙火在高空之中一個接一個地奏響了,它們釋放出自己美麗的身姿,留給人們美好的憧憬。
街上男男女女的很多,此時此刻正往一個方向趕去,這方向不是往燈會那個方向走去的嗎。於是乎趙德昭提議大夥兒一起去折回白天去的那個地方一起去欣賞燈會。
步行了約一里的路程,終於遠遠地望見了那些光四溢的花燈。那高大的鰲山,高約數丈,方圓足足佔了半畝地,把寬闊的御河給堵嚴嚴實實,白天的時候就看見那些花燈擺在那個地方,晚上看去就如同一座發光的大山,煞是好看。
兩側的街道上全都是觀看鰲山的人,甚至連周圍的房屋、樹和牆壁上都坐滿了人,一個個臉上都帶着興奮的笑容。
樹影婆娑,月兒妖嬈。
人,全是人,趙德昭四人選擇一個最佳的觀賞位置佇立着,靜靜地等待着。一個個緊張的臉,緊閉着呼,急迫的舉止,好似都在迫切等待着什麼。
就在那一刻,忽然只聽完御河遠處傳來一陣沉悶的鼓聲,就像開幕會上的宣告着開始的號子聲,緊接着遠處的御河上忽然亮起點點的燈光,雖然晚上的視野不是很清楚,但是還是能夠猜測到有划船的漢子,然後隨着一聲嘹亮的號子聲,倏忽之間遠處的那些燈光竟然開始移動起來。
那些光點由遠及近,而且速度越來越快,看樣子正急速向鰲山這邊衝來,頗有些“長江後推前,前死在沙灘上”的覺。
剛開始趙德昭還搞不清楚遠處的燈光是什麼,不過隨着一陣陣整齊劃一的號子聲,遠處的燈光也越來越近,原來燈光是一條條水上的龍燈。
所謂的龍燈,其實就是一條條狹長的小般,船頭和船尾分別被粘成龍頭和龍尾的燈籠。
今夜的風是柔和的,沒有冬天那般寒冷肅殺,老百姓的心情亦是興高彩烈的。
寬闊的御河上,上百條龍燈船爭先恐後,壯的手臂上肌糾結,閃着油亮的彩,看起來很有一種陽剛之美,惹得兩岸的人都是拼命歡呼叫喊。
趙德昭十分疑惑,於是問趙匡美;“為什麼上元節會划龍舟,不是端陽節才划龍舟的麼?”趙匡美對自己的侄兒笑了笑,説道:“這個你有所不知,這是賽龍燈比賽,跟那個還是有區別的。”
“原來這是賽龍燈比賽。”趙德昭漲了些見識。
看完了上元節的龍燈比賽,趙德昭他們然後一幫人開始沿着御街欣賞兩側的花燈。
“車馬紛紛白晝同,萬家燈火暖風。”這跟詩中所描繪的一個樣啊。
街道上不但人人都舉着燈,而且兩側的店鋪門前也都扎着花燈。店鋪越大,門前的花燈也就越氣派漂亮,雖然無法與鰲山相比,但也是別具一格,彩燈華麗奇巧,琳琅滿目,甚至連趙德昭都對這些各式各樣的花燈十分驚歎,兩世為人的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繁多的花燈。花燈上是一些“龍鳳呈祥”、“天女散花”、“八仙醉酒”、“飛虹滿園”、“桃園結義”等內容,造型生動。
“快,那邊有傀儡戲——”
“傀儡戲,走,我們去瞧瞧!”説話的幾個人朝着大街那邊跑去。
大街的另一邊,此時正圍滿了看客,被擠得水不通。
“四郎,少郎君慢點——”無奈趙匡美和趙德昭個子不高,看不到,只得由下人抱着圍觀。
只見表演者在幕後一邊縱木偶,一邊演唱,並配以絲樂。
此戲演繹的是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楊玉環為衞護自己與李隆基穩定的關係,她妒忌、偵審、吵鬧、百般邀寵;而作為天子的唐明皇則是“弛了朝綱,佔了情場”朝綱廢弛,又引起了野心家安祿山的叛亂和軍民的怨恨…馬嵬坡下貴妃死。
説起木偶戲,木偶戲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夢粱錄》中記載到:“凡傀儡,敷演煙粉、靈怪、鐵騎、公案、史書歷代君臣將相故事話本,或講史,或作雜劇,或如崖詞。如懸線傀儡者,起於陳平六奇解圍故事也,今有金線盧大夫、陳中喜等,得如真無二,兼之走線者尤佳。更有杖頭傀儡,最是劉小僕家數果奇,其水傀儡者,有姚遇仙、賽寶哥、王吉、金時好等,得百伶百悼。兼之水百戲,往來出入之勢,規模舞走,魚龍變化奪真,功藝如神。”看了東京街頭的傀儡戲,此時時辰差不多到了戌時,幸好這不是唐朝,不止夜市,趙德昭、趙匡美他們一行人逛了很長的時間,五人也是肚子覺得餓了。